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普查制度(完整资料)_第1页
地质灾害普查制度(完整资料)_第2页
地质灾害普查制度(完整资料)_第3页
地质灾害普查制度(完整资料)_第4页
地质灾害普查制度(完整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灾害普查制度(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地质灾害普查制度(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六枝特区郎岱镇青菜塘煤矿地质灾害普查制度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青菜塘煤矿2017年3月8日地质灾害普查制度为了全面、准确掌握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的发展变化情况,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以上级关于生态建设、防灾减灾决策部署和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为依托,进一步提高我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巩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为充分掌握井田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发生、发展规律,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编制年度地质灾害普查制度.一、目的以上级关于生态建设、防灾减灾决策部署和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为依托,着眼普及地灾防治法规常识,传授科学防灾理念,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动员全矿力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我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巩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二、工作目标为充分掌握井田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发生、发展规律,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为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供准确依据,根据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所称地质灾害调查排查,是指职能管理部门在上一年度排查的基础上,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类型、规模、特征、威胁范围和对象、稳定性和危害性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排查分析,为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供依据。三、成立地质灾害普查领导组组长:田锦荣(矿长)副组长:詹忠伦(总工程师)成员:谭永华(安全矿长)杨海(生产矿长)董桂学(机电矿长)刘冠军(生产科长)王加文(安全科长)刘念(通防科长)杨成付(机运科长)杨先付(调度主任)李定良(综合办主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刘冠军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地质灾害排查日常工作。领导组职责:组长:全面负责地质灾害及普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科室普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因素调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成员: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下主要根据各专业结合矿井实际,切实认真的进行本专业的地质灾害隐蔽致灾因素调查,共同开展完成地质灾害(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矿总工程师要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具体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摸底工作,并负责编制专业内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工作,生产技术科负责本矿区内的隐蔽致灾专业知识培训,科室负责人负责督促帮扶区队人员共同提高专业知识。收集现场资料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消除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四、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及重点排查期:(一)防治重点:1、人员居住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根据几年全矿地质灾害普查情况和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分析,地质灾害活动区域主要在工程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较大的区域。我矿防治重点:由于受地质环境的影响,雨季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可能性较大。2、主要排土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我矿排土交通道路的地质灾害主要是道路两侧的边坡,由于切坡过陡导致稳定性差,汛期明显加剧边坡的失稳,导致崩塌、滑坡。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监管,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3、矿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矿区、工业区主要表现为排土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显得十分重要.领导组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测检查管理,督促相关科室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范不合理工程行为,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矿区周围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特别重视岩土和废渣堆放点的监测,防止暴雨引发矿渣滑坡或泥石流灾害.4、河流及水利设施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对外排土场范围要加强防范因强降雨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相关科室、部门要加强预测防范,落实责任,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进行合理避让,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重点排查期:我矿地质灾害表现形式主要是雨季型,主要发生在主汛期5月至9月,以突发性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为主,集中强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为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并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发生的滞后性,全矿地质灾害防治以汛期5月至10月作为重点防范期。