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教研室_第1页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_第2页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_第3页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_第4页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第1页/共74页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外阴部炎症第三节阴道炎症第四节子宫颈炎症第五节盆腔炎症第六节尖锐湿疣第七节淋病第八节梅毒第九节获得性免疫性缺陷综合征第2页/共74页第一节概述[女性生殖器的自然防御功能]1.阴唇与阴道口自然闭合

2.阴道自净作用

3.宫颈内口紧闭、宫颈阴道部覆以复层鳞状上皮、宫颈管粘液栓

4.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分泌液有溶菌酶

5.输卵管蠕动和纤毛的摆动

6.生殖道的免疫系统第3页/共74页

[病原体]1.细菌:化脓菌为主

2.原虫:阴道毛滴虫最多见

3.真菌:假丝酵母菌(念珠菌)

4.病毒: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多见

5.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

6.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多见

7.支原体:第4页/共74页[传染途径]

上行、血行、淋巴蔓延,其他脏器感染直接蔓延[炎症的发展与转归]

痊愈、转为慢性、扩散与蔓延[处理原则]*病因治疗*物理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加强预防第5页/共74页[护理评估]1.病史2.身心状况(1)局部症状与体征*外阴瘙痒、疼痛等及伴随症状*白带的量、性状、气味*阴道流血的量、时间、伴随症状*腰骶部疼痛、局部压迫刺激症状第6页/共74页

(2)全身症状与体征*不孕、输卵管粘连、堵塞;*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3)心理反应3.诊断检查

(1)妇科检查皮肤黏膜的改变、分泌物的量及性状、肿块的位置、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等第7页/共74页(2)实验室检查7项*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寻找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淋病奈氏菌*宫颈刮片或分段诊刮术:与恶性肿瘤鉴别*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局部组织活检:*腹腔镜*B型超声第8页/共74页[可能的护理诊断]

组织完整性受损:与局部瘙痒引起搔抓有关焦虑:与治疗效果不佳有关知识缺乏:缺乏外阴清洁知识和预防炎症发生的知识[护理目标][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饮食、休息,增强抵抗力第9页/共74页2.缓解症状、促进舒适物理降温、勤更换床单、衣服等3.观察病情4.执行医嘱、配合治疗:及时送检标本5.心理护理尊重病人、耐心倾听、仔细解释6.健康指导加强预防、注意个人卫生[结果评价]第10页/共74页第二节外阴部炎症一、非特异性外阴炎non-specificvulvitis[病因]

分泌物、尿液等刺激引起,紧身化纤内裤引起局部透气性差、卫生巾刺激等也可引起。[临床表现]1.症状:炎症一般症状及瘙痒

2.体征:充血肿胀;皮肤粘摸增厚、粗糙第11页/共74页[处理原则]

病因治疗:治疗糖尿病、修补尿瘘等;局部治疗[护理要点]1.治疗指导

1:5000高锰酸钾400C溶液坐浴,20分钟/次,

注意浓度和温度。月经期停止。

2.健康教育第12页/共74页二、前庭大腺炎

bartholinitis

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炎症,可形成前庭大腺脓肿。脓液吸收后形成前庭大腺囊肿。[病因]

细菌、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等感染;[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一侧。胀痛、灼热、行走不便;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脓肿形成时可

有波动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第13页/共74页[处理原则]

卧床休息、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并造口(激光造口);[护理要点]1.卧床休息,中药局部热敷或坐浴;

2.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脓肿或囊肿切开引流术前后护理;术前清洁、更换引流条、洗必泰擦洗、愈合后指导坐浴。第14页/共74页第三节阴道炎症一、滴虫阴道炎

trichomonalvaginitis[病因]

病原体为阴道毛滴虫,适宜温度25-400C、

PH为5.2-6.6的潮湿环境;消耗上皮内糖原、吞噬乳酸杆菌,使阴道PH上升。[传染方式]

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医源性传播第15页/共74页[临床表现]

25%-50%病人初期无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稀薄脓性、泡沫状、黄绿色,有臭味;*阴道粘膜充血,甚至有出血点,宫颈呈“草莓样”,脓性泡沫状分泌物。[处理原则]

切断传染途径、杀灭毛滴虫,恢复阴道正常Ph值。第16页/共74页

1.全身用药甲硝唑2g(替硝唑2g),单次口服。甲硝唑4g,2次/天,连服7天。*性伴侣需同时治疗。

2.局部用药阴道局部用药,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g,每晚1片,连用7天。第17页/共74页

[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自我护理

2.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并观察用药反应甲硝唑、替硝唑可透过胎盘、也可经乳汁排泄,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3.随访及注意事项治疗后7日复诊。内裤煮沸消毒;性伴侣治疗。第18页/共74页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病因]90%以上为白假丝酵母菌。双相菌(酵母相与菌丝相),菌丝相致病。适宜pH4.0-4.7

环境。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大量用雌激素、糖尿病病人等易发病。[传播方式]

自身内源性感染为主,也可直接或间接传染;第19页/共74页第20页/共74页第21页/共74页第22页/共74页[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可伴尿频、尿痛和性交痛。*白色膜状物、红色粘膜面,分泌物为白色凝乳或豆渣样。[处理原则]

