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历史概念的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历史概念的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历史概念的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历史概念的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历史概念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概念的复习【2009年浙江卷】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B【2009年浙江卷】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2009年全国卷一】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D【2008年广东卷】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要重视历史概念的学习A

历史概念是指反映历史、认知历史、表达历史等各种历史特征的专用术语或名词,如井田制、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工业革命等等。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与总结,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反映了历史现象的发展规律和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历史概念的复习

“历史概念”上承历史事件,下联历史规律,是史实与规律间的中介和桥梁。高三的历史复习应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认识重要历史现象的本质以及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各历史阶段(单元)的时代特征。即“掌握基本史实→理解历史概念→建构知识体系→把握阶段性特征”是高三历史复习要求的基本规范。《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概念的复习一、历史概念的主要考查方式二、历史概念考查的主要类型三、学习历史概念的方法介绍一、历史概念的主要考查方式1、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直接考查2、对历史概念外延的拓展考查3、对历史概念之间结构关系的考查1、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直接考查【2004年上海卷】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解析】本题是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直接和显性的考查。“理性”是启蒙思想家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人文主义用“人的眼光”来观察人与上帝的关系,打破了“神创世界说”的谬论;理性主义用“人的眼光”来观察人与国家的关系,认为人类社会自身是一个没有“神控”的自然法则,进一步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谬论。可见“理性”是指人类能够独立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自身的能力,故正确答案为A。A【2009年上海卷】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B【解析】本题是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直接和显性的考查。三权分立学说最早由洛克提出立法、执行和外交,后经孟德斯鸠发展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学说,并首先在美国得以实现。监察权和考试权是孙中山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补充的。2、对历史概念外延的拓展考查【2008年北京卷】“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暴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力③封建主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不仅直接考查历史概念的内涵,而且对历史概念本身涉及的基础知识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考查。考查了“价格革命”的含义(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和影响(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资本家暴富,封建主衰落,劳动人民贫困)。“价格革命”使收取定额地租的封建主,因物价暴涨导致实际收入减少而势力被削弱,故C为正确答案。C【2007年广东卷】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C3、对历史概念之间结构关系的考查【2007年全国文综二】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解析】该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这个概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随着时间演进经历了新航路开辟、三次科技革命等几个阶段。资本主义列强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因此排除A、D。但是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纷纷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组织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调节力度,但列强之间还是有贸易摩擦,排除C,据此选B。这就启示我们在掌握概念的时候,一定不能孤立静止的看待,而要根据时间变化理清概念的发展脉络,尤其是理清概念所处的时间的阶段特征。如本题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可以想到两极格局下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特征。从而迅速判断。B(1)对某一概念在不同时间阶段的比较考查概念的演变(2)对概念之间同一与差别结构的考查【2007年全国文综二】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解析】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可见三者既同一于政令制定和执行这个性质中,又互相牵制,中书省有创制权但无审核和执行权,门下省有审核权但无创制和执行权,尚书省有执行权但无创制和决策权,因此,正确答案为D。这就启示同学们学习这类关系比较复杂的概念时,应该首先搞清概念间的结构关系。尤其是不能简单否定这个就肯定另一个,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复杂性,力求“同一中找差别,差别中寻同一”。D(3)对概念之间属种结构关系的考查【2007年上海卷】下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浑天仪B、翻车

