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状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针状焦行业发展现状针状焦是煤沥青延伸加工产品,是优质炭素材料,具有低热膨胀系数、低空隙度、低硫、低灰分、低金属含量、高导电率及易石墨化等一系列优点,是制作高功率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锂电负极材料、特种碳素制品的原材料。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针状焦分为油系针状焦和煤系针状焦两大类,两类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各有特点,性能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油系针状焦技术由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发成功,1995年,我国锦州石化2万吨/年油系针状焦生产装置投产,开启我国针状焦技术工业化的序幕。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煤系针状焦技术,1998年鞍山沿海化工产能2万吨/年的煤系针状焦工业装置的建成,是我国煤系针状焦技术工业化的开端。煤系针状焦生产工艺要点是:首先对煤沥青原料进行预处理,去除原料中不利于中间相小球体成长、融并的一次喹啉不溶物和高活性组分,得到精制沥青;精制沥青在460-510℃的温度及一定的时间、压力条件下进行成相反应生成针状焦生焦;生焦经1,450±50℃的高温煅烧得到针状焦。2017年以来国内针状焦供需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根据统计,2021年针状焦产量为108.39万吨,同比增长98.41%,其中煤系为28.24万吨,油系为80.15万吨;2017年-2021年国内针状焦总产量复合增速达到63.63%。2021年针状焦表观消费量130.94万吨,同比增长93.15%。受益于动力电池、电化学储能需求强劲增长,2017年-2021年针状焦表观消费复合增速达到54.87%。针状焦主要应用于锂电负极材料和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制造。其中石墨电极主要用作电炉炼钢和转炉炼钢LF精炼工艺上。受益于废钢资源的释放,2016年以来国内电炉钢产量呈现高速增长。根据鑫椤咨询统计,2021年国内电炉钢产量约1.18亿吨,2016年-2021年复合增速达到18.30%。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10.33亿吨,电炉钢占比约11.43%,随着钢铁行业高质量和双碳发展的推进,我国电炉钢占比持续提升,对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有效拉动上游针状焦消费进一步上升。负极材料主要用在动力电池、电化学储能、消费电子领域;根据统计,其中动力电池消费占比近60%,2010年以后随着政策驱动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国内新能源车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约300万辆。新能源车的快速普及也拉动动力电池消费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219.70GWh,同比增长163.40%;销量为186.00GWh,同比增长182.30%;装车量为154.50GWh,同比增长142.80%。受益于全球各领域锂离子电池需求大幅增长,尤其是新能源车销量的高增长,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电负极市场出货量72万吨,同比增长97%,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48.26%;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增长,动力电池装车量及上游针状焦市场空间将进一步上升。受益于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增长对针状焦需求拉动,针状焦行业迎来了高景气度;国内企业纷纷进行扩建及新建针状焦装置,根据统计,2021年中国针状焦产能约为229万吨,其中油系针状焦产能130万吨,煤系针状焦99万吨。生产总量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以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但是,目前国产针状焦在质量上与国外企业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焦以进口为主。2020年和2021年国内进口针状焦分别是13.20万吨和22.60万吨,占表观消费量比重分别是19.42%和17.22%。随着国内部分企业在原料制备、成焦工艺控制、出焦方法和生焦煅烧方式等方面的技术工艺的突破,国产针状焦正逐步替代进口。受成本环保资源供给等因素影响,国内针状焦历年供给存在一定波动。上游煤焦油和石油渣油等受能源价格影响,会推动针状焦成本端上涨,进一步影响针状焦企业开工率。化学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从全球化学品行业市场来看,下游领域环保、技术升级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出现,双酚S产品用量也在逐渐增加。随着热敏材料、电子电气、航空、汽车、纺织及各种复合材料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球市场尤其是欧美、日本成熟市场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对双酚S的需求一直呈增长趋势。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国内经济开始回归到正常水平,预计未来化学品行业也将恢复高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国内化学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从化学品行业本身属性、所处产业链位置、行业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化学品行业发展特征进行分析,中国化学品行业具备新材料优越性与市场需求优势的特征,但行业发展仍不够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广泛。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现状营业收入方面,202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实现营业收入11.08万亿元,比上年下降8.7%,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8个百分点,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的10.4%;2021年,全行业规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3%,增速比上年回升3.1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6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和126.8%,均创历史新高。