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1(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1(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杨得意(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湖南益阳413111)一、研究背景(一)问题的提出1、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一个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也就是说,新课程更看重的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基于这个目标,应该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各种思维能力,课堂练习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则可能会截然不同,其差异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提倡有效教学,对贯彻新课程理念,克服课堂教学“形式化”更有重要的意义。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现状:僵化套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致使不同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崇尚新异;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学习效率低下,浅于学、苦于学、倦于学、厌于学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失当然也就不可避免,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往往导致课程表面达成现象,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出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因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二)课题的概定(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二、研究方法与过程(一)组织与规划文献资料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有关资料,如具体具体的新课程教学实例,相关的数据、图表等。调查法及观察法:去当地的农村中学考察,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可以运用问卷式、访谈式来采集数据。2、学习组织农村生物教师参加新课程教育理论的培训;鼓励老师上公开课,参加评课,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学习,讨论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共同提高。3、行动不断地收集、整理自己和他人的案例,就能掌握农村生物教师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不断积累这些案例,就为分析研究提供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可以提炼出对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有价值的东西来。4、写作叙述自己的教育经历和体念。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出了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管理机制、途径、方法与模式。1、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管理机制。①建立严格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制度。不仅使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且保证学习和培训始终贯穿着实验的全过程,在学习培训中转变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回到学习培训中解决问题,再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提高,如此循环,形成“讲座+观摩+研究”的培训模式。②在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集中抓课堂试教工作。试教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尝试阶段:以教研组为中心,各组安排以打破传统、解放学生手脚和头脑为主的听课活动,试着运用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方法,让教师逐渐在实践中感悟、体验新的方式所带来的喜悦。提高阶段:由各组推选最能体现新的课改理念的教师担任公开课教学,然后集中评议,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大家群策群力,寻找解决的出路、办法,再进入第二轮、第三轮试教,直到挖出我们自己认为的成功课例。创造阶段:在认同学校成功课例的同时,抱着不停留于现状的思想,组织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再去观看购买的新课程教学录象,从中发觉并总结优点,和学校的成功课例进行比较,寻找差距,这样反复几轮下来,教师在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使课堂教学在贯彻新课程精神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③强化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文字教材已不可能承载全部的教学任务,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作为教育工具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进入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成为推动教材改革的一股新的动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教材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有利于加速和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由信息教研组负责对教师的电脑操作培训,学会制作课件,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因为每个教师的水平不同,可以分批进行,让掌握比较快的教师,上一节多媒体示范课,其他教师在观摩中学习别人提高自己,努力掌握电脑操作和课件制作技术,让现代教学手段尽快进入我们的课堂,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2、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途径、方法。①以项目培训和校本培训为突破口。实践证明,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实施能力,再好的课程改革方案、再新的课程教材都无法显露其优点,发挥其优势,课程改革也难以深入下去。而要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教师要抓住国家教育政策向广大农村倾斜的大好时机,争取参加各种形式的项目培训,积极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②加强日常总结与反思。教学工作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因而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来源于新教材和新手段,来源于先进教学法的报道,来源于同事,来源于督导人员,来源于对教学的自我总结,来源于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思考等等。教师们要不断地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做出不懈的努力。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的能力。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和个人教学心得、同事指导、他人帮助、同事建议等自我评价和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与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教学水平。称职的教师都应该懂得如何去利用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各种资源,懂得在面对某种学习的需要时如何去追寻建立在研究或有效实践基础上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既要能钻研教学,又要能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其他人分享,逐步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者。3、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模式。①调查模式。为了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成长设计与培育情况,我们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对区域内几所高中的全体生物教师进行匿名的问卷调查。虽然本次调查问卷数量十分有限,不能在严格意义上构成调查问卷的有效性,但已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足够的数据参考。调查过程模式:设计调查问卷+选校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材料;调查内容模式:团体素质+个体差异(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研究);调查方法模式:问卷+座谈+访问。②学习模式。有效创新教师学习模式。教师学习的组织模式为:集体目标+个人愿景——校本平台+个体信息——合作共享+自我更新。在教师学习组织形式方面,我们做到:第一,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第二,建好共享式学习资源库;第三,抓好能级发展式校本研训项目;第四,用好自主开放式博客论坛阵地。在教师学习方式方面,我们注意做到:第一,让教师学习贴近需要;第二,让教师学习蔚成风尚;第三,让教师学习便捷高效;第四,让教师学习成就发展。③反思模式。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我们的模式是:教学情境——意识到关键问题——提出其他方法——新的尝试——专业结构的形成、改变或强化。