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KI数据库中有关网络反腐研究的学术论文综述,行政管理论文_第1页
CNKI数据库中有关网络反腐研究的学术论文综述,行政管理论文_第2页
CNKI数据库中有关网络反腐研究的学术论文综述,行政管理论文_第3页
CNKI数据库中有关网络反腐研究的学术论文综述,行政管理论文_第4页
CNKI数据库中有关网络反腐研究的学术论文综述,行政管理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NKI数据库中有关网络反腐研究的学术论文综述,行政管理论文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腐败问题多发的高潮时期.机构及其官员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怎样有效预防腐败案件的发生并建立高效的反腐机制,已成为当下各级提升权威、维护社会稳定、稳固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和中国公民网络政治介入进程的加快,网络反腐在应对腐败的经过中成为反腐不可或缺的一环,对网络反腐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旨在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网络反腐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推动中国在网络反腐问题上作出更深切进入的讨论.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式方法本文的研究文献来源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16日,检索的时间段为2007-2020年.首先,限定篇名含网络反腐进行高级检索,共得到文献576篇;其次,对576篇文献的题目和内容内容摘要加以考察,确定与网络反腐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为555篇;最后,剔除会议综述、会议通知、征稿简则等无关文献,最终得到的有效样本文章数量为553篇.本文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对检索到的样本文献进行处理.在定量的方面,利用软件对获得的553篇文献分别进行年载文量、着者、内容和被引频次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并通过对各个指标的数据计量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在定性的方面,基于定量的研究结果重点考察若干有代表性的文献,对其研究主题、研究方式方法、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综述和评论,以期完好描绘叙述当下中国网络反腐领域的研究全貌,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若干建议.二、统计结果分析(一)年载文量分析553篇文献的发表时间统计如表1和图1所示.表1显示,2007-2020年中国的网络反腐问题研究文献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根据图1能够愈加清楚明晰地看出网络反腐的研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网络反腐研究起始于2007年,当年发表的文章仅有3篇;进入2008年以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普及和各种新兴网络工具的开发,中国网民的数量迅速增加,加快了中国公民的网络政治介入和网络政治监督的进程,进而使得网络反腐成为研究的重大课题,吸引了诸多专家学者,文章数量从2008年的15篇增加到2020年的93篇;到2020年,有关网络反腐的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截至2020年12月16日,共发表文章218篇,占全部553篇的39.42%.由于2020年尚有部分刊物没有录入CNKI数据库,能够估计,2020年全年有关网络反腐文献的发文量要远多于当下的218篇.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一届的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高度重视反腐问题,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人民监督权利,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利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利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清正、清廉、政治清明.要构成科学有效的权利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以上数据表示清楚,学术界对网络反腐的关注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普及、转型时期公民网络政治介入和网络舆论监督的加强等因素密切相关,专家学者敏锐地注意到,网络时代的各种网络工具与反腐领域的结合将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从图1呈现的增长趋势能够看出,2020年已进入网络反腐研究的爆炸式增长阶段,讲明在这段时间内社会上频频发生官员腐败案件,并且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和消极影响.因而,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有待于在深度和广度上作进一步研究.(二)内容分析:本文本文关键词语语按载文量排序,本文仅列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0个本文本文关键词语语(参见表2).从排前11名的本文本文关键词语语能够看出,网络反腐、网络、反腐倡廉、反腐败、反腐、网络监督、对策等以明显的优势排在前面,文献数量都在10篇以上.同时,从这些本文本文关键词语语的内涵可以以看出,网络反腐在预防、治理应对、网络监督和制度化建设方面得到了最多的关注.这表示清楚,新时期官员的腐败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应下大力度建立网络反腐的对策研究机制.三、研究内容述评(一)网络反腐现在状况的总体研究国内诸多的专家学者采取内容分析的方式方法对一个或者多个网络反腐视角进行定性的规范研究,从多个维度描绘叙述当下网络反腐研究的现在状况特点.张亚明、李新华[2]指出,互联网作为当代传媒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领域,对廉政建设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优越性大大推进了廉政建设的进程;网络反腐促进廉政立法建设工作,为廉政建设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网络反腐改良廉政制度建设,使网络反腐走得更健康长久、更有序.