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_第1页
吐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_第2页
吐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_第3页
吐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_第4页
吐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吐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前言

吐哈盆地历经十余年的勘探,总的来说勘探程度较高,以往对油气系统的划分强调了纵向上的生、储、盖组合,忽略了平面上的供烃范围条件,含油气系统评价没有达到提供油气资源的最正确单元和提出油气有利聚集区带的目的。本问想通过盆地分析完成盆地油气系统的划分,来评价不同油气系统及亚系统的资源潜力和勘探价值,研究油气成藏规律,分析油气的有利勘探方向和区带,优选勘探方向。

一、哈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和评价

吐哈盆地以前的含主要采用两分法和三分法,但该分法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勘探的需要,存在问题以下问题,1、强调了纵向上的生、储、盖组合,忽略了平面上的供烃范围条件;2、含油气系统评价没有达到提供油气资源的最正确单元和提出油气有利聚集区带的目的。

二、盆地地化特征及原油类型

1、盆地原油物性特征

原油物性主要包括相对密度、粘度(50℃)、含蜡量、含硫量、凝固点、初馏点等参数。盆地原油相对密度分布于0.8178-0.9582,均值为0.8748,主要分布在0.9200以下。从相对密度来看,原油主要为轻质原油,部分中质原油,很少的重质原油,马702井和塘参3井芦草沟组原油显示为重油;

2、族组成

原油的族组成包括饱和烃、芳香烃、胶质与沥青质;饱和烃中又包括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等,芳香烃也由不同环状结构的芳香烃组成,胶质与沥青质主要由含杂原子的化合物组成。这些组成的相对含量与成烃母质的性质、成熟度、运移过程、分馏作用、保存条件等因素有关,故族组成仅仅反映了原油在油藏中最终的成分构成,并不能很好的直接跟油源联系起来。

3、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三塘湖盆地原油碳同位素总体较轻,碳同位素比值分布于-32.91‰--29.02‰之间,族组分碳同位素比值由饱和烃到芳香烃、胶质、沥青质主要依次变重,少量样品的沥青质碳同位素比值高于胶质,原油碳同位素比值大于饱和烃。

4、盆地原油成藏分析

典型油气藏的地质解剖是进行油气成藏与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油气的解剖主要包括构造特征分析、沉积与储集层特征分析、流体特征分析和温度、压力分析。通过油藏构造特征的分析,可以了解油藏的总体构造特点及区域构造特征与油气藏构造的关系,从而认识构造对油藏形成的重要性。

三、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分析

研究原油与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划分原油类型,进行油源分析。对各油田主要油藏进行系统解剖,在剖面构造演化史恢复基础上,利用油气藏地球化学方法、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及烃源岩演化史方法等反演油气的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确定油气的主要成藏期,明确油气成藏的动态过程,建立成藏模式。

1、小草湖洼陷及其周缘油气藏有利分布区

小草湖生烃洼陷中心的煤系源岩的演化程度Ro目前为0.6-0.9%,处于成熟阶段,剩余油气资源量大(自然气地质资源量424亿方,石油地质资源量近1000万吨),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但不同构造位置具有不同特点。疙瘩台构造带及其下倾部位的疙北地区主要聚集自然气为主的气藏或凝析气藏,该带的自然气成熟度较低。

2、丘东北地区中侏罗统原生油气藏有利分布区

丘东地区自然气主要受源岩演化程度和储层物性、成藏期及保存条件的控制。洼陷西山窑组主要聚集了生烃凹陷早期演化程度低的煤型气,假使圈闭在后期构造活动中未遭遇破坏,这些原生气藏即可保存,晚期的自然气还可继续补充到圈闭中。从沉积体系看,丘东次凹主要存在五类沉积体系,分别是冲积扇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西山窑组和三间房组是岩性气藏有利分布区,并以凝析气藏分布为特征。

3、丘陵-鄯勒构造带深层自然气有利聚集区

通过对丘陵-鄯勒构造带成藏模式的研究认为,丘陵-鄯勒构造带成藏模式属正向分异成藏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构造位于演化程度高的生烃凹陷附近,西山窑组、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主要聚集原油及其溶解气,由于深部二叠系高演化程度源岩的存在及沟通二叠系和侏罗系深大断裂的发育,使得二叠系湖相泥岩生成的油型气进入侏罗系,与煤型气混合形成混合型的II型自然气。喜山期的近南北向的断裂发育,使油气垂向运移作用明显,自然气优先向浅部运移,在浅层的白垩系或第三系中运移和聚集形成次生气藏。

四、认识与结论

通过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方法,并且利用最新的地震资料、测井资料、野外露头资料等,在基本明确了本地区地层分布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烃源岩、砂岩的分布状况,并且对烃源岩的特征进行分析,进行成藏条件分析,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1)确定了本地区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根据构造运动期次、不整合面、变形特征和地层组合等,以及各个级别的不整合面在露头剖面及钻井剖面上的发育状况,将吐哈盆地划分为C-P1、P2-T、J-N1和N2-Q等4个一级层序、SQI~SQVII等7个二级层序以及SQ1~SQ12等12个三级层序。

(2)明确了本地区的地层分布状况。

通过对本地区最新的地震资料的研究,并结合钻井资料、露头资料,基本明确了区块内的地层分布状况。研究区发育有Q、N(葡萄沟组、桃树园组)、E(鄯善群)、J1+2(三间房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T2+3(郝家沟组、黄山街组、克拉玛依组)、P2(塔尔朗组、本组)、P1(伊尔希土组)地层。

(3)对盆地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状况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沉积相及单井相的岩心统计及野外露头的等研究,该区的烃源岩主要为三叠系、二叠系和石炭系的暗色泥岩。其中三叠系的暗色泥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最厚可达700~800m。本地区处于盆地边缘残留凹陷和凸起交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