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渝煤矿 矿业权价款计算结果的报告_第1页
中渝煤矿 矿业权价款计算结果的报告_第2页
中渝煤矿 矿业权价款计算结果的报告_第3页
中渝煤矿 矿业权价款计算结果的报告_第4页
中渝煤矿 矿业权价款计算结果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国土规划院价备申字[2020]285号关于申请六枝特区中渝煤矿矿业权价款计算结果的报告附件1:矿业权价款计算书及说明附件2:《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煤炭附件3:采矿许可证复印件附件4:营业执照复印件贵州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11月24日2020年11月24日《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煤炭资源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二〇二〇年十月三十日报告名称: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申报单位:六枝特区中渝煤矿法定代表人:李军才勘查单位:贵州黔峰伟业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左华平法定代表人:闵建评审汇报人:田清山会议主持人:黄志强储量评审机构法定代表人:曹志德评审专家组组长:熊孟辉(地质)评审专家组成员:曹志德(地质)陈华(地质)裴永炜(水工环)罗忠文(物探)签发日期:二〇二〇年十月三十日1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渝煤矿对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渝煤矿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于2020年10月编制完成《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提提交的《报告》资料齐全,包括文字报告1本、附图36张,附表4册,附件9份。受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委托,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聘请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地质、物探(煤田测井)、水文专业的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名单附后),于2020年10月15日在贵阳市对《报告》进行会审。会后,编制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报告》作了补充修改,经专家复核,符合要求,现形成评审意见如下:一、矿区概况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调整)位于六枝县城西南方,行政规划属六枝特区。兼并重组调整矿区的2608'31"。中渝煤矿位于六枝特区西南部的中寨乡辖区内,属于普郎煤田归宗井田西北部。距六枝特区人民政府约50km、矿区经郎岱至水黄高等级公路12公里,交通位置方矿区属云贵高原中山切割侵蚀、剥蚀、溶蚀高原山地地貌,北部低、南部高。区内山势与地层走向一致,地貌成因类型以构造剥蚀为主,侧向侵蚀和溶蚀为次,形成中、低山地形,最高地形位于矿区东北角约100m位置处,海拔1748.51m,最低地形位于矿区西部的小溪沟底,海拔21326.92m,相对高差421.59m。煤系地层出露于上覆飞仙关地层与下伏玄武岩组成的对峙高山所夹的谷地中,矿区内小溪沟发育,由北东向中部的溪沟汇集后流出矿区外,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溪沟水流量变化迅速,雨季大,旱季小。当地侵蚀基准面为冲沟流出矿区处,标高1320m,煤炭储量大部分位于基准面之下。矿区内属亚热带温凉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年均降水量达1482.3mm;平均风速2.2m/s。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地震烈度为VI度,矿区处于较稳定地区。中渝煤矿采矿许可证由原贵州省自然国土资源厅于2019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中寨乡移山村;矿山名称:六枝特区中渝煤矿;矿界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生产规模:15万吨/年;开采深度:+1400m至+900m;面积0.523km²;有效期: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矿;矿山名称:黔南州都匀市沙寨煤矿;矿界范围由5个拐点坐标圈定,生产规模:9万吨/年;开采深度:+1000m至+500m;面积5.5896km²;有效期:2011年09月至2017年2.(兼并重组调整)矿区设置情况2014年6月24日根据贵州省能源局、贵州省煤矿企业兼3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贵州路鑫喜义工矿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黔煤兼并重组办【2014】44号)文件,保留贵州省六枝特区中寨乡中渝煤矿,异地关闭黔南州都匀市扩沙寨煤矿,兼并重组调整后拟建规模45万吨/年。