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任务来源2009年11月20日向住建部标准定额司提交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申请;2010年3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了建标[2010]43号文件—“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同意了主编单位的编制计划;纳入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计划,并鉴定了合同协议。期限是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基本情况(2)审查与报批2012年6月7日~8日,在北京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送审稿)专家审查会。2012年9月完成报批稿,报批。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基本情况
本规范为新编制规范,共有11章和4个附录,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监测项目及要求5.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点布设6.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7.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8.监测频率
2、规范编制内容简介9.监测控制值与警情报送10.运营阶段监测11.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附录A监测项目代号及图例附录B基准点、监测点的埋设附录C现场巡查报表附录D监测日报表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2、规范编制内容简介(1)从内容来看本规范主要特点和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基坑、隧道工程施工影响程度,将影响范围划分为主要影响分区、次要影响分区和可能影响分区,并根据影响区来确定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应包括主要影响区和次要影响区。2)根据基坑、隧道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周边环境风险等级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将工程监测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特点3)针对明(盖)挖法、盾构法和矿山法三大工法及周边环境分别确定了监测对象和项目、监测点布设要求以及监测频率,使轨道交通的监测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4)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项目类型的选择及监测点布设原则是依据监测等级划分的,而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类型的选择及监测点布设原则是按照影响分区确定的。5)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层条件按中软~软弱和坚硬~中硬土两类土质,分别给出了不同工法施工支护结构、围岩体及周边环境监测项目控制值的确定原则和参考值范围。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特点6)规定了监测预警等级及分级标准的依据和原则,并明确了须立即报警的几种情况,可有效规范和统一各方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及处置管理工作。7)规范中首次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应开展监测工作,并明确了监测工作的内容和技术要求。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特点(2)从规范结构来看无论明(盖)挖法、矿山法施工,还是盾构法施工,被监测对象都可归结为三大类,即:支护结构、围岩地质体和周边环境。由于围岩地质体与支护结构的监测项目确定及布点位置选择密不可分,因此,本规范编写时将支护结构和围岩地质体放在一章,周边环境单独成章。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特点1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成果可靠,确保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运营阶段的监测工作。1.0.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应编制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为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或安全运营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成果。1.0.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3.1基本要求3.1.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应在施工阶段对支护结构、周围围岩土体及周边环环境进行监测。3.1.2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下工程在施工单位位监测的同时,建建设单位应委托有有资质的单位实施施第三方监测,第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应根据委托内容及及要求开展监测工工作。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3.1.6工程监测方案应根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特点,分析研究工工程风险及影响工工程安全的关键部部位和关键工序,,有针对性地编制制。