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实录反思_第1页
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实录反思_第2页
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实录反思_第3页
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实录反思_第4页
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实录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实录反思版)一.教学过程:板书: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导入】师:联系生活汇总的例子提问: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以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的方法,那么你在生活中进行过类似配置溶液的操作吗?生:有,喝咖啡,泡蜂蜜水…师:没错,在生活中,我们是把咖啡的固体颗粒或者是将蜂蜜加入到水中,加的水的量是可多可少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定,想和甜点就放少点水,但是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任务是要配置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大家看,1.00mol/L,为什么不是1mol/L呢?0在小数点后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里是精确到了十分位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就是我们要配置的是精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仪器介绍】师:那么我们就不能像初中那样用烧杯来进行配置溶液了,我们要用到更加精确的量器——容量瓶。板书:一容量瓶师:大家的实验桌上的这个玻璃仪器就是容量瓶了(拿起容量瓶展示),请你们观察一下,容量瓶上面有什么标识。生:(观察),100mL,20℃,还有刻度线师:没错,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啊。我们说容量瓶是精量器,可以用来配置一定的体积的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我们这节课要配置的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这个容量瓶的溶积是100mL,且只有一条刻度线,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温度下(多少度?)20℃,我们使用这个容量瓶配置溶液,当溶液的凹液面和这条刻度线相切时,那么准确的溶剂就是(?)容量瓶上标识的容积100mL板书:1.特点:温度容积刻度线师:容量瓶有很多中规格(指导学生看课本的图),除了100mL的,还有250mL,500mL,1000mL,也有更小的50mL的。那么我们在配置溶液时就要对容量瓶进行选择了,书写仪器时也必须标明使用的是哪种规格的容量瓶。配置100mL溶液应选择100mL的容量瓶,这是使容量瓶的溶积和欲配置的溶液体积相等。如果要配置90mL溶液呢?生:也是选用100mL的容量瓶师:没错,这时我们就要选用比欲配置溶液稍大容积的容量瓶,使用时取出我们要的体积溶液即可。板书:2.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师:大家再观察一下容量瓶上有什么?生:玻璃瓶塞师:这是与容量瓶配套的磨砂的玻璃瓶塞,要用橡胶绳绑住以防丢失,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保管好。像我们前面萃取使用到的分液漏斗一样,都是配套的仪器,在使用之前都要进行?生:要检查有没漏水板书:3.使用:a使用前检漏(加水倒立观察瓶塞转180度倒立观察)师:我们要确保瓶塞的每个部位都不漏水,所以检查了一个方向之后还要将瓶塞转180度再倒立观察(操作演示)注意了,由于容量瓶是在规定的温度下有固定容积的,所以我们拿容量瓶的手法也要标准,不能用手握住容量瓶的瓶体,这样会使溶液和瓶体膨胀,导致误差。所以要用一只手的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实验步骤介绍】师:现在大家打开课本看实验步骤。(PPT展示步骤和所用仪器)实验桌上有NaCl固体,在配置溶液之前我们要?生:计算出用多少NaCl师:如何计算呢?

