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DS每公里能达到的精度为置6、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所观测的垂直角及其水平距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后前前(黑红黑红)”作线,与线路中线一致。(×)。二、单选题(20题,每题1分)GPS,检定周期一般不超 _过(B)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规定,水准仪视准轴与水3、测量工作质量控制的核心是(A)。平分线即(A)。度在变坡点处的急剧变化,使列车能平稳通过,在坡段间设置 7、变形观测一般位置精度为(C)。m _8、水准测量时,水准仪视准轴线离地面不应小于(C)m。A、0.1B、0.2CD、0.49、附合导线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D)A、坐标增量闭合差B、导线全长闭合差11、在变形点附近相对稳定的地方,设立一些可以利用来直接对变形点进行观测的点作为过渡点,这些点称为(C)A、转点B、高程点C、工作基点D、导线点12、缓和曲线上某点的偏角应等于相应弧长所对中心角的(C)短边长不宜小于300m,相邻边长的比不宜小于(B)。 _线的图上距离为0.01米,则其地面坡度为(A)闭合差为(D)。ABCD48 (B)17、关于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国家标准中对导线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B)。 (A)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B、三级 (C)一、二、三、四等 (D)一、二、三、四等和一、二级18、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则此目标的竖角为(D)19、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A)D _20、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D)组测量的相A.100m±0.025mB.250m±0.060mC.150m±三、多选题(15题,每题2分)1、建筑物的变形包括(ABC)。A沉降B水平位移C倾斜D弹性变形量的方法有(AB)A测回法B方向观测法C经纬仪法D偏角法3、精密测角时,在上、下半测回之间倒转望远镜,以消除或减弱 (AC)误差等的影响。A视准轴误差B大气折光C水平轴倾斜D地球曲率4、连接两相邻坡度线的竖曲线,可以用(AD)形式。5、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包括(BCD)。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D)66 _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A、坐标方位角的范围是0°~360°。C于坐标方位角。8、关于误差分布状况性质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ABD)C正负误差出现的频率相等。9、基本线形曲线的主点包括(ABCDE)E点(HZ)。10.在全站仪观测前,一定要先输入哪些参数,以使仪器对测距A、棱镜常数B、温度C、气压D、仪器高11、高斯平面投影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C) _12、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ACD)13、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和典型地貌的等高线,可知等高线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有(ABCD)14.对于水准测量闭合差的叙述,哪些项正确?(CD)15.下列哪几项是桥(涵)放线最常用的方法?(BCD)__四、简答题(5题,每题4分)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上=C左–A左3)将望远镜置为盘右的位置,瞄准C点,读水平方向读数C右,记录。然后逆时针旋转望远镜,再瞄准A点,读水平方向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下=C右–A右4)计算水平角:+β下)/2 _答:(1)在平坦地面选相距40~60m的A、B两点,在两点打I11 (2)然后把水准仪移到AB延长方向上靠近B的Ⅱ点,再次测A、B两点的高差,必须仍把A作为后视点,故得高差h=abII22 hiIII如果hh,则说明存在i角的误差。III (4)计算i角=abh=hh22IIII线中线的距离等于中矢值的一半儿。__HDKβ={(15913.699-15863.699)2/(2*2000*90)}*180°/π=0°故A点沿线路方向切线方位角=170°28′55.2″-0°23′计算得x=50-505/(40*20002*902)=49.9998y=503/(6*2000*90)=0.1157X=4363014.547+49.9998*cos170°28′55.2″A _AY=482302.125+49.9998*sin170°28′55.2″-0.1157*cos170°A2310.507.070m。 _水准路线的高程计算距离点号10.0258ZD10.02840.0314ZD20.03650.02982高差759326改正数12222760328.173.501.687.288.070Σ0.1519-1.3529-1.343Fh=∑h测-(Hbm002-Hbm001)=-1.352-(-1.343)=-0.009=-9mm__K3+000.00和K3+100.00处的设计标高。 (1)计算竖曲线要素曲线长:L=Rω=2000×0.09=180mTL90m (2)竖曲线起、终点桩号竖曲线起点桩号=(K3+030.00)-90=K2+94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