监测方案宜包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2建设场地地质条件件、周边环境条件件及工程风险特点;3监测目的和依据;;4监测范围和工程监监测等级;5监测对象及项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6基准点、监测点的的布设方法与保护护要求,监测点布置图;7监测方法和精度;;8监测频率;9监测控制值、预警警等级、预警标准准及异常情况下的的监测措施;10监测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要求求;11监测信息反馈制度度;12监测仪器设备、元元器件及人员的配配备;13质量管理、安全管管理及其他管理制制度。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3.1.8监测点的埋设位置置应便于观测,不不应影响和妨碍监监测对象的正常受受力和使用。监测点应埋设稳固固,标识清晰,并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护措施。3.1.9现场监测应采用仪仪器量测、现场巡查、远程视频等多种种手段相结合的综综合方法进行信息息的采集,对穿越既有轨道交通、重重要的建(构)筑筑物等安全风险较较大的周边环境宜采用远程自动化化实时监测。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3.1.11监测信息应及时进进行处理、分析和和反馈,发现影响响工程及周边环境境安全的异常情况况时,必须立即报报告。3.1.14城市轨道交通应在在运营期间对线路路中的隧道、高架架桥梁和路基结构构及重要附属结构构等的变形进行监监测,为分析线路路结构安全及对运运营安全的影响、、制定线路结构维维修加固方案及运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度等提供资料。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3.2工程影响分区及监监测范围3.2.1工程影响分区应根根据基坑、隧道工工程施工对周围岩岩土体扰动和周边边环境影响的程度度及范围划分,可可分为主要、次要要和可能三个工程程影响分区。3.2.2基坑工程影响分区区宜按表3.2.2的规定进行划分。。表3.2.2基坑工程影响分区区注:1H—基坑设计深度(m),φ—岩土体内摩擦角角(°);2基坑开挖范围内存存在基岩时,H可为覆盖土层和基基岩强风化层厚度度之和;3工程影响分区的划划分界线取表中0.7H或H·tg(45°-φ/2)的较大值。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基坑工程影响区范围主要影响区(Ⅰ)基坑周边0.7H或H·tg(45°-φ/2)范围内次要影响区(Ⅱ)基坑周边0.7H~(2.0~3.0)H或H·tg(45°-φ/2)~(2.0~3.0)H范围内可能影响区(Ⅲ)基坑周边(2.0~3.0)H范围外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图1基坑工程影响分区区3.2.3土质隧道工程影响响分区宜按表3.2.3的规定进行划分。。隧道穿越基岩时时,应根据覆盖土土层特征、岩石坚坚硬程度、风化程程度及岩体结构与与构造等地质条件件,综合确定工程程影响分区界线。。表3.2.3土质隧道工程影响响分区注:i—隧道地表沉降曲线线Peck计算公式中的沉降降槽宽度系数(m)。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隧道工程影响区范围主要影响区(Ⅰ)隧道正上方及沉降曲线反弯点范围内次要影响区(Ⅱ)隧道沉降曲线反弯点至沉降曲线边缘2.5i处可能影响区(Ⅲ)隧道沉降曲线边缘2.5i外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图2浅埋隧道工程影响响分区3.3工程监测等级划分分3.3.1工程监测宜根据基基坑、隧道工程自自身风险等级、周周边环境风险等级级和地质条件复杂杂程度进行工程监监测等级的划分。。3.3.2工程自身风险等级级宜根据基坑、隧隧道工程支护结构构发生变形或破坏坏、岩土体失稳等等的可能性和后果果的严重程度,采采用工程风险评估估的方法确定,也也可根据基坑设计计深度、隧道埋深深和断面尺寸等按按表3.3.2划分。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表3.3.2基坑、隧道工程自自身风险等级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工程自身风险等级等级划分标准一级基坑设计深度H≥20m超浅埋隧道,超大断面隧道二级基坑设计深度10m≤H<20m浅埋隧道,近距离并行或交叠的隧道,盾构始发与接收区段,大断面隧道三级基坑设计深度H<10m深埋隧道,一般断面隧道1超大断面隧道是指指断面尺寸大于100m2的隧道;大断面隧隧道是指断面尺寸寸在50m2至100m2的隧道;一般断面面隧道是指断面尺尺寸在10m2至50m2的隧道;2隧道深埋、浅埋和和超浅埋的划分根根据施工工法、围围岩等级、隧道覆覆土厚度与开挖宽宽度(或直径),,结合当地工程经经验综合确定。(《建筑基坑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中基坑类别的划分分是按照国家现行行标准《建筑地基基基础工程施工质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以基坑开挖深度小小于7m、7m至10m之间、大于10m为基坑等级划分标标准)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3.3.3周边环境风险等级级宜根据周边环境境发生变形或破坏坏的可能性和后果果的严重程度,采采用工程风险评估估的方法确定,也也可根据周边环境境的类型、重要性性、与工程的空间间位置关系和对工工程的危害性按表表3.3.3划分。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表3.3.3周边环境风险等级级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周边环境风险等级等级划分标准一级主要影响区内存在既有轨道交通设施、重要建(构)筑物、重要桥梁与隧道、河流或湖泊二级主要影响区内存在一般建(构)筑物、一般桥梁与隧道、高速公路或重要地下管线次要影响区内存在既有轨道交通设施、重要建(构)筑物、重要桥梁与隧道、河流或湖泊隧道工程上穿既有轨道交通设施三级主要影响区内存在城市重要道路、一般地下管线或一般市政设施次要影响区内存在一般建(构)筑物、一般桥梁与隧道、高速公路或重要地下管线四级次要影响区内存在城市重要道路、一般地下管线或一般市政设施3.3.4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度可根据场地地形形地貌、工程地质质条件和水文地质质条件按表3.3.4划分。