要求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早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五、防治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矿雨季“三防”工作领导组,组长由矿长担任,副组长由各分管副矿长担任,成员由副总及各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担任。发生地质灾害后的指挥机构为矿地质灾害专项应急指挥部,按《青菜塘煤矿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执行.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成立或调整充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拟订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带班领导、值班人员、值班电话.要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日常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机构建全、人员落实;要组织编制和及时发布辖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到层层负责,分级管理;4、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计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防治;5、制定重要隐患点防灾预案;6、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增强职工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条件时要组织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应急演练;7、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的检查,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二)强化协调配合。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排查、检查;积极协助办公室做好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治理责任认定和责任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建筑物、设施、场地等落实防灾措施,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三)落实预防措施。一是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每处灾害点必须逐级落实具体责任人及监测人,按规定要求做好监测预报工作.二是加强监测预报。要密切关注气象台发布的强降水天气过程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认真分析本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预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三是落实防灾措施.1、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汇报制度,做好值班记录。2、保证地面河道等排水系统的畅通,对已有排水设施河道等进行清理、疏通,保证雨季排水设施完好、畅通.3、组织全矿开展汛期险情和地质灾害方面的知识学习,提高职工的对汛期险情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事故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形成、特征和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抢险救援的基本技能。4、强化防汛管理,制定各项汛期管理考核制度,对失职或不落实者进行处罚或追究责任.5、对本矿及周边矿井的采空区、塌陷区进行彻底清查,疏通排水涵洞,回填低凹处。灌浆堵塞各种裂隙,对受水害威胁的地点进行分级分区式监控,对各要害场所的排水设备和供电设备定期检查,做到全部完好,管、阀、引水装置等设施齐全完善,供电保护系统和各种电缆、防避雷装置可靠有效,确保安全生产。6、对行政福利区、工业场地、采坑出入口要进行逐一排查,对有可能导入洪水的上缘相关地带挖凿截洪沟,防止汛期洪水淹井事故发生。7、对矿区内的破旧房屋进行排查.对墙体破裂、有被淹坍塌危险的房屋进行拆除、封闭,防止汛期人员进入发生事故。8、特别抓好水泵检修、供电线路检修、保护预防性整定试验等工作,确保排水顺畅和供电设备完好、系统可靠,备用能力充足。对排水系统能力进行认真测定,合理匹配水泵管路,保证系统排水能力达到规定要求,确保高质量完成水泵的联合试运转;努力抓好防治水工作,确保实现雨季安全生产。9、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因制度不落实或失职行为造成事故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严格追究责任。10、开展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排查、检查,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在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要设臵明显警示标志,予以公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工程建设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并采取工程应急治理或者搬迁避让措施,保证地质灾害危险区内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四是开展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举措。(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计划,充分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地质灾害的性质、危害以及防御的基本措施向职工宣传到位,增强职工的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五)突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汛期是我矿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也是全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防范期。(六)认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一旦发生险情,要及时组织力量、筹集资金,采取有力措施,排除险情.一方面要按照地质灾害报告制度的要求,及时将灾情险情向当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公司报告;另一方面要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并进行妥善安置.有必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应按照《青菜塘煤矿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对于险情发生区域,要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科学分析灾、险情的发展变化,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救灾防灾工作有效有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一、工程概况1、1号站1号站位于丰和路路中,沿丰和路南北向布置;车站东侧为丰和园小区和三官庙农贸市场、车站西侧叶语田园小区和新泉佳苑小区;车站位于道路中间,丰和路规划道路宽40m。车站为11m站台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结构采用半盖挖法施工。