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公民权利教案(2课时)_第1页
第三课 公民权利教案(2课时)_第2页
第三课 公民权利教案(2课时)_第3页
第三课 公民权利教案(2课时)_第4页
第三课 公民权利教案(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1.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2.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3.增强公民意识,学会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基本权利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2.体会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自觉培养权利观念。二、能力目标1.能够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2.能够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三、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重点: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及其实现方式。难点:感悟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导入新课】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化名),刘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她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而神圣的一票。问题:请说说材料中体现了刘斐享有哪些权利。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教师总结引导:可见,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除了材料中呈现的权利外,我国公民还有哪些权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民基本权利。【讲授新课】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活动一:阅读教材P32“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小云一家人都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分别属于社会生活的哪些领域?答案提示:受教育权(文化教育领域),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领域),劳动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经济领域)。归纳: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广泛而真实,为公民追求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提供保障。2.活动二:阅读教材P33第一个“探究与分享”,讨论以下问题:(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答案提示: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答案提示: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要有较强的法治意识、群众观念和较高的履职能力,能为人民着想、替人民说话、真心为人民服务。(3)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什么意义?除此之外,我国公民还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答案提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还包括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监督权等。3.活动三:阅读教材P33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提示:监督权。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检举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归纳:(1)监督权的主体和对象:主体:公民;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2)监督权的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方式):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通过新闻媒体、参加听证会等。(4)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人身自由4.活动四:(1)阅读教材P35“探究与分享”,讨论: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答案提示:违法。严某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住宅受到了侵犯。思考:你判断严某上述权利受到侵犯的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答案提示:人身自由受侵犯的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人格尊严受侵犯的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住宅受侵犯的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2)观察漫画,探究回答问题。思考:上述漫画中涉及了公民人格尊严权中的哪些权利?答案提示: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隐私权。(3)多媒体展示侵犯他人住宅的案例。邓某欠了肖某一些债务,一天午夜,肖某和4个朋友一起,敲开了邓某的家门,冲进了邓某夫妇的房间。邓某遂向警方报案。当天下午,肖某即被抓获归案。对此,当地人民检察院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对肖某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作出判决,肖某一次性赔偿邓某精神抚慰金1000元。思考:肖某为什么要赔偿邓某精神抚慰金?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肖某深夜带人闯入邓某房间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司法机关为了执行任务,依照法定程序进入公民住宅或者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是法律所允许的。(4)多媒体展示漫画。思考:漫画中男子的做法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答案提示:男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教师总结: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5.活动五:(1)阅读教材P37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答案提示:财产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教师总结: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2)多媒体播放恶意欠薪案例,讨论问题。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在承建项目期间,拖欠89名劳动者劳动报酬共计209.8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田某逃匿。后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田某抓捕归案。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田某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恶意欠薪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什么权利?谈谈你对此项权利的理解。答案提示:劳动权。教师总结: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3)多媒体展示下面材料;国务院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下统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数千万残疾人从中受益,“残疾人两项补贴”已成为当前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要制度支撑。讨论:“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保障了残疾人的哪项基本权利?哪些情况下公民可以享有此项权利?国家为公民享有此项权利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提示: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6.活动六:阅读P37—38“探究与分享”,并思考:(1)国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答案提示: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2)三名同学议论的内容有利于保障公民哪项权利的实现?为保障公民的此项权利,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提示:受教育权。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7.活动七:阅读教材P39“探究与分享”,并思考:(1)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鼓励和帮助?答案提示:因为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对实现公民的人生幸福、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2)除了我们已经学习的基本权利,宪法还赋予了公民哪些权利和自由?答案提示: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归纳总结: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含义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文化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其他权利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和了解了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公民基本权利,知道了宪法是怎样保护这些权利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权利的重要性,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依法行使这些权利。本节课从三个方面学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让同学们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并不是很难,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大部分同学应该能够当堂掌握。另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给本课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在探究过程中,不能过分专注于某一权利,消耗时间过多不利于课堂任务的完成。依法行使权利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2.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二、能力目标1.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3.能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三、知识目标1.知道行使权利有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2.了解依法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重点: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难点:如何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导入新课】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钱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要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思考:王某是在依法行使财产权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答案提示:不是。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讲授新课】一、行使权利有界限1.活动一:角色扮演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惊人话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闯红灯大妈”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1)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2)对这位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答案提示:这是法治观念淡薄,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的表现。(3)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答案提示: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2.活动二:阅读教材P41“探究与分享”,讨论: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答案提示:甲队球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比赛现场秩序混乱,使得比赛无法正常进行;也可能激怒乙队球迷,引起两队球迷之间的矛盾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行使权利超越界限时的危害,懂得超越界限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责任,从而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言行,自觉维护公共利益。3.活动三:多媒体展示材料2022年6月,山东理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一则《关于对陈秋媛进行学历注销处理的公示》:“经过资料收集、学院联络核查和学校审核,我校202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陈秋媛系冒名顶替入学,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我校将按程序注销陈秋媛学信网学历信息。”原来,16年前的农家女孩陈秋媛本来可以就读大学,却因为自己被他人冒名顶替,而失去了上学资格。请你从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对冒名顶替者的行为给以警告。答案提示: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二、维护权利守程序4.活动四:观看视频:《湖北武汉——难忍噪音,大妈跳广场舞被泼粪》。思考问题,小组讨论:(1)广场舞大妈有没有权利跳广场舞?(2)广场舞大妈应该怎么做?(3)泼粪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这个界限就是法律。而依法自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权利与自由。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5.活动五:阅读教材P42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思考: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答案提示: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协商较为合适。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6.活动六:阅读教材P42—44课文,探究解答下列问题。(1)哪些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当事人怎样进行协商?(2)调解人调解纠纷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调解?(3)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仲裁?当事人如何申请仲裁?(4)公民维护自身权益,在不同情况下应提起哪些种类的诉讼?答案提示:(1)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2)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3)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