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旁的一家子上课用课件_第1页
餐桌旁的一家子上课用课件_第2页
餐桌旁的一家子上课用课件_第3页
餐桌旁的一家子上课用课件_第4页
餐桌旁的一家子上课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

突出中心猜一猜下面三段文字是学校组织夜行军后,小学三年级、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同学写的,请你猜一猜,这几段文字分别是哪个年级的同学写的,为什么?文段一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一路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的无精打采,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有的说说笑笑,特别兴奋;还有的却在那里不断地抱怨走得好无聊。很可惜路上没有厕所,我又喝多了水,实在憋不住了,就选了个没人的地方小便。文段三

天空中淅淅沥沥地飘着雨,时大时小,仿佛是在给我们鼓劲儿加油,我看见前面的女生居然摘下雨帽,昂着头,大踏步地走,一副雄赳赳的样子。耳边是海浪汹涌的声音,一大一小,一短一长,宛若一首节奏鲜明的进行曲。在模糊的夜色里,我依稀看见泛白的浪花兴奋地、一次次地、永不疲惫地冲向沙滩,我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谜底揭晓

文段一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所写,记叙了夜行军的场景和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但文段没有中心;文段二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所写,交代清楚了夜行军的时间、地点、人物,有中心——觉得第一次夜行军有意思,但没有突出中心的内容;文段三位初一的学生所写,文段有中心——夜行军很快乐,而且是通过女生大踏步走的细节、细雨海浪的烘托来表现这一中心的。突出中心是说话、作文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根据知识短文习得的突出中心的方法分析例文。

话题一: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围绕这条线运用了哪些材料?话题二:作者是如何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的?

本文的线索是背影,围绕这条线索,作者开篇写了“我”对父亲背影的难以忘怀,中间部分写了“我”的家境、父亲决定送行、望父买橘,结尾写了别后思念,再现背影;作者对父亲为“我”买橘子进行详细的描写,表达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各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填写好文中的表格。明确:《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要好好过《走一步,再走一步》:过记叙“我”童年时的一次爬山经历,感悟到: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好每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4、《在山的那边》: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困难重重,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信念终将实现。

5、《虽有嘉肴》: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那蓝色,明彻如天空。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

那一把蓝色的伞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妈妈在下雨天接我,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曾一度以为我淡忘了它。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那把褪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明彻如天空的蓝色。终于明白,这么久以来,妈妈都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我多想也给妈妈一片快乐的天,即使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于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深夜在灯下夜战的人是我,每个周末穿梭于补课地点的人是我……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的伞。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

例文--电视机前的一家子

哈哈哈哈!”哦,我有些失态了,因为我又想起了星期天的那个事儿。那个周末,天气格外的好,门前那棵笔直的杨树上有大群的麻雀,叽啾叽啾地争论个不休。嘿,就在树下的那间屋里,在那台电视机旁,我们一家人也在叽喳叽喳地争论个不休呢。“看这个台,这个台好看。”老爸一把抓过电视遥控器,电视屏幕上立刻跳出了一大群日本鬼子,还有一个面目可憎的小胡子军官气急败坏的。”“哎呀——老爸你就喜欢看战争片儿。快把遥控器给我。”我说着话就眼疾手快地掠过遥控器,轻轻一按,“一条蛇,昂首直立着头颅,盘曲着后半截身体,吐着鲜红的信子,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老妈不耐烦了:“就不能看个大家都爱看的节目?!”算了,老妈的话有道理,挑来挑去,却挑了一个大家都不爱看的节目——运动会。先凑合吧。

