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进修心得体会_第1页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_第2页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_第3页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_第4页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1页,总共29页。当前2页,总共29页。医院及科室简介

医院简介

云南省中医医院建于1947年,于1994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07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授予“云南省中医名院”称号,

2012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复审再次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全国建设历史较长的省级中医医院之一,为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科室简介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是以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经过多年努力,耳鼻咽喉科发展成为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又有重点专病的专业科室。科室人员在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

当前3页,总共29页。干净整洁的病区环境当前4页,总共29页。病区宣传栏当前5页,总共29页。

当前6页,总共29页。

当前7页,总共29页。

科室特色1.耳鸣耳聋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及眩晕等耳内科疾病相对西医医院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并且有着较好的口碑。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疗法有:耳部针刺、耳后沟注射、中西药物治疗、理疗等。当前8页,总共29页。

2.“冬病夏治”敷贴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激发人体正气,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咽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以及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当前9页,总共29页。

(1)禁忌症

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疤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慎用。当前10页,总共29页。

(2)注意事项1.治疗时间一般为两小时左右,不超过4小时,儿童及体质敏感者,应缩短贴药时间。2.药物敷贴后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或水泡者,均属正常反应,需保持背部干燥,3.忌搓、抓、挠及使用止痒药物。4.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电扇、空调直吹。5.防止药膏污损衣物。6.避免食用寒凉、过咸食物。7.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

当前11页,总共29页。

主要中医治疗项目耳穴压籽1.目的:采用清洁的菜籽、药籽、磁石、绿豆等圆形硬粒按压在耳穴上,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注意事项:①使用中应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个别对胶布过敏患者慎用。②耳廓皮肤有炎症、冻疮者不宜采用。耳穴应轮流选用。更换耳穴时,应将胶布痕迹清洗干净。③双耳交替进行。当前12页,总共29页。

艾条灸1.目的借助艾绒燃烧之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去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当前13页,总共29页。

2.注意事项

①治疗室(病房)要求安静、舒适、光线充足,必要时关闭门窗或屏风遮挡,②采用直接灸或间接灸时,操作者应认真守护在病人身旁,随时询问病人有无灼热感,以及时调整距离,防治烧伤,施灸时体位要平而稳,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烧伤衣被,余灰应用弯盘接取。③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均属正常现象,如起泡小者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大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常规消毒,保持干燥,预防感染。当前14页,总共29页。

④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玻璃瓶内。⑤病人局部知觉减退后患儿、昏厥病人对局部皮肤感觉迟钝,操作者可用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的两侧以测知病人局部皮肤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防止烫伤。⑥施灸顺序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⑦使用过的物品均浸泡消毒后清洗备用。当前15页,总共29页。

中药湿热敷1.目的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2.注意事项①热敷毛巾应折叠平整、绞干,使热量均匀透入。②治疗过程中随时听取病人对热的反映,观察皮肤颜色。③热敷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对皮肤知觉迟钝者尤须防止烫伤。④热敷治疗后三十分钟内禁止吹风。忌汗出当风。当前16页,总共29页。

穴位贴敷1.目的穴位贴敷是指将研成粉的中药用水调成糊状贴敷在穴位上的方法,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的目的。当前17页,总共29页。

2.注意事项①敷药要均匀,用绵纸包裹好,以免污染衣服。②敷药时注意温度防止烫伤。③敷药后如局部出现疼痛、瘙痒、红疹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对胶布过敏者慎用。④局部皮肤有破损感染、皮肤病忌用。⑤注意穴位的准确性。⑥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穴位贴敷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后发生药物中毒。当前18页,总共29页。

穴位贴敷常用穴位定位及作用1.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咳嗽、气喘。2.定喘穴:大椎穴旁开0.5寸。主治:咳嗽、气喘。3.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鼻塞、咳嗽。4.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失眠。5.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目赤、目眩。6.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肋痛。7.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背痛。8.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耳鸣耳聋。9.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疼。10.内关穴:尺骨与桡骨之间,腕横纹上2寸。眩晕。当前19页,总共29页。

常用穴位定位图当前20页,总共29页。

中医保健按摩——眼部保健按摩当前21页,总共29页。

中医保健按摩——耳鸣耳聋保健按摩当前22页,总共29页。

对住院病人的管理当前23页,总共29页。

病区治疗卡当前24页,总共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