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051011、14051012、14051013、14051014、14051015课程名称:武术专选\MartialArtsSpecilityCurriculum学时:304学分:15适用专业:体育教育本科开课学期:二、三、四、五、六开课部门:体育学院先修课程:考核要求: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和技术考试 (1)考核的依据武术考核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2)技术考试技评:由武术教研室技术考评小组组织进行,采用个人演练形式进行。评分标准:姿势正确、套路熟练、劲力顺达、手眼(身械)配合好,为85~100分;姿势较正确、套路较熟练、劲力较顺达、手眼(身械)配合较好,为75~84分;套路不够熟练(有遗忘现象,但能独立完成)、手眼(身械)配合一般,为60~74分;姿势不正确,功架差,完不成套路,为60分以下。(3)理论考试命题:教学小组命题A、B二套试卷:闭卷笔试评卷形式:教学小组流水作业(4)平时成绩根据平时考查、作业、考勤及课堂表现来评定。缺课1/3,本门课程为重修。2、考核的成绩第二学期:技评成绩占70%(基本功、规定拳或段位长拳、竞赛长拳各一套),平时成绩占30%(其中再学习能力占20%,考勤占10%。)第三学期:技评成绩占70%(竞赛长拳、短器械、长器械各一套),平时成绩占30%(其中再学习能力占20%,考勤占10%。)第四学期:技评成绩占70%(南拳、短器械、长器械各一套),平时成绩占30%(其中再学习能力占20%,考勤占10%。)第五学期:技评成绩占70%(太极拳;短器械、长器械任选一套),平时成绩占30%(其中再学习能力占20%,考勤占10%。)第六学期:技评成绩占50%(竞赛套路任选一套,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各一套),理论考试30%,平时成绩20%。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蔡仲林周之华主编,《武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主编,《中国武术教程》(上、下册),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国际武联技术委员会主编,《武术中级教程》(上、下册),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年张山主编,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套路),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审定,《长拳》、《刀术》、《剑术》、《棍术》、《枪术》,《太极拳》、《南拳》、《南刀》、《南棍》、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武术段位套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理论基础》,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国家体育委武术研究院编篡,《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蔡龙云主编,《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年陈厚荣陈春茗主编,《南拳套路》,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陈厚荣陈春茗主编,《长拳套路》,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 陈厚荣陈春茗主编,《太极拳套路》,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徐才主编,《武术学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心《武术文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中国武术协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2)》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全面系统教授武术套路基本理论、技术和培养专项教学、训练、裁判能力的课程。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能较好的胜任中学体育教材中武术部分的教学内容,使之具备担任中学武术教学和训练的能力;掌握开展武术竞赛的组织、规则与裁判法,具备组织与裁判工作的能力。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团结、守纪、文明、诚信的思想品德和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忠诚党的四有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本课程达到“掌握三基、三能、四会”的目的,了解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过程。(1)“三基”: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武术运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三能”:具有一定的分析技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担任裁判工作能力。(3)“四会”:能做到会讲解、示范;会组织中学武术教学和代表队训练;会组织武术竞赛和场地管理;会制定教学文件及进行科研工作,使学生具备合格体育教师的素质。2、重点掌握国际国内竞赛套路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套路,了解不同拳种的技术特点和风格。3、全面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从事武术专业应具备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武术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学时分配(二学期)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武术运动概述22武术技术图解的方法及其应用23基本功、基本动作244规定拳或段位长拳125竞赛长拳166身体素质训练47考核48合计64(三学期)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武术套路创编的原则和方法22武术套路的教学43基本功、基本动作124竞赛刀术165竞赛剑术166竞赛棍术167身体素质训练28考核49合计72(四学期)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拳、械技法22武术套路的教学43基本功、基本动作104南拳165竞赛枪术186特长项目67身体素质训练48考核49合计64(五学期)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武术套路运动训练42套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23基本功、基本动作84竞赛太极拳165太极剑166对练147特长项目、初级套路48身体素质训练49考核410合计72(六学期)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套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22武术套路科学研究内容与方法23武术段位制有关知识2基本功、基本动作44传统拳术105传统器械126考核47合计32注: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随每堂技术课进行。理论考核时间全校统一安排。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武术课的特点,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武德、安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勤学苦练的自觉性,教书育人。