盯着电视屏幕,我们一家人都对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不感兴趣,只关注中国队。一个中国队员出场了,他起跑,加速,然后在一块踏板上奋力一跃,双手在马鞍上一撑,接着整个身体在空中翻滚,最后“啪”地一声,他稳稳地站在软垫上!老爸大叫一声“好”把我们都吓了一大跳。另外,因为南京大屠杀的缘故吧,我们对日本运动员也很关注。每每日本队员出场,我真担心他会得冠军。那个日本人出场了,一会儿拍拍自己的大腿,一会儿又拍拍自己的胳膊,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他开始起跑了,好快;他轻轻一跃,整个身体就弹向高空。哎呀!他的动作难度系数很大。爸爸两眼紧盯着那名日本参赛队员,眉头皱得紧紧的。就在那队员快要落地的时候,爸爸又大吼“倒”,奇迹啊,一刹那的奇迹,那个日本人身子一歪,盘着腿就坐在了软垫上。我们三个人盯着那场面沉默了三秒钟,之后,捧腹大笑,看着那名队员灰头土脸地离开的样子,我们笑得更厉害了:妈妈前俯后仰,爸爸直跺脚,我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肚皮又酸又疼。这次以后,我和妈妈都夸爸爸是“半仙”,但是从那以后,老爸的预言就再也没灵验过了。

你瞧我们一家子,快乐和睦温馨的一家子。

餐桌旁的一家子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母亲忙好了饭菜,又将饭菜一碗碗端上桌,连筷子都摆好了,这才高声喊我们:“开饭了!”于是,一家人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开始聊一些五花八门的话题。

话题是聊不完的。儿子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妻子单位里的同事哪个又结婚了,哪个又离了;妹妹的生意,永远像股市一样波澜壮阔;我的写作进度,常常获得最高的关注;最难得发言的是母亲,她端着饭碗,眼睛盯着讲话的人,似乎插不上一句嘴。

大家埋头吃饭,谁夹起一口菜,嘀咕了声:“好像有点儿凉了。”母亲放下饭碗,站起身,“我去热一下。”说着,端着两盆炒菜,走进了厨房。不一会儿,母亲就端着两盆热气腾腾的菜,回到了餐桌旁。大家都将筷子伸向那两盆热菜,真好吃…

“丁零零!”突然,家里的电话响起来了。我正准备起身去接,母亲已经站了起来:“你们快趁热吃饭,我去接电话。”

母亲的饭碗,搁在桌上,已经看不到一丝热气,估计吃了一半的饭,都凉透了。突然意识到,仅仅这一顿饭工夫,母亲就像时刻绷紧了弦的士兵一样,随时准备站起身来。

母亲一次次站起来,是想让我们其他人安心地吃顿饭啊!

如果留意一下,就会看出,其实在我们每个家庭的饭桌上,都有这样一个:当厨房里的水烧开了,当菜凉了需要再热一下,当电话铃声响起,当谁需要餐具或调料……(他)她总是及时站起身来,去帮我们。这个人,如果不是我们的母亲,就一定是我们的父亲。

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是用一辈子在呵护我们的亲人啊!点评:一家子人热烈的议论着,她只是静静地听着;有人忘拿汤勺了,她赶紧起身去拿;儿子的筷子掉地上了,她赶紧去换……作者就是用这一幕幕发生在餐桌旁的最最平常的场景,表现出了伟大无私的母爱。文章对母亲的细节描写,初读之,似觉无味;再读之,让人动容;深读之,则令人潸然泪下。只要我们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最最平常的琐事,也散发着动人的光芒。

电视机前的一家子

俗话说得好,“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这不,晚饭刚过,我们一家子便“各奔东西”了:奶奶把门轻轻一关,便进入了自己的“戏剧天地”。不一会儿,她的房间便依稀传出了“咿咿呀呀”“咚咚锵锵”的声音,不用说,又在看戏剧片了!时不时地,还能听到奶奶那沙哑的嗓音——看到高兴处,奶奶便会跟着哼几句;老妈刚进自己的卧室,门还没关紧,“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歌声便响了起来;而客厅,则是我和老爸的体育世界。