车站起点里程右K14+203.81,终点里程为K14+662.41,车站长度约458.4m,车站宽度约19.7~23。8m,底板埋深约16。61m.车站共设8个出入口,3个安全出口,4组风亭。2、1号站~2号站区间区间线路出1号站后沿丰和路向前敷设,在丰和路与立交路交叉口东北角向东拐入南京路,之后沿南京路向东敷设,最后进入位于南京路南侧的2号站。区间长度为984。28m,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3、2号站2号站位于南京路与三环东路Y形交口东侧,梅花园小区北侧的地块内,沿南京路东西向设置。车站为11m站台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施工。车站起点里程K15+646.690,终点里程为K15+885。490,车站长度约238.8m,车站宽度约19.7~24.1m。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两组风亭。4、2号站~3号站区间区间线路由2号站引出后,沿南京路布设,之后下穿绿地到达文博园园站.区间长度为1304.980m,采用盾构法施工.二、线路区地质环境特征1、地形地貌XX市区位于鲁南山区向黄淮海平原过渡的部位,以平原为主,中部斜插丘陵山带,区内山体最大海拔标高153.00m,一般标高100.00m左右。山体坡角一般为15°~35°。平原是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其中黄河故道地势较高,海拔标高36。00~42.00m,其余地势低平,海拔标高32.00~36.00m,自北西向南东微倾斜.根据地貌的分类原则:形态+成因+微地貌特征,XX市区内的地貌形态主要有丘陵(残丘)和平原两大类,前者是剥蚀—溶蚀作用的结果,后者是堆积作用的结果。1号站和到3号站位于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地势较平坦.(附图1)04标段范围图1XX市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图04标段范围04标段范围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04标段范围覆盖层均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物(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第四系晚更新冲积层(Q3al),场地内均匀分布,厚度随地表起伏有所不同;下伏基岩奥陶系石灰岩等.结合地貌特征,勘察场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1层杂填土(Q4ml)1-2层素填土(Q4ml)2-3-1层淤泥质黏土(Q4al)2-3—2层黏土(Q4al)2-5-3层粉土(Q4al)5-3-4黏土(Q3al)11—2—2层强风化石灰岩(O1m+x)11-2-3层中风化石灰岩(O1m+x)11—2—3A层破碎中风化石灰岩(O1m+x)3、水文地质条件工程线沿线区域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孔隙水)和承压水(碳酸盐裂隙岩溶水)。潜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水位埋深1.8~3.50m,水位标高29。35~30.45m,含水层主要为粉土2-5-3层及杂填土1—1层,局部位于黏土2-3-2层里.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以蒸发、侧向径流、人工开采方式排泄。地下水动态季节性变化显著,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达到最低点;7、8月是降雨高峰期,地下水位迅速上升达到最高点,变化幅度约为1.0~2.0m。承压水,属于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主要贮存于灰岩裂隙中。本次设置两个观测孔,观测结果显示,D2S13XZ16号孔该层地下水稳定水头埋深6.35m,稳定水头标高25.93m,D2S13CZ10未观测到水位.说明场地内裂隙岩溶水的透水性和富水性取决于基岩裂隙的发育程度和裂隙的充填情况。裂隙岩溶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径流在丘陵区受地形控制,由高处流向地处平原区,但在平原区受人工开采影响,岩溶水表现为由四周流向开采降落漏斗中心的汇流型径流,水力度较大;排泄以人工开采为主.地下水动态一般每年雨季降水高峰期后一到两个月(8、9月)岩溶水达到最高点,随后水位逐渐下降,至次年旱季末(4、5月)水位下降至最低点,年变幅在5.0~10.0m.(附图2)图2XX市地区区域水文地质图三、工程建设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1、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⑴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质剖面图可知,区间隧道结构顶板随隧道起伏穿过的土层依次为:黏土5-3-4层、中风化灰岩10—1-3层、全风化页岩10-7A-1层、全风化页岩10—7B—1层、全风化灰岩11—1—1层。结构位于穿越软硬不均地层,软硬不均导致围岩稳定性差,开挖后自稳时间短,易发生坍塌现象。盾构机位于黏性土层中时,围岩稳定性较差;该层黏土粘粒含量较大,初始掘进速度较快,但易造成刀盘处聚集泥饼,掘导致进速度急剧下降;本区间多次穿越软硬不均地层,软硬不均会导致掘进速度下降。在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掘进速度的下降会导致上方土体流失过多造成坍塌和地面下沉等情况。⑵2号站在采空区附近,受煤矿开采形成的塌陷区终采时间较长,且采空塌陷区域被处理,后期施工可能会遭受采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⑶岩溶地层,岩溶洞隙上存在一定厚度的土层,在地下水频繁作用下,形成土洞进而引起地面塌陷,影响地铁结构基础稳定;构筑物底板下岩体破碎或存在溶沟、溶蚀裂隙、溶洞,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在溶蚀作用下,它们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可能影响构筑物基础稳定。施工过程中对基底土层的扰动、爆破震动以及地下水控制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水位波动,将增加诱发岩溶塌陷的风险;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经过岩溶地质时,如有空洞会导致盾构机刀盘沉降等险情⑷特殊性粘土,填土1—1层,成分复杂,力学性质较差,易坍塌;黏土2—3—3层,软塑~可塑,局部夹粉土层,自稳能力差,受扰动后力学性质较差,易坍塌;黏土5-3-4层具有弱~中等膨胀性,其胀缩具有可逆性,地铁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一般会经历雨季、旱季,容易使土体中含水量发生反复变化,造成膨胀土的反复胀缩变形,土体在胀缩变形过程中能产生较高的膨胀力,造成围岩压力增大,增加支护结构的受力,造成围岩失稳.2、涌水、涌砂灾害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灰岩裂隙中。裂隙岩溶水的透水性和富水性取决于基岩裂隙的发育程度和裂隙的充填情况。裂隙岩溶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径流在丘陵区受地形控制,由高处流向地处平原区,但在平原区受人工开采影响,岩溶水表现为由四周流向开采降落漏斗中心的汇流型径流,水力度较大。2号站及七里沟车站围护结构采用了止水措施,但桩插入岩层深度有限,无法完全截断承压水,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基坑突涌的可能性。3、滑坡1号站及2号站的地层分为1-1层杂填土(Q4ml)1-2层素填土(Q4ml)2—3-1层淤泥质黏土(Q4al)2—3-2层黏土(Q4al)2—5-3层粉土(Q4al)5—3—4黏土(Q3al)11-2—2层强风化石灰岩(O1m+x)11-2—3层中风化石灰岩(O1m+x)11—2-3A层破碎中风化石灰岩(O1m+x).填土1-1层,成分复杂,力学性质较差,;黏土2—3-3层,软塑~可塑,局部夹粉土层,自稳能力差,受扰动后力学性质较差,;黏土5—3-4层具有弱~中等膨胀性,其胀缩具有可逆性,地铁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一般会经历雨季、旱季,容易使土体中含水量发生反复变化,造成膨胀土的反复胀缩变形,土体在胀缩变形过程中能产生较高的膨胀力,造成围岩压力增大,增加支护结构的受力。