实施这一模式的原则是:持续性原则,全员性原则,合作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实施程序为:理论学习——情境反思——自我澄清——改进创新——新的尝试。④合作模式。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需要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的合作能使教学研究不断深化,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我们的合作模式是:交流勾通——明确目标——选择伙伴——制定条约——实施互动——总结评估。合作交流的主要形式有:互动研讨、集体听课、分组讨论经、大会交流、集中备课、交换上课、教研沙龙、案例学习、课题研究等。(二)经过几年的研究,农村高中生物教师的职业态度与专业素质有较大改变,新课程实施能力有较大提高。①职业态度变化。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引领教师实施校本研修和建设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生物组10名教学人员,在研究中有所发现,不断进步,体验成功的愉悦;在研究中提高素质,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适应教育改革的呼唤,与时俱进,从而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文化学习氛围。我校生物教师群体成为了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受到学生欢迎的集体,成为了一个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努力工作的集体。②理论水平的提高。在研究成果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生物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发表的文章与获奖的课件数量相比以前有了急剧的增加,在论文方面,获得省级一等奖的有杨得意老师撰写的《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初探》、《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师后继动力的培养》;由杨得意老师和杜志峰老师共同撰写的《教学反思是农村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宋卫明老师撰写的《“忆、学、导、练”教学模式与新课改课堂教学有效性》等,获得省级三等奖的有彭福华老师和张浪波老师撰写《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初探》等,获得省级优秀成果奖的有徐年军老师撰写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不良心理及对策》等。在设计课件方面,彭福华老师设计的课件《反射弧》获省级二等奖。在获奖课方面,有宋卫明执教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课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杜志峰老师执教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材料处理实验改进》一课获得市级二等奖。另外有多位老师在省市级生物年会上做了专题发言,杨得意老师在省高三生物教学研讨会上所做的《把握二轮复习提升应试能力》的专题发言、彭福华老师在全市高三生物学科会上做的《高三二轮复习的策略》的专题发言等等。③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老师们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台阶,教学水平也水涨船高,具体表现在课堂上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能够合理采用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课堂上表现更加的积极,自然学生的生物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三)经过几年的研究,农村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大大提高,综合素质发展迅速。①实验能力。以前学生实验开展的比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现在各个学校都大力补充实验设备,加大了实验课的开设力度,学生也开始重视实验课了,积极的参与实验,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带动了学生创新能了的培养。②学生学习成绩提高。通过加强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促使教师进行课堂模式改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的稳固,成绩得到了稳步提升,近几年来有多位学生在湖南省高中生物奥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杨彬和刘伟同学荣获省级一等奖;桂茜同学荣获省级二等奖;邬靖宇、崔菲和王强同学荣获市级一等奖。③学生创新能力提高。随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及学校对于实验课的重视,使学生的思想不再僵化,不再以死记硬背来学习生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有多位学生在沅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如在在沅江市第二十四届大赛中,喻慧文等学生完成的《学校垃圾之探讨》获得一等奖、钱威和陈纯同学完成的《巧用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报告》获得二等奖,在第二十五届比赛中,由陈嘉林、周德、陈诗源同学完成的《洞庭湖湿地外来入侵动植物现状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和杨湾、肖逸、严源同学完成的《发展杨树生产对沅江市血吸虫病抑制和环境影响初探》荣获一等奖。四、有待研究的问题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农村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也具体提出了提高提高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如何来推广这些有效途径和方法,如何使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希望有意于此研究的同仁来共同探讨这一课题,使其更充实起来,最好能形成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模式,在农村中学课堂上推广。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有效途径的探究
《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有效途径的探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与背景
(一)时代的发展呼唤“阅读优先”
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还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所以当今时代国内国外都很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在美国,克林顿就曾倡导过“美国阅读挑战”运动,布什总统也提出过“阅读优先”方案;英国教育部在1998年9月到1999年9月开展了一个全国阅读年的活动;日本的“亲子20分钟阅读”运动和“儿童晨间阅读”运动等,都是非常有影响的推动全民阅读的活动。在国内,不论是香港特区、台湾地区,还是内地,都在全面推行“全国儿童阅读实施计划”。香港特区就有不少团体和组织着力营造阅读风气,推动阅读运动。如2004年4月,香港有关部门举办的支持世界阅读日之“全民阅读20分钟”、“名人讲故事”、“书与梦同行”、“午间阅读”等活动,号召全港市民共同宣扬阅读文化。内地很多学校也在阅读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等。
(二)儿童的成长呼唤“阅读优先”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然而,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完成的阅读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缺乏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阅读的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有效措施,,很难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加之应试教育的枷索、成绩优秀论、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影响、可阅读材料的缺乏等等因素,让正在成长的孩子离真正的阅读越来越远。孩子读书的兴趣和读书环境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据某杂志社对全国50个城市所作的调查反映:有61.2%的老师和26%的家长明确表示不允许孩子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支持看书。由此看出,要真正让课外阅读堂堂正正地、健康地开展起来仍是任重道远。然而儿童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李振村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样,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充满向上的激情,人才能热爱阅读,并进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由此可见,人的一生中许多美好的情感,都是由儿童时期培养起来的,而健康、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培养儿童美好情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我们的研究,正是为了还孩子一个干净的阅读童年,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语文课程观、现代语文教学论
“课外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这一规定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是大语文课程观的体现。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阅读的论述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需要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
“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蓄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四)小学心理学理论