生:m=nM=cBVM=1.00mol/L×100mL×58.5g/mol=5.85g师:我们用到的托盘天平的可以称量到0.05g吗?(不可以)那我们要怎么办?生:称量多点5.9g师:其实称量到5.9g会产生误差,使得配置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匹配,我们要用分析天平或者电子天平来称,这两种天平都可以称到0.0001g.但是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我们用托盘天平来称量。师:下一步呢,我们将称量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实验演示)可不可以把固体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呢?生:不可以,因为溶解会放热的,不准了师:没错,容量瓶只是量器,不可以用来进行其他操作:溶解固体稀释浓溶液,也不可以拿来当反应器用板书:b不可以用于溶解稀释和反应师:溶解完我们可不可以直接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呢?生:不可以,要静置冷却到室温师:为什么?原因也是一样的,温度!好,现在我们进行下一步(转移),大家看课本的插图,要用到?生:玻璃棒师:我们要用玻璃棒来引流,下端要在刻度线下确保刻度线上没有溶质,上端呢,不能靠着瓶口,为什么?(容易使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造成?)生:溶质损失,物质的量浓度变小师:溶液转移完之后我们还要进行洗涤,因为烧杯和玻璃棒上都会残留有溶液。就像洗衣服多次少量才洗得干净一样,我们在洗涤的时候也要控制好水的量和次数,水是少量水(不能太多,要不然还没进行定容呢溶液就已经超过刻度线了,所以是少量),洗涤2-3次(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面写上实验步骤),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进行初步摇匀。师:好,到这一步我们下一步就是定容,也就是配置溶液最至关重要的一步了。首先我们同样用引流的方法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厘米处,然后?生:改用胶头滴管,为什么要这样做?师:这样做才能配置出物质的量浓度精确的溶液,不容易使溶液超过刻度线。改用胶头滴管逐渐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画图)。最后,我们把瓶塞盖上,一只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倒转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进行摇匀。师:好,那我们就大功告成了,配置好了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展示摇匀后的溶液,请一个同学认真观察)可是摇匀后溶液液面在刻度线下了,是不是实验失败了,要补加水?生:不懂或者说不可以,有一些还没流下来师:对了,大家要注意,只要前面的操作没有出现错误,那么摇匀后液面在刻度线下也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有一些溶液在瓶塞处没有流下来。最后配好的溶液还要?就存放在容量瓶中吗?生:倒出烧杯中师:你们用的试液是保存在烧杯中的吗?生:不是喔,试剂瓶中师:很好,我们最后还要将溶液倒出在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注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家对实验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没有师:下面请你们开始实验:配置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二:教学后记这是我在白云中学上的第一节化学课,属实验课,配置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去备课,于是我模仿了她的将实验与生活联系的方法在导入时联系了学生生活中的类似配液的操作。听了老师的课才发现,其实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联系学生初中的配置一定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初中用质量分数来表征溶液中溶质的量的多少,高中呢,学习了物质的量浓度来表征,这是新的知识。进而也可以由精度要求不同,仪器不同,溶质的计算方法不同步骤不同来开展这对比讲解。这个方法比单纯的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导入更有益于学生理解仪器和精度的不同。接着是介绍容量瓶,考虑到学生之前做过萃取和分液的实验,我提到了分液漏斗的检漏,在讲课时有学生还自己回忆到分液漏斗下方的活塞要检查两个方向,自然就得出容量瓶也要讲瓶塞转180度再检漏,但上平行课的时候就有学生无法一下子理解过来,所以我自然地让他们回忆了分液漏斗的检漏。对于容量瓶的使用中要使容量瓶溶剂大于或等于欲配置溶液体积,我认为可用90mL溶液的配置来进行设问。