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对基底土层的扰动、爆破震动以及地下水控制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水位波动,将增加土方滑坡的风险。四、地质灾害预防治1、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的预防治⑴区间隧道位于软硬不均地层及粘性土层中,围岩稳定性差掘进过程中易发生坍塌。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掘进情况调整掘进参数,防止对设备造成损坏。隧道穿越的黏土层,在盾构机掘进的过程中,易因黏着造成盾构设备或管路堵塞,应根据掘进情况,对盾构设备及输送管路及时进行清理。在掘进过程中加强地面沉降监测。⑵2号站在采空区附近,后期施工可能会遭受采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开挖面的监测,发现空采区及时处理。⑶岩溶地层,结构底板下岩体破碎或存在溶沟、溶蚀裂隙、溶洞,可能影响构筑物基础稳定。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刀盘沉降等险情。在施工前应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对区间以及结构内部岩溶底层进行注浆处理。⑷1号站及2号站地层成分复杂,填土自稳能力差,受扰动后力学性质较差,易坍塌;黏土胀缩具有可逆性,地铁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一般会经历雨季、旱季,容易使土体中含水量发生反复变化,造成膨胀土的反复胀缩变形,土体在胀缩变形过程中能产生较高的膨胀力,造成围岩压力增大,增加支护结构的受力,造成围岩失稳。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快施工进度、加强对开挖土方的支护。2、涌水、涌砂灾害在基坑内布置降水井,开挖时时刻监测是够有突涌水头,如发现应采取及时封堵措施。在降水过程中当基坑抽水量过大,可能会造成基坑外地下水位大幅降低,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如引起周围地面产生沉降开裂、临近建(构)筑物出现开裂、管线破裂产生等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对地下水位的动态监测,对地面沉降变形监测,对基坑和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等,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既有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安全.3、滑坡1号站及2号站的土层成分复杂力学性质较差,开挖过程中易发生滑坡。故施工时应加强支护措施以保证边坡安全,附属结构施工过程中如遇结构底板在填土层时,由于填土层无法满足基地要求,应把填土层进行处理(如置换)五、结语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多种地质灾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灾害发生条件和可能性,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书记、项目总工、安全总监组员:生产副经理、副总工、安质部部长、工程部部长、物资部部长、现场安全员、现场施工技术员。地质灾害现场处置方案山西路桥集团长临高速路基总承包LJ9A项目部二零一五年地质灾害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的特征1、危险性分析(1)地质灾害事故主要有山体岩层移位、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2)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区域和地点我项目部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主要是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隐患,多发生于雨季汛期(6-9月)。3、地质灾害事故前征兆(1)山体出现位移、裂缝.(2)遇到强降雨天气、地面水土流失严重.(3)雨季强降雨造成地表潜水位升高,影响表土的稳定性,房屋结构损坏,斑裂、倒塌。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事故报告原则:接到有关部门地质灾害预警或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事故发生后,事故地点及时向应急值班人员汇报,由应急值班人员及时向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或办公室报告。2、统一指挥原则:根据指挥部总指挥的命令,在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调动各方面救援力量,落实责任,科学组织,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快速、有序进行。3、救人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及时撤人,加强观察。积极自救,及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和矿井财产免受损失。4、及时抢险原则: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相关部门、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地,相应的救援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到达。5、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要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三、应急组织与职责项目部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项目部,负责统一指挥、应急决策、协调地质灾害造成的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灾情发生后由指挥部组织进行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协调各工作组,落实指挥部决定和交办的其他事项。1、组织机构及职责总指挥:刘景玉职责:应急救援工作诸事项的决断权;项目部所有资源的调配权;申请外部应急资源的决断权.副总指挥:赵志军张巨国李国庆胡建勇贺来国曾雁玲职责: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分管的救援队伍,开展相应工作,协助总指挥对应急决策。成员:通讯信息部、后勤物资保障部、财务部、材料部、应急抢险救灾部、安全疏散警戒部等相关部门、各区队负责人。职责:执行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命令,确保落实到位。协助总指挥及副总指挥对应急决策,指挥分管的救援队伍进行救援。2、指挥部及安全部职责(1)指挥部职责:贯彻长临公司关于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配合县指挥部对地质灾害进行调查与处理,研究部署项目部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并制定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统一指挥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并协调各工作组及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正确科学的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及可能涉及的范围及损失程度;研究合理救援行动方案,做到减少伤亡及损失。(2)安全部职责:负责起草应急预案、地质灾害现场处置方案等文书性工作,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报告。