预计2022年我国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76万亿元。利润总额方面,2016-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跟随营业收入变化,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5155.5亿元,下降13.5%。2021年我国规上企业利润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16万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规上企业利润总额将达1.87万亿元。近年来,我国原油生产增长基本平稳。2020年,全国原油产量19492.0万吨,比上年增长1.6%,2021年全国原油产量达19897.6万吨,同比增长2.4%。2022年我国原油产量将延续小幅增长的趋势,预计实现原油产量20118.7万吨,同比增长1.1%。近年来,由于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天然气开采不断扩大,实现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产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88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8%;液化天然气产量1332.9万吨,同比增长11.4%。202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突破2000亿立方米,实现生产天然气205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累计生产液化天然气1545.1万吨,同比增长9.23%。预计2022年我国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产量分别达到2186.5亿立方米和1786.3万吨。石油化工产品主要是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近年来,我国重点化学品生产总体实现较快增长,农用化学品总产量微幅下降。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化肥产量5496万吨,同比下降4.1%;烧碱产量3673.9万吨,同比增长6.2%;乙烯产量2160万吨,比上年增长5.2%。2021年我国化肥产量达5446.0万吨,同比增长1.7%;烧碱产量3891.3万吨,同比增长7.8%;乙烯产量2825.7万吨,同比增长25%。预计2022年我国化肥、烧碱、乙烯的产量将分别达到5532.3万吨、4119.2万吨以及3387.5万吨。目前,石油主要被炼化用来作为成品油,广泛用于机动车、船、飞机等领域,占比达到60%左右;部分重质油被炼化生产石蜡、沥青、焦炭等,用于建筑、基建等领域,占比达到19%;还有部分成分被用于生产树脂、橡胶、纤维等生活材料,占比约为15%。目前,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两大龙头企业分别是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按主营业务营收金额来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市场份额达19%,位列第一;中国石油排在第二位,营业收入占据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市场份额的17%。加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陕西延长石油及荣盛石化五家特大型企业,行业前七家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行业的50%。预计未来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全球精细化工市场规模精细化工产品具有附加值高、污染少、能耗低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大化工企业的重点发展对象,全球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作为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点发展战略。相关数据显示,2018-2020年全球精细化工市场规模从15475亿欧元增长至约16890亿欧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47%。中国精细化工市场规模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精细化工已经成为化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我国精细化工已形成饲料添加剂、食品及医药添加剂、皮革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等十余个门类。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精细化工市场规模约为5.5万亿元,2016-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6%,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万亿元。精细化工主要产品产量农药是确保农业稳产、丰收、保证全球粮食供应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料,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后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及2021年出现回暖。2021年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249.85万吨,同比增长7.8%,产量恢复增长。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将达到300万吨。涂料,是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装饰装修等行业。按照涂装物和用途的不同,涂料可分为建筑材料、工业材料。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涂料产量约为2507万吨,同比增长1.95%。2022上半年,全国涂料总产量达到了1681万吨,同比降低2.2%。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食品工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食品添加剂的需求和供给实现双向增长,食品添加剂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总产量达1409万吨,预计2023年总产量将增至1500万吨。专用化学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化学品分为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专用化学品是采用美国克林(C.H.Kline)分类法来定义的,1974年克林提出从商品质和量的角度对化工产品在特性上与其他企业有无差别性而分为差别性产品和非差别性产品两类。