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火灾自救逃命知识_第1页
学校火灾自救逃命知识_第2页
学校火灾自救逃命知识_第3页
学校火灾自救逃命知识_第4页
学校火灾自救逃命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学校火灾自救逃命知识

遇到火险如何逃命

1、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大胆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2、在浓烟中避难逃命,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3、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4、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方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灭火器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紧压柄,干粉即可喷出。

2、1211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柄开关,压杆就使密封间开启,在氨气压力作用下,1211灭火剂喷出。

3、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柄开关,二氧化碳即可喷出。

学校火灾逃命自救方法

1、假使身上的衣物,由于静电的作用或吸烟不慎而着起火来时,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一定不要身穿着火衣服跑动。假使有水可迅速用水浇灭,但人体被火烧伤时,一定不能用水浇,以防感染。

2、假使寝室、教室、试验室、会堂、宾馆、饭店、食堂、浴池、超市等着火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逃命: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简单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有向上曼延快、横向曼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命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2)遮盖护身法。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门帘子、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命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但要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法。假使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并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曼延速度、延长时间的目的。

(4)卫生间避难法。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由于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曼延的目的。

(5)多层楼着火逃命法。假使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蓬逃命,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结代替。一端紧拴在稳固采暖系统的管道或散热气片的钩子上(暖气片的钩子)及门窗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6)被迫跳楼逃命法。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方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要挟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命,但首先要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厚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3、火场求救方法。当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阴台、房顶、屋顶或避难层处,向外大声呼叫、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夜间可打手电筒、打火机发出声响、光亮等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为逃命争得时间。

1、假使身上的衣物,由于静电的作用或吸烟不慎而着起火来时,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一定不要身穿着火衣服跑动。假使有水可迅速用水浇灭,但人体被火烧伤时,一定不能用水浇,以防感染。

2、假使寝室、教室、试验室、会堂、宾馆、饭店、食堂、浴池、超市等着火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逃命: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简单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有向上曼延快、横向曼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命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2)遮盖护身法。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门帘子、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命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但要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法。假使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并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曼延速度、延长时间的目的。

(4)卫生间避难法。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由于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曼延的目的。

(5)多层楼着火逃命法。假使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蓬逃命,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结代替。一端紧拴在稳固采暖系统的管道或散热气片的钩子上(暖气片的钩子)及门窗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6)被迫跳楼逃命法。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方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要挟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命,但首先要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厚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3、火场求救方法。当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阴台、房顶、屋顶或避难层处,向外大声呼叫、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夜间可打手电筒、打火机发出声响、光亮等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为逃命争得时间。

学校火灾逃命原则及路径选择

1、火场逃命的原则

学校火场逃命的原则是:安全撤离,救助结合。安全撤离是指火场中的人员抓住有利时机,就近、就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工具,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救助结合,一是自救与互救相结合。在火灾现场,我们不仅要尽快撤离现场,还要积极帮助他人,切忌乱作一团,否则会堵塞通道,酿成大祸;二是逃命与抢险相结合。有时候火灾千变万化,如不及时消除险情,就可能造成更多人员伤亡。因此在条件许可时要千方百计地消除险情,延缓火灾发生的时间,减轻灾难发生的规模;三是救人与救物相结合。在所有状况下救人始终是第一位的,决不要由于抢救个人宝贵物品而贻误逃命良机。

2、逃命路径的选择

首先,有必要了解人们在火场中逃命时简单项选择择的路径,其大致有以下倾向:

(1)归宿性:即朝自己最熟悉的地方逃命。

(2)日常习惯性:即从日常最常用的楼梯或出口逃命。

(3)敞开性:即向开阔或空间较大的方向逃命。

(4)就近性:向最先进入视线或最近的方向逃命。

(5)本能回避危险性:本能的远离火和烟的方向。

(6)盲从性:追随大多数人逃命的方向。

(7)自认安全方向性:即朝着自己认为安全的路径逃命,如低层跳楼等。

(8)理智分析:即能够冷静分析险性,进退有度,上下有据,安全撤离。

以上各种逃命倾向,当然最可取的是理智分析,但如何能够做到临灾不惧,处惊不乱,除了高素质的心理承受能力外,还需做到对以下3至5项熟悉把握。

3、熟悉环境

无论对于熟悉或陌生的环境,我们都应养成对其结构了如指掌的习惯。例如对久居家庭、工作单位、所住的宾馆饭店、所去的商场、剧院,特别是大型公共场所等,必需弄清其出口所在位置,同时对门窗、天窗、阳台等,要弄清其位置。其次要留心看一看太平门、避难间、安全出口的位置,报警器、灭火器的位置,有可能充做逃命器材的物品,如床单,毛巾、被罩、窗帘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火灾就可能顺利逃出火灾现场,保住性命。

4、马上采取防烟措施

当感到烟、火刺激时,无论附近有无烟雾,均要采取防烟措施。常用的防烟措施是用干、湿毛巾捂住口鼻,若用干毛巾则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用湿毛巾除烟效果更佳,毛巾越湿效果越好。但若毛巾过湿,易造成呼吸困难。当毛巾含水量为本身重量的1.5-2.5倍时,由于毛巾的编织线因湿变细,空隙增大,除烟效果反而差于干毛巾。

使用毛巾捂口鼻时,一定要使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确实将口鼻捂严,在穿过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阻力增大,也不能拿开毛巾,由于一旦拿开就可能导致中毒。

5、疏散确定逃离火场时,一定要冷静、冷静,战胜慌乱心理,自我示意,消除紧张心理。随后可先用毛巾捂住口鼻,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命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出口等,在开启门、窗之前,必需首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假使已经发热,就不能开启,马上改弦更张,选择其它路径。

假使不热,也只能防备地开启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快速关闭。当实在无法分辩方向,应率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尽量不向楼上撤离,在疏散时,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命第一的思想。逃命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切不要由于寻觅、搬运某种物品而延误时间。

逃命时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床下、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在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神态或匍匐神态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