2020年7月10日,贵州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关于拟预留六枝特区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调整)矿区范围的函》(黔自然资审批函【2020】933号),在原中渝煤矿的矿区范围基础上,扩界划定了中渝煤矿拟预留范围。预留矿区范围由11个拐点圈定,预留面积1.7095km²。见表1。表1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调整)矿区范围坐标(2000坐标)拐点拐点172839456面积1.7095km²3.本次资源量估算范围本次煤炭资源储量最大估算范围位于(兼并重组调整调整)矿区范围之内,与矿区范围完全重叠,资源储量最大估算范围面积1.7095km²,估算标高+1545~+700m,估算垂深为845m。估算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4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位于茅口背斜北东翼偏北段的归宗井田,其总体构造形态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50~60度,为急倾斜地层。区内发现Fu、F。两条正断层,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矿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₃I),主要由碎屑岩、生物灰岩及煤层组成,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厚度地层厚度420.00~520.00m,平均厚度442.00m。含煤32层,煤层厚度8.54~49.35,平均29.53m,含煤系数6.68%,含可采煤层10层,即2、3³、3、7、15、18、20、25、29¹、29煤层,可采煤层总厚度5.02~41.33m,平均厚16.66m,可采煤层含数系数为3.77%。可采煤层基本特征如下:2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顶部,距夜郎组一段底界53.49~97.64m,一般74.07m,下距3³煤4.14~18.21m,一度0.70~2.54,平均厚度1.56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含夹矸100%,见煤点10个,可采点10个,点可采率100%,为全3³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部,上距2煤层4.14~18.21m,一般6.40m,下距3煤7.61~49.36m,一般18.51m。煤层厚平均厚度0.71m;含夹矸0-1层,煤层结构简单;面积可采率100%,见煤点10个,可采点10个,点可采率100%,为全3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部,上距3³煤层7.61~49.36m,5一般18.51m,下距7煤10.90~49.36m,一般31.41m。煤层平均厚度1.56m,含夹矸0-1层,煤层结构简单;面积可采率60%,见煤点10个,可采点7个,点可采率70%,为大部可7煤:位于龙潭组上部,上距3煤层10.90~49.36m,一般31.41m,下距15煤73.45~149.02m,一般108.32m。煤层平均厚度2.41m;含夹矸0-3层,煤层结构较简单;面积可采率100%,见煤点11个,可采点11个,点可采率100%,为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15煤: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7煤层73.45~149.02m,一般108.32m。下距18煤16.58~69.67m,一般70.65m。煤平均厚度0.94m;含夹矸0-2层,煤层结构较简单;面积可采率100%,见煤点9个,可采点9个,点可采率100%,为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18煤: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15煤层16.58~69.67m,一般70.65m,下距20煤18.76~43.19m,一般28.79m。煤层平均厚度2.00m;含夹矸0-2层,煤层结构较简单;面积可采率100%,见煤点10个,可采点10个,点可采率100%,为20煤: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18煤层煤18.76~43.19m,一般28.79m,下距25煤4.59~36.87m,一般21.06m。煤层平均厚度0.96m;含夹矸0-2层,煤层结构较简单;面积可采6率80%,见煤点11个,可采点8个,点可采率73%,为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25煤:位于龙潭组中下部,上距20煤层4.59~36.87m,一般21.06m,下距29'煤24.19~47.41m,一般32.47m。煤平均厚度0.94m;含夹矸0-3层,煤层结构较复杂;面积可采率100%,见煤点11个,可采点11个,点可采率100%,为29¹煤:位于龙潭组下部,上距25煤层24.19~47.41m,一般32.47m,下距29煤4.14~16.27m,一般11.28m。