并结合此种分类,再以量为标准,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将化工产品分为通用化学品、拟通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四类。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压力的轻微下降可能会降低化学品生产商的成本,但由于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支出不太可能支撑化学品生产商下游端。去年底以来,专用化学品行业生产商一直在向下游转嫁生产成本,大幅上调价格,以跟上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多家化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警告称,成本上涨最终将打击消费者。随着化学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化学品消费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化学品行业销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到2020年中国化学品销量达到3683万吨,同比增长4.84%。国内化学品消费量比产量高了约1000万吨,证明国内新材料生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如今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应用领域与日俱增,化学品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化学品产量不断上升,中国化学品产量达到2617万吨,同比增长7.56%。全用化学品种类繁多,下游通途广泛,相当比例的化学产品仍处于导入期,专用化学品行业总体成长性突出,一直以来增速在化工行业中位居前列,预计专用化学品行业增速,保持20%左右。专用化学品制造是我国化工行业中收入最多、利润贡献最大、细分行业最多和企业数量最多的细分行业。我国指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脂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生物工程化学品、日化产品专用化学品、化学陶瓷纤维等特种纤维及高功能化工产品,以及其他各种用途的专项化学用品的制造。专用化学品种类繁多,下游用途广泛。相当比例的化学产品仍处于导入期,因此专用化学品行业总体成长性突出。但从总量上对专用化学品需求的季节性、周期性和区域性进行划分并不合适。同一宏观背景下专用化学品不同细分产品面临截然不同的供求格局是完全可能的。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说是化学工作者的眼睛,在工厂、学校、医院和研究所的日常工作中,都离不开化学试剂。化学试剂作为典型的精细化工行业,是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条件。化学试剂服务于科学技术研究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广泛用于测定和验证物质世界的组成和变化,也用于新物质发展和创制,化学试剂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分析检测必备的物质条件,也是探索未知世界和新技术发展不可短缺的基础材料。化学试剂最初诞生于实验室中进行的研究、检测、分析对化学品高纯度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研发实验和生产制造越来越向着高精密度的方向发展,用作基础原材料的化学品的纯度等指标越来越影响甚至决定工业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从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工业生产领域对化学试剂的需求量也已远远超过了实验室。化学试剂在电子、微电子、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作用尤为重要,化学试剂一定程度支撑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层次,可以说,化学试剂的种类完备度、产品品质及配套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化学试剂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化学试剂行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先行行业。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2020年中国化学试剂产量为2824.2万吨,较2019年的2360.7万吨同比增长19.6%。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4-2020年中国诊断或实验用试剂出口数量不断增长,2020年中国诊断或实验用试剂出口数量达3.42万吨,较2019年增加了0.45万吨;进口数量为1.13万吨,较2019年减少了0.05万吨。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诊断或实验用试剂出口金额大幅增长,出口金额达18.9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503.2%;进口金额为18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下降6.5%。中国诊断或实验用试剂主要进口地集中在美国、德国及日本。2020年中国从美国进口诊断或实验用试剂4144.1吨,进口金额为7.8亿美元;从德国进口诊断或实验用试剂2007.6吨,进口金额为2.3亿美元;从日本进口诊断或实验用试剂1729.1吨,进口金额为1.3亿美元。中国诊断或实验用试剂出口地则较为分散,2020年中国诊断或实验用试剂出口至美国3090.0吨,出口金额为2.0亿美元;出口至中国香港644.1吨,出口金额为3.2亿美元。按照产业链上下游,石油化工行业可以划分为上游原料(石油勘探开采)、中间体(石化、乙烯、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买房抵押合同协议
- 建筑安全合同协议范本
- 建筑机电项目合同协议
- j解除劳务合同协议
- 工程补充协议违背原合同
- fidic单价合同协议
- 店面租赁合同协议格式
- 建设合同转让协议书格式
- 建筑留学中介合同协议
- 4s汽车销售合同协议
- 2025榆林定边县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任务三家庭清扫有工序(教学课件)二年级下册劳动技术(人美版)
- 电商订单处理流程优化计划
- 建筑工程检测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 高炉水渣基础知识
- 肿瘤标志物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考地理常见易混易错知识点与练习题(含答案)
- 硫酸使用安全培训
- 政务服务窗口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南湘潭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02月福建2024年兴业银行福州分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