小学阶段对一个人习惯、品行的形成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阶段。因此
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承担着“人”的教育的重要职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外阅读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它有着比课内更为广阔的世界,更为多样的类型,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开拓全新的生活领域,领略精妙的艺术世界,充实他们的心灵,达到“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
三、课题的假设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状况,合理地设计阅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对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同时通过有效的反馈环节,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就能够充分调动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环境对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尤其重要。这里的阅读环境是指周围的人是不是在阅读,在阅读什么以及在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阅读。因此,如果能够在全校的范围内持续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课题的界定
“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阅读者完成阅读任务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阅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顺利有效地进行阅读活动,完成阅
读任务的本领和能力。
“课外阅读能力”:事实上,人生中进行的所有阅读,几乎完全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只是最开始阅读的阶段非常小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阅读能力”就是指“课外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课外阅读所必需的各种技能和知识,并具备鉴别、挑选和吸收阅读材料的成熟的阅读心理。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课外阅读能力。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构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并初步形成课外阅读活动课程体系;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各阶段学生阅读目标以及为达到该目标适合阅读的书目,并提出科学有效的阅读建议;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指标及方式;
(四)通过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并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五)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更新教师的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学生观等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一支阅读型、学习型、研讨型的教师团队。
六、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实践步骤
(一)研究内容
1、形成课外阅读指导模式,并对效果进行评估,逐步营造校园阅读场
通过探索,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阅读指导课程模式,指导老师行之有效、引之有法地进行阅读指导;制定完善的评估系统,在课堂内外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得当的方法、指导和优良的环境的熏陶中逐渐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2、研究通过合理的阅读指导推动研究性课外阅读
研究性课外阅读指的是,学生带着特定的问题收集阅读材料,并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研究性阅读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外综合阅读技能有良好的效果,并能成为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教学合适的结合点。本课题拟探讨研究性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先在高年级进行试验,然后在全校范围内推动并展开研究性课外阅读。
3、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指标方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努力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指标及方式,以求通过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作出判断。
4、研究在课外阅读活动指导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这一契机,促使教师博览群书,并对教师阅读提出具体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步骤及分工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五年,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2005年12月--2006年3月)
1.制定课题总体方案;
2.申报课题,并发动各年级负责教师制定符合年级实际的实施方案、阅读课教学计划、阅读课活动方案等;
3.总结前期研究的初步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4.聘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5.进行前测。
2、实施阶段(2006年4月--2021年6月)
1.开展实验;
2.收集有关资料;
3.组织撰写相关的论文和阶段性总结报告;
4.收集整理有关阅读课教学资料,整理出本校阅读课教案、阅读活动方案
3、总结阶段(2021年9月--2021年12月)
1.进行后测;
2.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形成辅导教材;
3.进行后续性研究;
七、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个性,收集教师、家长、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二)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课外阅读研究的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
的思想,开阔研究视野。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外相关的最新教育观点和动态。
(三)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验证、提炼、总结,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四)行动研究法:组织校本教研,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程和读书活动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坚持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合作性、持续性、创造性原则,采取个别研究、小组研究、群体观察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八、课题研究的策略
(一)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程,注重能力培养
1、开设“课外阅读指导”校本课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从2006年开始至今,我校将课外阅读指导作为校本课程正式编入学校课程表,学期初,由各年级分别制定课外阅读指导计划;学期中,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开展教学研讨,进行阅读指导实践;学期末,进行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有了课外阅读指导课,就有了阅读时间、阅读环境的保障,有了阅读方法的有效引导,就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
2、确定课外阅读指导目标、内容
(1)明确各年级段阅读指导目标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紧扣“有效”两字深入思考和研讨,例如:什么样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是有效的,各学段我们课外阅读指导的目标是什么,学生应具备怎样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等。在思考和践行中,我们确定并逐步完善了阅读指导目标。如低学段的指导目标为: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载体,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和探索;要求教师以阅读材料的推荐、阅读时间的安排、阅读方式的指导三个具体层面对学生进行正确引领,培养学生既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又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制定每学期阅读计划根据所制定的目标和“绘本”是日本对图画书的翻译,也极具东方韵味。“绘”指绘声绘色,绘图绘影的生动,也包含一个展现过程,即由小及大、由远及近过程的意味,因此称之为绘本。图画书是小朋友不可缺少的良伴,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学童几乎都是由图入手的。为此,针对一年级刚走入阅读之路的孩子,则由教师带领孩子们走进文字和
图画相匹配的世界,走进一个充满无限乐趣、丰富而精彩的世界。如,谢平老师执教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有友情要出租》、《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等绘本都已成为师生们爱不释手的阅读作品。
