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采收加工与炮制应用_第1页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炮制应用_第2页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炮制应用_第3页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炮制应用_第4页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炮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炮制应用第1页/共55页2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生药的合理采收应建立在对生药的道地性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位的产量变化结合起来考虑,确定最佳采收期。

一、确定适宜的采收时期有效成分的总量=单产量×有效成分%含量。总量最大值时,即为适宜采收期。第2页/共55页3二

、一般采收原则1.

根和根茎类:宜在生长停止,花、叶萎谢时的休眠期,或在初春发芽前采收。但也有例外,如柴胡、明党参在春天采收较好,太子参在夏季采收较好;延胡索立夏后地上部分枯萎,多在谷雨和立夏之间采挖。延胡索第3页/共55页4

2.叶和全草类:宜在花蕾将开放或花盛开的植物生长最旺盛时采收,但桑叶须经霜后采收,枇杷叶、银杏叶由绿转黄采收。板蓝根银杏第4页/共55页5

3.树皮和根皮: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根皮多在秋季采收。

杜仲杜仲牡丹丹皮第5页/共55页64.

花类:花刚开放时采收,金银花、丁香宜在花蕾期采收;红花宜在花冠由黄变橙红时采收。川红花川红花金银花第6页/共55页75.果实和种子类:果实宜在已成熟时采收,少数用未成熟的果实,如枳实。种子类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枳实皱皮木瓜第7页/共55页86.

菌、藻、孢子类生药:如麦角麦角在寄主(黑麦等)收割前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茯芩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应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飞散。茯芩第8页/共55页97.动物类、昆虫类生药,必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则在三月收集,过时虫卵孵化成虫影响药效。在生药采收中要注意保护野生药源,合理采挖,计划采药。凡用地上部分者要留根,凡用地下部分者要采大留小,采密留稀,皮类生药不得环剥。第9页/共55页10第二节

生药的加工贮存

一.

产地加工:中药材产地加工或称初加工,是指从药用部位采收到形成商品药材的过程,一般不包括中药炮制。加工目的:纯净药材,去掉非药用部位与杂质等。按药典规定加工修制,便于干燥、包装、运输和贮藏。有利于贮藏、保持有效成分,保证疗效。

第10页/共55页11各种药材加工原则1.根及根茎类药材:采后应去净地上茎叶,泥土和须毛,而后根据药材的性质迅速晒干或阴干。2.叶、全草类药材:一般含挥发油较多,故采后宜阴干,有的在干燥前须扎成小把,如薄荷。3.

花类药材:除保证有效成分不致损失外,还应保持花色鲜艳,花朵完整。一般在采收后直接晒干,尽量缩短烘晒时间。第11页/共55页124.果实、种子类药材:果实采后须直接晒干。种子一般在采收时多带果壳和茎杆。晒干后应除净,取出种子。5.皮类药材:一般在采收后除去内部木心,晒干,如远志,有的应切成一定大小的片块,有的还应刮去外皮粗皮,有的宜阴干。6.动物类:品种不同,加工方法极不一致,一般兽皮须经整理切洗后迅速烘干或晒干。第12页/共55页13二.

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及时除去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蛀虫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一)常用的干燥方法阳干:适用于肉质根类药物

烘干:人工加温方法,以50~60℃为宜,抑制酶的活力(酶最适温度20~45℃)

阴干: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草类药材。(二)

生药干燥中新技术的应用

远红外加热干燥

微波干燥第13页/共55页14三.

贮藏与保管

(一)药材的防霉(二)药材的防虫(三)药材的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

1.变色:

指药材质量发生改变而导致颜色发生变化.2.泛油:

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前者如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当归。

(四)药材贮藏新技术的应用1.气调贮藏2.应用除氧剂养护中药3.核辐射灭菌第14页/共55页15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含义:概括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

第15页/共55页16一、四气

(一)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二)标定四气的依据:

1.与所治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对;

2.

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三)临床意义:指导治疗。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和用药原则。第16页/共55页17二、五味(一)含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1.辛味:行气、行血、发散以及芳香化湿,芳香开窍,

芳香避秽。

2.苦味:能泄(包括清泄、通泄、降泄)、能燥、能坚阴

3.

甘味:

能补益、能缓急、能和中

4.

酸味:

收敛、固涩

5.

咸味:

软坚散结、泻下利水渗湿(三)五味的标定依据:

1.真实滋味

2.药物的作用第17页/共55页18三、归经:(一)含义: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二)确定归经的依据:

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立

1.根据服药后药效应所在,或侧重于经络辨证或侧重于脏腑辨证

2.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

(三)临床意义:提高用药的准确性第18页/共55页19经络能够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疾病也可以反映到体表。第19页/共55页20

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肝经病变,每见肋痛、抽搐等证;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朱砂能安神,归心经。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的不同,如肺热咳漱,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都归肺经,可是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则温肺寒,百合补肺虚,葶苈子泻肺实。第20页/共55页21

四、升降浮沉

(一)含义:用以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确定的依据:

可将药物功效直接作为确定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依据

(二)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是炮制和配伍

(三)意义:1.利用药物调节紊乱的气机

2.因势利导,有利于祛邪外出

第21页/共55页22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沉浮的作用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泻利。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消导积滞、潜阳息风、降逆、收敛、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第22页/共55页23