(参照了《城市轨道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勘察规范》GB50307)表3.3.4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度注:符合条件之一一即为对应的地质质条件复杂程度,,从复杂开始,向向中等、简单推定定,以最先满足的的为准。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等级划分标准复杂地形地貌复杂;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特殊性岩土需要专门处理;地基、围岩和边坡的岩土性质较差;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和治理中等地形地貌较复杂;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特殊性岩土不需要专门处理;地基、围岩和边坡的岩土性质一般;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较小简单地形地貌简单;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地基、围岩和边坡的岩土性质较好;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3.3.5工程监测等级可按按表3.3.5划分。表3.3.5工程监测等级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4监测项目及要求4.1一般规定4.1.1工程监测对象的选选择应在满足工程程支护结构安全和和周边环境保护要要求的条件下,针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方法,根据支护结结构设计方案、周周围岩土体及周边边环境条件综合确确定。监测对象宜宜包括下列内容::1基坑工程中的支护护桩(墙)、立柱柱、支撑、锚杆、、土钉等结构,矿矿山法隧道工程中中的初期支护、临临时支护、二次衬衬砌及盾构法隧道道工程中的管片等等支护结构;2工程周围岩体、土土体、地下水及地地表;3工程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线、高速公路、城城市道路、桥梁、、既有轨道交通及及其他城市基础设设施等环境。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4.1.3各监测对象和项目目应相互配套,满满足设计、施工方方案的要求,形成成有效、完整的监监测体系。4.2仪器监测项目4.2.1明(盖)挖法基坑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围岩土体监测项目目应根据表4.2.1选择。4.2.2盾构法隧道管片结结构和周围岩土体体监测项目应根据据表4.2.2选择。4.2.3矿山法隧道支护结结构和周围岩土体体监测项目应根据据表4.2.3选择。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表4.2.1明(盖)挖法基坑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围岩土体监测项目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表4.2.2盾构法隧道管片结结构和周围岩土体体监测项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表4.2.3矿山法隧道支护结结构和周围岩土体体监测项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4.2.4当遇到下列情况时时,应对工程周围围岩土体进行监测测:1基坑深度较大、基基底土质软弱或基基底下存在承压水水且对工程影响较较大时,应进行坑坑底隆起(回弹))监测;2基坑侧壁、隧道围围岩的地质条件复复杂,岩土体易产产生较大变形、空空洞、坍塌的部位位或区域,应进行行土体分层竖向位位移或深层水平位位移监测;3在软土地区,基坑坑或隧道邻近对沉沉降敏感的建(构构)筑物等环境时时,应进行孔隙水水压力、土体分层层竖向位移或深层层水平位移监测;;4工程邻近或穿越岩岩溶、断裂带等不不良地质条件,或或施工扰动引起周周围岩土体物理力力学性质发生较大大变化,并对支护护结构、周边环境境或施工可能造成成危害时,应结合合工程实际选择岩岩土体监测项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4.2.5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目应根据表4.2.5选择。表4.2.5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目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监测对象监测项目工程影响分区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建(构)筑物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倾斜○○裂缝√○地下管线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差异沉降√○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路基竖向位移√○挡墙竖向位移√○挡墙倾斜√○桥梁墩台竖向位移√√墩台差异沉降√√墩柱倾斜√√梁板应力○○裂缝√○表4.2.5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目(续)注:1√——应测项目,○——选测项目;2对主要影响区内的的高层、高耸建((构)筑物应进行行倾斜监测;3支护结构发生较大大变形或土体出现现坍塌、地面出现现裂缝迹象,并对对地下管线可能造造成危害时,应对对地下管线进行水水平位移监测;4桥梁自身安全状态态差、墩台差异沉沉降大或设计要求求时,应进行梁板板结构应力监测;;5既有城市轨道交通通高架线和地面线线的监测项目可按按照桥梁和既有铁铁路的监测项目选选择。