(2)品读欣赏课这类课主要是就书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精彩的文章,师生一起赏读。课堂上或是品味故事中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或是赏析作者独到的表达方式,或是感悟不同作品特有的语言文字魅力„„品读欣赏课让学生在不断的品味和思考、想象与拓展中,将书读得更丰富、更深入、更透彻。
(3)阅读方法指导课在阅读方法指导课上,我们针对预定的阅读指导目标,在不同年级进行相应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探讨。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会读书动笔的方法,指导中年级学生学会用读书符号作阅读批注,指导高年级学生撰写读书笔记以及浏览和速读的方法等。
(4)读物推荐课读物推荐课即通过讲解书的主要的读书汇报课主要指在学生在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学生通过讨论、演讲、朗诵、表演、讲故事、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将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
(6)阅读综合实践课阅读绝不是单一的读书活动,阅读综合实践课则是将课内与课外、读与行有机结合的一种课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特定的问题,收集阅读材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动手、动脑、合作等方式形成个人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让阅读成为一个立体的具有延续性的高效实践活动。
(二)推荐阅读书目,引领健康阅读
1、营造健康阅读氛围,推荐优秀书目
在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为引领孩子健康阅读,每学期初,各年级教师都会根据每个学段的阅读主题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坚持做好为学生推荐各类优秀的儿童读物这一重点工作,包括必读和选读书目;推荐的形式有教师推荐、学生推荐、家长推荐、专家推荐、作家推荐、全校师生投票推荐等。以2021年上学期为例,我们为孩子推荐了以下读物:一年级的必读书目为《108个经典童话》,选读书目为《我有友情要出租》,推存给家长的读物为《朗读手册》;三年级必读书目为《草房子》,选读书目为《青铜葵花》《细米》,推存给家长的读物为《幸福的种子》;五年级必读书目为《童年》、《城南旧事》,选读书目为《八十天环游地球》《史记》,推存给家长的读物为《爱和自由》。学期中,各年级则围绕推荐的书目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学期末,教师则对学生一学期必读书和选读书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效检测和评估。书目的推荐活动使学生的阅读过程有了方向、有了指导,有了反馈,有了评价,阅读也更具实效。
2、尊重学生阅读兴趣,赏读名家系列
许多儿童文学作家都创作了大量适合孩子、反映儿童生活或内心世界的作品。由一本书,认识一个作家,由一个作家认识一类书籍,由一类书籍品读一种生活,认识一个世界,收获一种思想,这是近两年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中的新尝试——赏读名家专列。在推荐书目时,我们不但推荐一些优秀书目,而且更倾向于推荐一个系列的书,杨红缨系列、郑渊洁系列、金波系列、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彩乌鸦系列„„一个学期一个年级都在读一个或一类作家的书,研究一个作家的作品,并以此为中心开展系列活动。如2021年,我校的“名著导读团”正式成立。“名著导读团”由几位热爱读书、热衷于儿童读物推广的优秀语文教师组成,每周一下午,这些老师会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一顿精神大餐——作家名篇专题讲座。如戴娜老师的《在想像中畅游——走近凡尔纳科幻世界》,黄义老师的《品三国》,张远欣老师的《我读儒林外史》等都已深深烙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赏读名家系列,使学生的阅读不但有了广度,更有了深度。
3、紧扣课内教材,链接课外文本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学中,我们结合课本,运用文中的阅读提示、阅读信息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紧密联系的书籍。如六年级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与文本作者相关的书,在上完《最后一头战象》后,便向孩子推荐了作者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五年级在
学习“忆童年”这一组课文时,老师便向学生推荐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高尔基的《童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以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同一主题的阅读文本;:三年级学生在学完《灰雀》后,教师向学生推荐与课文主人公相关的文章,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诚实的孩子》、《蜜蜂引路》、《列宁怎样作文》、《列宁和卫兵》、《列宁参加义务劳动》等有关列宁的文章。这样的课内外链接,早已成为每位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因为大家都认识到了,语文的学习绝不单纯是一篇课文,一组课文,而应该是一个大语文世界的构建。
(三)构建阅读场,注重校园文化熏陶
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离不开隐性课程的作用,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能使课外阅读成为小学生个体的无意识自觉行为,成为课外阅读的实践者。校园文化建设就是隐性课程建设的主要阵地。酷爱阅读的校园文化,如同一个“阅读情感场”,能够发挥情感的感染性功能、弥散性功能、激励性功能和动力性功能,使学生全方位地接受书香的熏陶。几年来,我们凭借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阅读的育人环境,让校园里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溢满书香,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蓬勃的活动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
班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营造书香班级是校园书香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开学初,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献计献策,用自己的智慧装点教室。如悬挂张贴用名人诗句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精心布置学习橱窗,
为课外阅读提供优秀文本;通过多种渠道募集可阅读的书籍,建立班级图书角;有的班级还专门开辟了阅读墙,展示学生的好书推荐、阅读感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阅读优秀的文字,受到美的熏陶,在我们的校园中处处可见诗一般的语言。如,学校的宣传橱窗就是书香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毛泽东诗词墙,毛泽东诗词鉴赏橱窗,学生诗歌作品展示橱窗等,就连“心理教育”、“家庭教育”橱窗的开篇都是极具欣赏性和教育性的诗歌,还有美术长廊、美术专题橱窗等,孩子们用彩笔把文字、图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更是令人赏心悦目。在校园里,孩子们时常驻足吟诵,诗意浓浓,好不得意;孩子们浸染在这古朴、典雅的校园中,受到深厚文化底蕴以及校园书香文化的熏陶,他们好于读书,乐于读书,读书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开展读书活动,留下童年书香
阅读育人场的营造,还需借助活动载体。为此,我校还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开展独具特色的阅读活动,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1)趣味伴读活动
“趣味伴读”是我校的特色活动之一,旨在通过高年级带领低年级学生,“一对一”地进行伴读活动,提高全校学生阅读兴趣。课堂中,操场上,走廊里,一群群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孩子各自带上自己喜爱的书籍,结伴而坐。哥哥姐姐们声情并茂地将有趣的故事读给弟弟妹妹们听,还不时传授自己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弟弟妹妹们认真倾听,时而向哥哥姐姐提出许多问题,时而说说自己阅读的收获,懂事的哥哥姐姐还会给他们适当的奖励。在这样的伴读活动中,高年级
的哥哥姐姐仿佛一下找到了长大的感觉,别提有多认真;低年级的孩子则找到了一个比老师更容易沟通的好朋友,阅读兴趣更浓厚。所以说,这样的活动达到了一举多得到的效果。
(2)亲子共读活动
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是温情的传递,也是亲情的纽带。在亲子感情的培养过程中,书籍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我校开展的“亲子讲故事比赛”、“亲子共读一本书”、“亲子读书知识竞赛”、“附小故事爸爸妈妈评选”等系列亲子共读活动,也成为了学校读书活动中一道情意浓浓的风景线。《“亲子共读一本书”成长记录册》记录了家长和孩子读书成长的点点滴滴,每学期的亲子故事会总能将校园生活点缀得丰富多彩,“附小故事爸爸妈妈”的评选更是让家长深切感受到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家长示范作用的重要。
(3)“红色经典”阅读活动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红色旅游基地,如何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挖掘学校特有的文化底蕴,打造学校的阅读特色也一直是我们在思索的问题。2021年,我校启动了“红色经典”阅读活动,引领学生鉴赏伟人毛泽东经典诗词。每周二的晨读时间,全校师生或是诵读,或是赏析,从诗词中尽情感受伟人的诗人气质、领袖风范。我们还定期开展班级“追寻伟人足迹”毛泽东诗词诵读比赛。2021年12月,受长沙市委宣传部的邀请,我校136名学生在橘洲公园毛泽东雕像落成典礼上,激情朗诵毛泽东诗词,一时间社会上好评如潮,校园更掀起了一股读红色经典诗文的热潮。本着“社会也是一本书的”教
育原则,我们组织一年级新生开展了“红色之旅”参观活动,与一师纪念馆联合举办的“红色基地红领巾导游员”选拔活动,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被一师纪念馆聘为红领巾讲解员,他们在阅读和讲解伟人事迹的实践中锻炼、成长。
(4)读书节系列活动
