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_第1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_第2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_第3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_第4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港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回答1--2题此时,小船上的旗帜最可能飘向()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最可能是白天B.①地盛行下沉气流C.②地为阴雨天气D.②地气温高于③地读图,回答3--4题乘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A.先向东北,后转向东B.先向西北,后转向西南C.先向北,后转向南D.一直向东南下列关于两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河河水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于①河B.①河所在地风能资源丰富,②河入海口海域石油资源丰富C.③④两山脉均位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D.③④两山脉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读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5--6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等温线为1月份等温线 B.图中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

C.图中河流、湖泊位于南半球 D.R城市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当图中湖泊蓄水范围为b所示时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澳大利亚北部沿海正值雨季 D.S地盛行西北风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对应图2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7--9题: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① C.甲-②、乙-③ D.甲-③、乙-②造成影响甲、乙两2级以上风力天气持续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在1月和7月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变化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D.寒暖洋流影响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2为“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10--11题。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A.12月B.8月C.4月D.1月该地年总辐射差额虽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C.地形起伏D.地球运动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甘肃省首个示范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003年4月始,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玉门市驻地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A.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B.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

C.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 D.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 B.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

C.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 D.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读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图(图1)及该区域三地年内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14--15题。图1

图2图1所示季节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高发 B.华北玉米正值收获季节

C.南半球各地昼长不断变短 D.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依次是图2中的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下图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其所在地区常年受西风的控制。据此完成下列16--17题。图中等温线a、b、c数值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b>a B.c>b>a C.a>b>c D.a>b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为冬季,该地区降水稀少

B.此时为夏季,气候温和湿润

C.甲河属于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D.甲河属于外流河,水位季节变化大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冻土主要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读图回答18--20题。假设图中的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符合甲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特点的是()A.气压升高,气温下降 B.气压降低,风力减弱

C.风力增强,气温上升 D.风力增强,天气转阴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B.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洋流因素 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冻土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较深且高大挺拔

B.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干特点

C.图示地区地表水易下渗,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严重

D.图示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下图为“某区域某月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21--23题。图中Q地的风向为A.西北风 B.东北风 C.偏南风 D.偏东风通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的时期,可能在A.1月 B.4月 C.7月 D.10月若此时期图中P气压中心南移,下列地区出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A.墨西哥湾沿岸飓风增强 B.北美五大湖地区暴雨加剧

C.欧洲中西部地区阴雨绵绵 D.中国华北地区雾霾消散蓝莓,果实因颜色极具吸引力,且好吃又兼营养的保健功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现已培育出七十多个品种,这些蓝莓品种的共性是生长环境喜湿怕旱,主要差异是耐寒程度,例如,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蓝莓可耐-35℃低温,但极端天气下,当地气温可能会出现超低温。蓝莓植株高度有的品种达1.5米左右,有的品种仅0.3—0.8米。左图、右图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根据材料回答24--26题。大兴安岭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山谷气温年较差比山顶大,有利于蓝莓有机质的积累

B.山谷和洼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

C.山谷和洼地因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

D.山谷和洼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在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不易受到冻害的原因主要是()A.白天山坡太阳辐射强,升温快 B.晚上山谷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

C.野生蓝莓的品种更好 D.山谷受极端天气影响更大极端天气下,为防止蓝莓冻害,采取下列哪种方式更经济有效可行()A.烟熏 B.浇水 C.薄膜覆盖 D.人工堆雪覆盖地处西藏西南部的玛旁雍错与拉昂错同为内流湖,相距甚近且有地下水道相通。两湖原本为一湖,后受气候变化和地质作用的影响,被一条狭长的小山丘分开。玛旁雍错湖湖水清澈,是我国透明度最高的淡水湖。时常,玛旁雍错上空晴空万里,平静祥和,而拉昂错上空却云层翻卷,波涛汹涌。下图为玛旁雍错与拉昂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7--28题与玛旁雍错湖透明度高密切相关的有①地形②光照③径流量④大气环流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玛旁雍错“平静祥和”而拉昂错“波涛汹涌”景象出现时A.北方地区寒潮天气多发 B.非洲高原动物南迁

C.杭州正午太阳高度渐大 D.好望角海域风高浪急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下图阴影部分示意纳米布沙漠。据此完成29--30题。沿岸海雾浓重、多而不散,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B.沿岸暖流增温增湿明显

C.海洋水汽较多,易凝结成雾 D.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从适应环境角度考虑,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主要原因是①该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红泥可抵御烈日暴晒②该地海雾浓重,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能抵御夜晚低温③该地植被少,红泥颜色与环境相近,能起到隐蔽作用,抵御野兽袭击④该地气温高,多蚊虫滋生,红泥可防止蚊虫叮咬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完成相关问题。(11分)(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3分)(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地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奇特现象。请从气候角度加以说明。(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3)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6分)(4)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地区,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缘阿里卡,是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和重要鱼港,是智利与玻利维亚、秘鲁三国间的商业贸易中心。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材料二:阿塔卡马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但其西部边缘的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同时,阿塔卡马沙漠还是全球最佳观测星空的地区之一。(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主要原因是?(4分)(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海岸地区形成浓雾及无法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是。(2分)(3)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有什么绝佳的观星条件?(3分)参考答案12345678910DACCDCBACC11121314151617181920AACDBABCBD21222324252627282930CADABDCDBD31.【答案】(1)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甲沿岸有暖流经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海拔比乙地低。(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海拔比甲地高。)(5分)(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3分)

(3)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旱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3分)32.【答案】(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经济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4分)(2)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小,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4分)(3)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6分)(4)使湖风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