《克服职业倦怠掌握优秀教师修炼法则》 课件_第1页
《克服职业倦怠掌握优秀教师修炼法则》 课件_第2页
《克服职业倦怠掌握优秀教师修炼法则》 课件_第3页
《克服职业倦怠掌握优秀教师修炼法则》 课件_第4页
《克服职业倦怠掌握优秀教师修炼法则》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服职业倦怠掌握优秀教师修炼法则

张家海2023.02找到做教师的感觉0102做一个不再倦怠的教师通往名师的道路有多远03目录

觉醒一个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觉醒。——《认知觉醒》作者周岭模糊模糊是人生路上第一大敌人。我们之所以拖延、纠结、畏缩、恐惧,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因为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放大了障碍和困难。人生就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浑浑噩噩;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能清醒地赢得成长。如何消除模糊呢?把目标清晰得摆在桌面前。第一部分:找到做教师的感觉一、什么是做教师的感觉6个“阳春白雪”般的感觉有一种感觉,是坚守有一种感觉,是幸福有一种感觉,是智慧有一种感觉,是情怀有一种感觉,是信任有一种感觉,是尊重1.教学质量“年年有”的感觉2.优质课例“时时新”的感觉3.文章发表“月月见”的感觉4.综合表彰“级级现”的感觉5.专业荣誉“步步高”的感觉6.职称评定“慢慢升”的感觉6个“下里巴人”般的感觉“六宜”的感觉第一宜:勇字当头,勇于申请担任班主任第二宜:快字当头,快速研学课标教科书第三宜:严字当头,严格把控师生间距离第四宜:稳字当头,稳妥站定教学质量高地第五宜:勤字当头,勤于听课悟课读书反思第六宜:记字当头,记录所见所思形成作品“六不宜”的感觉第一,不宜怕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第二,不宜听顺其自然的人生观念第三,不宜想敷衍塞责地应付物事第四,不宜说过界过激的言论观点第五,不宜做有违身份的行为举止第六,不宜忘个人成长需终身学习01县级教学质量奖--优质课证书---论文获奖发表---县级学科优秀教师或优秀教研组长---县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优秀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明星班主任或明星管理者---市级教学名师或杰出校长---省级特级教师专业成果线02校级—镇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综合表彰线031年后转正定级二级教师12级——4年后十一级---5年后一级教师十级—8年后一级教师九级---11年后一级教师八级---11年后高级教师七级—14年后高级教师六级—16年后高级教师五级—16年后正高级教师四级—19年后正高级教师四级—23年后到二级职称晋升线“3条专业成长线”的感觉二、为什么要找到做教师的感觉(一)找到做教师的感觉,是教师职业使命的需要教育方针记心头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找到做教师的感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包含教师、专业、发展三个关键词,指的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思想、专业理想、专业品格、专业智慧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说起来很抽象,具体到实际的一个可操作、“看得见”的发展途径,就是“一道双翼”——上课是轨道,读书和写作是一对翅膀。(二)找到做教师的感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2.1厘清几个观念学校,是学生向往的地方,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教师,教思维,教方法,教学生为未来而学;学生,是人,是儿童期的人,是需要陪伴不可催生的人2.2提升几个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思想专业理想专业品格专业智慧(三)找到做教师的感觉,是教师幸福生活的需要3.1什么是幸福幸福感=现实值÷理想值当理想值为0时,空虚无聊,寂寞难耐,一片黑暗,毫无生机,生不如死。当理想值为0--1之间时,生活中时常会遇到意外的惊喜当理想值为大于1时,则表现为不满,失望,伤心,抱怨,悲观,绝望,怨恨,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快乐之快,是即时满足,追求眼前的快乐不是幸福;慢乐之慢,是延伸满足,追求长远的慢乐才是幸福。3.2什么是教师的幸福能被党和人民委以立德树人的重任,就是幸福;能被家长托付去引领一个生命成长,就是幸福;能被生命中的人认可一起做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幸福。