杜创国、刘静静[3]以为,网络以其特殊的优势成为全天候的反腐利器,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形式,打破了媒体言论的一支独大局面,使话语权回归到社会底层,更多倾听来自社会底层的观点和声音;互联网以其公开、透明、快速、影响面广的特性成为反腐的新平台,通过催化舆论在最大范围内凝聚社会公众,进而使网络反腐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网络反腐的发展遭碰到瓶颈主要是因网络社会信息存在失真的一面和民众的非理性行为引发网络暴力所导致.袁峰[4]以为,官民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网络反腐的蝴蝶效应,这主要缘于网络监督对被监督者构成了宏大的威慑力和影响力,而且国内网络反腐已经呈现出政民互动的良好局面.2020年,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1季度网络舆情报告〕,该报告显示,官员隐秘信息成为反腐利器,网络反腐仍然是网络的风暴眼,网民通过挖掘官员在公共场合的腐败元素和行为,以全民拼凑碎片化信息方式复原腐败事件全貌,进而到达网络反腐的目的;官员的个人隐私若与腐败及公共利益相挂钩,官员个人的隐私权必须让位于公众的知情权,从制度角度保卫和鼓励民间监督的气力更为必要.还有少量学者对中国网络反腐的特点和趋势作了实证研究,以为网络反腐事件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网络反腐的发展状况与所持的态度密切相关,中东部地区网络反腐势头明显强于西部地区,网络揭露的腐败分子集中在县处级及下面级别.建议规范网络反腐的相关制度以提高的回应力和公信力,将网络反腐的焦点、重点聚焦于中下级官员,对副部级及以上官员更多依靠权利制约来实现监督,建立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有效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5].(二)网络反腐的定义对于网络反腐的定义,学界当下尚未构成统一的认识.有一种观点以为,网络反腐是特指与网民举报官员腐败案件相联络的行为,这种行为能够使公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介入,打破公民在揭露腐败中的弱势话语权地位[6].这一定义的内涵比拟广泛,没有全面指出网络反腐的主客体,以及在反腐的经过中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机制.李尚旗[7]从网络监督的主客体角度出发,指出网络反腐即各种监督主体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行为、权利的监督和约束,进而到达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7].这一定义以为网络反腐的载体是互联网及各种新兴的网络工具,而且网络反腐的主体是广大网民.广大网民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对官员的腐败行为进行监督曝光,进而扩大事件的影响,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参与.当下,大多数学者主要从多主体出发,以为网络反腐主要是广大网民配合相关的反腐部门,在互联网信息服务商的协助下,通太多方协作,对官员的权利构成一种外在的舆论监督机制.这一定义主要从、网络和网民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网络监督机制,通过搭建网络反腐平台,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表率作用,加强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全方位构建网络反腐的监督机制.这几个定义大都以为网络反腐的行为主体是网民,而从现有的文献和反腐实践来看,网络反腐的行为主体不仅仅限于网民,也包括和网络服务商等.总体来讲,当下关于网络反腐定义的主要分歧集中在行为主体的界定上.(三)网络反腐的运作机制网络反腐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的,网络反腐凭借其高效、便捷、安全等优势搭建民意平台,使民众普遍介入,进而得以迅猛发展[9].学者普遍以为,网络反腐当下的运作机制存在众多弊端,健全、完善的网络反腐运作机制尚未建立,这制约了网络反腐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韩恒[10]指出,当下网络反腐的机制主要有下面两种形式:一是民众通过网络向有关机构举报腐败行为,相对而言,网络举报基本上处于的监管之下,相关政部门在网络举报中居于主导地位;二是网民通过网络曝光将政官员的违纪违法信息直接暴露于公众的视野之下,相比拟而言,网络曝光往往比网络举报具有更大的反腐威力,更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经常把相关的部门置于被动的应对地位.相关部门的重视、公共舆论的关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之间的互动是网络反腐机制运作的决定因素.这表示清楚,当下网民在网络反腐的运作中占有明显主动权.张亚明、李苗等人[11]基于CNKI数据库分析了中国网络反腐运作机制的现在状况和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网络民意、网络举报和网络舆论联动的网络反腐体系,加强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之间的互动,发展电子政务以加强反腐斗争实效性等建议.这讲明网络反腐机制的完善不能仅仅依靠互联网技术,还应当加强迫度建设,构成完善、系统的网络反腐制度,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轨道.其他一些学者则主要从网络反腐可能带来的弊端出发,以为网络反腐存在随意性、非理性表示出、侵犯别人隐私权、诽谤别人、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严重影响了网络反腐功能的发挥,干扰了民众的理性判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和国家的反腐工作;建议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轨道,获得制度规范与法律保障,借助制度反腐理性引导和规范那些非理性的网络监督行为,实现网络舆论监督与现有体制内监督力的有机结合,使各自的正能量得到最大限度发挥[12].(四)网络反腐对社会管理的影响互联网作为反腐的一件利器,是网络时代一种新兴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协助和其他社会管理主体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提高的服务效率.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出发挖掘网络反腐对于加强社会管理和完善公共服务的积极意义[13].很多学者以为,网络反腐为社会管理提供了新兴技术的工具支持,为社会公众及时获取信息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支持,使社会公众的诉求通过网络传到达上层;网络搭建的民意表示出平台为网络反腐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温床社会公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对官员构成强大的外部舆论监督,进而为官员在进行社会管理的经过中践行群众道路和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监督机制[9].