每每说起这惬意的时刻,我便会想起几年前,电视机前那可笑而温馨的一家子——

终于,我家也买电视机了!一家老小都十分开心,以前蹭电视的日子总算熬到头了。于是,嘴巴里还嚼着饭呢,一家四口便围着那“受宠若惊”的电视机了。收看什么节目呢?点评:1.对比手法的运用。小作者从现实写起: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属于自己的电视机前,看着自己喜欢的节目。由此,作者联想到从前;先是家里没有电视,去别人蹭电视;然后好不容易买回来一部电视,全家人守着一部电视,却不能尽兴观赏自己喜欢的节目……通过前后对比,体现出了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快速大幅度提升,歌颂了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2.插叙手法的成功运用。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先从过去写起,而是从现在落笔,先写一家人晚饭后看电视的幸福场景,然后插叙以前的家庭情况,最后再回到现实之中。这样写来,文章篇幅虽短,但是摇曳多姿,曲折有致。餐桌旁的一家子

我埋着头,小心翼翼地吃着碗里的白米饭。身旁两侧的爸妈也沉默不语。我深切地感到自己被一团严肃、紧张的无形之雾笼罩着。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我心里很难受,不敢出声,因为我知道爸爸妈妈正为我的数学成绩而气愤和难过。

一声清脆的玻璃杯和餐桌的碰撞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随后,便是爸爸粗犷的声音:“李惠雪,你自己来分析一下数学成绩吧。”我心中一惊,看来这次爸爸是真的生气了。我不敢抬头,不敢直视爸爸那充满愤怒和无奈的双眼。我的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断的扪心自问为什么考得这么差,为什么不多考几分呢。我想张口说时,却被妈妈的一席话打断了,“你还说!不就是你在考试前两天说不要做卷子,看看数学书就可以了吗?”她突然爆出的这句话,无疑是给此时的爸爸火上浇油。“难道做卷子就能考好吗?题海战术未必有效啊!而且孩子搞这么累,考试反而考不好。”爸爸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最不情愿看到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一次“和平”的晚餐演变成爸妈之间激烈的对话。他们彼此都不甘示弱,理直气壮地争辩起来,针尖对麦芒,一声比一声高,一句比一句有理。听,眼睛也紧紧盯着屏幕,生怕在眨眼间错过了这个词。主持人的双唇一开一合“mínglíng”。咦?我是不是听过?正在我苦思冥想之时,旁边的爸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只见爸爸坚定而执着地说道:“这个该是虫字旁,这是一种动物,一种小虫子,肯定是虫字旁才对呀!”妈妈则睁大双眼,发出不容置疑的目光说道:“虫子旁!怎么可能呀,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水清澈的好不好,应该是三点水。”只见爸爸涨红了脸,唾沫星子四处飞溅;妈妈也不甘示弱,叉着腰,尖着嗓子锐声叫唤……吵得是天昏地暗,不可开交。终于,电视机里公布了正确答案—螟蛉。我还真没有听过呢,于是马上翻开词典,找到了解释: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多用于比作义子。嗯,又长了知识。

爸爸得意地笑着,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厉害吧!”我冲他做了一个鬼脸,又扭头看着屏幕。妈妈则嘟着嘴,低头玩弄着手指,眼里却有一丝掩饰不住的笑意。

伴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伴随着其乐融融的氛围,我家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首先我们想到的是一家子在电视机前边看边聊天的温馨场景。不错,小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一中心来组织材料进行叙述。围绕着温馨和谐的家庭场面,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小作者开头便用对话写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在材料的处理上,小作者选取了爸妈激烈争论一个词语如何写的场面,并对此进行了详细描写,有动作描写如“妈妈也不甘示弱,叉着腰,尖着嗓子锐声叫唤”,神态描写如“爸爸得意地笑着”和语言描写如“只见爸爸坚定而执着地说道:‘这个说是虫字旁,这是一种动物,一种小虫子,肯定是虫字旁才对呀!’”,在这些详细的描写中,读者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这一家三口人的其乐融融。

电视机前的一家子我们一家子可都是电视迷,老妈喜欢电视剧,老爸喜欢看新闻,我除了打仗类的电视剧和动画片,几乎什么都看,小妹则是动画片的忠实粉丝,怎么都不会变节的。今天是周六,我想,大家的“眼球爱好”不同,今晚可有好戏看喽。可是今天,我家看电视还真有点儿奇妙。不信,请看。和往常一样,七点半,电视按时打开。这些天,老妈准时锁定中央八台,她可是电视剧《特殊使命》的忠实观众。每晚播出时间一到,她就放下手头的活儿,端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地看着。她总是不住地称赞“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巩向光,也常常为地下党打败了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而拍手叫好。可是今天,她竟然没看精彩的电视剧,反而跟着表妹六六看起了动画片《海绵宝宝》。

