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课件_第1页
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课件_第2页
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课件_第3页
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课件_第4页
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施番茄安全生产天津市宝坻区蔬菜技术推广中心自我简介刘会云

电话:

电子邮箱:QQ:512395584

植保原则植保理念:绿色植保、公共植保。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目标:减灾防灾、食品安全、农民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

有资料报道,我国的一些地方涕灭威通过香蕉摄入的量已经达到急性RfD的140%,马铃薯为230%。人们惊呼:

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我们还能吃什么?!辣(彩)椒需肥比例

几种蔬菜对大量化肥需求比例

1000公斤用量比例生产投入比

N(kg)P205(kg)K20(kg)NP205K2ONP205K2O番茄2.7-3.2

0.6-14.9-5.110.281.810.51.5辣椒5.21.16.5

1

0.21

1.25516茄子3.30.94.5

10.27

1.3610.51黄瓜2.731.33.47

10.48

1.27110.6甜瓜3.51.726.88

10.5

1.97

111.5用药的原则先低级,后高级的原则。一般浓度(常量喷雾)逐渐增加浓度。一种病害要采用2-3次的用药进行防控;防止一次用药,浓度过大,出现副作用严重现象的发生。病害划分细菌性病害病症:病斑处腐烂或有浓痂病害划分病毒病病症:畸形。病害划分生理性病害病症:病斑处产生无菌性病变。番茄低温造成番茄果实的畸形番茄的发育温度1、发芽期:最低温度11℃,适温20-30℃,最高35℃。

2、适宜昼温20-25℃,夜温13-17℃。3、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2-26℃,30℃时光合强度明显降低,35℃生长停滞,引起落花落果。结论:为提高番茄果实的质量,尽量避开1-2份低温时期坐果。番茄的定植时间建议番茄的定植时间应该在8月中旬左右,11月上、中旬最后一穗果实(每株结6—7穗果实)生长到本来的大小。在寒冷季节让其慢慢转色成熟。然后在雨水前后再定植早春番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1964年在土耳其首先发生,经过50多年的传播蔓延,2002年传播到台湾,2004年在广西的百色地区爆发,2006年传播到长江沿岸,2008年在鲁西南的鱼台、枣庄等地大面积发生,2009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

传播的方向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发展。番茄黄化花叶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表现型一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表现型二该种表现型发生最严重,田间发病最多。发病后传播蔓延快,可造成番茄地块的绝产。是当前番茄生产中应该重点预防的病害之一。危害情况田间表现田间表现影响发病因素1、品种之间病害差异显著。2、勤中耕松土的大棚发病重于不中耕松土的大棚。3、生长稳健的番茄较旺长的番茄发病轻。4、烟粉虱防治不及时的大棚发病重于烟粉虱防治及时的大棚。5、大棚上使用遮阳网的发病轻于没有上遮阳网的大棚。由于该病主要由B型烟粉虱传播,在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时,一定重点防治白(烟)粉虱。

人为农事活动传播。主要传播途径烟粉虱的物理防治黄板诱杀成虫。黄板有现成的,也可以自己做,杀虫效果都很好。杀虫灯诱杀。当前用的比较多的是河南佳多杀虫灯,厂址在河南的鹤壁市。选用40-50目防虫网覆盖栽培。烟粉虱化学防治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啶虫咪大棚晚上密闭以后可用丁硫克百威烟雾剂熏蒸。37-74灰霉病灰霉病可以危害番茄、椒类、黄瓜等越冬蔬菜。在植株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以发病,危害叶片、茎、花絮、果实。苗期染病,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茎,产生暗褐色病变,病部缢缩,易折断。成株叶片染病,多自叶尖向内呈V子型腐烂,呈水浸状,后变黄褐色,具有深浅相间的不规则轮纹。果实染病,蒂部残存的花瓣或残留柱头首先被侵染,并且向果面和果柄扩展,导致幼果软腐。灰霉病灰霉病发病条件病原:半知菌类的灰葡萄孢菌。传播途径: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或越夏。初侵染一般从伤口侵入。当气温在20℃,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发病较重。灰霉病的发病条件适温高湿。灰霉病防治生态防治:放风降低湿度。化学防治:喷施纳米灰斯、扑海因、嘧霉胺、速克灵、百菌清。熏蒸:使用嘧霉胺、速克灵、百菌清熏蒸。番茄防治灰霉病时,禁止使用嘧霉胺。晚疫病

番茄的整个生育期内都可以发病,主要危害叶片、茎杆、花蕾以及青果。一般从中下部开始发病,发病叶片一般从叶缘开始,出现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斑点,病健交接不明显病斑由叶片向主茎发展,造成主茎变细呈现黑褐色,青果染病,果实肩部产生暗绿色的近圆形污班,后边褐色凹陷,有时可波及半个果实。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的白霉。

晚疫病晚疫病晚疫病发生条件病原:卵菌纲霜霉目疫霉菌(卵孢子)传播途径:以卵孢子和厚垣孢子以及菌丝体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孢子萌发最适温度12--26℃,高湿是病害快速蔓延的重要条件。

晚疫病一般发生在深秋,灰霉病一般发生在冬季。有时两种病害混发。化学防治可以用甲霜灵锰锌、霜霉威盐酸盐、克露等农药复配丁香芹酚进行防治。四霉素混加丁香芹酚。叶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特殊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危害花、茎、果实。

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中下部的叶片上,后向上、向下发展蔓延。初在叶片的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楚的黄色退绿斑,叶片的背面产生黑褐色的绒状霉层既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多个病斑融合连片致叶片卷曲、干枯、植株提早干枯。病花在坐果前干枯脱落。该病害主要危害番茄和茄子。叶霉病叶霉病的发病条件病原:褐孢霉,属于半知菌类。

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中越冬或越夏。分生孢子也可以附着在种子上远距离传播。发病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高于90%时,发病重。叶霉病防治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曼西那高抗叶霉)化学防治:高效氰菌唑(叶霉十分钟)、武夷菌素、四霉素、世高、阿米妙收等。溃疡病成株染病,从下部叶片开始显症,发病初期,叶片边缘退绿打蔫后卷曲,严重后叶柄、侧枝上产生灰褐色条状枯斑,茎部开裂,剖茎可见,髓部开始变空,维管束变褐。病茎变粗,在病茎处,产生许多不定根或瘤装突起,最终病茎髓部全部变褐,造成全株死亡。染病果实上产生特征性的鸟眼斑,多个病斑融合使果实表面粗糙。溃疡病溃疡病传播途径病原:属于厚壁细菌。传播途径:病原菌可在病残体上或种子内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2-3年,病菌从各种伤口和幼果的表皮侵入。防治方法用四霉素750倍、链霉素300万单位、红霉素75万单位进行茎叶喷雾。番茄花斑病发病规律该病是生理性病害,是由于突然降温或者是肥料等原因引起的根部生长不良造成缺镁形成的。先有中下部叶片发病,快速蔓延,在7—10天内可以蔓延到植株的顶部,造成番茄产量降低。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