张勇、郑曙村[14]则从网络反腐经过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在有关网络反腐的社会管理中存在着网络谣言盛行、网络监督不到位导致的网络暴力、网民的非理性观点、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不健全等窘境,严重干扰了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稳定,导致社会管理机制出现混乱局面.袁峰[4]则从网络反腐主体互动沟通的视角出发,指出网络媒体通过其信息灵通、触角敏锐的先天性独特优势及官民互动推动网络反腐的蝴蝶效应,为公民积极的网络政治介入提供了保障机制,能够弥补传统舆论监督的缺乏之处,为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政民互动的政治视角.牛先锋[15]以为,社会公众利用新兴的网络媒体提供的多元化、立体化的社会信息,能够加快相关职能部门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时快速地对相关的举报信息进行追踪调查,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供应能力,并且加强对公职人员和公权利滥用的约束,进而提升的权威度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度.张亚明、李新华[2]则总结了网络反腐对在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创新方面的价值:一是网络反腐能够推进廉政教育,提高官员的抗腐拒变能力,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经过中时刻做到以人为本,摒弃官本位的思想;二是网络反腐可促进中国的廉政立法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凝聚共鸣;三是网络反腐能够建立一种有效的社会矛盾疏导机制,防止群情激愤而发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危害社会稳定.(五)对网络反腐利弊的审视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形象和公众对的信任度发生了变革.学者们普遍以为,网络反腐对于塑造良好形象、树立公众对于的权威信任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风险与挑战.邵道生[16]以为,网络反腐是另一种性质的制度创新,尽管这种制度创新对一些官员来讲有些无奈,但它的作用却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不仅对腐败分子有一种震慑力,加强法纪监督的权威,而且对官场的生态也具有潜移默化的改变作用.另有一些学者则从网络反腐的优越性出发,以为网络具有虚拟匿名的特点,网民的网上身份能够隐藏,能够是非真实的,而且能够多样化、个性化.网民在网上的言论由于虚拟空间的存在而变得愈加自由,这种特点也使介入上诉、举报的网民不易被腐败分子知晓身份而遭到报复,减少了举报人的风险[17].王守光[18]指出,网络打破了话语的垄断,把部分话语权交给受众,受众能够通过粘贴、编辑和链接自由地发表自个的评论,及时、便利、充分地表示出自个的观点.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当信息在网上自由流动和吸引诸多受众的主动介入时,信息把关人的作用就会大大削弱甚至完全消解.还有一些学者从新媒体的视角出发,以为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披露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制作、检查和审报经过,往往是事件结束一段时间后才能告之于公众;而在新媒体时代,网民遍布各地,信息技术又日益发达,摄像、录音、文字能够同期制作并即时颁布于网络,使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引起社会关注[15].在网络新兴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反腐作为反腐的利器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新型反腐形式既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关于网络反腐的弊端,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和总结.李斌、张轶炳[19]以为网络反腐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分辨,分散了反腐查处的资源和能量;网络信息浩如烟海,一些反腐信息没有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媒体、反腐机关的及时关注和足够重视,而是淹没于浩瀚的网络信息海洋之中.杜创国、刘静静[3]以为,网络反腐只是选择性反腐,具有反腐的偶尔性和戏剧性,在网站论坛、博客上的举报线索绝大部分都会被淹没或被版主、管理部门屏蔽,只要少数比拟离奇、具有新闻卖点的事件才会引起网民的普遍关注;只要容易核实的事件才能构成网络舆论,而一些重大反腐事件经常由于复杂性、长期性而被忽略和遗忘.张亚明、赵扬等人[20]以为,部分网民可能因其自由性而滥用民主权利,出现网络造谣、诽谤、诽谤等现象,使一些作风正派的官员遭到声誉损失甚至其他伤害.(六)完善网络反腐的政策机制讨论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中国公民政治介入进程的加快,网络反腐作为一项新生的事物迅速崛起.在网络反腐获得宏大成绩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弊端,阻碍了网络反腐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为此,很多学者对怎样完善中国网络反腐的体系建设作出了研究.一些学者从政民互动的视角出发,指出应当加强网络反腐平台建设,官方需要建设与民间互动的良好平台,并且要有较好的公信力,这样才能获得网民的信任,也才能从民间获得更多的反腐线索[7].鲍泓、徐媛君[21]则从立法的角度出发,以为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倡廉手段,必须在法律制度层面上对其进行完善,立法机关应及时制定和完善有关网络监督、网络举报人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络反腐做到有法可依,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渠道.另外一些学者从网络反腐的接受-回应机制出发,指出完善网络反腐要建立健全腐败发现及快速反响机制,深切进入挖掘腐败的隐患因素,建立网络反腐的舆情信息收集机制,最终构成疑问-回应-再质疑-再回应的互动机制[3].只要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公众的质疑,获得公众对权威的信任,建立快速的腐败回应机制.当下很多学者指出,将网络监督和其他监督结合起来,不能将反腐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上,还需要相应机关的调查跟得上,及时对腐败现象作出处理,构建网民、、互联网信息服务商三位一体的反腐体系[22].