3.3如何找到教师的职业幸福关于“身体的我”,我们要不忘运动和旅行,把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按时作息的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到每一天;关于“精神的我”,我们要不失阅读和写作的双翼,葆有空杯心态,把以前学的倒空,让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关于“灵魂的我”,我们要不变崇真向善尚美的初衷,把校园、教室、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给本没有意义的人生赋予更大价值和意义。读书写作备课上课填表、接小孩过度俄乌战争三、怎样找到做教师的感觉logo(一)教书——找到做“身正为范”行者感觉1.1认识教育不等式课改≠改课教师≠教书学会≠会学评价≠考试课程≠教材1.2走好眼下三步棋找,找课标,放在办公桌上随时翻阅,知道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包括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用语;读,读教科书,领悟一个单元,一个章节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以及文本表述;备,备教材,备学生,备一个思路严密、逻辑清晰有趣、有料、有人、有变的“四有”课案。(二)反思——找到做“传道解惑”思者感觉2.1.以思考促动笔“拿得出教学成绩”的老师要写“当得好班主任”的老师要写“讲得出优质课”的老师要写“写得出教育文章”的老师要写2.2如何培养写的能力树立“我能写”的信心找到“我会写”的方法葆有“我想写”的动力培养“教育学”的眼光(三)阅读——找到做“学高为师”学者感觉读书,治愈思想腐朽,使人充盈享受。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读书,改变话语体系,懂得一些“妈妈语”,会说一些“孩子话”,缩小自己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读书,丰厚文化底蕴,使人“少刨坑、深挖井”,深入洞见事物本质;不再陈词滥调、味同嚼蜡、面目可憎,不再说假大空言之无物的正确的废话。(四)实践——找到做“立德树人”觉者感觉一位觉者教师,不会丢了“本职”—他会坚守岗位,言必谈教育,把一堂课努力上出“课堂的样子”。不会过度关注俄乌战争,不会过度关注今日头条,不会经常性通宵看足球。一位觉者教师,他不会失了“本事“—他会与时俱进,自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水平能力,谙熟PPTWord电子表格编辑,手机电脑切换自如,在读书写作中反思成长。一位觉者教师,他不会忘了”本人“——他不会一味地埋怨忙,既能看到素质教育的当下困境,也能看到应试教育的现实必然,他会运用手中的“一厘米主权”,积极打造素养课堂,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为成长中的人而育。第二框:做一个不再倦怠的教师一、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最早在1974年由美国人费登伯格提出。随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延伸到教学领域。虽然教师职业倦怠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的研究者已形成共识。一致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强度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倦怠,就是“人”的“内卷”,就是“台面”压在“心”上了。2.1.人类的三重大脑大约3.6亿年前,与陆地生活相适应,进化形成的爬行动物脑,称为本能脑。◆本能脑大约2亿年前,更好地与陆地生活相适应,进化形成的猴子黑猩猩脑,称为情绪脑。◆情绪脑大约250万年前,人类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进化出新皮层。大约7万到20万年前成形为新的脑区—人脑,称为理智脑。◆理智脑我们可以把大脑看作一个公司。本能脑和情绪脑是公司里的员工,一个资历很老,一个年富力强,但他们都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事业心,只在乎眼前的舒适与安逸。而理智脑则是这个公司的经理,他富有远见且身居高位,但因为太年轻,所以没有威信,做出决策经常被两位老员工藐视。这样的大脑构造导致我们总是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比如员工:明明知道读书重要,转身却掏出了手机;明明知道跑步有益,但跑了两天就没了下文;明明知道要事优先,却成天围绕琐事打转……01比如经理:这会儿也看不了几页书,不如玩会儿游戏放松一下;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减肥呢,先吃了再说;今天先玩吧,明天一定加倍学习,把今天浪费的时间补上……02要不要开出两员工?这位经理何去何从?经理的职责不是开除员工,也不是与他们对抗,更不是亲自上阵、包揽一切,而是学习知识,提升认知,运用策略,对两位员工既尊重、包容又巧妙驱动,通过各种办法让他们开开心心把活儿干了。