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程监测技术规范》监测对象监测项目工程影响分区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既有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竖向位移√√隧道结构水平位移√○隧道结构净空收敛○○隧道结构变形缝差异沉降√√轨道结构(道床)竖向位移√√轨道静态几何形位(轨距、轨向、高低、水平)√√隧道、轨道结构裂缝√○既有铁路(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基竖向位移√√轨道静态几何形位(轨距、轨向、高低、水平)√√4.2.6当工程周边存在既既有轨道交通或其其他有特殊要求的的建(构)筑物及及设施时,监测项项目应与有关管理理部门或单位协商商确定。4.3现场巡查4.3.1明(盖)挖挖法基坑施施工现场巡巡查宜包括括下列内容容:1施工工况1)开挖面岩岩土体的类类型、特征征、自稳性性,渗漏水水量大小及及发展情况况;2)开挖长度度、分层高高度及坡度度,开挖面面暴露时间间;4、《城市轨道交交通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规范》3)降水或回回灌等地下下水控制效效果及设施施运转情况况;4)基坑侧壁壁及周边地地表截、排排水措施及及效果,坑坑边或基底底有无积水水;5)支护桩((墙)后土土体有无裂裂缝、明显显沉陷,基基坑侧壁或或基底有无无涌土、流流砂、管涌涌;6)基坑周边边有无超载载;7)放坡开挖挖的基坑边边坡有无位位移、坡面面有无开裂裂。4、《城市轨道交交通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规范》2支护结构1)支护桩((墙)有无无裂缝、侵侵限情况;;2)冠梁、围围檩的连续续性,围檩檩与桩(墙墙)之间的的密贴性,,围檩与支支撑的防坠坠落措施;;3)冠梁、围围檩、支撑撑有无过大大变形或裂裂缝;4)支撑是否否及时架设设;5)盖挖法顶顶板有无明明显变形和和开裂,顶顶板与立柱柱、墙体的的连接情况况;6)锚杆、土土钉垫板有有无明显变变形、松动动;7)止水帷幕幕有无开裂裂、较严重重渗漏水。。4、《城市轨道交交通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规范》4.3.2盾构法隧道道施工现场场巡查宜包包括下列内内容:1盾构始发端端、接收端端土体加固固情况;2盾构掘进位位置(环号号);3盾构停机、、开仓等的的时间和位位置;4管片破损、、开裂、错错台、渗漏漏水情况;;5联络通道开开洞口情况况。4、《城市轨道交交通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规范》4.3.3矿山法隧道道施工现场场巡查宜包包括下列内内容:1施工工况1)开挖步序序、步长、、核心土尺尺寸等情况况;2)开挖面岩岩土体的类类型、特征征、自稳性性,地下水水渗漏及发发展情况;;3)开挖面岩岩土体有无无坍塌及坍坍塌的位置置、规模;;4)降水或止止水等地下下水控制效效果及降水水设施运转转情况。4、《城市轨道交交通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规范》2支护结构1)超前支护护施作情况况及效果、、钢拱架架架设、挂网网及喷射混混凝土的及及时性、连连接板的连连接及锁脚脚锚杆的打打设情况;;2)初期支护护结构渗漏漏水情况;;3)初期支护护结构开裂裂、剥离、、掉块情况况;4)临时支撑撑结构有无无明显变位位;5)二衬结构构施作时临临时支撑结结构分段拆拆除情况;;6)初期支护护结构背后后回填注浆浆的及时性性。4、《城市轨道交交通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规范》4.3.4周边环境现现场巡查宜宜包括下列列内容:1建(构)筑筑物、桥梁梁墩台或梁梁体、既有有轨道交通通结构等的的裂缝位置置、数量和和宽度,混混凝土剥落落位置、大大小和数量量,设施能能否正常使使用;2地下构筑物物积水及渗渗水情况,,地下管线线的漏水、、漏气情况况;3周边路面或或地表的裂裂缝、沉陷陷、隆起、、冒浆的位位置、范围围等情况;;4河流湖泊的的水位变化化情况,水水面有无出出现漩涡、、气泡及其其位置、范范围,堤坡坡裂缝宽度度、深度、、数量及发发展趋势等等;5工程周边开开挖、堆载载、打桩等等可能影响响工程安全全的其他生生产活动。。4.3.5基准点、监监测点、监监测元器件件的完好状状况、保护护情况应定定期巡视检检查。4、《城市轨道交交通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规范》5支护结构和和周围岩土土体监测点点布设5.1一般规定5.1.1支护结构和和周围岩土土体监测点点的布设位位置和数量量应根据施施工工法、、工程监测测等级、地地质条件及及监测方法法的要求综综合确定,,并应满足足反映监测测对象实际际状态、位位移和内力力变化规律律,及分析析监测对象象安全状态态的要求。。5.1.2支护结构监监测应在支支护结构设设计计算的的位移与内内力最大部部位、位移移与内力变变化最大部部位及反映映工程安全全状态的关关键部位等等布设监测测点。5.1.3监测点布设设时应设置置监测断面面,监测断断面的布设设应反映监监测对象的的变化规律律,以及不不同监测对对象之间的的内在变化化规律。监监测断面的的位置和数数量宜根据据工程条件件及规模合合理确定。。4、《城市轨道交交通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规范》5.2明(盖)挖挖法5.2.1支护桩(墙墙)、边坡坡顶部水平平位移和竖竖向位移监监测点布设设应符合下下列规定::1监测点应沿沿基坑周边边布设,监监测等级为为一级、二二级时,布布设间距宜宜为10m~20m;监测等级级为三级时时,布设间间距宜为20m~30m;2基坑各边中中间部位、、阳角部位位、深度变变化部位、、邻近建((构)筑物物及地下管管线等重要要环境部位位、地质条条件复杂部部位等应布布设监测点点;3出入口、风风井等附属属工程的基基坑每侧监监测点不应应少于1个;4水平和竖向向位移监测测点宜为共共用点,监监测点应布布设在支护护桩(墙))顶或基坑坑坡顶上。。4、《城市轨道交交通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规范》5.2.2支护桩(墙墙)体水平平位移监测测点布设应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监测点应沿沿基坑周边边的桩(墙墙)体布设设,监测等等级为一级级、二级时时,布设间间距宜为20m~40m,监测等级级为三级时时,布设间间距宜为40m~50m;2在基坑各边边中间部位位、阳角部部位及其他他代表性部部位的桩((墙)体应应有监测点点控制;3监测点的布布设位置宜宜与支护桩桩(墙)顶顶部水平位位移和竖向向位移监测测点处于同同一监测断断面。