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研活动记录_第1页
2023年教研活动记录_第2页
2023年教研活动记录_第3页
2023年教研活动记录_第4页
2023年教研活动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研活动记录高语组2023年下学期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会议时间:2023年8月30日下午3:30---4:30会议地点:六年级220班教室参加人员:五、六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及周印红校长主持人:高若虹记录:王姣春会议主题:㈠高若虹组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原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词序调换:原为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原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增补内容),发挥积极的作用。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增补内容)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原为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增补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原为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原为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实验稿没有括号。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增补内容)、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词序调换)。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继承(原为植根于现实)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增补内容),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原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增补内容),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微调)。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科书(原为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㈡周印红校长布置本学期学校教研活动的具体工作1.继续做好个人教研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系统整理汇总课题过程性研究资料。2.为学校十月份组织的“全员听课评课”活动,人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3.组织参加好学校举行的语文学科学生特色活动或者竞赛活动,争取在此次活动中受益,不断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做好的几项具体工作:1.本学期老师们应主动积极地听课,加强交流学习,在完成好学校听课数量的基础上,增加听课节数,保证听课质量。2.老师们备课及批改作业中,注重针对本班学生学习状况,创新教法,布置作业讲究精、少,实效性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3.组织好语文学科活动,创新方法,把切实训练学生作文写能力作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总之,老师们在本学期应踏实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累教学财富,丰富教学人生。一起行动吧!㈢开学教学工作情况小结本周三,我们高年级语文教研组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活动的第一版块,是肖玲老师对一单的教材内容进行解析并结合自已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设。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在聆听的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已的观点,特别是对于这样的描写人与自然的美文该如何教学进行了一番讨论。大家教感觉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首先是初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字词障碍,查阅工具书,思考课题的含义。(可以回家做好预习)其次是赏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是精读:学生细读课文,质疑问难,生生互答,师生互答,教师适当点拨。毕竟精读是工笔细描,强化感知,加深理解。一方面学细读之后生成的思维火花能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潜能;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版块,我们针对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作了研讨。老师们都感觉第一个话题“把自已当成一种动植物或自然现象展开想像”可以结合第3课进行教学,重点放在引领学生进行想像。对于第二个话题“听音想象”,在研讨后我们决定执教时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有风格的音乐,在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后,引领孩子在音乐的王国中放飞想像,并在交流中引导孩子如何想像。随后,再播放一些风格特别的音乐,让孩子在自由想像后动笔写下感受,随后课堂交流……在这样举一反三的训练中,培养了孩子的听音想像能力。相信通过这一次的教研活动,老师们都有所收获。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会议时间:2023年9月13日下午3:30---4:30会议地点:六年级220班教室参加人员:五、六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及周印红校长主持人:高若虹记录:王姣春会议主题:㈠怎样备课(主讲周校长)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大声诵读、反复吟咏,容易入情入境,帮助理解;多次默读,可以集中注意力;读与思结合,加深理解。不论朗读、默读都可了解课文内容,训练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但近期,我们教研组的老师都发现班中有一些孩子对课文的朗读不够重视,布置回家预习读课文,他不读;早自修时,课代表领着同学读课文,他静不下心来读……到了高段,新课程的课文都是既长又难,而且精读课文也只有两课时,而略读课文更是只有一课时,因此课堂上教师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在朗读课文上。但对于那些不爱课外花时间读课文的孩子,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那他们上语文课时就很有可能置身在云雾之中了,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研组的老师进行了一次研讨:1.