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_第1页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_第2页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_第3页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_第4页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

14春13秋都有试卷总分:100测试时刻:--

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犯罪的全然特征是()。

A.严峻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处性

D.主观罪过性

满分:2分

2.施某,男,美国人,系该国政府一员工,2001年5月14日以旅游者的身份来中国旅游,6月3日,施某在乘坐中国某航空公司航班飞机飞往新加坡途中,因琐事而与邻座一意大利人发生争吵,遂用航班上的塑料餐叉将对方右眼刺伤致失明。对于本案是否可适用我国刑法,以下讲法正确的是:()。

A.本案的犯罪行为人是外国人,则受害人亦为外国人。根据属人管辖原则别适用我国刑法

B.该案中涉案人员施某是外国政府员工,根据国际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而因本案别适用我国刑法

C.根据地域管辖原则,假如施某实施损害行为时,该飞机正在中国领空,则本案应适用我国刑法,若在他国上空则适用他国法律

D.施某杀人行为发生在中国的飞机内,是在中国刑法规定的领域效力范围内触犯中国刑法,应根据中国刑法论处

满分:2分

3.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然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别大的,别以为是犯罪,应明白为()。

A.是犯罪别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别以犯罪处罚

C.别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别策略

满分:2分

4.下列量刑情节中,可在法定刑范围以外裁量刑罚的是()

A.从轻处罚情节

B.从重处罚情节

C.减轻处罚情节

D.免除处罚情节

满分:2分

5.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有意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依照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

A.应在9年以上20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C.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满分:2分

6.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别满16周岁对(),应当负刑事责任。

A.聚众哄抢罪

B.抢夺罪

C.绑架罪

D.贩XXX罪

满分:2分

7.某甲实施抢劫行为后,在家人的劝告及陪同下,前往当地的公安机关如实交待了自个儿抢劫的全部事实,并表示愿同意国家的惩处。某甲的行为属于()

A.普通自首

B.立功

C.别是自首

D.特殊自首

满分:2分

8.意外事件别是犯罪,全然缘故在于行为人的行为缺乏构成犯罪的()。

A.主

体要件

B.客体要件

C.主观要件

D.客观要件

满分:2分

9.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

A.必定因果关系

B.偶然因果关系

C.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满分:2分

10.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除法律有特殊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别适用

D.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经过外交途径解决

满分:2分

11.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不之一是()。

A.犯罪的主体别同

B.犯罪的结果别同

C.犯罪行为别同

D.犯罪未果的缘故别同

满分:2分

12.张某因犯XXX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5年后又发觉其在犯XXX罪的并且还犯有抢劫罪,应判10年有期徒刑。这么张某还需执行的刑量最高应当是()

A.19年

B.15年

C.14年

D.10年

满分:2分

13.甲、乙同乘一列火车。甲认为乙的手提包里有钞票财,于是趁乙上厕所之机,拿走了乙的手提包。其实乙的手提包内没有财物,惟独一把XXX。甲的行为()。

A.构成盗窃枪支罪

B.构成盗窃罪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抢夺枪支罪

满分:2分

14.犯罪的直截了当客体是指()。

A.某种犯罪所直截了当侵犯的对象

B.某种犯罪所直截了当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C.某种犯罪所直截了当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D.某种犯罪所直截了当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

满分:2分

15.精神病人惟独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自个儿的行为的,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

A.无意识或者无法操纵

B.能辨认或者别能操纵

C.别能辨认同时操纵

D.别能辨认或者别能操纵

满分:2分

16.死缓罪犯在缓期二年执行期间,被核准执行死刑的条件是()。

A.严峻违反监规监纪

B.实施了新的犯罪

C.有意犯罪

D.抗拒改造

满分:2分

17.李某欲到王家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忽听见屋外有多人足步声,只好仓皇逃走。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准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满分:2分

18.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总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能够减轻处罚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能够从轻处罚

C.别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应当负刑事责任

满分:2分

19.冬季某日,爆炸工某甲误以为一具装有雷管的铝盒是其同事的饭盒,放在炉子上加热,以致发生爆炸事故,某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

间接有意

D.意外事件

满分:2分

20.从普通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挑选要件包括了()。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

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

C.犯罪的有意、犯罪的过失

D.犯罪的时刻、地方和办法

满分:2分

21.甲带邻居家5岁孩子到游泳池游泳,因大意未看护好该孩子致其溺水死亡,甲因负别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别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A.法律的规定

B.职务或业务的要求

C.法律行为的义务

D.先前行为的义务

满分:2分

22.甲在13周岁时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5周岁时抢劫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罪数额应为()。

A.14500元

B.12500元

C.9500元

D.4000元

满分:2分

23.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是()。

A.刑法典

B.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罚

C.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D.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事责任

满分:2分

24.依照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A.适用我国刑法

B.能够适用我国刑法

C.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

D.按照犯罪地的法律别受处罚的,别适用我国刑法

满分:2分

25.某甲实施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有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事实是()。

A.发生在荒野

B.用枪将被害人打死

C.发生在“严打”期间

D.被害人是盲人

满分:2分

26.王某将赵某杀死后逃往外地,因惧怕从重处罚,就给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打了一具电话,如实交待了自个儿所犯的杀人罪行。王某在投案自首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王某的行为()。

A.属于立功表现

B.犯罪未果的缘故别同

C.犯罪的结果别同

D.犯罪行为别同

满分:2分

27.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

A.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

B.违禁品

C.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D.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

