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课程与教学_第1页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_第2页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_第3页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_第4页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表4-1某校84

第8节自习外语体育第7节音乐物理自习物理物理第6节语文历史语文地理第5节历史体育语文外语自习第4节地理语文外语外语第3节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第2节外语语文外语数学语文第1节星期五星期四星期三星期二星期一第一讲课程一、课程的含义(一)课程即教学科目

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众多教育学教材认为广义的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二)课程即目标或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如课程理论专家塔巴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约翰逊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

(三)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这种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如杜威就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意义,并非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演示的行为。虽然经验要通过活动,但是活动本身并不是关键所在。(四)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鲍尔斯和金蒂斯被认为是这一主张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们看来,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教的知识、技能等,专业教育者的任务是要考虑如何把它们转换成可以传递给学生的课程。换言之,课程就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

(五)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一些激进的教育家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他们建议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病、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二、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或“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各科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

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它也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或“生活课程”。如探索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健康教育等。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从教学内容是分科的还是综合的这一角度来分类,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包括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后三种称为综合课程。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以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正规课程”“显在课程”,它是指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它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一)社会

(二)知识

(三)学生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因素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科知识结构是学校课程门类结构的依据;知识的来源观对课程观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知识价值观允许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不仅要根据科学知识的难易程度,而且应该根据这些知识对学生智力和情感、意志的特长来组织课程内容。三、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四、课程的组织

(一)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

2.阶段性

3.持续性

4.层次性

5.递进性

6.时间性【阅读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目标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资料来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二)计划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化学生物物理科学或科学地理历史历史与社会或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外语数学语文课程门类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年级(三)选择课程内容

1.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2.编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共同依据,必须体现教法与学法的一致性,它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体现为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的一致性。(四)组织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讨论:

A.课程实施过程中影响课程变革的因素有哪些?

B.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五)进行课程评价

评价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活动构成的。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两个最重要的评价形式。终结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完成以后实施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实施的评价。五、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辨证否定。指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次(1949-1952)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1953-1957)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三次(1958-1965)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第五次(1977-1985)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1986-1991)

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

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1993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二)走进新课改

1.新课改的背景(1)整个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一个特征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第二个特征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第三个特征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2)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次课程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现状的需要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4)其它国家的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启示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2.理念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教育观---以人为本(2)学生观---主体性(3)教师观---专业化(4)课程观---民主、科学、开放(5)教学观---发展、交往、生成(6)评价观---促进发展(7)研究观---以校为本

3.实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4.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相关介绍及取得的成就

(1)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语文等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取得的成就

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新课程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课堂变化教师变化学生变化

5.新课程改革进行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方面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第二讲教学一、教学的涵义广义: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主要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二、教学的基本要素1.教师2.学生3.教学目的4.课程5.教学方法6.教学环境三、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二)教学过程的本质(三)、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四、教学环节(一)备课1、备课的种类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内心备课和行为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2、备课的内容①备教材

首先,对教科书的认知要达到三种水平,即懂透、理解和运用。

其次,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要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

再次,查阅教学参考资料也是备教材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重点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2、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诱导智力卷入的内容3、对学生有较大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内容②备学生1、学生姓名、性别、年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2、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思想表现;3、学生的生活经历、活动范围4、学生学习的态度、习惯、能力、方法、效果和要求5、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状况、智力水平6、班风、学风、组织纪律情况7、对任课教师的适应性、期望及评价8、上一轮教学的反馈信息③备教法1、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和智力水平。4、教师自身素质。5、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④备教具(二)上课1、课的结构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3)讲授新知识4)巩固新知识

5)布置课外作业

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其顺序和时间分配。

2、上课的常规要求3、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3)方法适合,善启善导。4)组织合理,教学机智。5)语言清晰,富于感染。6)态度积极、配合默契。4、上课的技艺

导入技艺、讲解技艺、提问技艺应变技艺、巩固技艺、结课技艺导入技能的类型(1)直接导入法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点主题。(2)衔接导入法

它主要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过程,自然引出新知识。(3)悬念导入法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巧布悬念。(4)典故导入法

通过寓言,故事或典故、传说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创造一种情境引入新课(5)激疑导入法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思想上产生问题,引起思考(6)激情导入法

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