规定孩子在预习时每课必须要读3遍以上的课文,注意把字词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了解大概内容,并请家长签字;2.鼓励孩子每次在预习课文时,可在文本上做一些阅读批注和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借助学校下发的《经典精读》一书,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布置他们每天阅读一篇课文,让孩子在作批注、写内容提要之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强调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相信在我们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强化孩子的课文朗读后,久而久之一定可以促进学生的悟。能让他们自觉地养成在阅读中思考,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从而让学生在读中进入文章的意境,受到美的感染;让学生在读中获取丰富的知识营养,得到美的熏陶……㈡教学公开课内容安排蔡蓉8.29第一节《窃读记》贺敬8.29第二节《窃读记》蔡红辉8.30第一节《山雨》肖玲8.30第二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姚帅8.31第一节《走遍天下书为侣》李佩娥8.31第一节《草虫的村落》夏令珍8.31第二节《走遍天下书为侣》蔡立红9.1第一节《我的长生果》曾燕9.4第一节《我的长生果》贺国荣9.8第二节《怀念母亲》高若虹9.12第二节《中华少年》文华9.14第一节《穷人》李晓红9.6《詹天佑》王姣春9.20第二节《唯一的听众》㈢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备课、阅卷、作业等检查1.各个教师汇报今天的的教学积累与反思小结,备课、阅卷、作业等作业情况。2.备课阅卷检查小结这次备课阅卷检查情况很好,老师们都按要求备好了每堂课,基本上都是超前一周进行了备课。作业也做到了每课一练。每个年级都已经做了一至二篇大作文,每周都安排了学生二次以上的小作文。3.确立自己的小课题进行有目标、有深度的研究。在当今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一定要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在这次改革中,它并不是颠覆性的,而是一种改良。因此,全面洗牌这种说法我是反对的。而现实中,的确在课堂中发生了很多改变。老师们也在课堂中作了诸多尝试,我们都知道,语文的定名“语言文字”是一种说法,“语言和文章”与“语言和文学”以及“语言和文化”等等,发生了诸多变化。还有语文的定性,以前只是定性为工具性,而现在有人文性、审美性等等,在语文新课标中,则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在现实情况中,也的确有不少老师为了彰显人文性,采用各种花哨的模式,辩论啦、听音乐啦,等等,导致快餐式的阅读,一堂课下来,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因此,我有一句话,语文的教学研究,应该着眼于小课堂服务于大课堂,语文的教学科研的本质就是:追问实践。课堂教学的返璞归真,三句话:让课堂教学远离虚伪的美丽,让学生摆脱被追问的境地,以学得促进习得。在优质教育的讨论中,我也是这个观点。我举个一堂公开课的例子,在这堂课中,有课前收集戏剧资料,有唱戏,有些感受等等。我看完之后,我认为,这堂课有探究,有体验型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堂课的确体现新课标,但是我又有一个不同的观点,可以引发讨论,我想语文课首先还是培养语文素养,在这堂课中,有多少与语文素养培养有关的过程,值得深思。问题教学,它是在课堂中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形式。这个模式中,我们要思考的问题:1)问题涉及的类型,需要老师把握回忆性问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性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性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分析性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以上的各类问题要以教材为依据,根据学生情况而定。2)课堂教学提问要点,以及导答的技巧内容上,目的要明确,难易要适度,而且要准备好辅助性的问题和完整的答案。范围上,提问要面向全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对学生的答案,教师要做针对性地反馈,还有在最后作引领性的小结。导答技巧:定向点拨,启发思维转换点拨,举一反三激将鼓励,挑战诱导由此及彼,联系迁移分解问题,化整为零直观提示,表情是意3)问题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题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现在现实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他只是为了展开既定的教学步骤,老师把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提出来,很少看到老师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问题,更少看到学生根据课堂的情况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希望看到有预设性的问题更要有生成性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教学的常见套路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交流,老师对讨论的结果做一个评价小结,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是以问题为中心,但实际上学生还是按照老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活动,所以教师能不能从学生的情况来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欲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学生主动解决,所以要看老师是如何引领点拨。4)设计好主问题这是对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成串的连问,随意的追问,简单的碎问,它是研读课文的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主问题的特征: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力。在教学过程方面,具有支撑教学的支撑力。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学生广泛参与的凝聚力。如何设计:在课文教学的感知阶段,使学生对主问题牵动对全文的理解。在评析阶段,要运用主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收束阶段,用主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思考,强化创造。关注后20%学生学业一个班级基础再好,也总是有那么几位同学的成绩不尽人意,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后20%学生,这些孩子由于成绩不是很理想,因此平时老师对他(她)的关注,相对来说就比较多,这次的教研活动我们主要讨论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1.