煤层平均厚度0.94m;含夹矸0-2层,煤层结构较简单;面积可采率68%,见煤点9个,可采点6个,点可采率67%,为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29煤:位于龙潭组下部,上距29-1煤层4.14~16.27m,煤层厚度0.80~5.39m,平均厚度2.67m,采用厚度0.64~3.74m,平均厚度2.15m;含夹矸0-3层,煤层结构较简单;面积可采率100%,见煤点7个,可采点7个,点可采率100%,1)煤的物理性质矿区内可采煤层10层。区内可采煤层为黑色、灰黑色;煤以粉粒状和块状为主,少量碎块状;各可采煤层主要为线理~细条带状结构,少量为中条带状结构;微观煤岩类型均型煤为主,光亮型煤次之。72)煤的化学性质49.39%,平均为29.05%。依据《煤炭质量分级第1部分:灰原煤硫分(S₁d):可采煤层原煤干燥基全硫为1.57~17.01%,平均5.12%。依据《煤炭质量分级第2部分:硫21.23~36.63%,平均27.91%。依据《煤的挥发分产率分级》号原煤水分原煤灰分原煤硫分237829-1发热量(Qgrd):可采煤层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含量为20.60MJ/kg~31.07MJ/kg,平均24.79MJ/kg。根据《煤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发热量》(GB/T15224.3—2010)规定,2、3³、3、7、15、20、25、29¹、29号为中高发热量煤(MHQ),18号为中发热量煤(MQ)。煤灰成分:可采煤层煤灰成分主要以SiO₂为主,可采煤层2、3³、15、25、29:1、29号为中等结渣煤层,7、20号为高等结渣煤层,20号为严重结渣煤层;2、3³号为高等结污煤层,7、18号煤层为严重结污煤层,15、20、25、29¹、29号煤层为中等结污煤层。煤灰熔融性:可采煤层煤灰软化温度1080~1390℃,平均1212℃。依据《煤灰软化温度分级》(MT/T853.1-2000)标准,2、3³、7、20、25号煤层属较低软化温度灰(RLST),15号煤层属低软化温度灰(LST),18号煤层属较高软化温区内可采煤层2、3³、7、20、25号煤层属较低流动温度灰(RLFT),15号煤层属低流动温度灰(LFT),18号煤层属较高流动温度灰(RHFT),29'、29号煤层属中等流动温热稳定性:对井田内7、29号煤层作热稳定性测试,TS+6的值分别为98.9%和99.2%,根据《煤的热稳定性分级》(MT/T560-2008)规定,7、29号煤层均为高热稳定性煤9可磨性指数:对2、3、7号煤层作可磨性测试,其可磨性指数分为110、106、134,根据《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4)煤的可选性矿区内可采煤层浮煤回收率为3.00~80.58%,平均32.23%,可采煤层理论浮煤回收率2、3³、3、7、20、25、29'、29号煤层为低等,15、18号煤层为中等。5)有害元素原煤磷(P)含量为0.021-0.044%,平均含量0.030%,可原煤氟(F)含量为81-101×10⁶,平均含量8原煤氯(Cl)含量为0.009-0.018%。平均含量0.011%,6)煤类及工业用途20、25、29¹、29号煤层煤类为焦煤,3³号煤层煤类为肥煤。根据可采煤层煤化度指标及工业指标确定,本区煤炭一般都作为炼焦配煤使用。5.煤层气及其它有益矿产矿区内可采煤层空气干燥基含气量为:2号煤层空气干燥气干燥基含量(ml/g·ad):甲烷含量(包括重烃)为0.56~煤层23-3370.1911.18321.25790.0980.224本矿区原煤镓(Ga):含量为1~12×10-6,平均含量为4×10-6;原煤铀(U):含量为2.91~9.44×10-6,平均含量为6×10-6;原煤钍(Th):含量为8.64~25.59×10-6,平均含量为17×10-6;原煤五氧化二钒(V2O5):含量为12~533×10-6,平均含量为167×10-6。全区可采煤层中伴生元素的含量均不到工业最低品位要求,无开采利用价值。(1)水文地质条件本区为一单斜构造形态,构造复杂程度中等;矿层埋深较大;地表水系不发育;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水;茅口组强含水层与龙潭组可采煤层之间有一般厚度40.90m峨眉山玄武岩组地层组成的隔水层相隔,且最下一层煤层29号煤况下茅口组地下水不会进入矿井。局部由于F19断层的影响,缩短了煤层与茅口组之间的相对隔水层厚度,且F19断层破碎带导水性较好,局部地段茅口组地下水为矿井的间接充水水源;龙潭组是矿床充水的直接含水层;区内老窑及采空区有积水,是矿井重要的直接充水水源,需要重点防范。从煤层的分布情况看,区内可采煤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1289m)之下。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属第二类第二类型,即是顶板充水为主的基岩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复杂程度为区内工程地质岩组以层状类型为主,其工程地质条件多中等偏弱;地势较为平缓,地形以浅切割的低中山为主,地貌以龙潭组、夜郎组地层形成的斜坡沟谷侵蚀地貌为主;龙潭组中存在少部分泥岩、炭质泥岩、煤等软弱层;大部分煤层顶底板的稳固性差;龙潭组上覆夜郎组及下伏玄武岩组的岩石工程地质条件多中等或较好。区内可采煤层顶底板的稳固性存在偏差地段,在未来的采矿活动中应预防顶板冒落事故的发生或注意底鼓等工程地质问题;区内具有处于强风化带的碎屑岩类岩石陡峭边坡,在未来的采矿活动中应注意山体崩塌、滑坡等工程地质问题。