消除诱因、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护理要点]

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第23页/共74页1.指导病人自我护理外阴部清洁,内裤消毒处理。2.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局部用药

咪康唑(200mg)或克霉唑栓剂(150mg):

1粒/晚,连用7日;

制霉菌素栓剂:1粒/晚,连用10-14日*全身用药氟康唑150mg顿服;或伊曲康唑200mg/次,连用3-5日。第24页/共74页第25页/共74页三、萎缩性阴道炎atrophicvaginitis[病因]雌激素水平降低、黏膜萎缩、pH多为5.0-7.0,乳杆菌不再为优势菌,局部抵抗力下降。[临床表现]症状: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灼热。体征:粘膜充血、小出血点,稀薄淡黄色白带[处理原则]

抑制细菌生长、增加阴道局部抵抗力第26页/共74页[护理要点]1.指导病人自我护理

1%乳酸或0.5%醋酸液冲洗阴道,每日1次。2.指导病人正确用药阴道:甲硝唑200mg,7-10日为1疗程;乙烯雌酚0.125-0.25mg,1次/晚,连用7日;全身:尼尔雌醇首次4mg,以后每2-4周

1次,每晚2mg,维持2-3个月。第27页/共74页第四节宫颈炎症cervicitis

宫颈炎症以宫颈管黏膜炎多见。[病因]

宫颈损伤后,病原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及内源性病原体)侵入引起[病理]1.宫颈糜烂cervicalerosion

最常见。宫颈阴道部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第28页/共74页

目前称之为: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ectopy

国内根据糜烂深浅分为:*单纯型糜烂:单层柱状上皮、表面平坦*颗粒型糜烂:腺上皮与间质增生、表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乳头型糜烂:表面更不平,呈乳突状第29页/共74页

根据宫颈糜烂面积分3度*轻度: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1/3*中度:糜烂面占1/3-2/3*重度:糜烂面大于2/3第30页/共74页

第31页/共74页2.宫颈息肉cervicalpolyp

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形成的局部突起病灶。常有蒂,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

3.宫颈腺囊肿Nabothcyst

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阻塞腺管口;腺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压迫腺管,使其狭窄,分泌物潴留而形成。第32页/共74页第33页/共74页4.宫颈肥大cervicalhypertrophy

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宫颈肥大、硬度增加。

5.宫颈粘膜炎endocervicitis

也称为宫颈管炎,局限于宫颈管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可致宫颈肥大。第34页/共74页[临床表现]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为白色、淡黄色脓性、血性;可伴腰骶部疼痛、不孕;体征: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自宫

颈管流出。具备两个特征性体征之一(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肉眼见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及显微镜检查阴道分

泌物白细胞增多,即可诊断。

第35页/共74页[处理原则]

排除早期宫颈癌;抗生素治疗为主。[护理要点]

1.单纯急性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钠250mg,肌注)

大剂量、单次给药。治疗前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第36页/共74页2.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宫颈炎

四环素类、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3.随访与健康教育对持续性宫颈炎症,需了解有无再次感

染性传播疾病、性伴侣是否治疗等。

加强预防,定期做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炎症及时治疗。第37页/共74页4.宫颈糜烂

物理治疗最常用,方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及微波等。创面愈合4-8周。治疗注意事项:治疗前宫颈刮片检查;无急性生殖道炎症;月经干净后3-7日内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期间禁止性交及盆浴。5.宫颈息肉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第38页/共74页第五节盆腔炎性疾病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PID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主要有:子宫内膜炎

输卵管炎:最常见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生殖道自然防御功能]第39页/共74页[病因]

1.感染:产道损伤、组织残留、手术消毒不严格、长期放置节育器等;

2.经期卫生不良:不洁月经垫、经期性交;

3.邻近器官炎症蔓延:阑尾炎

4.感染性传播疾病:衣原体与淋菌值得关注第40页/共74页[病理]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3.急性盆腔腹膜炎4.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5.败血症及脓毒血症6.肝周围炎(Fitz-Hugh-Curtis综合症)第41页/共74页

[临床表现]

症状:腹痛伴有发热,寒战、食欲不振等体征: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宫口流出浓性分泌物、穹隆有触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明显、有包块。

[处理原则]

控制炎症,消除病灶。第42页/共74页

采取支持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嘱病人卧床休息,更换床单、衣服等。

2.诊疗配合物理降温、胃肠减压、正确用药。

3.卫生宣教指导性生活卫生,做好经期、孕期及产褥期保健。第43页/共74页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ofPID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病人体质较弱引起;主要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病理]1.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增粗2.输卵管卵巢肿块第44页/共74页3.输卵管积水或积脓或输卵管卵巢囊肿4.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纤维组织增生、子宫固定形成“冰冻骨盆”[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不明显、下腹坠胀、隐痛、性交后疼痛加重。不孕发生率可达30%异位妊娠是正常妇女的8-10倍。第45页/共74页体征子宫后倾、活动受限,输卵管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增厚、可触及伴有压痛的索条状物;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宫骶韧带增粗、变硬、宫旁组织增厚,有压痛。[处理原则]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第46页/共74页[护理要点]