公司最终团结和谐,欣欣向荣。二、为什么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最早在1974年由美国人费登伯格提出。随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延伸到教学领域。虽然教师职业倦怠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的研究者已形成共识。一致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强度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倦怠,就是“人”的“内卷”,就是“台面”压在“心”上。(一)外部原因1.1职业尊严,难以体验“学生是上帝”绑架着我“人人是评委”聒噪着我“领导就是真理”压制着我1.2.工作责任,无限扩大上报体温数据45次;实地走访学生家庭11次;给家长拨打安全提醒电话88个;包保群发了防溺水安全提醒8周次;学习群集中检查督促学生暑假作业8次;填写上报分管部门工作相关表格16张次;扫码学习观摩主题讲座,截图留存,撰写心得体会2次。logo1.3.专业发展,任重道远◆主管领导、教研专家对我这样说:“教师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要不断修炼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想、专业品格、专业智慧等等基本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关注着我部长局长校长家长教师自己学生(二)内部原因2.1.一个心理学理论2.2.一种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模式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成长型思维者认为,挫折是经历的机会,困难是成长的机会。学习就是不断尝试与错误中获得的。在别人眼里显得聪明没有意义,取得实质性进步才是目的。01固定型思维模式聪明才智、水平能力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固定型思维者,只会对展现能力高低反馈感兴趣,认为人需要不断地去证明,害怕被评价,害怕冒险,害怕出丑,遇到困难就退缩,只做能力内的事情。02

3.一个脑科学机制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新厌旧”?为什么我们总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因为大脑的工作机制是:感知变化。所以,幸福的秘诀就是创造变化,很可能就是不幸福。比如,寒冷过后的暖和,饥饿过后的饱足,近乎绝望之后的惊人喜悦,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创造变化,通过创造一个一个的变化,在对比中获得满足感。三、如何让教师职业保鲜3“请上台”实践21“睁大眼”发现“走出门”学习54“静下心”读书“动起笔”写作第三部分:通往名师的道路有多远早课读写跑,成长五件套1.早开一天头——提升效率早起,不是说额外付出休息时间,而是把工作休息时间进行优化整合,最终调适到一个最佳状态。优秀的人都是早起的典范。比如,巴菲特6:45起床;乔布斯6点左右起床;潘石屹4点起床,6点开始晨跑,8点前开始工作。尝试耳目一新的时间管理。第一个8小时,4点-12点,完成过去及当天的工作;第二个8小时,12点-20点,铺垫未来的工作(多出来一个工作日);第三个8小时,20点-次日4点,用于休息(8小时没有减少)。认知关于睡眠的脑科学理论。健康成年人睡眠在1.5小时“快动眼”和1.5小时“慢动眼”模式中切换。人在睡眠后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2.上优一堂课——站稳讲台纵观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他们无不好比一架飞机的腾飞启航——课堂是他们起飞的“跑道”,读书和写作是他们遨游蓝天的一对“翅膀”。我们不妨把它记作为:“一道双翼”一堂好课de一个总体原则,要力求做到“四有”:

有人,有趣,有料,有变。

◆以大型考试为指南,上优一堂高效率的课。精准把握教学目标,深刻领悟教材精髓,最大化消化落实基础知识,考出一个好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成长“看得见”,证明自己“下得了厨房”。◆以课程标准为方向,上优一堂高质量的课。尽可能让学生开心,让家长和同伴们满意。如果条件成熟,就积极报名参与上一堂优质课,无论是现场优质课,还是录像优质课。证明自己“上得了厅堂”。3.读常一本书——丰厚底蕴读书修专业视野之行,少一些“坐井观天”,多一些“登高望远”。1读书修话语体系之行,少一些“柴米油盐”,多一些“琴棋书画”。2读书修人文底蕴之行:少一些“孤陋寡闻”,多一些“博闻强识”。3如何读常一本书?首先是选书:◆由近及远---省内刊物到省外刊物;◆由薄到厚---报刊杂志到教育教学专著;◆由“有用书”到“无用书”——专业读本到人文历史经典;读书:逼读;恒读;恋读。如何读常一本书?每年自费订阅的部分杂志每月从图书馆里收集阅读的部分杂志如何全面、整体、解剖性阅读领悟一篇文章?