在未来采动活动中,应预防上述各类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的综上所述,区内工程地质条件为三类二型,即为层状结构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中等。煤矿开采可产生局部地表不良地质现象,但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破坏。区内无重大污染源,无热害,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较好,煤窑排水对附近水体有一定污染;煤和煤矸石化学成分基本稳定,无其他环境地质隐患。未来矿井开采推进及采空区的不断增大,采空区塌陷导致矿区地下水位将有可能大面积下降,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造成局部地面开裂、沉降和塌陷,产生山体开裂、崩塌。矿井水疏排不当时会引起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煤及其矸石随意堆放时会产生放射性元素、有害气体及有害元素,它们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矿区环境地质类型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氮气(N₂)0.89%~59.31%,平均为13.07%;二氧化碳(CO₂)0.02~22.22%,平均为3.63%。矿区内2、3、7、18、20、29号煤层均有小部分为沼气带;2、3、7、18、20、29号煤层其余大部分均为氮气—沼气带。3-3、15、25号煤层均为氮21.34ml/g·daf,平均为9.78ml/g·daf;CO₂含量为0.56~见表4。表4煤层瓦斯分析成果汇总表煤层自然瓦斯成分(%)N₂NCH₄+(重烃)237全区监技装[2019]28号)规定,只有当煤层的相对瓦斯压力P、坚固的单项指标临界值见表7-12,区内采样点(试验结果见表7-13)②煤与瓦斯突出2012年8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根据实际测定的结果见表5。煤层统一编号来样编号类型坚固性系瓦斯压力瓦斯突出K2301-1Ⅲ型及以上I型及以上3716-116-1III型及以上型及以上无无从试验结果可知:煤层孔隙表面面积越大充填于裂隙中的甲烷也越多,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孔隙率为2.72~10.36%,平均为7.25%;坚固性系数(f)为0.30~1.11%,平均0.48%;瓦斯放散初速度(△P)为5.6~27.9,平均10.58;煤的综合指数(K=△P/f)为0~90.00,平均24.88;等温吸附试验结果a值为8.192~16.485,平均13.356;b值为0.295~0.882,平均0.541。根据《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煤安监技装[2018]9号)本矿区可采煤层瓦斯压力超过0.74MPa,确定为突出煤层。说明本井田可采煤层可能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应当按照突出煤层管理。且应当立即进行突出煤层鉴定;鉴定未完成前,应当按照突出煤层管理。③煤尘爆炸性区内可采煤层的火焰长度、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大于10。依据《煤尘爆炸性鉴定方法》(AQ1045-2007)标准,区内可采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④煤的自燃倾向性矿区主要可采煤层自燃倾向等级:3-3号煤层为Ⅲ级;其余煤层均为Ⅱ级。⑤地温矿区地层中地温梯度3.0℃/100m,在3℃/100m以下,本矿区最大埋深为793米,由于测井未测到301钻孔底部,根据301钻孔590米时的井温24.30℃,推测本矿区最大埋深793米的温度为32.66℃,752米的温度为31℃,因此,根据地温资料,在752米与793米之间存在一级热害区,在开采时要注意热害。二、矿区勘查开发利用简况(一)以往地质勘查工作1、1958年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159队在本区进行普查地质工作。共施工6个钻孔和1:10000地质填图,于1959年5月提出普查报告。2、1966年142队开始进行郎岱井田精查勘探。主要完成比例1:5000地质测量16.4km²,槽探35854.78m³。钻探施工43个孔,工程量17220.97m。采取煤层大样5套,煤层样11个,煤芯样162个,瓦斯样27个。并于1971年提交《普郎煤田归宗井田煤矿地质勘探最终报告》(简称归宗勘探报告)。该报告采用独立坐标系。于1975年7月12日通过贵州省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煤炭工业局评审。审查证书号为(六盘水革煤【1975】121号)。累计查明1、3、7等7层可采煤层煤炭资源储量10225.154千吨(其中一类型资源量为1008.987千吨,二类型资源量为3173.088千吨,三类型资源量为6043.079千吨)。该次勘查即为本区勘查程度最高的一次,也是最近一次,因此,本次勘查以此报告为基础资料。3、2008年1月贵州省奇星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提交《六枝特区中寨乡中渝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简称中渝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并于2008年5月21日通过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的评审。