2、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地总结,改进教学方法。3、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备课、严格要求、切实执行大纲。上好课,加强课外辅导。在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注意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五、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1.基本内容:武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武术的形成与发展;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武术文化与武德教育。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掌握武术起源及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武术的概念、内容分类、运动特点和作用。3、教学重点难点:武术的概念,内容分类、运动特点和作用。 4、教学建议:运用讲述和提问法。第二章武术套路创编的原则和方法1.基本内容:创编武术套路的有关知识和要求;武术套路编排的步骤与方法;创编套路中应注意的问题。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武术套路创编的原则;掌握武术套路编排的步骤与方法。3、教学重点难点:武术套路创编的原则,武术套路创编的方法。4、教学建议:采用引导式和学生实践创编。第三章武术技术图解的方法及其应用1、基本内容:武术技术图解的一般方法;武术技术图解的学习方法,武术技术动作的整理方法。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武术识图知识与识图方法;武术各主要项目常用动作术语及内涵。3、教学重点难点:武术识图知识与识图方法;武术各主要项目常用动作术语及内涵。4、教学建议:采用引导式和实践法,要求学生自学武术套路。第四章拳、械技法1、基本内容:拳术技法;器械技法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八极拳等项目的概述;形成和发展、特点、内容和方法及基本技法。掌握刀术、剑术、棍术、枪术等项目的概述;形成和发展、特点、内容和方法,基本技法。3、教学重点难点:运动特点、基本技法、4、教学建议:运用讲述和提问法第五章武术套路的教学1、基本内容:武术套路教学的原则和特点;套路教学的阶段和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和步骤。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武术套路教学的原则和特点;掌握套路教学的阶段和教学步骤,掌握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和步骤。3、教学重点难点:套路教学的阶段和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运用。4、教学建议:采用引导式和实践法,要求学生教学一个武术动作。第六章武术套路运动训练1、基本内容:武术运动员早期选材的内容与方法和儿童、青少年武术训练与训练的基本方向;套路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和心理训练在武术运动中的运用。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武术运动员早期选材的内容与方法和武术训练;训练计划;武术训练的基本观点;启蒙阶段的基本方向;儿童、青少年武术训练与训练的基本方向;掌握套路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和心理训练在武术运动中的运用。3、教学重点难点:武术运动员早期选材的内容与方法;武术训练;训练计划;训练的组织形式、训练内容、训练的要求和方法。4、教学建议:采用引导式和实践法,要求学生组织武术动作训练。第七章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1、基本内容:武术竞赛的组织、编排的步骤和方法、裁判评分的方法。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武术竞赛的组织、编排的步骤和方法、裁判评分的方法和要求。3、教学重点难点:基层武术竞赛、武术竞赛编排的步骤和方法、裁判评分的方法。4、教学建议:运用引导式和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裁判实践。第八章武术套路科学研究内容与方法1、基本内容:科研内容与发展趋势;武术套路科研的程序与方法(选题、论证的程序和实施的步骤与方法)。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武术套路科研的程序与方法3、教学重点难点: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方法及选题、论证的程序。4、教学建议:运用启发式和讨论的形式第九章武术段位制有关知识1、基本内容:武术段位制的有关知识和要求。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掌握武术段位制的有关知识和要求。3、教学重点难点:武术段位制的要求4、教学建议:运用讲述和提问法第十章多媒体教学1.基本内容:(1)观看本学期所学的教学内容。(2)近年国际、国内武术锦标赛、运动会武术项目的实况录像。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与时距近,及时掌握动作的要点和细节。3.教学重点难点:最新赛事和最近的技术风格及规则变化。4.教学建议:图文并貌,边看边思考。(二)技术教学内容第一章基本功和基本动作1、基本内容:(1)基本步型和步法、手型手法、身法练习、武术神态练习。(2)腿法:直摆性腿法、扫转性腿法、屈伸性腿法、击响性腿法。(3)跳跃动作:腾空飞脚、旋风脚、摆莲、旋子、侧空翻等。(4)平衡动作:平衡练习和动作的连接组合练习。(5)器械的基本方法和专项练习。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基本功、基本动作技术。3、教学重点难点:腾空飞脚、旋风脚、摆莲、旋子、侧空翻4、教学建议:先教基本步型和步法、手型手法、腿法练习,再教跳跃动作第二章单练第一节拳术1、基本内容:段位长拳,竞赛长拳、竞赛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八极拳。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竞赛长拳、竞赛太极拳、南拳的技术;掌握初级长拳,八卦拳、八极拳、形意拳的技术。3、教学重点难点:竞赛长拳、竞赛太极拳、南拳的技术;八卦拳、八极拳的技术。4、教学建议:先教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和各种拳术的步法,再教套路。 第二节器械1、基本内容:段位套路(剑术、棍术)、竞赛(刀术、剑术、棍术、枪术)、竞赛太极剑和传统器械。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竞赛(刀术、剑术、棍术、枪术)和竞赛太极剑的技术;掌握初级(剑术、棍术)双刀、扑刀等技术。3、教学重点难点:器械的方法和手眼身步械的配合。4、教学建议:先教器械的基本方法,再教动作、套路。第三章对练1、基本内容:拳术对练、器械对练。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拳术对练、器械对练动作配合的时机和空间。3、教学重点难点:对练的基本技法,对练动作配合和逼真。4、教学建议:先教单动,再教双方方配合第四章身体素质训练1、基本内容:(1)力量素质训练:握杠铃曲伸、俯身提拉杠铃、负重半蹲跳、负重全蹲跳、俯卧撑。(2)速度、耐力素质训练:30m、100m、400m、800m、1500m及各种跑的基本练习。(3)灵敏、协调素质训练:立卧撑跳起、屈膝仰卧起坐、后抛铅球、各种障碍跑、6m折返跑、米字型跳、立定跳远、二级蛙跳。(4)平板支撑练习: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力量素质训练,速度、耐力素质训练和灵敏、协调素质训练的方法。3、教学重点难点:速度、耐力素质训练和灵敏、协调素质训练4、教学建议:注意合理安排训练量第五章专项素质训练1、基本内容:(1)柔韧素质训练:肩、腰、腿(胯、膝、踝)。(2)弹跳力素质训练:原地纵跳、半蹲跳、全蹲跳、弓步跳、分腿跳、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