但在我上完课后观摩指导老师的课时,我发现她采用的并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设了一个选择性的问题:如果要配置200mL溶液呢,采用一个250mL容量瓶还是2个100mL容量瓶,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大部分学生认为是用2个100mL容量瓶,而没考虑到两次配液会造成更大的误差。老师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利用好这个冲突,展开误差的累计的和容量瓶的规格选用的知识教授,实在是太妙了。容量瓶的介绍不应该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听了老师的课之后,我发现可以将容量瓶的介绍放到转移的步骤来讲,即用到容量瓶的时候讲。而检漏老师则是很灵活地放到了摇匀时发现漏水的处理处讲。摇匀时才发现容量瓶漏水,要重新实验,所以检漏的必要性很自然地被强化了。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演示实验,但是没有利用好实验时的空隙反复强调注意事项,尤其是溶解和洗涤时的用水的注意事项。溶解时用的是适量水,适量这个词是很关键的,既要保证溶解得快,也要保证不能太多。由于备课时没有意识到这个字眼的重要性,我没有进行展开分析。洗涤时用的是少量水,少量也是需要强调的字眼。这个小细节就体现出自己备课并没有详细的剖析实验步骤的缺点了,所以讲完实验后,学生还是会犯溶解加水过多的错误。此外,对于实验步骤的强化我做的只是让学生课本的图下面把相应步骤补充完整,并没有让学生将实验步骤中的诸如适量,少量,2-3次,1-2cm等次圈出来,而老师在上课时都采用了这些强化的方法,并走下讲台反复强调(用粤语),并在学生实验开始前提及高二要进行操作考试,并布置了做完定容要将溶液给老师检查了才进行摇匀,听到此话,我就像是醍醐灌顶,又一次感叹老师的教育智慧,如此一来就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质量。值得一提的还有上午上实验两个班都有打烂容量瓶或者玻璃棒的情况,下午上课前老师是进行了实验仪器保管的教育,不是指责粗心,而是很人性化地说为了让其他班的同学有仪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不要打破仪器。学生实验结束之后的小结点评也是实验课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是要指出操作错误和误差分析。但是我由于没有掌握好时间,有一个班的小结之后只留了一道仰视俯视的误差分析思考题。而老师上课时在实验讲解部分介绍得很仔细,但由于做好了实验质量把关,学生的实验时间不长,做得很顺利,最后她还有时间进行简单的误差分析。因此,一节好的实验可以一定要保证到学生的实验质量,前提是你把实验的步骤讲透并强化好,让学生很清晰地知道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原因,这样一来他们才能很顺利地把实验做好,并留给老师时间来进行实验小结和点评。通过这次的备课,上课,听课,总结,我收获实在是很大很大,总结经验和教训如下:1.备课时要将工作做细:要仔细掂量每一个字眼每一句话,要充分挖掘学生已经有的知识,这个我花心思做了,专研了很多教案也思考了教学知识的国度连接,但还很不够,这次暴露出来的是对初中知识不熟悉,很感概以前的时间都用来干嘛了)肖老师强调我们写详案也是这个原因。只有教学经验丰富才有资格不备详案,但是学生在变,我以后就算教了很多年也绝不会偷懒的,要将备课做好!2.上课时要将知识强化:这是作为新老师很缺乏的。其实听了那么多节指导老师的课,我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强化的方法了,如果是概念的话,是进行练习和辨析,公式是要学生将文字公式写在旁边加联系巩固,对于一些步骤类的或者是概念的知识点,则要让学生把关键词或句子画出来,如果是常考考点,还要让学生读多几遍。可是我课是听了,却没能很自然地应用到自己的课里面。强化方面老师做的很有特色的还有一点,走到学生中用粤语的一些幽默话语进行强调,进而用会普通话反复强调两次。当然还可以在课件和板书方面来进行强化,课件中用有色的或者小动画(我就有很多小动画图标,但大部分都起了分散注意力的作用了,此点自己要强烈反省)将关键的字或注意事项标出,板书则是着重板出在要学生做好笔记的归纳性的知识。3.听课不是机械地记录,而是智慧地吸收:在云中指导老师真的很好,给我很大的自由备课和上课,上完课之后给我修改意见再让我上一节平行课,这是我进行调整和“赎罪”的机会,然后才是去听她的课来学习一些更好的处理方式。在水荫路校区时,我听了很多的课,由于练过速记,真的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了,写听课记录是完完全全写了,造成工作簿的听课记录纸不够写。现在想想是很愚蠢的做法。听课不是盲目地把知道老师的话记录下来,而是要看老师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处理教学顺序,如何进行强化,如何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进度,并吸纳好的类比的例子和练习题等等。4.总结与反思一定要及时做好:总结的第一步是写教学后记,回忆上课的情景,充分挖掘自己备课和上课的优缺点,做出科学评价。然后是结合指导老师的课进行学习,当然就像我们不能全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