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储审【2008】第478号)文下发关于中渝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地枝特区中渝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收集利用了原勘探报告资料,基本符合《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写规定》的要求,同意修改补充后通过评审。核实截止2008年3月26日止,中渝煤矿累计查明2号等11个煤层煤炭资源储量822.6万吨(其中硫分大于3%645.6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62万吨(硫分大于3%);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760.6万吨(其中硫分大于3%583.6万吨)。消耗资源量5万吨。中渝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利用的资料全为归宗勘探报告资料,无新增工作量。4、2018年10月广西煤炭地质一五〇勘探队提交《贵州路鑫喜义工矿股份有限公司六枝特区中寨乡中渝煤矿生产地质报告》(简称中渝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准采标高范围内(标高+1400~+900m)核实2、3-3、7、15、16、18、20、25、29-1、29号煤层共计10层煤煤炭资源储量总计969万吨,其中开采消耗量25万吨,保有量944万吨。保有量中:202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607万吨。中渝煤矿建矿时间为2006年7月,生产规模6万吨/年,矿井采用斜井联合开拓。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设计规模为6万t/a,中渝煤矿为扩能扩界后,矿山于2008年8月获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编号为5200000820747号(有效期为拾年),扩能建设规模为15万t/a。2018年扩能,同年7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证,有效期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根据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数据及矿山储量年报统计结果,截止本次报告算量时间2020年9月30日,矿区范围内开采消耗资源量20万吨。本次野外施工时间为2020年4月-2020年9月,野外施工严格按照《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调整)资源量核实及勘探设计》开展野外工作。本次竣工钻探工程量3012.69m/7孔,测井2794.30m/7孔,钻探:甲级孔2个,乙级孔5个;综合评级:甲级孔2个,乙级孔5个。所有野外工作均按相关规范验收,均达到验收合格标准,满足本次利用实物工作量:报告利用了《普郎煤田归宗井田煤矿地质勘探最终报告(精查)》资料及矿上提供的相关资料。共收集以往历次施工钻孔11个。本次利用的钻孔,在施工时均遵循当时的地质勘探规范实施,按照当时的质量管理体系验收,煤层资料经过测井验证,质量较好,数据真实可靠,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可作为资源储量估算的基础。本次利用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6。表6本次核实完成及利用实物工作量一览表项目名称累计采用点7224点7填图1/1万地质填图(修测)2241/1万水工环地质调查2243012.69m/7孔5046.87m/12孔 个0瓦斯样个0瓦斯增测样个0自燃样77个303组0水样个303个202707简易水文观测点707瓦斯压力测试10层/1孔02.勘查类型和钻探基本工程线距中渝煤矿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主要煤层为较的相关要求,勘查类型属二类二型。探明资源量基本工程间距为500m,控制资源量为1000m,推断资源量为2000m。3.工业指标及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矿区内区煤炭2、3、7、15、18、20、25、29¹、29为焦煤(JM),3³号煤层煤类为肥煤。矿区内煤层倾角大于45°。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O215—2002)》,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为:最低可采厚度为0.50m,最高硫分(S₁d)3%,最高灰分(Aa)40%。采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进行资源储量估算。4.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申报情况本次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申报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矿区范围内(估算标高+1545m~+700m)煤炭总资源储量3417万吨(含S,a>3%的资源量141万吨)。