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2.3支护桩(墙))结构应力监监测断面及监监测点布设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基坑各边中间间部位、深度度变化部位、、桩(墙)体体背后水土压压力较大部位位、地面荷载载较大或其他他变形较大部部位、受力条条件复杂部位位等应布设竖竖向监测断面面;2监测断面的布布设位置与支支护桩(墙))体水平位移移监测点宜共共同组成监测测断面;3监测点的竖向向间距应根据据桩(墙)体体的弯矩大小小及土层分布布情况确定,,监测点竖向向间距不宜大大于5m,在弯矩最大大处应布设监监测点。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2.4立柱结构竖向向位移、水平平位移和结构构应力监测点点布设应符合合下列规定::1竖向位移和水水平位移监测测数量不应少少于立柱总数数量的5%,且不应少于于3根。当基底受受承压水影响响较大或采用用逆作法施工工时,应适当当增加监测数数量;2竖向位移和水水平位移监测测宜选择基坑坑中部、多根根支撑交汇处处、地质条件件复杂处的立立柱;3竖向位移和水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宜布设在在便于观测和和保护的立柱柱侧面上;4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应在立柱柱结构顶部、、底部上下对对应布设,必必要时可在中中部增加监测测点;5结构应力监测测应选择受力力较大的立柱柱,监测点宜宜布设在各层层支撑立柱的的中间部位或或立柱下部的的1/3部位,可沿立立柱周边均匀匀布设4个监测点。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2.5支撑轴力监测测断面及监测测点布设应符符合下列规定定:1支撑轴力监测测宜选择基坑坑中部、阳角角部位、深度度变化部位、、支护结构受受力条件复杂杂部位及在支支撑系统中起起控制作用的的支撑;2支撑轴力监测测应沿竖向布布设监测断面面,每层支撑撑均应布设监监测点;3每层支撑的监监测数量不宜宜少于每层支支撑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于3根;4监测断面的布布设位置与相相近的支护桩桩(墙)体水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宜共同组组成监测断面面;5采用轴力计监监测时,监测测点应布设在在支撑的端部部;采用钢筋筋计或应变计计监测时,可可布设在支撑撑中部或两支支点间1/3部位,当支撑撑长度较大时时也可布设在在1/4点处,并应避避开节点位置置。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2.7锚杆拉力监测测断面及监测测点布设应符符合下列规定定:1锚杆拉力监测测宜选择基坑坑各边中间部部位、阳角部部位、深度变变化部位、地地质条件复杂杂部位及周边边存在高大建建(构)筑物物部位的锚杆杆;2锚杆拉力监测测应沿竖向布布设监测断面面,每层锚杆杆均应布设监监测点;3每层锚杆的监监测数量不应应少于3根;4每根锚杆上的的监测点宜设设置在锚头附附近或受力有有代表性的位位置;5监测点的布设设位置与支护护桩(墙)体体水平位移监监测点宜共同同组成监测断断面。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2.9周边地表沉降降监测断面及及监测点布设设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沿平行基坑周周边边线布设设地表沉降监监测点不应少少于2排,排距宜为为3m~8m,第一排监测测点距基坑边边缘不宜大于于2m,每排监测点点间距宜为10m~20m;2应根据基坑规规模和周边环环境条件,选选择有代表性性的部位布设设垂直于基坑坑边线的横向向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监监测断面监测测点的数量和和布设位置应应满足对基坑坑工程主要影影响区和次要要影响区的控控制,每侧监监测点数量不不宜少于5个;3监测点及监测测断面的布设设位置应与周周边环境监测测点布设相结结合。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2.13支护桩(墙))侧向土压力力、土体深层层水平位移、、土体分层竖竖向位移和孔孔隙水压力监监测点布设应应按国家现行行标准《建筑筑基坑工程监监测技术规范范》GB50497的有关规定执执行。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3盾构法5.3.1盾构管片结构构竖向、水平平位移和净空空收敛监测断断面及监测点点布设应符合合下列规定::1在盾构始发与与接收段、联联络通道附近近、左右线交交叠或邻近段段、小半径曲曲线段等区段段应布设监测测断面;2存在地层偏压压、围岩软硬硬不均、地下下水位较高等等地质条件复复杂区段应布布设监测断面面;3下穿或邻近重重要建(构))筑物、地下下管线、河流流湖泊等周边边环境条件复复杂区段应布布设监测断面面;4每个监测断面面宜在拱顶、、拱底、两侧侧拱腰处布设设管片结构净净空收敛监测测点,拱顶、、拱底的净空空收敛监测点点可兼做竖向向位移监测点点,两侧拱腰腰处的净空收收敛监测点可可兼做水平位位移监测点。。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3.2盾构管片结构构应力、管片片围岩压力、、管片连接螺螺栓应力监测测点布设应符符合下列规定定:1盾构管片结构构应力、管片片围岩压力、、管片连接螺螺栓应力监测测应布设垂直直于隧道轴线线的监测断面面,监测断面面宜布设在存存在地层偏压压、围岩软硬硬不均、地下下水位较高等等地质或环境境条件复杂地地段,并与管管片结构竖向向位移和净空空收敛监测断断面处于同一一位置;2每个监测项目目在每个监测测断面的监测测点数量不宜宜少于5个或每环管片片数量。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3.3周边地表沉降降监测断面及及监测点布设设应符合下列列规定:(盾构法隧道道施工与验收收规范)GB504461监测点应沿盾盾构隧道轴线线上方地表布布设,监测等等级为一级时时,监测点间间距宜为5m~10m;监测等级为为二级、三级级时,监测点点间距宜为10m~30m,始发和接收收段应适当增增加监测点;;2应根据周边环环境和地质条条件布设垂直直于隧道轴线线的横向监测测断面,监测测等级为一级级时,监测断断面间距宜为为50m~100m;监测等级为为二级、三级级时,间距宜宜为100m~150m;3在始发和接收收段、联络通通道等部位及及地质条件不不良易产生开开挖面坍塌和和地表过大变变形的部位,,应有横向监监测断面控制制;4横向监测断面面的监测点数数量宜为7个~11个,在主要影影响区监测点点间距宜为3m~5m,次要影响区区间距宜为5m~10m。