为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倡导学生与书本为友,引领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学校定期开展一年一度的“校园读书节”活动。每届读书节为期两周,活动丰富多彩,不但有如“趣味伴读”、“跳蚤书市”、“亲子活动”等众多的传统项目,还会推出一些如“我涂、我写、我做”书签制作比赛、“快乐漂书吧”、“我最喜欢的故事主人公评选活动”等特色活动,为“校园读书节”增添了光彩。读书节活动中,孩子们读书、会友,体验、成长,让自己的童年生活留下快乐,留有书香。
(四)加强家校沟通,实现书香沁家庭
我们深知,孩子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家庭书香氛围的营造以及家长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爱读书的家庭,一定会有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为此,我们一直倡导亲子共读,努力构建书香家庭。一方面,学校对家长进行具体的指导,如各年级教师定期与家长通过书信交流学生的阅读情况,提出阅读建议;积极为家长建立相互交流的平台,开展家庭阅读之家长征文活动,成立班级家长读书委员会,举行家长读书专题讲座等。另一方面,学校也号召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阅读活动中来,如邀请家长参加读书节活动,开展“书香家庭”、“附
小故事爸爸妈妈”评比等等。当孩子们的桌前、大人的书房摆满了书籍,当孩子们能和父母在夜灯下共读一本书,当孩子们能在家里能关上游戏机、电视机,手捧一本书乐在其中时,书香也真正沁入到了他们的心里。
九、课题的研究成效
(一)理论层面的收获
1、形成“立交桥式”课外阅读指导理念:即形成“纵横交错式”的课外阅读网络体系。也就是一种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纬度开发研究、共同作用的立体式的阅读模式,直通向“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一目标。这里的横向是指家庭、学校、社会三元互动,如在家庭中开展“亲子共读共感”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以学校为主要中介,鼓励孩子走向社会,进行宏观调控,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阅读方法、阅读内容和阅读评价等多方面的指导。这里的纵向是指根据各年级教育内容、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结构的不同特点,制定阅读目标体系,开设阅读指导课,确定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书目、引导方式、激发兴趣的途径、预期效果等。这样纵横交错地构成课外阅读指导立体网络体系,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形成教育协调理论: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元要素构成的系统。各种要素如果配合得合理、恰当,达到一种协调状态,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反之,就会形成一种分力,各种要素不但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还会减弱其他要素的功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协调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我校整个课外阅读课题研究的过程,正体现了这种三位一体的协调效力。
(二)实践层面的收获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各年级课外阅读总目标和具体的阅读指导计划
制度的保障是有效实施各项计划的前提。课题组在研究之初便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外阅读指导目标和各年级的课外阅读目标。课外阅读指导目标
年级段指导目标
低年级段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载体,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和探索。指导教师从阅读材料的推荐、阅读时间的安排、阅读方式的指导三个具体层面,对学生进行正确引领,使学生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中年级段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为先导,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迁移规律,由课内指导课外,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2)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阅读;(3)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相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率;⑷强化自主阅读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高年级段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情感的体验、丰富的积累、趣味的熏陶、个性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如何引领学生独立阅读,形成较强阅读能力;(2)如何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阅读需求;(3)如何进行主题性阅读,并书写阅读报告;[4]如
何珍视学生读书体验,通过实施多元化的阅读评价,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生课外阅读年级目标
年级阅读目标
一年级(1)阅读浅显童话;(2)诵读儿歌、童谣;(3)背诵古诗10篇;(4)听故事20个;(5)读完一本必读书和一本推荐书;(6)完成《快乐阅读》10篇;学年阅读量不少于1万字。
二年级(1)阅读浅显童话集、寓言集,诵读古诗;(2)学会做一些填充式阅读笔记;(3)学会做简单的摘抄,能准备自己的《采蜜集》;
(4)积累一定的成语、格言、警句,背诵古诗30篇及优秀诗文10篇(段);(5)读完一本必读书和一本推荐书;(6)完成《快乐阅读》10篇;学年阅读总量不少于4万字。。
三年级(1)阅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集和浅显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2)背诵古诗30篇,诵读优秀诗文,并背诵其中10篇;(3)学习阅读的一般方法;(4)读完一本必读书及推荐书,学做摘录笔记;(5)完成《快乐阅读》10篇;学年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四年级(1)阅读一些著名童话、故事以及儿童报刊、儿童文学、人物传记、历史名著;(2)背诵古诗30篇;(3)诵读优秀诗文,背诵其中10篇;(4)学习阅读的一般方法,学会在阅读时作批注,会做摘录笔记;(5)阅读必读推荐书目,完成《快乐阅读》10篇;学年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五年级(1)开始阅读名著和科技类文章;(2)学会写阅读笔记,一年娜
第二课时班级读书会张远欣
第三课时阅读方法指导——编写娜
第五课时励志故事会张远欣
第六课时年级读书沙龙张泽佳
第七课时阅读考级戴娜
有制度和计划的保障,课外阅读活动得以有序地开展。通过多年的研
究,这样有目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有效的阅读指导,让孩子们收获了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书香童年。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基本课型
通过几年的探索,课题组研发了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各种课型力求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在操作上有其共性,在运用上又体现出个性,不同年级段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各有侧重,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呈螺旋式不断上升的趋势。下面仅介绍其中的几种阅读指导课课型:
读物推荐课:此课程一般安排在每学期阅读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向学生推荐全学期必读书目,了解学期阅读计划。其教学流程为“总结假期班级阅读情况——推荐当学期必读书目——介绍必读书目作者——分享必读书中精彩内容——提出阅读要求——推荐选读书目及家长阅读书目”。
绘本阅读指导课:此课型适合低年级段学生,其教学基本流程为:“教师激趣——联想品读——方法指导——自由赏读——拓展迁移”。如,谢平老师在执教绘本《爱心树》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图画和文字,设置悬念,了解作者,然后带领学生一页一页地品读故事,并在趣味点上引导学生思考、想像。师生共同读故事、谈体会、悟情感,一幅幅含义深刻的画面,一行行意味深长的文字,化为了孩子眼眸中闪亮的星星。
阅读方法指导课:结合各年级课外阅读目标,阅读方法指导课的教学
各有侧重,其基本流程为“提出教学目标——讲解阅读方法——范文引导——练习巩固”。如,四年级的郭荣玲老师执教《学写读书笔记》时,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采蜜集”,授课时先和学生交流“什么是读书笔记”、“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接着具体指导学生怎么写读书笔记,最后以语文教材和必读书目为范例指导学生写摘抄笔记。黄义老师执教的《品读三国演义》则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速读文章。
品读欣赏课:品读欣赏课中,品读的书籍一般为学期推荐的必读书目。课堂上或是品读整本书,或是品读某一个篇章。其教学基本流程为:“整体回顾读本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有关信息——指导学生品读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语段——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如四年级徐欣老师执教的《蝴蝶诗人》,便是带领孩子赏析金波爷爷童话作品中想象的魅力;五年级的方芳老师执教的《逆风的蝶》则和学生一起品位故事中一个个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六年级的张泽佳老师执教的《青铜葵花》又让学生感受曹文轩作品中那看似平常的文字中透露出的深刻而独特的意蕴。
阅读综合实践课:此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阅读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教学基本流程为:“确定阅读实践活动的主题——讨论活动开展的形式——制定阅读活动计划——查阅、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完成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展示研究成果”。如方芳老师执教的阅读实践课《走进中华服饰》,先是带领学生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服饰