寻找后20%学生学业成绩差的原因我们几位老师都认为这些孩子之所以成绩差,智力占一定原因,但绝大多数的孩子是由于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不当所造成的,也就是非智力因素占最重要的原因,像我们这个年级的后面的比例人数是蛮多的,纵观这些孩子,大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有偷懒思想,做作业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对他们来说,玩是最重要的,对学习缺乏兴趣。2.关注后20%孩子,提高学习兴趣。由于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相对来说这些孩子在班级中学生的心目中威信不高,因此属于做任何事都躲在后面中的。要想让这些孩子成绩有所提高,首先要做的是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而这个学习兴趣的激发最主要的是来自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平时把目光都聚焦到他们身上,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表扬,在学习上多开开小灶,是我们提高这些孩子学习兴趣的一些基本做法。要想这些孩子身上的陋习改掉,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孩子还未定型,不断地反复,也是让我们做老师的感到头痛的事情。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力争这些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会议时间:2023年9月27日下午3:30---4:30会议地点:六年级220班教室参加人员:五、六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及周印红校长主持人:高若虹记录:王姣春会议主题:㈠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漫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激活新形势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多阅读,勤摘记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班内组建图书角,学生自由阅读,定时到阅览室阅读,将自己最喜欢的摘抄下来,分门别类,日积月累,积沙成塔。班内定期交流、评比。二、善观察、勤记录小学生无意性、情绪情表现的较明显,注意力往往不稳定,教会孩子们观察:观察要有目的、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有重点、观察要抓住特点等等。三、写日记、尝乐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生生活却显得有些单调,他们几乎很少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教师要学生尽情收看电视里的少儿节目,并把自己喜欢的写到日记里,尝尝同龄人成功的乐趣。写观后收获:充实其生活,开拓其视野,生活的无限乐趣就会出现在日记里。插图日记、摘抄日记、想像日记等可交替使用。言之有物就行。四、练想像、提能力日常生活中,上街、旅游、做家务、课外阅读等,常因为看到、听到、做到、想到而产生一些灵感,一瞬间闪念:如这里真美啊,这盏粉红色的灯真柔和,温馨浪漫,这个故事真好听,这段话写得真好,这里的环境真美,这菜真香,这水真烫等等,在某一种感受上进行扩散思维,展开想像,逐渐形成句群,段落。由某一灵感,某一词语,某一物体,展开联想,扩散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兴奋起来,就会有话可写,既培养了写作兴趣,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创造性。五、改方法,常批阅1.教师要在批改上下功夫用肯定的批语,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实行“多就少改”保护学生习作兴趣。小学生习作是初步学习阶段,他们写出的作品多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不会少,这是很正常的,尽管如此,他们习作完成之后,常有愉悦之情,并有希望得到教师表扬的心理。2.在改上做文章(1)会合作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接近,比起教师的批改容易理解与接受,同桌之间学会合作,互相修改,学生不仅获得了帮助,而且还能从中得到分析、表达能力的锻炼,习作技巧也能得到提高。(2)搞交流大部分学生的初稿往往破绽百出,若让教师批改,必是满篇触目惊心的红色,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感与畏惧心理,在教师批改前,小组一起讨论交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3)写体会学生每次习作后要写体会,指导讲评课上必然听得认真,对教师评语也必然看得仔细,这样一来,学生也就真正搞清了自己习作的优缺点,不少学生通过写习作体会,逐步掌握了写好同类作文的规律,丰富了习作知识,培养了习作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边讨论边修改,这比教师一人批改效果要好得多,增强了学生对于习作后讨论修改的兴趣和重视程度,教师重批,学生重改,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习作批改的任务。㈡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体会借助这次专门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机会,我想谈谈对新课程的一点拙见。1.必须知道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以往教学大纲突出了知识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法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才能体现“新”字。2.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共识。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这里应该注意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夸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发展层次,以便自己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永远不会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设计的教学课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但课件却不应成为左右课堂进程的主要因素,人才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就会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模式化,不利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于它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都是一个模具“造”出来的,那还有什么矛盾,还怎么促进学生进步?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应该是多变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设计的。几年下来,我们承认素质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的现实。