C、赵州桥D、数学【解析】考查概念的属种结构,逻辑性很强。属种结构就是较小的概念真包含于范围较大的概念,较小的概念间相互并列,如部分-整体结构。D二、历史概念考查的主要类型1、制度类概念2、政策类概念3、事件类概念4、历史现象类概念1、制度类概念【2008年广东卷】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宗法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等政治制度。本题的形式、角度是通过情景式材料(图片材料),考查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从图片中“叶氏支祠”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这一政治制度是宗法制。“祠堂”主要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一般是一姓一祠,内有旁文记载着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等。可见强调的是血缘关系。B【2008年广东卷】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解析】本题考查民主共和制、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等政治制度。直接读取材料信息,为天下万民服务而并非为君主实现其专制统治服务,从自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反映出其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故选C符合题意。C2、政策类概念【2008年江苏卷】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解析】本题考查政策类概念。以1953年4月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老孙归社》封面创设情景,考查了“农业合作化”这一农村政策。考生紧扣出版时间1953年,即可排除C、D项;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属于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针对的是私人资本家,结合题干“农民孙志刚的故事”,排除B项。A【2007年上海卷】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

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政策概念。材料中有分田到户,自主经营的描述,这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才出现的。D3、事件类概念【2008年天津卷】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1961年柏林危机B、苏伊士运河战争

C、1964年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本题考查的均为事件类概念。通过冷战时期纽约、莫斯科、哈瓦那三个城市的三幅历史情景命制试题,考生根据三个城市所属国家(美国、苏联、古巴)和紧扣“俄国人的原子弹”这一关键信息词,即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这是对历史事件的直接考查。D【2007年上海卷】“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解析】本题考查的均为事件类概念。从民谣辫子灭,跪拜礼灭可以看出这是辛亥革命之后才有的风俗。这是对历史事件的直接考查。C4、历史现象类概念【2007年全国卷Ⅰ】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士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解析】本题以“民教冲突”这一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现象的概念解读(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其信徒的冲突)为命题切入点,以“民教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设置求答视角。考生必须判断这三个时间发生的中外冲突大事件(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才能理解民教冲突加剧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晚期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B、C项不符合史实,而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中西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并非完全不可调和。故正确答案为D项。D【2008年广东卷】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C【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习时期人文主义思潮这一历史现象的概念解读。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体现出尊重广大民众的需求,是一种人文关怀,符合这一时期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旨。故选C符合题意。【2005年全国卷一】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材料二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6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12分)(3)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4分)(4)依据上述三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10分)民族主义【2005年全国卷一】39、图8中B城市为万隆。1955年,在这里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4)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分)三、解读历史概念的方法介绍1、吴宫花草埋幽径

对历史概念的学习,最基本的就是要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概念的性质(尤其是特征)搞清楚。例:垄断组织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来②地点:美、德等帝国主义③性质: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后在经济生活中居垄断地位的企业集团三、解读历史概念的方法介绍2、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历史概念在时间长河中不断演变,同一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因此要掌握历史概念随时间推进的阶段变化。例:垄断组织经历了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的发展历程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思想经济体制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三、解读历史概念的方法介绍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把某历史概念和其他相似的或有因果联系的或有现实联系的或有其他某种联系的概念进行比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掌握一个“概念串”,不然就会“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能达到对历史概念融会贯通的境界。例:垄断组织要弄清垄断组织与科技革命的关系,垄断组织与社会化生产和竞争的关系,垄断组织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变化的关系,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市场运行机制的关系、与经济危机的关系。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主导阶级经济思想经济体制全球经济活动14—18世纪工场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商业资产阶级重商主义政府控制的市场经济资本原始积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工业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商品输出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资本输出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产阶级凯恩斯主义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资本和技术输出例: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左”和“右”问题中国史教材中屡屡出现的“左派”和“右派”(国民党左派、国民党右派、1957年反右派斗争、“左倾”和“右倾”是同学们感到头痛的几个概念。

关于“左派”和“右派”,起源于法国大革命,当时的制宪议会(立法议会)中,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君主立宪派坐在右边,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坐在中间,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雅各宾派坐在左边。这就是左、中、右派的来历。可见,左派通常指激进派或革命派,具有更多的人民性;而右派通常指保守派甚至是反动派,更多地代表上层阶级的利益。国民党左派是指忠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遵守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这部分国民党人;国民党右派是指背叛三大政策、反对和破坏国共合作的那部分国民党人;1957年反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