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3.4土体深层水平平位移和分层层竖向位移监监测孔及监测测点布设应符符合下列规定定:1地层疏松、土土洞、溶洞、、破碎带等地地质条件复杂杂地段,软土土、膨胀性岩岩土、湿陷性性土等特殊性性岩土地段,,工程施工对对岩土体扰动动较大或邻近近重要建(构构)筑物、地地下管线等地地段应布设监监测孔及监测测点;2监测孔的位置置和深度应根根据工程需要要确定,并应应避免管片背背后注浆对监监测孔的影响响。3土体分层竖向向位移监测点点宜布设在各各层土的中部部或界面上,,也可等间距距布设。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4矿山法5.4.1初期支护结构构拱顶沉降、、净空收敛监监测断面及监监测点布设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初期支护结构构拱顶沉降、、净空收敛监监测应布设垂垂直于隧道轴轴线的横向监监测断面,车车站监测断面面间距宜为5m~10m,区间监测断断面间距宜为为10m~15m;2监测点宜在隧隧道拱顶、两两侧拱脚处((全断面开挖挖时)或拱腰腰处(半断面面开挖时)布布设,拱顶的的沉降监测点点可兼做净空空收敛监测点点,净空收敛敛测线宜为1条~3条;3分部开挖施工工的每个导洞洞均应布设横横向监测断面面;4监测点应在初初期支护结构构完成后及时时布设。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4.4车站中柱沉降降、倾斜及结结构应力监测测点布设应符符合下列规定定:1应选择有代表表性的中柱进进行沉降、倾倾斜监测;2当需进行中柱柱结构应力监监测时,监测测数量不应少少于中柱总数数的10%,且不应少于于3根,每柱宜布布设4个监测点,并并在同一水平平面内均匀布布设。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4.5围岩压力、初初期支护结构构应力、二次次衬砌应力监监测断面及监监测点布设应应符合下列规规定:1在地质条件复复杂或应力变变化较大的部部位布设监测测断面,应力力监测断面与与净空收敛监监测断面宜处处于同一位置置;2监测点宜布设设在拱顶、拱拱脚、墙中、、墙脚、仰拱拱中部等部位位,监测断面面上每个监测测项目不宜少少于5个监测点;3需拆除竖向初初期支护结构构的部位应根根据需要布设设监测点。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5.4.6周边地表沉降降监测断面及及监测点布设设应符合下列列规定:1监测点应沿每每个隧道或分分部开挖导洞洞的轴线上方方地表布设,,监测等级为为一、二级时时,监测点间间距宜为5m~10m;监测等级为为三级时,监监测点间距宜宜为10m~15m;2应根据周边环环境和地质条条件沿地表布布设垂直于隧隧道轴线的横横向监测断面面,监测等级级为一级时,,监测断面间间距宜为10m~50m;监测等级为为二级、三级级时,间距宜宜为50m~100m;3在车站与区间间、车站与附附属结构、明明暗挖等的分分界部位,洞洞口、隧道断断面变化、联联络通道、施施工通道等部部位及地质条条件不良易产产生开挖面坍坍塌和地表过过大变形的部部位,应有横横向监测断面面控制;4横向监测断面面的监测点数数量宜为7个~11个,在主要影影响区监测点点间距宜为3m~5m,次要影响区区间距宜为5m~10m。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6周边环境监测测点布设6.4地下管线6.4.2地下管线位于于主要影响区区时,竖向位位移监测点布布设间距宜为为5m~15m;位于次要影影响区时,布布设间距宜为为15m~30m。6.4.4地下管线位于于主要影响区区时,宜采用用位移杆法在在管体上布设设直接监测点点对管线变形形进行监测;;位于次要影影响区且无法法布设直接监监测点时,可可在地表或土土层中布设间间接监测点对对管线变形进进行监测。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6.4.5隧道下穿污水水、供水、燃燃气、热力等等地下管线且且风险很高时时,应布设管管线结构直接接监测点及管管侧土体监测测点,对管线线变形及管侧侧土体变形进进行监测,判判断管线与管管侧土体的协协调变形情况况。6.4.6地下管线水平平位移监测点点的布设位置置和数量应根根据地下管线线特点和工程程需要确定。。6.4.7地下管线密集集、种类繁多多时,应对重重要的、抗变变形能力差的的、容易渗漏漏或破坏的管管线进行重点点监测。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6.6既有轨道交通通6.6.1既有轨道交通通隧道结构竖竖向位移、水水平位移和净净空收敛监测测应按监测断断面布设,既既有隧道结构构位于主要影影响区时,监监测断面间距距宜为5m;位于次要影影响区时,监监测断面间距距不宜大于10m。每个监测断断面宜在隧道道结构顶部或或底部、结构构柱、两边侧侧墙布设监测测点。6.6.4既有轨道交通通整体道床或或轨枕的竖向向位移监测应应按监测断面面布设,监测测断面与既有有隧道结构或或路基的竖向向位移监测断断面宜处于同同一里程。6.6.5轨道静态几何何形位监测点点的布设应按按城市轨道交交通或铁路的的工务维修、、养护标准的的要求合理确确定。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7监测方法及技技术要求8监测频率8.1一般规定8.1.4施工降水、岩岩土体注浆加加固等工程措措施对周边环环境产生影响响时,应根据据环境的重要要性和预测的的影响程度确确定监测频率率。8.1.5工程施工期间间,现场巡查查每天不宜少少于一次,并并做好巡查记记录,在关键键工况、特殊殊天气等情况况下应适当增增加巡查次数数。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8.1.6当遇到下列情情况时,应适适当提高监测测或现场巡查查频率:1监测数据异常常或变化速率率较大;2存在勘察未发发现的不良地地质条件,且且影响工程安安全;3地表、建(构构)筑物等周周边环境发生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降;4盾构始发、接接收以及停机机检修或更换换刀具期间;;5矿山法隧道断断面变化部位位、施工中产产生受力转换换部位;6工程出现异常常;7工程险情或事事故后重新组组织施工;8暴雨或长时间间连续降雨;;9邻近工程施工工、超载、震震动等周边环环境条件较大大改变;10当出现本规范范第9.1.5条和第9.1.6条规定的警情情时。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8.1.7施工阶段工程程监测应贯穿穿工程施工全全过程,结束束监测工作应应满足下列条条件:1基坑回回填完成或矿矿山法隧道进进行二次衬砌砌施工后,可可结束支护结结构的监测工工作;2盾构法法隧道完成贯贯通、设备安安装施工后,,可结束管片片结构的监测测工作;3支护结结构监测结束束后,根据周周围岩土体监监测值的变化化情况和工程程需要确定结结束周围岩土土体监测工作作的时间;4支护结结构和周围岩岩土体监测结结束后,且周周边环境变形形趋于稳定时时可结束周边边环境的监测测工作;5满足设计要求求结束监测工工作的条件。。