五、毒性

(一)含义:广义的毒性:药物的偏性

狭义的毒性: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伤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度的性能

(二)影响毒性的因素:

药物用量大小是影响药物毒性最主要的因素。

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贮存、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药是否对证、患者体质禀赋等均可影响药物的毒性反应

(三)正确对待中药毒性:

“有毒观念,无毒用药”第23页/共55页24一、炮制(一)含义: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传统制药技术。(二)目的:

①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②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③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④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⑤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

以便于服用。

第三节

影响中药性能的因素

第24页/共55页25(三)炮制的方法:①修治: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②水制:洗、淋、泡、润、漂、水飞③火制:炒、炙、煅、煨、烘焙④水火共制:煮、蒸、淬等⑤其它制法:制霜、发酵、发芽第25页/共55页26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炮制可以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

生首乌性微温,味涩苦,能润肠通便。

制首乌(酒蒸制)性温,味甘,滋补强壮。

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蒸制)味甘,微温,补血,滋阴。

生甘草甘、平,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炙甘草甘、温,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第26页/共55页27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势(升降沉浮)

大黄为苦寒药,主沉降,作用下行而泻下;

酒大黄(酒蒸)借酒之力,作用上行,能清头目之火。

黄柏生品主清下焦湿热,酒炙后原作用上行,兼清上焦之热。

砂仁生品行气开胃消食,作用于中焦,盐炙后能下行,治疗小便频数之症。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第27页/共55页28炮制影响药物的归经“五味所入”的理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心入肺,咸入肾)在炮制理论中引申为“醋制入肝,入盐走肾,甘缓益元”等理论。

生姜主入肺,发散力强,主用于发汗解表;

干姜主入心,燥湿力强,主用于回阳救逆;

煨姜主入胃,止呕力强,主用于和中止呕;

姜炭主入脾,止血力强,主用于温经止血。

柴胡生品能升能散,解表退热力强,醋制柴胡能引要入肝,发挥疏肝解郁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第28页/共55页29炮制可缓和药性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会带来副作用,所以要通过炮制来纠正其偏盛之性。

生麻黄辛散力强,解表力强,主用于外感风寒的表实症;

炙麻黄可以缓和生麻黄的辛散之力,可用于老人及小儿的风寒表症,同时又兼有止咳平喘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第29页/共55页30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蜜炙款冬花可以提高润肺止咳作用;

油炙淫阳藿可以提高壮阳作用;

盐制杜仲可以提高补肝肾和降压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第30页/共55页31二、

配伍:

(一)含义: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的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二)内容:“配伍七情”

单行不仅是指单味药的使用,也包括两药合用,相互之间不影响的配伍情况。

第31页/共55页32

配伍内容:“配伍七情”

不影响:单行

增效:相须、相使

功效

减效:相恶相互影响

增强毒性:相反

毒性

降低毒性:相畏、相杀

第32页/共55页33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药物配合应用,可以明显地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第33页/共55页34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能相互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第34页/共55页35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乌头反半夏、瓜篓、贝母、白蔹、白芨;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第35页/共55页36乌头反半夏、瓜篓、贝母、白蔹、白芨;白芨贝母白芨瓜篓白蔹乌头半夏第36页/共55页37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第37页/共55页38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沙参藜芦细辛白芍藜芦第38页/共55页39第39页/共55页40十九畏(恶)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佗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密佗僧(氧化铅PbO)。第40页/共55页41配伍内容:“配伍七情”

七情配伍是相对的:

①与病情有关。

②与剂量有关。

③与剂型、药用部位有关。

④药对之间配伍关系是复杂的。

第41页/共55页42中药的应用

(一)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2、妊娠禁忌

3、饮食禁忌

4、病证禁忌

第42页/共55页43中药的应用

(二)剂量:

含义:单味药干燥后的饮片用于汤剂中成人一日的内服量。确定剂量的因素:①药材因素:药材质地、药材性味、有毒、无毒。②应用方面:剂型、用药目的、方药配伍。③患者因素:年龄大小、性别、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势轻重等。

第43页/共55页44补充资料:中国的药材市场第44页/共55页45国家批准的全国17家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

哈尔滨三棵树市场

河北安国药材市场山东鄄城药材市场安徽亳州药材市场

河南禹州药材市场

湖北蕲州药材市场

湖南廉桥药材市场

湖南岳阳药材市场

江西漳州药材市场

西安万寿路药材市场兰州市黄河药材市场

广西玉林药材市场

广州市清平药材市场广东普宁药材市场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昆明菊花园药材市场

重庆市解放路药市鄄juàn蕲[qí]第45页/共55页46河北安国药材市场

河北安国县古称祁州,因药业繁荣而闻名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素有“药州”之称。历史上与河南禹州(今禹县)并称为“南禹州、北祁州”两大药市。第46页/共55页47

自在公元1101年北宋徽宗,每年清明节举行庙会,庙会期间各地药商云集,整个祁州镇,药气熏天,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各路客商每天交流药材的数量多达数千万斤,成交额达白银数万两。成为四面八方中药材交流的中心,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药材集散市场。

第47页/共55页48安国的药材加工炮制经数百年的生产实践,积累了一套完整的经验,有许多独到之处,其“刀法”为药业之冠。“百刀槟榔”,一个槟榔可切100多片,且片片均匀;“蝉翼清夏”,同蚕豆大小的半夏,切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