问题不是出在这样的提法不对,关键是如何去实施,要去营造一种氛围。正如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中阐述的:没有与之适应的生活是无法进行教育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对新课标学习掌握的不到位的话,其结果必然是轰轰烈烈的学习,平淡无味的实践。可以说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所以说,加强学习是工作的重心,实践是学习的核心,这次我们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课标吸取来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还得要再接受考验的。一切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的良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课标的实施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所以,以为一学就会,一看便能实施的任何想法都是错误的!透视种种现象,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调整、完善自己,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会议时间:2023年10月18日下午3:30---4:30会议地点:五年级220班教室参加人员:五、六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及周印红校长主持人:高若虹记录:王姣春会议主题:㈠组长组织教师座谈关于《有效教学与有效课堂》周印红:为了让我们的老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实践,有序地进行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我们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研究教学、设计教学,从而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然而,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仅仅构建课堂自主参与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改变课堂单调沉闷、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那么,怎样才能彻底改变这种课堂状况呢?老师们谈谈自己的见解:谢慧洋:有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它是实现有效教学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对于有效教学来说,它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时空,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高效性。判别一堂课是否有效、是否高效,考察的维度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主张,将视点集中于“课堂”这个“动态定格”,排除隐含在背后的相关因素,如教学管理宏观层面的所谓促进有效教学的机制建设等,课前的所谓“有效预设”“有效准备”等,教师基本功的所谓“有效组织”“有效引导”“有效提问”等,课后的所谓“有效教学评价”“教师有效反思”等。从课堂的结果形态去考察“有效性、高效性”,再去探究达成取得优异教学效果的路径与方法,有利于改善教学。这样更能锁定课堂,研究的“有效课堂”更名副其实。龚丽君:有效课堂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情境诱人度。建构性教学强调情境创设,强调构筑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并要求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放置于这样的情境中。反对将情境简化的教学设计,因为这使学生脱离了产生问题的具体背景和环境,即无法使学习者深刻理解在特定背景下形成的概念与原理,也无法在学习后有效地迁移到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上,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总是与特定的背景与条件紧密联系的,总是真实而复杂的。贺国荣:一般来说,所创设的情境着力体现出真实性、问题性、挑战性、开放性、浸润性等,就会是有效的。但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情境中,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之中,那么“诱人度”就高,那就是有效的。自主性。而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是实现自主性的最主要的指标。㈡学习《小学语文说课的技巧》说课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既“五说”: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说反思。①.说教材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阐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生长点。);分析及处理意见或方法(对教材的删、补、增);正确提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的确定;阐明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对这部分内容有什么要求。②.说教法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说课者在说教法时,就必须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参与学生的学习。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③说学法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由其是教学生终生学习的方法,是当前教改的热点问题。上课要重视学法指导,说课时就要说学法指导的方法和步骤。说学法时要说清下面几个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学习方法有:识字方法、认识理解段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审题的方法、检验的方法、知识迁移的方法、搜集信息和运用处理信息的方法等;学习能力有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等。④说程序说程序须说清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其理论依据,体现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说程序时可以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的顺序说,也可以在说程序的过程中融入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主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教材的特点进行处理安排,说课的程序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说程序中,还包含以下内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关键,以实现教学目标(这部分内容有些教师安排在说教法中进行,效果也不错。)