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芸 复旦博士_第1页
林芸 复旦博士_第2页
林芸 复旦博士_第3页
林芸 复旦博士_第4页
林芸 复旦博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林芸复旦博士从一位农村篾匠到复旦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再到湖南科技大学的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李德辉的人生实现了传奇般的升华,他在同行中被公认为是第一位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农人。令人感动的是,支撑他从田间走进复旦大学博士楼的,正是他相濡以沫的篾匠妻子周林跃。

梦,有梦才会追求

1965年,李德辉出世于湖南省汨罗市高家坊镇一座700多米高的大山上。那是一个美观的山村,而美观的背后却是落后与困苦。1981年9月,李德辉从当时的汨罗县(现为汨罗市)二中高中毕业,被湖南师范大学入选。捧着那张大红通知书,李德辉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了困苦带来的人生无奈。

当李德辉拿回通知书的那一刻,年迈的父亲坐在门槛上,老泪纵横:“德娃,只怪我做爹的无能呀……”可这怎能怪父亲呢?是呀,兄妹8人,父母体弱多病,负债累累,刚刚分田到户,缺少劳力,哪来钱去读大学呢?李德辉就这样被挡在了大学的门外,他只有拿起锄头扶起犁耙,落寞地走向田间地头,一向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1986年,汨罗县需要雇用一批代课老师,李德辉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次变更命运的大好机遇。在体验了两次失败之后,他终究如愿以偿考上了代课老师,1987年在永丰村小学开头了教书生涯。当时的代课老师每月工资只有40元,后来也不过每月70元而已。但是,就是这点微薄的收入,却让李德辉能安心从事自学考试。李德辉明白,凭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当代课老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为了扶助父母改善家境,每到周末或学校放假时,李德辉就回家学着编织箩筐卖。他悟性很好,没多久,选料、剖篾、织筐等一整套篾匠手艺就学到手了。远近乡邻都对这位“能文能武”的老师称赞不已,这其中就有美观的邻村姑娘周林跃。

爱,有爱才会相知

说起自己与丈夫的爱情,周林跃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幸福。“我们并非自由恋爱,却是一见钟情。”周林跃回忆说,那时由于家里困难,她连高中都没读完就辍学在家务农。她是经人介绍熟悉李德辉的。“1989年4月10日,他来我所在的桥坪村家里和我相亲。当时下着大雨,我一看他全身都淋湿了,却扯起衣服罩着两本书。他当时正在自学打定大学自考,我觉得他是一个有梦想、有前途的好青年,于是毫不踌躇地允许了这门婚事。”1990年,周林跃与李德辉结合到一起。

婚后,李德辉持续当代课老师,周林跃那么在家编织箩筐、种田、做家务,两口子过着虽困苦却幸福的生活。为了补贴家用,李德辉珍惜每一分钟时间,周一到周六上午,他在学校里教书的同时,逼着自己将一周的自学内容全部掌管,周六下午他立刻赶回家,与妻子一起编织箩筐。李德辉知道妻子热爱吃零食,但是她舍不得花钱买,因此,每次周末回家时,他都会绕道到邻近的小镇上买一些小商贩卖剩的廉价苹果给妻子吃。到了周一早上,李德辉急着赶回学校去教书,周林跃就担着编织好的箩筐,挑到山下的集镇去卖,然后换点化肥、农药和生活必需品回家。几年下来,20多岁的周林跃一肩挑起家庭重担,她说:“不管再苦再累我都觉得值,我相信丈夫总有一天能拿到自考大学文凭。”

1991年10月,李德辉终究获得了中文专业自考大专毕业证书,他兴奋得一夜未合眼,妻子欣喜得为他鼓掌。

情,有情才会携手

李德辉家里共有两亩多田,分布在34处不同的山洼里,最小的一丘田,小得连耕牛都不能打转,只能靠人力一锄锄挖。每年耕种季节,周林跃都要挖得双手起血泡,但是一想到丈夫能持续深造,她从来没叫过一声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林跃和丈夫终究盼来了梦寐以求的一天。1994年6月,李德辉又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本科文凭。拿到文凭的那一天,李德辉破例请了半天假提前回家,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在第一时间报告妻子。“持续朝着更高目标努力吧!”捧着丈夫的自考本科文凭,周林跃喜悦地激励着丈夫。