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工作,对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进行预测,及时发布灾情通报。联络协调各工作组,落实指挥部决定和交办的其他事项。3、项目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部,具体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1)现场指挥部部长:刘景玉成员:赵志军贺来国张巨国李国庆主要职责:负责指挥现场救援救治队伍;组织调配救援的人员、物资;协助总指挥研究制定变更事故处理方案;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提出应急治理措施,负责水源等环境污染次生灾害的应急处理.(2)抢险救灾部部长:赵小萍成员:乔磊王超群宋娜王春晖主要职责:负责指挥现场救援救治队伍,调集抢险队伍,救灾设备物资、工具、车辆进入灾区抢险,根据灾情的发展,有计划的抢救撤离人员、财产;组着好抢险队伍,按计划步聚抢险,保证抢险队伍及灾区人员安全.(3)通讯信息保障部部长:息剑霏成员:李文革杨立功陈勇主要职责:负责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通信设施,保障救灾通讯畅通;必要时可实施广播通知,以保障救灾工作顺利进行.(4)后勤物资保障部部长:张海兵成员:邵林凯席涛幸超主要职责:负责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筹集、调集应急救援供风、供电、给排水设备;协助灾情调查、统计工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5)财务部部长:吕晋东成员:郑惠娟杨秀丽主要职责:筹集救灾经费,统一管理上级下拨救灾的经费,设立抢险救灾专项资金,调动资金使用;负责向长临公司申请救灾经费计划。(6)安全疏散警戒治安部:ﻩ部长:何子忠成员:柴珍张爱王永胜主要职责:A为保障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负责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负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执行指挥机构的通告。B事故较大,应负责疏散人群的数量统计,所需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路线,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作准备,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条件.四、报告及通知程序1、报告程序接到地质灾害预警或因地质灾害导致的各类事故发生后,事故地点应立即报告项目部通讯信息部,由通讯信息部向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根据事故的情况立即下达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命令,组织实施救援。事故汇报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别、性质、经过。2、通知程序(1)由现场人员通知通讯信息部,通讯信息部得到事故信息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2)应急指挥部下达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各部人员迅速到位,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争议及时处理。(3)各部人员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按各自职责展开救援。五、响应分级及响应程序(一)响应分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响应、及时抢险、救人优先、属地为主”的原则执行。按照事故分级响应标准,执行响应等级响应程序和启动响应的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Ⅰ级),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Ⅱ级),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Ⅲ级),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Ⅳ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响应程序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发生重大事故、发生较大事故、发生一般事故后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同时,总指挥立即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况立即启动项目部应急预案,必要时,向长临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汇报。六、扩大应急程序当发生地质灾害事故超出项目部救灾能力,并立即向上级政府部门提出启动上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建议。(1)应急行动:总指挥下达应急指挥部领导关于抢险救援的指导意见,各工作组立即执行抢险救援行动.(2)扩大响应:在启动各相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实救过程中仍确定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时,应立即向上级政府部门提出启动上级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事故处置过程中,应每隔4小时续报一次。必要时,由总指挥下达向上级请求协调或增援命令。七、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接到地质灾害预警或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升井和抢险施救、保护职工、防止事故扩大等应急行动。并及时向长临公司报告处置情况.(2)统一指挥项目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和到达现场后,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现场各工作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总指挥及时作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须的各种决定,尽一切力量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总指挥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作出事故应急范围、应急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等相应决定;指挥部为现场处置各工作组之间建立畅通有序的协调配合机制.八、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及应急措施1、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1)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渠.(2)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入渗,对已有塌陷坑进行填堵处理,防止地表水注入。2、应急措施(1)当事故影响或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造成或可能造成威胁时,应采取多种快捷有效方式及时向处于险区人员发出撤离警报。(2)告知处于险区人员事故性质、事故的危害和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险区人员能够及时作出自我防护响应。(3)决定实施撤离或疏散时,应通过广播、群呼等方式发出警报信号或确保人员了解撤离或疏散的有关信息,如撤离路线、随身防护用品、自救逃生知识技能、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并到安全区集合.