其次,采用什么教学法手段、媒体的使用,如何小结,板书的设计、作业设计及其意图也需要作简要说明。⑤说反思即说出本节课的教学得失,哪些方面值得发扬,哪些方面应该改进,应采取什么措施查漏补缺。要说好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突出“说”字说课不等于备课,不能照教案读;说课不等于讲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不能按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2.把握“说”的方法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以防跑野马。3.语气得体、内容不失真听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是评委、是领导、都是成人,说的语气、称呼要得体。虽然听课者是成年人,但他们会竭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说课,去审视说课者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组织过程、参与过程、教法的采用。因此说课时要真实体现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路、教学的过程、方法的选择,又要注意说课时的语气、称呼、表情要得体。4.说出特点、说出风格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会议时间:2023年11月1日下午3:30---4:30会议地点:五年级220班教室参加人员:五、六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及周印红校长主持人:高若虹记录:王姣春会议主题:㈠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在评课中成长》主讲:高若虹(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关键词:教学目标达成高度准确的定位(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反思的内容: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3.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4.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存在着“伪探究”反思的方法:思教学效果1.思自己的行为思成功之处2.思教学不足思改进措施3.思再教设计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1.不要与说客混淆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㈡教研组期中工作总结两个月多又很快过去了,回顾前半个学期工作,高年级语文教研组的12名教师,在组长带领下,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抓住新课程改革契机,依托课题研究和课改实验载体,发挥团队优势,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教学结构,积极探索有实效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机制,提高教学质效,努力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理论向教学成果的转化,在不断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加强组风建设,凝聚团队精神教研组积极举行校本教师培训活动,每次活动都有详尽记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活动方式新颖多样,注重实效。重点抓好教师的各级各类教学实践课,常规课,要求上课教师能围绕开放式教学论题上出新思路,上好每一节课。团结、进取、探索、创新是我组一贯的作风,备课组长,积极统筹、策划本年级组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切磋,相互砥砺,呈现出浓厚的教研氛围。二、围绕课题研究,开展教学实验组织教师积极投身到我校的课题《全国中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研究》(作文研究生态作文)研究,紧紧围绕新课标,认真学习和讨论,努力探讨课程改革的努力方向和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的方式、方法和途径。让老师们再次领悟到新课标精神实质的同时,也可获得在实际课改问题面前具体的操作方法。探究式学习的推广”的实验研究中,在学校教学处的直接指导下,认真制定适合本组实际的实验方案,针对实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剖析,上公开课,课后反思,组织全组教师评课,老师们积极提出建议与意见,切实提高实施水平。四、开展多种语文综合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1.九月为古诗吟诵月,每天晨读、课前,传出学生们琅琅诵读声。通过“大量诵读古诗文”,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形成诵读古诗的良好氛围。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知道的“诗的故事”、“诗坛轶事”多了,知道、了解的诗人多了,背诵的古诗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文言感悟力都有了较大地提高。2.开展读书月活动为了继续营造一种浓浓的读书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崇尚节约精神,本学期开展“珍惜资源,崇尚节约”读书活动。五、存在问题①老师的教学能力、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等,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仍旧还需要努力。②对于优等和有潜力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仍旧有待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在进一步挖掘培养,整体的语文成绩还需再上台阶。③学困生的问题一直是难解的问题,努力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六、改进措施①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开展教研组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②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平时的教学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要从上课的听讲、发言、记录、作业、课外积累等方面入手,严格要求学生,以此相互勉励。③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④尽力做好学困生的工作,让他们在进步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会议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下午3:30---4:30会议地点:五年级220班教室参加人员:五、六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及周印红校长主持人:高若虹记录:王姣春会议主题:㈠讲座学习《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索》主讲:周印红"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基于低年级训练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深入思考,作者对低年级的课文,进行了精细化设计。