的书刊,认真研究服饰的历史、演变、流派等,然后进行资料整理,再撰写研究报告,最后分组汇报研究成果。
除了以上特色课型,还有“读书汇报课”“亲子读书课”等在课题组老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也逐渐得以完善。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基本课型的形成,为我校营造了浓厚的师生阅读氛围,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知道读怎样的书,怎样读书,学会了积累,学会了运用,教师的指导有了实效,学生的阅读有了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小学生阅读书目推荐策略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学知识迅猛增长的今天,市场上有关孩子的读物可谓浩瀚如海,但小学生的鉴别能力不高,家长们面对这良莠不齐、五花八门的少儿读物,也不知所措。因此,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的课外阅读文本,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几年来,课题组本着“教育与趣味并存,细致与全面兼顾”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了为孩子推荐书目的几种策略:
(1)推荐贴近孩子生活的书:这类书一般是现代孩童生活的一种放大或集中,书中人物的年龄与学生相仿,其言行举止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容易引起共鸣。像《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青铜葵花》、《手斧男孩》、《皮皮鲁》、《乌丢丢奇遇》等系列书都是孩子们的最爱。
(2)推荐科幻类、探索类的书: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爱幻想、爱探险、喜欢未知的神秘世界是孩子们的天性,而科幻类、探索类书
正好给乐于幻想、爱好冒险的孩子一个施展个性的平台。我们推荐的《我们爱科学》、《小百科》、《哈里波特》系列、《猫武士》、《八十天环游地球》等科幻类的书,引领着孩子历经了一段段奇异的魔幻之旅。
(3)推荐动物小说: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纯真的,而充分挖掘孩子内心的这份“柔软”,最好莫过于动物小说。大自然所呈现给孩子们的,往往是一个真实、纯净却同样有着丰富情感的世界,读着这样的故事,孩子更容易引起感触。如《我和狗狗的10个约定》、《我有友情要出租》、《狼王梦》、《再见了,可鲁》、《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小猪唏哩呼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推荐图文并茂的神话、童话故事:童话与神话是人类文明弥足珍贵的宝藏,它用一种浪漫温馨的手法为孩子们支起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孩子历史的变迁,真善美的价值。《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外神话传说》、《梨子提琴》等正是其中的佳作。
(5)推荐名人经典名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典的魅力是无限的,但并非所有的经典都适合小学生。因此,选择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名著尤为重要。“得法于课内,收获于课外。”在推荐此类书籍时,我们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以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性阅读。有了课文作为先导,再去读相关的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消化与吸收,也更能理解名著的精妙和主题的深邃,像四大名著、《童年》、《骆驼祥子》、《城南旧事》、《昆虫记》等这样的经典,就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6)推荐新书: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书的种类更是日新月异。孩子们除了了解过去,也必须掌握当下。因此,推荐适合学生读的新书,是每个学期推荐书目的重点。但新书不一定是最新出的书,一些已出版但没有走入学生视野的“老书”,也可以叫新书。如,2021年推荐的五年级选读书《艰难的归程》,推荐的四年级选读书《当世界还小的时候》很早就出版了,但并不为学生所熟悉。在读物推荐课上,教师向学生介绍的新书,能很快引起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湖南一师一附小课外阅读指导纲要》和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
(1)研发了阅读指导纲要,进行有效指导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完成课外阅读的指导任务,明确指导目标,课题组汇编了《湖南一师一附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纲要》。其内容包括“课外阅读指导总目标”、“学生阅读目标”、“各年级段教学指导建议”、“各学期教学计划”、“典型教学案例”、“书目推荐策略”、“各学期必读选读书目表”、“每期必背古诗”。这一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纲要,对课题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有效的规范,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及后续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2)研发了校本教材,形成有效鉴赏
为更好地引导我校学生的特色阅读,2007年,课题组开发的课外阅读校本教材《诗意语文学本》由广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向全国发行。本套教材共六册,教材做到了实用性、创新性和语文性的结合,构建了“学路、文路、教路”三位立体融合的结构。教材的开发,为
师生的特色阅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够“横向贯通,层层深入,螺旋上升”,能全面、和谐地发展。
(3)开发了经典诵读读本,感受祖国文字魅力
为使学生多方位受到书香的熏陶,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2021年,课题组启动了经典诵读计划。我们制定了《湖南一师一附小古诗背诵篇目推荐表》,将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分散到1—4年级的七个学期中分别进行指导并要求背诵。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各年级学生精心选取经典读物。如,我校编写了《湖南一师一附小学生诵读手册》,引入了《三字经》、《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等诵读读本。2021年,课题组正式将著名特级教师薛瑞萍老师编写的《日有所诵》定为各年级的诵读教材。此外,课题组立足传承校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多元评价体系阅读能力的评价体系是有效落实课外阅读的保障。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精心完成了《湖南一师一附小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体系》。我们将学生课外阅读水平评估设置为五个级别,并根据“课外阅读总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考级标准。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自由选择级别进行考试。考核形式同样也是多样化,集合日常评价与综合评价于一体,采取书面考评、口头考评、背诵考评、作业展评等考核方式。书面测试内容由文学常识、读书笔记、必读书阅读检测三个部分组成;口头考评主要是根据一学期中所读书目随机答题,背诵考评的内容是
各年级规定的必背古诗篇目。课外阅读评价体系的形成和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通过多维评价,更是促进学生不断调节、改进阅读方式和方法,增强自我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几年来,课题组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课外进行有效阅读架桥铺路。通过实验前、后期的测试对比,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己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如,
养成了多读的习惯。实验前期,75%的学生只拥有100本以内的课外读物,年阅读量仅3万字;而到2021年上半年,我校学生平均藏书量200本以上,年阅读量达10万字,年购书投入不少于1200千元。在阅读的时间方面,前测结果显示70%的学生每天读书时间仅在20分钟左右,2021年阶段性检测的结果是,85%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己达1小时以上。
养成了勤思的习惯。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形成了“读书要精思”的自觉思考的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从文本的疑难之处、精彩之处、空白之处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勤思的习惯让我校学生的阅读不仅饱了“眼福”,也享了“心福”。
养成了动笔的习惯。“读书则动笔”,这一阅读意识通过课题组教师不断强化,早己融入了学生每天的读书生活中。除了使用圈、点、勾、画等简单的标记符号,我校学生还熟练掌握了写提纲、做批注、写心
得等方法,并能有创意地对自己所读的文本进行模仿、改编、续写,具备了对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的能力。
养成了读整本书的习惯。阅读整本书是个性化行为,主要靠学生的兴趣来维系。“与其匆匆博览百篇,不如细细消化一本。”这是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直着力引领的方向。如今,走进我们的校园,你会发现走廊中、教室里、夹竹桃下、台阶上到处都是读书的身影。孩子们捧着心爱的书津津有味地读着,与书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同忧,同乐。强烈的读书兴趣和求知欲使我校学生更愿意在整本书中酣畅淋漓,自由驰骋。