其中开采消耗量2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3397万吨(含Std>3%的资源量14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中探明资源量527万吨,控制资源量637万吨(含S₁d>3%的资源量18万吨),推断资源量2233万吨(含Sd>3%的资源量123万吨)。5.先期开采地段初步论证范围根据贵州正合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20年4月提交的《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渝煤矿(预留)先期开采方案说明(拟建规模45万吨/年)》,矿井设计规模45万吨/年,先期开采地段以XI勘探表7先期开采地段拐点坐标表(2000坐标)拐点拐点aebfcgd面积:0.7083km²三、储量报告评审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照下列规范和标准进行:4.《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40号);[2007]26号);10.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与矿产地质勘查、矿山生产或水源地建设有关的技术规程规范和技术要求。1.评审方式:会审2.评审相关因素的确定(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中最低可采厚度、灰分、及发热量与一般工业指标基本一致。(2)报告提交单位对送审所提交的全部资料作了承诺,承诺所提交报告及其涉及的原始勘查资料和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客观,无伪造、编造、变造、篡改等虚假内容,并自愿承担因资料失实产生的一切后果。2020年9月30日。(1)详细查明了矿区构造形态: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2)详细查明了可采煤层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和可采范围。煤层稳定性评价恰当,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煤层对比,对比结果可靠。(3)详细查明了可采煤层的主要煤质特征和煤的工艺性能,并作出了相应的评价。指出了煤的利用方向。查明了矿区煤层的煤类为焦煤、肥煤。(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已经详细查明。合理划分了矿区的含水层和隔水层,分析了矿坑充水因素,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属第二类第二类型,指出了供水水源方向。报告评述了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评价了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区内工程地质条件为三类二型,工程地质勘查类型为中等。评价了可采煤层瓦斯特征。同时,评价了煤层有瓦斯突出危险性。研究评价了煤尘的爆炸性、煤层自燃趋势。根据地温资料,矿区内存在一级热害区,在开采时要注意热害。对矿区地质环境状况进行了评述,并对采煤注意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建议。(5)根据现行规范一般工业指标,采用地质块段法,按现行煤矿勘查规范有关要求,估算了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矿区范围内的保有资源储量,核实了开采消耗量,资源量估算方法、采用参数、类别划分合理。矿区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达到了相应勘探阶段的要求。(6)根据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和主要煤层较稳定,以探明的500m,控制的1000m基本工程线距,结合煤矿生产开采现状开展了对矿区的核实及勘探工作,勘查类型及基本工程线距的确定、勘查手段的选择符合规范要求。(7)报告文字章节、附图、附表齐全,内容、格式总体符合要求,较好地反映了本次核实及勘探工作的全部地质成果。2.存在问题与建议①煤层露头位置由于多为植被覆盖,对煤层露头线的控制有所欠缺。②本次提供的岩石各项试验指标均为岩芯样的数据,在实际工程应用取值时,还应结合该工程岩体的实际地质情况综合考虑。③在下一步工作中,增加矿井水文地质方面工作,以进一步核实矿井的涌水量情况,提高矿井涌水量预算的准确性,未来矿井开采时,应先探后掘,预防老窑突水,部分老窑硐口已坍塌封闭,井口位置和开挖积水情况不详,这些老窑对该地段煤层开采有一定影响,应注意老窑突水。加强对断层富水性等的工作力度。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工④必须确保村寨的安全性,对变化的村寨进行测量,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居民住户必须搬迁至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外地带。3.评审结果截至2020年9月30日,本次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申报中渝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矿区范围内(估算标高+1545m~+700m)煤炭(焦煤、肥煤)总资源储量3417万吨(含S₁d>3%的资源量141万吨)。