总体来说,阅读要做到一个字就是“悟”;两个字就是“研”和“究”;三个字就是做“有心人”。1.标题怎么命的,有什么特点,巧妙在哪里,如何与杂志风格相呼应的?2.文章的整体架构是怎样安排的,起承转合在哪里,哪一句起到关键作用?3.作者的语言文字,遣词造句,如何贴切生动形象,如何符合人物身份和教育现实语境的?4.这篇文章的“由头”是怎么来的?它靠什么与时俱进抓住编辑和读者眼球的?5.文章中引用了哪些名人名言,哪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观点,这些引用起到了什么作用?6.全文中哪些是叙述文字,占了多大比例,哪些是困惑、思考、感悟文字,怎么自然穿插恰到好处的?7.这篇文章突出一个什么主题,给读者哪些启示,哪些数据和信息支撑了这个主题?4.写好一篇文——传播智慧教学设计评析教学叙事教学论文教育随笔精品实录0102030405教育产品课堂——试验田名师说课1.关于教育随笔选材所谓随笔,就是随便一笔。教育随笔可以是一个新闻、一件小事、一句话、一篇文章、一种文化辩论等等。2016年,市教研室在一所学校组织教研活动。一老师关心地问另一位刚过50岁的老教师最近怎么样。他说:“我现在就是一个‘三等’公民。”他见大家一脸诧异,便接着说:“我现在每天就是等—饭吃,等—退休,等—死。”听罢此言,在场的人惊恐失色。针对职业倦怠问题,我撰写了教育随笔《新时期何以让教师职业保鲜》发表在《陕西教育.教学》第6期;1.关于教育随笔选材2017年,黑龙江密山一中召开一次家长会。会上有一个学生为父母洗脚活动。没想到,被新闻报道后引起网友们热议多少人认为是“作秀”。于是,我觉得这里面有正能量的传播。也就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教育随笔《“感恩秀”,多一些又何妨》,发表在《教育考试》杂志第6期。1.关于教育随笔选材2018年,清明节前夕,不少老师收到学生“清明节快乐”的祝福。虽然当事老师心中不悦,但是能怨孩子们吗?很明显,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了断档。作为知识文化的摇篮,学校仅仅是组织一个网上祭英烈活动远远不够。于是我写了一篇随笔《清明节主题教育不能止于踏青扫墓祭英魂》发表在《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第3期。2.关于教育叙事选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个预设之外的生成。处理过程中,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可能结果很好,有可能结果很坏,但全过程有故事,感悟深刻,不吐不快,有一种必须记录下来的感觉。2017年,我想把每一节课搞得有点新花样,让孩子们乐呵乐呵。突发奇想课堂听讲不认真、答问不合格的同学给大伙表演节目,或唱一首歌,或讲一个笑话,或者讲一个故事。还主要是“以惩代奖”给孩子们一个锻炼展示机会。没想到,活动一开始就遇到阻力,后来还愈演愈烈出“火药味”。感悟之下,写出了教学叙事《失败的“鲶鱼效应”》;2.关于教育叙事的选材2.关于教育叙事的选材2017年,一个周五,放学时接到校长电话说,快到校门口来一下,你班上俩学生闹矛盾,还扬言动刀子。“用刀子捅死你!”好熟悉的一句话,让我想起了秋季开学报名的一位家长。原来这位家长正是小江的父亲。为了感化小江,于是有了后面教育故事《“迷路”的小江》,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教育》杂志第11期;2.关于教育叙事的选材2021年,我在读者杂志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用工匠精神请客》于是,有感而发撰写《一篇文章的力量》发表在《新班主任》第2期;与工作室小同伴合写《有温度的大红袄》发表在《新班主任》第3期,《一个天平的故事》发表在中国教师报2021年3月15日班主任版。3.关于教育教学论文选材教育写作的“由头”,或落笔点,很多源于共同关注的教育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教学、管理、德育、心理健康等方面论文,相对于教育随笔、教学叙事而言,需要广泛收集素材,深度调研、深入挖掘、深刻分析,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多得多,篇幅大很多,写作难度也大很多。比起教学叙事、教育随笔而言,论文的结构三段式居多,相对固定化、程式化一些。3.关于教育论文的选材话题新,观点奇,深挖井,少刨坑2017年,针对当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发现家长和学校方面,可以形成合力。通过观察总结,写出长篇论文《打造家校“目标共同体”,只需缩小“两颗心”的距离》发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第15期;3.关于教育论文的选材2017年,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深度探讨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后,我撰写长篇调研论文《让教师职业保鲜》发表在《中国德育》杂志第14期;3.关于教育论文的选材2018年,家长委员会在各地中小学提出并试行。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我总结梳理成文《建设家长委员会的价值、困境和策略》发在《江苏教育.班主任》杂志第4期;3.关于教育论文的选材2021年,针对当下家长普遍重视成绩、轻视成长问题,我撰写了家庭教育论文《让科学评价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发表在《家长》杂志第7期。4.关于读后感和书评选材阅读一本好书,至少能有四大收益:一是领悟思想,汲取精华,营养神经,净化灵魂;二是读懂理论,理解原理,比照现实,指导实践;三是收集观点,存入空间,表达需要,提供支撑;四是就书论教,深度品味,写出心得,价值再增。4.关于读后感和书评选材2019年,读完儿童作家蔡亦青小说《蟠星兔与金钥匙》一书,撰写书评《通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发表在《荆门晚报》;读完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底蕴》一书,撰写书评《眼里有孩子,心中就生机智》发表在《教师博览.原创版》第9期;4.关于读后感和书评选材2020年,读完玛丽亚·哈迪曼《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一书,撰写读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