这表示清楚,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反腐不能仅靠单一主体,需要网民、、信息服务商等多主体之间的配合协调,构成反腐的联动机制.其他学者从反腐的预警机制视角出发,指出发展电子政务,加强反腐斗争的时效性;建立健全反腐预测预警制度建设,通过各部门信息收集、预警和处置反应,构成一个上下贯穿、立体穿插、多层次、多方位的预警机制[11].四、结论与讨论通过对2007-2020年网络反腐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内容述评可知,关于网络反腐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文大致勾画了近年来中国网络反腐的研究轮廓,在这里基础上,对将来的研究现在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下面判定:第一,研究的关注度不断加强,持续升温.通过对2007-2020年载文量及研究文献的增长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关于网络反腐研究的相关文献在数量上突飞猛进.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普及,中国公民网络政治介入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舆论监督的加强,网络反腐的相关问题将会遭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在不同层面的关注,十分是高校等研究人员成为研究的主力军.相信他们的关注和研究将会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二,在研究方式方法上,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规范分析,而较少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式方法比拟单一,缺乏综合性、跨学科和多样性的研究.由于较少对网络反腐的实证研究,对网络反腐对策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也就会仅仅停留在空谈的层面,难以对网络反腐起到实际有效的指导作用.因而,今后在加强对网络反腐研究规范分析的同时,要更多地注重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式方法,加强案例研究,以提出切实可行、具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第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要擅长加强与反腐部门之间的合作.近些年来,官员腐败案件被频频曝光,尤其是借助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传播作用,事件迅速蔓延,严重影响了官员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权威和信任度,引起了公众对执政合法性的怀疑.而各地在网络反腐的演变机制、预警和治理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反腐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弥补当下有关网络反腐研究的理论空洞性,使有关网络反腐的研究愈加面向实际,并且在预警机制和治理机制等对策方面愈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四,对网络反腐的研究整体质量不高,有待进一步深化.首先,从数量与质量上综合考察网络反腐的研究后发现,固然当下有关研究文献数量急剧增长,但是华而不实研究质量较高和学术影响力较大的实证研究却是凤毛麟角;其次,从对实践的指导应用来看,当下大多数关于网络反腐的相关研究往往只是停留在表层的概念和理论的分析,而且对于提出的预警和治理对策也相对空洞和无针对性,在规律性和内理性方面的相关实证研究还比拟缺乏,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第五,研究的学科视角单一,缺乏综合研究.当下关于网络反腐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行政管理学、信息学、新闻和传播学等学科,华而不实又以行政管理学视角占绝对主导地位.单一的学科研究视角使得网络反腐的研究遭到学科的限制,很难作出高质量和有宏大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极大地限制了网络反腐研究在纵深方向上的发展.不同的学科都有本身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只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才能促进研究的创新和发展.因而,今后网络反腐研究应当尽可能多地采用多学科视角,吸引更多学者的参加,鼓励跨学科研究.新兴的网络媒体作为反腐的网络平台,其积极有力的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和学界的普遍认可,怎样积极有效地发挥新兴网络媒体在网络反腐中的正能量,加强、网民和新兴媒体信息服务商之间的互动,以促进网络反腐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是将来研究的基本导向.应当将新兴网络媒体定位为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创新服务平台,加大国家级基金和各个省级基金的赞助力度,以吸引更多专家学者从多学科、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穿插领域对网络反腐问题进行探究.尤其是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的视角,采用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实证分析的方式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深度开掘网络反腐对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探究怎样利用新兴的网络媒体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而建设愈加高效、廉洁、民主的服务型,稳固的执政合法性,加强社会公众的社会满意度.以下为以下为参考文献:[1]中国第十八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S].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张亚明,李新华.风廉政建设下网络反腐的效应分析[J].行政论坛,2018(4):9-11.[3]杜创国,刘静静.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J].现代世界与社会,2018(1):160-162.[4]袁峰.官民互动助推网络反腐蝴蝶效应[J].人民论坛,2018(15):46-47.[5]杜治洲,任建明.我们国家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