1995年,李德辉通过自考考上了湘潭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消息不胫而走,村里乡亲们纷纷前来庆祝。这时,周林跃却反倒显得奇怪宁静:“你要去读3年研究生,隔这么远还要记挂着我和孩子,不是个手段。”为了让丈夫安心读书,她决断地抉择,把儿子寄养到亲戚家里,自己陪着丈夫去湘潭。可是,要陪伴丈夫读书,首先就务必解决在湘潭的生存问题,怎么办呢?“只要我肯干,就确定能找到谋生之路。”周林跃让丈夫在湘潭大学及周边地带四处打听,看哪里有对文化要求不高的工作。李德辉了解到,湘潭大学一位老教授家里需要聘请保姆,按照当时的行情,包吃包住,月薪150元。从1995年下半年到1996年8月,周林跃一向在湘潭大学这位教授家里当保姆。每次领到工资后,周林跃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湘潭新华书店,给丈夫买来最新的学习资料,再给孩子寄去生活费,剩下的钱,她全部交给丈夫,交代他在学校食堂里打几份荤菜吃。

1996年9月,湘潭大学邻近的一家快餐店雇用勤杂工,包吃包住月薪240元。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林跃立刻前去应聘。李德辉不无惦记地说:“听餐馆老板说,活很累,你吃得消吗?”周林跃反而抚慰丈夫:“餐馆里的生活断定很好,每月工资也比当保姆要高90元,我确定能行。”周林跃到餐馆后,洗碗扫地、端茶送水,只要餐馆里的杂活累活,她都抢着干,每隔几天她还把餐馆里里外外全部清洗一遍。在周林跃的辛勤劳作下,餐馆总是保持着明净感激,她也深得老板好评。

有了妻子的全力支持,李德辉学习起来更加努力了。1997年,他参与中国共产党;1998年上半年,他顺遂学完了湘潭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全部课程。这年6月21日下午,在湘潭大学工科楼一楼礼堂,李德辉被授予文学硕士学位。回到简陋的宿舍,伴读的妻子周林跃沏了一杯清茶,望着丈夫那略显清瘦的面容,幸福地笑了。3年来,她一个瘦弱女子,靠着中国农村妇女所特有的坚韧和刻苦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不但支持李德辉顺遂完成了全部学业,还为他购置了4000多元钱的藏书。

1998年7月8日,李德辉收到复旦大学和另一所名牌大学研究生院发出的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入选通知书,他选择了攻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接到博士入选通知书,李德辉这位从山里走出来的汉子哭了,妻子周林跃也哭了。这么多年来所付出的努力终究有了结果,他们是喜极而泣。

恩,有恩才会感动

进入复旦大学的第一天,李德辉就到学校里打听是否有适合妻子做的工作。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尚君听说了周林跃的事情后,深为感动,破例安置她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料室从事资料员工作,月薪为500元。

1999年年底,趁寒假期间,李德辉回到湘潭拜访湘潭大学的恩师,无意中谈起了博士毕业后的工作去向问题。湖南某大学正需要引进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经过考核后,当即表示容许接收李德辉来该校任教。

“我对那所大学的领导提出了唯一的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给我妻子附带安置一份工作。”李德辉说,妻子为他付出的太多,这是他报答妻子的最好方式。然而,湖南某大学的领导虽然很看重李德辉的才华,但经过谈判后,并没有采纳他的这一苦求。由于不能为妻子安置一份工作,李德辉毫不踌躇地拒绝了那所大学的邀请。

2022年年初,湘潭师范学院(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北校区)正式通知李德辉,表示要请他来该校任教,同时,容许为周林跃解决工作问题。2022年2月,湘潭师范学院安置周林跃到中文系办公室工作。2022年7月6日,李德辉来到湘潭师范学院正式开头了从教生涯。不久,周林跃调到该学院图书馆任馆员,一向工作至今,如今她的月薪已达1800元。

2022年春节前夕的一个午后,记者到湖南科技大学北校区的李德辉、周林跃家中采访,现年43岁的李德辉正在埋头书写教案,38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