设计着眼于理解与表达的整合,遵循先理解后表达的阅读规律。学生先自主阅读,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再在情境中练习表达,尝试运用语言,经历读进去,走出来的言语实践过程。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年,关于“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方法如下:1.激发情趣,培养兴趣《新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是何等重要,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热爱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也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教学时我根据需要,有时精心设计导入语,有时借助挂图、实物、多媒体等把学生带入课题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也是促进学生乐学的重要因素,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恰当指导,教学生会读。“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语文教育的第首要要务。因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技巧。在教学中,我明确告诉学生们朗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把字音读准、句子读准;其次要有节奏,注意轻重缓急;最后要读出感情。但千万不要唱读。由于小孩子善于模仿,所以我特别注重范读。通过教师范读、录音范读、等方式让孩子们仿读,使他们能读准、读出节奏,从而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富有激励性、指导性、针对性,这样不仅能激发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教学生真正学会朗读。3.图文结合,培养观察能力。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对照插图读课文。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由于学生没亲眼见到过丹顶鹤,很难有真实的感受,要让学生只靠读书就能体会丹顶鹤的美丽、高雅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我充分借助了多媒体手段,语言文字立刻变成了声情并茂的画面,学生一目了然,形象直观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丽和高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理解课文内容也是很有帮助的。4.读说结合,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我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的结尾部分时,让学生续编故事,说说狐狸下次遇到老虎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畅所欲言,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心底流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5.读思结合,升华对读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吃饭不消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争论,你喜欢谁?为什么?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6.读演结合,促进理解提高情境表演是最受儿童欢迎的表演形式,低年级学生好动,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的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边读边演是低年级喜闻乐见的好方法。如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采用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配上自己的动作说一说,演一演,学生边演边说,再现了课文情景。这样让学生充当角色,进入课文情境,在扮演中受到情感熏陶,感知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培养了语文能力,促进了思维发展。7.读写结合,展开想象写离不开体验,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教学《月亮湾》时,请同学们当堂积累好词好句。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一课时,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后,写一写“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从孩子们写的话中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儿童写起话来形象生动,想象丰富。㈡主题研讨《科学地预设“作业与练习”》围绕语文疑难问题——作业与练习,本学期我们已进行了3次活动。通过活动,我们已形成共识:语文作业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与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作业与练习要有思维的含量,减少机械重复的作业。注重实践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综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今天我们再次以两堂课——王姣春老师的《父亲的菜园》为引子,进行第四度研究。两位老师均以“预习单”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凭借,培养预习能力,自学能力。课堂上又以此为起点进行教学,大大地节约了课堂时间。在课堂进行之中又以“练习单”的形式设计练习,结合批注、想象写话、写作方法的迁移渗透其中。利用放学的时间,全体语文老师围绕这堂课进行后续研讨。执教者阐述了自己的预设,以及教后体会。高若虹老师、李佩娥老师作为两堂课的主评人进行详细点评。之后,老师们也纷纷发表看法。活动的最后,唐李彬主任给大家最新的语文课堂动态——更侧重学生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更倾向这些能力。不过,要真正的科学设计好作业,真的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讲得清,说得明的,也不是一次培训、一次聆听就能学会,就能做好的。