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8.1.8建(构)筑物物变形稳定标标准应符合国国家现行标准准《建筑变形形测量规范》》JGJ8的有关规定,,道路、地下下管线等其他他周边环境的的变形稳定标标准宜根据地地方经验或评评估结果确定定。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8.2监测频率技术术要求8.2.1明(盖)挖法法基坑工程施施工中支护结结构、周围岩岩土体和周边边环境的监测测频率可按表表8.2.1确定。表8.2.1明(盖)挖法法基坑工程监监测频率注:1基坑工程开挖挖前的监测频频率应根据工工程实际需要要确定;2底板浇筑后可可根据监测数数据变化情况况调整监测频频率;3支护结构的支支撑从开始拆拆除到拆除完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应适当增加。。4、《城市轨道交通通工程监测技技术规范》施工工况基坑设计深度(m)≤55~1010~1515~20>20基坑开挖深度(m)≤51次/1d1次/2d1次/3d1次/3d1次/3d5~10—1次/1d1次/2d1次/2d1次/2d10~15——1次/1d1次/1d1次/2d15~20———(1次~2次)/1d(1次~2次)/1d>20————2次/1d8.2.4盾构法隧道工工程施工中隧隧道管片结构构、周围岩土土体和周边环环境的监测频频率可按表8.2.4确定。表8.2.4盾构法隧道工工程监测频率率注:1D—盾构法隧道开开挖直径(m),L—开挖面至监测测点或监测断断面的水平距距离(m);2管片结构位移、、净空收敛在衬衬砌环脱出盾尾尾且能通视时进进行监测;3监测数据趋于稳稳定后,监测频频率为1次/(15d~30d)。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监测部位监测对象开挖面至监测点或监测断面的距离监测频率开挖面前方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5D<L≤8D1次/(3d~5d)3D<L≤5D1次/2dL≤3D1次/1d开挖面后方管片结构、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L≤3D(1次~2次)/1d3D<L≤8D1次/(1d~2d)L>8D1次/(3d~7d)8.2.5矿山法隧道工程程施工中隧道初初期支护结构、、周围岩土体和和周边环境的监监测频率可按表表8.2.5确定。表8.2.5矿山法隧道工程程监测频率注:1B—矿山法隧道或导导洞开挖宽度((m),L—开挖面至监测点点或监测断面的的水平距离(m);2当拆除临时支撑撑时应增大监测测频率;3监测数据趋于稳稳定后,监测频频率为1次/(15d~30d)。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监测部位监测对象开挖面至监测点或监测断面的距离监测频率开挖面前方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2B<L≤5B1次/2dL≤2B1次/1d开挖面后方初期支护结构、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L≤1B(1次~2次)/1d1B<L≤2B1次/1d2B<L≤5B1次/2dL>5B1次/(3d~7d)9监测项目控制值值和预警9.1一般规定9.1.1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应根据据工程特点、监监测项目控制值值、当地施工经经验等制定监测测预警等级和预预警标准。9.1.2城市轨道交通地地下工程施工图图设计文件应明明确监测项目的的控制值,监测项目控制值值的确定应符合合下列规定:1监测项目控制值值应根据不同施施工方法特点、、周围岩土体特特征、周边环境境保护要求结合合当地工程经验验确定,并满足足监测对象的安安全状态得到合合理、有效控制制的要求;2支护结构监测项项目控制值应根根据工程监测等等级、支护结构构特点及设计计计算结果确定;;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3周边环境监测项项目控制值应根根据环境对象的的类型与特点、、结构形式、变变形特征、已有有变形、正常使使用条件及相关关技术规范要求求,并结合环境境对象的重要性性、易损性及相相关单位的要求求综合确定;4对重要的、特殊殊的或风险等级级较高的环境对对象应在现状调调查与检测的基基础上,通过分分析计算或专项项评估确定监测测项目控制值;;5周围地表沉降等等岩土体变形控控制值应根据岩岩土体的特性,,结合支护结构构工程自身风险险等级和周边环环境安全风险等等级合理确定;;6监测等级高、工工况条件复杂的的工程宜针对不不同的工况条件件制定监测项目目控制值,按工工况条件控制监监测对象的状态态。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9.1.3监测项目控制值值按监测项目的的性质分为变形形监测控制值和和力学监测控制制值。变形监测测控制值应包括括变形监测数据据的累计变化值值和变化速率值值;力学监测控控制值宜包括力力学监测数据的的最大值或最小小值。9.1.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应根据据监测预警等级级和预警标准建建立预警管理制制度,预警管理理制度应包括不不同预警等级的的警情报送对象象、时间、方式式和流程等。9.1.5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施工过程中中,当监测数据据达到预警标准准时,须进行警情报送送。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9.1.6现场巡查过程中中出现下列警情情之一时,应根根据警情紧急程程度、发展趋势势和造成后果的的严重程度按预预警管理制度进进行警情报送::1基坑、隧道支护护结构出现明显显变形、较大裂裂缝、断裂、较较严重渗漏水、、隧道底鼓,支支撑出现明显变变位或脱落、锚锚杆出现松弛或或拔出等;2基坑、隧道周围围岩土体出现涌涌砂、涌土、管管涌,较严重渗渗漏水、突水,,滑移、坍塌,,基底较大隆起起等;3周边地表出现突突然明显沉降或或较严重的突发发裂缝、坍塌;;4建(构)筑物、、桥梁等周边环环境出现危害正正常使用功能或或结构安全的过过大沉降、倾斜斜、裂缝等;5周边地下管线变变形突然明显增增大或出现裂缝缝、泄漏等;6根据当地工程经经验判断,出现现其他必须进行行警情报送的情情况。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9.2支护结构和周围围岩土体监测项项目控制值9.2.1明(盖)挖法基基坑支护结构和和周围岩土体的的监测项目控制制值应根据工程程地质条件、基基坑设计参数、、工程监测等级级及当地工程经经验等确定,当当无地方经验时时,可按表9.2.1-1和表9.2.1-2确定。