(4)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对于处于危险区的工程及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这四个环节每一个都含有很大的防灾减灾的机会。(5)崩塌、滑坡灾害时,观察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6)拉线、设置警标。对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区域及周围分析影响区边界外20m,拉线、设置警标,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九、应急抢险统一指挥,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科学施救,结合现场条件,按相应抢险救援技术方案和应急措施组织抢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现场有序施救.确保救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和遇险人员的紧急撤离,营救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防止抢险施救过程中的次生事故发生。十、应急控制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业人员对事态的发展进行24小时监测,对任何可能产生的危害,必须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手段、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将预警信息传达给职工,采取有力措施,保护职工安全.同时,采取必要手段遏制事态发生和发展.2、对可能的次生地质灾害事故、受损房屋、建筑物垮塌危险性等危险源进行监测控制.在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拆除、保护等有效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妥善处置。3、必须对可能的次生地质灾害等事故进行分析,明确人员躲避、撤离等措施妥善处置。十一、现场维护与稳定1、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指挥部命令,结合实际情况,立即在事故单位及事故现场周围建立必要范围的警戒区域,实施合理的交通管制,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对重点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2、警戒范围根据事态发展及时进行相应调整。3、现场安全与维护稳定由警戒保卫组负责.4、必要时,可请求属地政府公安、交通部门支援。十二、人群疏散与安置1、根据事故大小、持续时间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确定人群疏散范围。2、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维护稳定,搞好宣传,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有秩序地组织职工撤离。十三、妥善安抚与善后在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适时看望慰问受伤人员及死亡、失踪人员亲属,看望慰问事故区域及疏散安置的职工。指挥部要充分发挥公司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深入地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保持职工的思想稳定.按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四、现场恢复与应急结束(1)现场抢险施救工作基本结束、事故的危险源被排除、事故发展态势被控制住后,及时将事故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总指挥下达现场恢复命令。(2)由技术专家组会同现场抢险组拟定现场恢复报告。内容包括:指挥部命令下达;宣布现场处置结束;部署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撤点、撤离和工作交接;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估;恢复正常状态等。(3)对现场恢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恢复报告必须有充分的考虑,同时,在现场恢复报告中要有提出改造、改善生产技术条件和加强生产环境安全基础保障等建议。(4)指挥部值班人员在险区人员全部确保无误后,向项目部领导汇报。经总指挥批准,现场应急结束,并按制定的开工验收安全措施,恢复正常生产。现场清理工作,认真细致、清理彻底,无潜在危险,具备恢复正常的安全生产条件,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命令,解除警戒,现场维护与稳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行为,维护委托单位和评估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质量,根据《价格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就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和规划实施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治理措施等活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县级以上人民***或国土资源部门确定的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第三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是指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接受委托,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和规范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以及编制评估报告和组织报告评审等收取的费用。

第四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属于中介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和自愿有偿的原则.委托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自主选择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评估机构可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第五条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收费办法,并负责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办法。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办法应根据评估区面积、规划人口、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

第六条

评估机构提供服务,应当符合相应规程规范的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公平竞争,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

第七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实行***指导价。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以下简称“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浮动幅度为上下20%,具体收费标准由评估机构与委托人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

第八条

地质灾害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