经过一次次活动,目的在于打开我们“科学设计作业与练习”的思路,引上“科学设计作业与练习”的道路,让作业与练习的有效性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会议时间:2023年12月6日下午3:30---4:30会议地点:五年级220班教室参加人员:五、六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及周印红校长主持人:高若虹记录:王姣春会议主题:㈠高年级语文组教学比武总结11月2日开始,我们高年级语文组完成了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这次活动,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组织,曾校长、周校长和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中,顺利地完成此次赛教课活动。现小结如下:一、准备情况:1.细致地研读教材。教材解读是最基础、最常规的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点”。本组教师都认真准备赛教课例,组长带领老师们通过反复朗读教材,做教材分析等形式,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让老师们做到了心中有数。2.反复地研磨课例。为了打造精品课例,我们教研组将教材解读的成果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行为,认真开展了研究活动,并在每一次试教中,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反思不足之处。上课教师在认真听取其他教师评议的基础上,都能反复修改教案。二、赛课情况1.年段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老师们的年段目标意识很强,摆脱了过去的那种经验性的、照搬教参的描述,结合课标,深入文本,制定出富有个性的教学目标。如蔡红辉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文华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把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并适度学习比喻句的写法。有的注重了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如李佩娥的《慈母情深》和《金色的脚印》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2.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一直来,解读教材就是为教什么和怎样教服务的。教学目标是实际教学的指南。有的内容尽管好,但如果与教学目标不符,就要坚决舍去。一味贪多,势必“蜻蜓点水”,不深不透,学生也会感到不痛不痒。如黄翠君的《金色的脚印》、龚丽君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夏妹英的《最后一头战象》和高若虹的《慈母情深》,紧紧抓住理解动物与人之间产生的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品读文本,不仅走进了人与动物的感人故事,更引领着他们体会了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使学生明白了,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的道理。文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蔡益蓉的《老人与海鸥》老师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想象力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教学方法的有效使用本次比赛的十三节课,不管教师使用何种方法,都紧紧围绕着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中心。我们高年段的一个重点是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们的指导各有特色。老师们还注重了学习习惯(如养成搜集、整理资料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次赛课活动中,读写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中还关注了对作家、诗人相关资料的介绍,符合高年级的特点。4.评课活动有声有色各位老师积极参与课后的评课、议课活动,做到人人都思考,人人都发言,打破了以前“一人堂”的现象。老师们都以“找亮点”为主导,对执教老师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真正体现了在交流中深化研究。三、值得思考的问题1.阅读教学如何体现整体观十三节课在开始时,让学生对课文从总体上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但在之后,有的教学往往一头扎进具体的字、词、句,反复朗读,反复揣摩、反复训练,却没能引发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思考,缺乏最后的总体回顾和提升。教师的提问缺乏整合,琐碎、频繁的问答,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何跳出“就课文教课文”,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2.对学生的关注度仍需提高。尽管教师心中都有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还是放手不够,牵的痕迹较重,“过教案”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不懂的地方,在困惑之处多几个回合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真正地弄明白。3.老师的激励评价语有待丰富。课堂上,老师们都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但总感觉公式化的语言偏多,“真好”“真能干”这样的语言已不能激起学生的荣誉感和积极性,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发自内心地去表扬、激励学生,让孩子真正体会老师的赏识和夸赞,从心底得到一种认同感和满足感。㈡六年级单元测试试卷分析从整体试卷看,八道大题,有字词,句子,诗词,名言警句,回忆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理解,作文等题。试题结构合理,知识点考察全面,难易适中,切合教材内容和六年级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第一题是读拼音写汉字,全部是一类字,重点字。第二题是补充成语,但个别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的不够扎实,有错字现象。第三题慧眼识真,粗心的同学有失误。第四题的句子修改病句有词不当,关联词语不难,但改为反问句这个句子有点难。第五题名言警句填空完全是书上的日积月累,课文中的轻松的很。第六题回忆课文内容填空,第3小题个别学生写的不太确切。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现在的试卷阅读都有两道,一是课内阅读,二是课外阅读。本试卷的课内阅读是本册第五单元的《少年闰土》一课的第一自然段。这是名篇中的重点段,不难。但个别学生理解能力较低,仍有错误。最后一题是作文,中心为“回忆”,较宽松,可写的内容较多。看着学生的试卷,我有以下两点感悟;一是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时候,读哪些文章?怎样读?都要有计划,有要求,我准备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作品,特别是文学名著方面的,让学生有书读,读原著。二是语文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综合性学习,提高语文素养。