其中开采消耗量2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3397万吨(含Sa>3%的资源量14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中探明资源量527万吨,控制资源量637万吨(含Sa>3%的资源量18万吨),推断资源量2233万吨(含S.d>3%的资源量123万吨)。按煤类划分,有焦煤、肥煤,分述如下:焦煤3226万吨(含Sa>3%的141万吨)。其中:开采消耗量20万吨,探明资源量490万吨,控制资源量594万吨(含S,a>3%的18万吨),推断资源量2122万吨(含Std肥煤191万吨,均为高硫煤。其中:探明资源量37万吨,控制资源量43万吨,推断资源量111万吨。说明:本次评审结果资源储量与申报资源储量一致。煤层气潜在资源量为1.287×10⁸m³。先期开采地段保有资源储量900万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880万吨,采空消耗量2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中,探明资源量384万吨,控制资源量147万吨,推断资源量349万吨。探明资源量占先期开采地段资源储量44%,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占先期开采地段资源储量60%。先期开采地段资源储量比例达到规范规定的中型矿井勘探阶段要求。4.资源储量变化情况(1)与归宗井田报告对比《普郎煤田归宗井田煤矿地质勘探最终报告》六枝特区中渝煤矿矿区范围与勘探报告范围全部重叠,范围内总资源储量为5237万吨,本次报告3417万吨。本次报告与勘探报告对比,资源储量减少1820万吨,具体见表8:名称消耗量总计消耗量小计本次报告国家矿产地00按煤类对比:本次报告重叠部分资源储量3417万吨。其中开采消耗量20万吨(均为焦煤),保有资源储量339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中焦煤3206万吨,肥煤191万吨。国家矿产地重叠部分资源储量523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中焦煤5059万吨,肥煤178万吨。本次报告与国家矿产地报告重叠部分对比,保有资源储量减少1840万吨,其中焦煤资源储量减少1853万吨,肥煤增加13万吨,详见表9。表9与国家矿产地重叠部分资源储量(煤类)对比表单位:万吨本次报告国家矿产地增减量(+-)消耗量0保有资000小计-1853000+1110-178小计合计消耗量0总计资源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①算量煤层变化:《勘探最终报告》重叠部分算量15层煤,本次重叠部分算量10层煤,减少算量煤层3-2、3-1、16、17-1、17、19号煤层,增加15号煤层,减少原因:根据本次钻探资料,3-2、3-1、16、17-1、17、19号煤层在重叠范围内为零星可采点的不可采煤层,故资源储量算量分别减少218、129、314、277、365、148万吨,共减少1451万吨;增加15号煤层,增加资源储量314万吨,共计减少1137万吨;②本次报告由于控制程度提高,导致各煤层的采用厚度与《勘探最终报告》相比发生变化,具体数据变化如下表10,导致资源储量减小703万吨。③矿山历年开采消耗量增加20万吨。表10本次报告与勘探报告煤层厚度对比表煤层号23729-1(2)与最近一次报告(缴纳矿业权价款报告)2008年1月《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渝煤矿煤炭资源量核实报告》对比重叠部分对比:本次报告与最近一次报告重叠面积0.523km²(重叠标高+1300~+900m)。重叠范围内最近一次报告总资源储量为827.6万吨,本次报告637万吨,较核实报告总资源储量减少了19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减少了206万吨,消耗量增加了15万吨,详见表11。消耗量总计(万吨)探明资控制资推断资潜在资小计消耗量小计本次报告最近一次报告550-191本次报告重叠部分资源储量637万吨。其中开采消耗量20万吨(均为焦煤),保有资源储量61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中焦煤582万吨,肥煤35万吨。最近一次报告(缴纳矿业权价款报告)重叠部分资源储量827.6万吨。其中开采消耗量5万吨(均为焦煤),保有资源储量中焦煤787.6万吨,肥煤35万吨。本次报告与最近一次报告重叠部分对比,总资源储量减少191万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减少206万吨(均为焦煤),开采消耗量增加15万吨 (均为焦煤),肥煤资源储量不变,详见表12。表12与最近一次报告重叠部分资源储量(煤类)对比表单位:万吨本次报告最近一次报告增减量(+-)消耗量5保有资0小计一一0小计0消耗量5总计-191减少的主要原因有:①重叠范围内算量煤层变化:2008年核实报告算量煤层11层煤(煤层编号:2、3-3、3、7、15、16、18、20、25、29-1、29),本次勘探算量煤层10层煤(煤层编号:2、3-3、3、7、15、18、20、25、29-1、29),算量煤层减少1层,资源量减少174万吨。②本次报告与最近一次报告部分资源储量估算参数发生变化,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