制订并实施具有个性化的整体护理计划

1.心理护理

2.健康教育:对于抗生素治疗患者应在72小时内随诊,观察症状有无改善。

3.减轻不适

4.手术护理第47页/共74页第六节淋病gonorrhea[病因]

革兰氏阴性的淋病奈氏菌(淋菌)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与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特殊亲和力。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STD。淋菌喜湿怕燥,适宜温度35-36oC.STD: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

性传播疾病第48页/共74页STD: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STD与VD(venerealdiseases,性病)有别:VD包括5大性病: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STD包括VD在内的20余种疾病国家监测的8种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第49页/共74页[传播途径]

*性行为直接传播*污染的衣物、便器、公共浴池间接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和医源性传播淋病:通过性接触女性比男性更易感染,女性50%-90%发生淋菌性宫颈炎,而男性则有20%-25%感染淋病。第50页/共74页[临床表现]潜伏期1-14天,60%妇女无症状急性淋病*感染1—14天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白带增多呈黄色脓性;外阴烧灼痛;*寒战、高热、下腹疼痛;宫口脓性分泌物慢性淋病表现为慢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淋菌可长期潜伏在尿道旁腺或宫颈深处。第51页/共74页[对妊娠、分娩及胎儿的影响]

妊娠早期:感染性流产和人流后感染妊娠晚期:胎膜早破、滞产分娩后:产褥感染,甚至血行播散。对胎儿:早产、宫内感染(胎儿窘迫等)[对新生儿影响]

淋菌结膜炎、肺炎、淋菌败血症第52页/共74页1/3新生儿经过未治疗孕妇的软产道而感染,新生儿淋菌眼炎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角膜溃疡、穿孔而失明。[处理原则]尽早彻底治疗。及时、足量、规范应用抗生素。以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为主,首选头孢曲松钠。性伴侣要同时治疗。第53页/共74页[护理要点]1.心理护理

2.健康教育:消毒隔离、治疗后随访治愈标准:治疗结束后2周内,在无性接触史情况下符合以下标准:*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治疗结束后4-7日取宫颈管分泌物

涂片及培养复查淋菌连续3次均为阴性。第54页/共74页3.急性淋病病人的护理嘱病人卧床休息,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孕妇及新生儿的护理*孕妇产前常规筛查淋菌,孕期治疗禁用喹诺酮类药物。*淋病孕妇娩出的新生儿,均应用1%硝酸银液滴眼,预防淋菌性眼炎。第55页/共74页第56页/共74页第七节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e[病因]

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的鳞状上皮疣状增生性病变。

HPV有100多个型别,其中30多个型别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生殖道尖锐湿疣主要与HPV6、11有关,少数由HPV16、18、31高危型引起。常于其它STD并存。第57页/共74页[传播途径]

以性交直接传播为主,也见于污染物的间接传播或母婴传播。[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3个月。临床症状不明显,多以外阴赘生物就医;可有外阴瘙痒、性交后出血等;*好发部位:舟状窝附近、大小阴唇、尿道口、肛门周围。第58页/共74页*微小散在的乳头状疣、柔软、有细小指样突起,或散在或成簇的小而尖丘疹,粉色或白色,病灶可融合成鸡冠样或菜花状。[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期尖锐湿疣生长迅速,症状明显,可阻塞产道,引起分娩时大出血。[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有垂直传播的危险,可引起喉乳头状瘤及眼结膜乳头状瘤。第59页/共74页[处理原则]去除疣体、改善症状和体征。小病灶:可用50%三氯醋酸外涂,每周1次,如果6次未愈改换其他方法。大病灶:物理或手术治疗,如微波、激光、冷冻、烧灼、手术切除等。[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

2.健康教育

3.患病孕妇护理第60页/共74页第八节梅毒syphilis[病因]

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的STD。[传播方式]

主要为性传播,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

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病期超过4年基本无传染性,但可通过胎盘感染给胎儿。第61页/共74页[分型及分期]

根据传播途径分:获得性梅毒(后天梅毒)胎传梅毒(先天梅毒)根据病程分: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包括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病程2年以内。*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病程在2年以上。第62页/共74页[临床表现]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经过6-8周可自行消失,进入无症状潜伏期。二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皮肤梅毒疹,病毒由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出现各种皮疹、虫蚀性脱发等。三期梅毒:永久性皮肤粘膜损害,可侵犯多种组织器官危及生命。基本损害为慢性肉芽肿第63页/共74页[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患一、二期梅毒孕妇的传染性最强,病原体在胎儿肝脏和组织中繁殖,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和死产。*

若胎儿幸存(胎传梅毒儿),病死率和致残率也很高。表现为楔状齿、鞍鼻、神经性耳聋等。第64页/共74页[处理原则]早诊断、早治疗,足量规范用药。以青霉素治疗为主。同时治疗性伴侣,期间禁止性生活[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

2.健康教育:充分治疗后应随访2-3年,

第1年每3个月1次,以后每半年1次。

3.患病孕妇护理第65页/共74页第九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