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会议时间:2023年12月20日下午3:30---4:30会议地点:五年级220班教室参加人员:五、六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及周印红校长主持人:高若虹记录:王姣春会议主题:㈠学习《指导学生如何听讲》主讲:周印红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张用一个更大的社会概念“倾听”来代替简单的“听课”一词。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即“如何听课”。“上课认真听讲”本无可厚非,但能听并不等于会听,会学。课堂上除了“起立展示”少之又少的几分钟时间外,其余的时间都处于参与倾听活动的范畴。《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活动,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语文能力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养的目标。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传统意义上的上课认真听讲实则就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新的课改实践中,我们还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①教师讲的课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请学生朗读或答题,学生张口结舌不知所指。②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呼唤“我来!”“我会!”。教师请一学生发言,该生洋洋自得,其余学生无心聆听,或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连声惋惜、抱怨,或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学交流。该生发言结束,其余学生要求发言的高潮再起。如此循环之中,学生心态浮躁,听讲浮躁,轻学习交流,重表现自我。③学生从多角度回答问题后,再请学生发言,学生不能归纳综述。有的学生还一再举手要求发言,回答结果却是简单重复某个学生的回答,或是一些明显的错误。……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虽多,但有一点令人深思:孩子们上课“听”了吗?倾听老师、同学的心声了吗?孩子们在学习中“爱听”、“会听”吗?《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已能乐于倾听,善于倾听,何来上述课堂教学中令人尴尬的现象?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听”,“听”是孩子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并且“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人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中,“听”是首要的,也是用得最为频繁的语文能力。有资料显示,“听”占人的语言活动的45%左右,几乎与“说”“读”“写”的活动总量相平。由此看来,教师在忙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还有必要让孩子“乐听”“善听”,学会倾听。㈡作文教学研讨《人物系列》今天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在一起,研究了人物描写的文章,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这3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把对“人物”的读、说、写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曾阅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以此为基础,教材又专门安排“作家笔下的人”一组课文,其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这是本组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根据本组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本组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来学习本组教材。二是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三是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不应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在对人物有充分感性的、形象的认识后,再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和评价。对描写人物方法的总结,也应如此。如,侧重从人物的语言上来刻画人物,首先应该充分理解人物对话的内容,并从这些语言材料中得出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人物的对话来描写人物的。㈢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备课、阅卷、作业等检查1.每位教师都汇报今天的教学积累与反思小结,备课、阅卷、作业等作业情况。2.备课阅卷检查小结这次备课阅卷检查情况很好,老师们都按认真仔细地按要求备好了每堂课,全部完成了所教学科的备课,语文学科还备好了复习课。作业也做到了每天一练。每个年级都已经做了八篇大作文,每周都安排了学生二次以上的小作文。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会议时间:2023年元月3日上午3:30---4:30会议地点:五年级220班教室参加人员:五、六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及周印红校长主持人:高若虹记录:王姣春会议主题:㈠学习《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周印红)语文课上教什么课文并不是要教和学的内容,只是我们要教学的载体。三个专家的观点:1.贾志敏:语文课上应该教给学生表达。2.王崧舟:语文课文本质属性既未工具性,也不是人文性,而是其独一无二的言语性,以语言表达为价值取向的本体观。3.王尚文:理解文本为何运用这样的文字二不用那样的文字表情达意。二、语文课上我们为谁而教反思: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心投入,真情歌投入,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为几个学生而教。课内实施补课,还是课外实施补课,课上是否有写。1.学习方式不要都是个体学习,可采用同桌互动,小组合作方式。2.批注、听、写、概括主要内容,想象写作等,不能缺少。3.重学生的自学,轻教师的讲读。三、是不是每节课都得采取感悟的教学模式。于永正说:“不品就少了厚度,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很难落实。”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三个味上:一是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二是圈点批注、摘抄书写的写味。三是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四、教学目标是否集中、具体、明确,可操作性、检测性。1.把握语文课程总目标,各年级段的总目标。2.目标不宜过多,而要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