(2)具备了系统的阅读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化内涵。几年以来,课题组一直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并卓有成效。从实验后测中发现,低年级段学生对阅读己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能够独立阅读,并能利用简单的阅读符号做笔记,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中年级段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自己专门的读书笔记本,如“采蜜集”、读书手册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圈、划、点、注、评、摘等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有深度的阅读,懂得如何去品味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并形成自己的阅读见解;高年级段的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多种阅读技巧,能够运用速读、精读、略读、浏览、泛读等方式阅读文本,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不再是浅层次的阅读,他们已经懂得了如何通过抓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精心阅读,仔细品味,会从篇章结构、字
里行间体会学习方法,具备了从文字中粹取精华,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3)形成了多样化阅读方式
在研究过程中,特色读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共享平台,形成了我校学生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爱读书,也更乐于与同伴、教师、父母分享读书的收获和快乐。在实验前测中,我们发现只有不到35%的学生愿意主动与家长一起分享读书的心得,而如今和爸爸妈妈共读一本书,共享一个故事己经成为了附小家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90%的附小家庭都成为了创建“附小书香家庭”的积极响应者。如3—5年级就专门设立了“亲子共读手册”,督促亲子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除了“亲子阅读”,学生还通过教师伴读、学生伴读,以及漂书吧等形式进行交流。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使阅读从个体行为转化成了一种“立交桥式”的立体阅读,使学生读得更入味、入理、入情、入境。
(4)提升了阅读品位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孩子从小阅读的书将影响他一辈子。在当今多元化、多文化的社会,学生面对的阅读文本越来越杂,大量低水平、少内涵、没营养的快餐文化读本把学生作为了主要消费群体。因此“让学生高品位地读书,读高品位的书”是我们课题组一直努力的目标。几年来,我们通过优秀书籍的推荐,引导学生读书方向;我们通过系统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我们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明白经典名著
与流行的快餐读物之间的本质区别,矫正学生浮夸的心理行为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如今,附小的学生爱读书,但他们更关注读什么样的书。在阅读的历程中,他们逐步学会通过精心挑选书来读真正有品味的书。走进我们的校园,你会发现,一年级小朋友刚学会拼音就不满足于简单的图画书了,经典绘本、童话和寓言成了他们的心头所爱;中年级学生在“三国热”的系列活动中,一遍又一遍品味着《三国演义》的个中滋味,三国中的故事及人物更是了熟于心;在别的孩子还在迷恋漫画时,高年级的同学已经读完了《曾国藩全集》,六甲班的学生早己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忠实读者,而世界艺术大师谢尔·希尔弗斯坦简单的线条和文字也让孩子爱不释手。更有甚者,有的孩子饶有兴趣地在“研究”《本草纲目》、《资治通鉴》„„学生在这些精彩的课外阅读读物中感悟精致优美的语言,品味丰富多彩的感情,感受博大精深的思想,探寻深邃幽杳的意境,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与优雅相伴,逐步形成了较高的阅读品味。
7、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1)课外阅读熏染了学生优雅的气质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培养学生的“静气”、“书香气”一直是课题组努力的方向。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将课外阅读指导与学校常规管理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享受读书快乐的同时,获得行为上的规范,精神上的满足,心灵上的碰撞,真正达到德育了无痕,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孩子们在长期愉悦的阅读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中,
已逐渐形成优雅的气质。走进我们的校园,见不到随地乱扔的纸屑,有的只是处处青青翠翠;见不到墙上乱涂乱画的狼藉,有的只是青砖黄墙的素朴、典雅;见不到放学时喧哗的场景,有的只是静静的队列、浅浅的微笑„„学生的言语浸染在浓浓的书香里,不知不觉中就多了一份优雅,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高雅,少了一份粗莽。在这古朴、宁静的院子里,孩子们手持一方书卷,心藏一份淡雅,既不失快乐、阳光的本性,也不乏由内而外的优雅,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2)课外阅读形成了学生大语文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提高了学生自主感悟能力。感悟并非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分析,还包括对语言内涵的体味和对语言形式的深层理解。叶圣陶曾形象地将文字比成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才能了解作者的心情,才能和作者的心灵相契合。为了提高学生与“文字”对话的能力,课题组教师一直坚持让学生的阅读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文字表象去领悟其背后的丰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我校学生逐渐养成了自发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了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同时具备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和富有个性的思维品质。学生在阅读时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或触发、或鉴赏,品味着文本中语言的精妙,感受着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读出自己个性化的感受与困惑。如二年级黄义老师在上课时,让学生谈谈对“母爱”的理解。一个孩子是这样说的:“母爱就像小王子的玫瑰花,是独一无二的。”多么直接而又独道的见解,这不正是阅读世界名著《小王子》时独特感悟的一种
有效迁移吗?由此可见,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相似性信息元素越多,就越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阅读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也就越深刻。
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丰富的课外阅读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多元的积累平台,使学生在自主感悟能力提升的同时,语言表达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那些在课外读物中见过,又在课文中出现的词句,会让学生觉得特别亲切,理解起来也更深刻,在表述自己的想法时,语言的逻辑性自然更强,更加有血、有肉、有灵气。
2021年,学校启动经典诵读工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改变昔日诵读时的“长沙腔”、“唱读腔”,养成了诵读有法、发声有情的良好诵读习惯,掌握了读中悟意、读中悟法、读中悟情、读中悟境的朗读方法,形成了“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的自觉读书意识。如今,走进任何一间教室,你会发现,学生朗读时的声音、表情以及那种“如入书境”的陶醉,已成为附小最动情的画面。这种富有情感的诵读能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6年,我校八位四年级的小朋友被湖南电视台选中,参加“袁隆平事迹优秀报告会”,登台朗诵诗歌《袁隆平爷爷的梦》。她们甜美的嗓音、声情并茂的朗诵获得了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并随报告团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再次进行表演。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2021年,我校106名学生参加了橘洲公园毛泽东雕像落成典礼。典礼上,学生面向滔滔湘江水,背倚巍巍伟人像,
深情朗诵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孩子们满怀激情的诵读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赞扬,《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等多家媒体也相继报道。
大量的阅读使我校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更趋完整和系统,其诵读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性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获得了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沉淀,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其习作水平更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近两年多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就有80多篇,其中仅在《长沙晚报》上发表的学生作品就达30多篇。在各级各类习作比赛中,获奖的学生达630人次。2006年,由我校课题主持人欧立新校长主编的学生作品集《花开的声音》,由广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书中共收录了我校学生的优秀诗歌作品138篇。《潇湘晨报》、《小学生作文导刊》、《小天使报》、《少年作文辅导》、“中国诗歌课堂网”等也都曾专版登载了我校学生的作品。除此之外,我校每个班级都印制了班级刊物,编辑具有班级特色的作文集和个人作品集。在课外阅读的引领下,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产生了和谐的共鸣。在课外阅读这样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丢开了“分数”的束缚,更轻松地去阅读,更真实地去表达,其语文学习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培养与提升。几年来,学校虽将大量时间用于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引领上,但可喜的是,我校的教学质量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不断提高。从课题开始至今,我校每学期期末参加天心区学科抽测,成绩总能名列前茅。