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表9.2.1-1明(盖)挖法基基坑支护结构和和周围岩土体监监测项目控制值值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监测项目支护结构类型、岩土类型工程监测等级一级工程监测等级二级工程监测等级三级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绝对值相对基坑深度(H)值绝对值相对基坑深度(H)值绝对值相对基坑深度(H)值支护桩(墙)顶竖向位移土钉墙、型钢水泥土墙—————30~400.5%~0.6%4~5灌注桩、地下连续墙10~250.1%~0.15%2~320~300.15%~0.3%3~420~300.15%~0.3%3~4支护桩(墙)顶水平位移土钉墙、型钢水泥土墙——————30~600.6%~0.8%5~6灌注桩、地下连续墙15~250.1%~0.15%2~320~300.15%~0.3%3~420~400.2%~0.4%3~4表9.2.1-1明(盖)挖法基基坑支护结构和和周围岩土体监监测项目控制值值(续)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监测项目支护结构类型、岩土类型工程监测等级一级工程监测等级二级工程监测等级三级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绝对值相对基坑深度(H)值绝对值相对基坑深度(H)值绝对值相对基坑深度(H)值支护桩(墙)体水平位移型钢水泥土墙坚硬~中硬土——————40~500.4%6中软~软弱土————50~700.7%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坚硬~中硬土20~300.15%~0.2%2~330~400.2%~0.4%3~430~400.2%~0.4%4~5中软~软弱土30~500.2%~0.3%2~440~600.3%~0.5%3~550~700.5%~0.7%4~6表9.2.1-1明(盖)挖法基基坑支护结构和和周围岩土体监监测项目控制值值(续)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监测项目支护结构类型、岩土类型工程监测等级一级工程监测等级二级工程监测等级三级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绝对值相对基坑深度(H)值绝对值相对基坑深度(H)值绝对值相对基坑深度(H)值地表沉降坚硬~中硬土20~300.15%~0.2%2~425~350.2%~0.3%2~430~400.3%~0.4%2~4中软~软弱土20~400.2%~0.3%2~430~500.3%~0.5%3~540~600.4%~0.6%4~6立柱结构竖向位移10~20—2~310~20—2~310~20—2~3支护墙结构应力(60%~70%)f(70%~80%)f(70%~80%)%f立柱结构应力支撑轴力最大值:(60%~70%)f最小值:(80%~100%)fy最大值:(70%~80%)f最小值:(80%~100%)fy最大值:(70%~80%)f最小值:(80%~100%)fy锚杆拉力9.2.2盾构法隧道管片片结构竖向位移移、净空收敛和和地表沉降控制制值应根据工程程地质条件、隧隧道设计参数、、工程监测等级级及当地工程经经验等确定,当当无地方经验时时,可按表9.2.2-1和表9.2.2-2确定。表9.2.2-1盾构法隧道管片片结构竖向位移移、净空收敛监监测项目控制值值注:Ls—沿隧道轴向两监监测点间距,D—隧道开挖直径。。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监测项目及岩土类型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管片结构沉降坚硬~中硬土10~202中软~软弱土20~303管片结构差异沉降0.04%Ls—管片结构净空收敛0.2%D39.2.2-2盾构法隧道地表表沉降监测项目目控制值注:本表主要适适用于标准断面面的盾构法隧道道工程。4、《城市轨道交通工工程监测技术规规范》监测项目及岩土类型工程监测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地表沉降坚硬~中硬土10~20320~30430~404中软~软弱土15~25325~35435~455地表隆起1031031039.2.3矿山法隧道支护护结构变形、地地表沉降控制值值应根据工程地地质条件、隧道道设计参数、工工程监测等级及及当地工程经验验等确定,当无无地方经验时,,可按表9.2.3-1和表9.2.3-2确定。表9.2.3-1矿山法隧道支护护结构变形监测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徐州从业资格证货运考试答案
- 2025年娄底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
- 2025年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0题
- 2025年吉安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库
-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练习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软件公司员工手册
- 智能控制规划服务承诺书
- 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配置与维护
- 商业活动临时化妆师聘用书
-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范本
- 核算岗年终工作总结
- 《学写文学短评》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科研学术保密规范培训
- 《海陆变迁》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 《海上钢琴师》课件
- 与青春期和解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词句段运用练习
- 2023年照明设计总监年终总结及下一年计划
-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 小品聪明的小明小明同学台词
- 2023年电大行政组织学试卷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