满分:2分

28.下列法定量刑情节中,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是()

A.未遂犯

B.既遂犯

C.累犯

D.准备犯

满分:2分

29.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依法()。

A.能够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能够免除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满分:2分

30.吴某因犯非法拘禁罪和有意毁坏财物罪,分不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和3000元罚金。对此,应按照()决定执行的刑罚

A.汲取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折衷原则

D.并科原则

满分:2分

川大《刑法学(Ⅰ)1005》13春在线作业2

14春13秋都有试卷总分:100测试时刻:--

单选题

多选题

、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

40分。)

1.广义上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法规范

D.XXX发布的判例

满分:2分

2.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包括()。

A.公安部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XXX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满分:2分

3.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A.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

B.鲜亮的阶级性

C.处罚办法的严厉性

D.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利益的广泛性

满分:2分

4.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

A.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B.行为人又聋又哑

C.行为人系醉酒人

D.行为人患精神病

满分:2分

5.造成伤害但别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包括()。

A.意外事件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紧急避险

满分:2分

6.下列情形,哪几种依照犯罪的规定,实现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A.甲行贿,但因情节较轻,被免予刑罚处罚

B.乙盗窃5000元手表一块,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C.丙诈骗1000元,通过十年,因超过诉讼时效,公安机关别再追究

D.丁是一外国大使馆人员,享有外交特权,因犯罪经过外交途径举行交涉

满分:2分

7.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别法侵害差不多终止的是()。

A.别法侵害差不多完结

B.别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C.别法侵害人已被征服

D.别法侵害人差不多丧失接着侵害的能力

满分:2分

8.以下对于认识错误的讲法中错误的是()

A.甲误将冰冻后的块状猪肉当作XXX加以运输,只成立运输XXX罪未遂

B.乙误将张三的汽车当作仇人李四的汽车放火烧毁,构成有意毁坏财物罪未遂

C.丙误将15周岁的田某(男性)当作未满14周岁的儿童加以拐卖,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

D.丁某晚上为杀害仇人王五而对准对面的来人开枪,别想打中的是丁自个儿的爸爸,丁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满分:2分

9.别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

A.法定的义务

B.道义上的义务

C.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

D.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

满分:2分

10.处断的一罪包括()。

A.结果加重犯

B.汲取犯

C.牵连犯

D.延续犯

满分:2分

11.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别法侵害差不多终止的是()。

A.别法侵害差不多完结

B.别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C.别法侵害人已被征服

D.别法侵害人差不多丧失接着侵害的能力

满分:2分

12.下列对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讲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欲杀害其仇人张三,某日8时对其所喝牛奶下毒,1小时后毒性必然发作,张三一定会死。但张三XXX后坐飞机去

外地出差,8时45分飞机故障坠毁,张三死亡。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别构成犯罪

B.乙欲杀其仇人赵某,在河边对其砍了10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认为赵某差不多死亡,遂离去。但2小时后,赵某自个儿醒来,误将沙砾吸入喉咙,窒息死亡。赵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丙有意损害田某,田某受轻伤入院治疗,当晚医院发生缘故别明的火灾,田某被烧死,丙构成有意损害罪,但无须对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D.丁基于杀害的意思,对被害人李某使用暴力,后者重伤后昏迷,丁即将其扔下深渊。事后查明:李某是在被抛弃时碰上巨石而摔死的。丁构成有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满分:2分

13.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举行行凶、()以及其他严峻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别法侵害人伤亡的,别负刑事责任。

A.杀人

B.拐骗儿童

C.抢劫

D.XXX

满分:2分

14.下列对于刑法第20条第3款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特别防卫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于某流氓成性,一天深夜越墙闯入年轻妇女赵某家,要求与赵XXX遭受拒绝,于是拔刀威胁,遇赵别从即用刀刺杀。这时赵某计上心来,口头表示接受并往床上退,于认为得逞,积极逼近赵。赵从身后的床上操起一把大剪刀朝于腹部猛捅数次,致其死亡。赵某的行为没有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B.妇女乙为饿死自个儿刚出生的婴儿,而有意延续两天别给自个儿的小孩喂奶。该婴儿啼哭别止,邻居李某见此情景,将乙打翻在地,致其死亡,李某的行为别属于行使无限防卫权,应当负刑事责任

C.丙绑架丁(8岁),偶然从现场通过的张三为救丁,从砖头砸死了丙,救出丁,张三别是别法侵害的受害人,别能行使无过当防卫权

D.在列车内同座的李四发觉王五特殊有钞票,就在其喝的茶水中投放XXX,王五5分钟后沉沉睡去,李四伸手去翻王五的手提包。目睹整个过程的周某终于忍无可忍,将李四推倒地,致其脑溢血死亡,周某的行为并未超过正当防卫的限度

满分:2分

15.下列对于共同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有()

A.钞票、赵二人共谋去某商场行窃,赵某留在商场外观望,钞票某撬门进入,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钞票某以为,放把火能够破坏现场。于是,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服装。后钞票某把放火一事告诉了赵某。二人都应构成盗窃罪、放火罪

B.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携带管制刀具进入一狭窄街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防止其他人进来,自个儿深入街巷,持刀

抢劫了一妇女现金3000元。张某欲独吞此款,与李某会合时,对李说:“这妇女身上一分钞票都没有。”李信认为真。李仍然构成抢劫罪,共同抢劫数额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