8、通过课题研究,已逐渐形成一支真正的阅读型、学习型、研讨型
的教师团队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一支真正的阅读型、学习型、研讨型的教师团队才有能力引领孩子阅读。有教育家说:“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将停止教学。”因此,从教不息,必须终身学而不厌。学生要读书,老师更要读书;学生要提高,老师更要深造。课题组的老师都有上述的深切体会,他们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阅读,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时事风情。教师以读书沙龙的形式坚持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主题征文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老师的阅读推动了学生的阅读,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阅读氛围日渐浓厚。2021年全校教师订阅的书刊已达30多种,总金额上万元。
许多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课题启动至今,我课题组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以及征文比赛中发表及获奖的文章30多篇。2007年,课题组欧立新老师撰写的《论传统文化的回归》发表于《湖南教育》;2021年,谢平老师撰写的论文《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表于《时代文萃》;2021年,方芳老师撰写的《诗意的旅程》发表于《当代教育》;徐欣老师的课外阅读指导教案《蝴蝶诗人》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戴娜老师撰写的阅读教学随笔《这里的晨读静悄悄》、《我和狗狗的10个约定》两篇课外阅读指导教案均获全国征文二等奖,《这里的晨读静悄悄》发表于《2021
年教研年鉴》;2021年,方芳老师撰写的《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有效途径的探究》发表于《现代教育报》。除此以外,课题组老师也在各类研讨活动中不断磨练,茁壮成长,如,2007年,谢平老师在由长沙市高新区教育局组织的课外阅读经验交流活动中为该区语文老师上示范课;2021年,方芳老师为长沙市岳麓区语文教师作《走进课外阅读指导》专题讲座;2021年3月,学校与赤岭路小学、南大桥小学开展了有关课外阅读指导的研讨活动;2021年,谢平老师参加天心区说课比赛,其课外阅读指导课说课获一等奖;2021年,谢平老师在市“课外阅读指导”交流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为在场老师作了《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经验介绍。2021年,学校接待国培班教师、省内外兄弟学校观摩、学习10多次,在交流活动中,多次开放课外阅读指导课,并将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各地教师分享。
十、课题后续研究与思考
课外阅读课题的研究让全校师生受益匪浅,在收获满园书香之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总结与反思。课题研究至今,如下一些问题仍值得我们继续探究:
1、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如何让学生在今后学习阶段一直都能保持强烈的阅读兴趣,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2、个体差异对阅读质量的影响:虽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也不一样。但在研究
过程中我们发现极端差异却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少部分学生因性格、行为习惯、家庭等方面的影响,课外阅读量和质都难以保障。对这样一部分特殊的学生如何使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3、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实效性也是我们继续研究的重点。
综上所述,从200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通过课题组全体老师的不懈努力,“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有效途径的探究”作为省级立项课题,取得可喜的成绩,为附小孩子的童年添上了极有意义的一笔。但一个课题的研究,不但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开始,同时也是不断发现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开始。我们将把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都作为新的子课题进行研究,在持续的研究中不断成长,在不断的发现中持续探索,为每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奋斗不息。
参考目书及文章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王松泉.阅读教育学.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4]石小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金生宏.理解与教育.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1998.
[7]商金林.叶圣陶传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8]朱学清等.“大语文”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李杏保,陈钟梁.纵论语文教育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A.植物的向光性B.顶端优势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2.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A.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能力发生改变B.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C.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含量高D.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3.如图所示白杨树的主干上端,①、②、③、④分别为其生长正常的侧芽,自然条件下,四个侧芽生长素浓度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D.顶芽产生生长素,能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到达侧芽,从而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4.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5.一株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单侧光引起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B.受重力影响生长素较多地分布在根和茎靠近地面的一侧C.幼根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快;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D.幼茎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6.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集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7.图中曲线Ⅴ表示茎伸长生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A.Ⅰ B.ⅡC.Ⅲ D.Ⅳ8.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移栽促进植物根的生长,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A.破坏根的顶端优势B.促进侧根的生长素形成C.促进侧根细胞分裂D.破坏侧根的生长素形成9.大田里的油菜(农业上主要用于榨油),在盛花期由于一场大雨影响了正常授粉,为防止减产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A.喷施硼肥 B.追施氮肥C.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D.以上方面均无效10.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授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的方法是()A.喷洒N肥 B.喷洒P肥C.提高CO2浓度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装修公司抹灰施工合同范本
- 燃气管道防水施工合作协议
- 环保工程承包管理合同
- 商务住宅租赁协议范本
- 北京温泉度假村租赁协议
- 体育馆内部装修协议
- 2024空调安装服务合同
- 图书馆场地平整施工合同范本
- 河堤加固锚杆施工合同
- 建筑规划甲方与施工方合同范本
- 建筑公司劳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 Unit 2 My Schoolbag ALets talk(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行政执法)
- 儒家思想讲解课程设计
- 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新)
- 国有企业外派董监事、高管人员管理办法
- 寒假作业一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30次打卡
- 2024年个人汽车抵押借款合同范本(四篇)
- 春联课件教学课件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脱式计算400道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