我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妈怎么“返老还童”,啥时爱上动画片了?无所事事的我倒在沙发上打盹,恍惚中看见表妹六六正美美地看她的《海绵宝宝》,时而兴奋地在沙发上又蹦又跳。“姐姐,快看!”我睁眼一看,咦?六六咋换了频道?竟换成了我爱看的《武十郎》!我顿时来了精神,不管三七二十一,两眼直直地盯上了电视,看着演员们搞笑的动作,我笑得直不起腰。表妹六六在一旁自我夸奖:“我是好宝宝,讲文明!”无意间,我发现老妈在发呆,一阵歉意涌上心头。平时老妈最累了,好不容易到晚上看看电视放松放松,再说六六都知道不自私,可是我呢?于是,我马上又把电视换回了中央八台。很快,爸爸回来了,我们把电视调到了爸爸喜欢的新闻频道,然后,爸爸也发现了……这一天晚上到家走马灯似的看着各自的喜欢的电视节目和对方喜欢的电视节目,虽然断断续续,但是大家心里都很开心!瞧这电视机前的一家子啊!

电视机前的一家子我是一台电视机,生活在一个三口之家。我的主人们都非常喜欢我,每天都会按着遥控器让我变幻着不同的魔术,说实话,有时候我觉得很累。男主人长得高高瘦瘦的,他最喜欢看球赛,看到精彩的时候他会跳起来,大喊“好球!”,仿佛这一脚临门是他射的一样。可是看到输球的时候,他会攥紧拳头,样子好可怕,男主人好像恨不得要钻进我的肚子里亲自踢球一般。他还会狠狠地砸沙发,我真替沙发老兄担忧,男主人的拳头可厉害了!女主人可漂亮了!长波浪、瓜子脸,她最喜欢看电视连续剧,看着看着,就会抱着纸巾盒嘤嘤地哭个不停,我也搞不懂她在哭什么?当连续剧里插播广告的时候,女主人可不耐烦了!她就会说:“什么电视啊!这么多广告!”我听了感到很委屈,这又不是我的错!可爱的小主人放学回家了,一到家,书包一扔,就捧着一包薯片坐在我面前,边吃边看。一直看到天黑了,男主人说:“该写作业了!”小主人无动于衷。女主人喊:“宝贝,吃饭了!”小主人“哎”了一声,屁股挪都不挪一下。我心里可着急了,我的小主人呀!作业怎么可以拖拉呀?饭也不吃,这可怎么办呀!我情急之下,一使劲,启动内控功能,“啪”的一下,关掉了。夜深了,我听到女主人对男主人说:“明天去把电视机修一下,我还要看连续剧呢!”我想说:我没病,倒是小主人的“电视瘾”要好好治一治了!

电视机前的一家子

“哈哈哈哈!”哦,我有些失态了,因为我又想起了星期天的那个事儿。

那个周末,天气格外的好,门前那棵笔直的杨树上有大群的麻雀,叽啾叽啾地争论个不休。嘿,就在树下的那间屋里,在那台电视机旁,我们一家人也在叽喳叽喳地争论个不休呢。

“看这个台,这个台好看。”老爸一把抓过电视遥控器,电视屏幕上立刻跳出了一大群日本鬼子,还有一个面目可憎的小胡子军官气急败坏的。”

“哎呀——老爸你就喜欢看战争片儿。快把遥控器给我。”我说着话就眼疾手快地掠过遥控器,轻轻一按,“一条蛇,昂首直立着头颅,盘曲着后半截身体,吐着鲜红的信子,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老妈不耐烦了:“就不能看个大家都爱看的节目?!”算了,老妈的话有道理,挑来挑去,却挑了一个大家都不爱看的节目——运动会。先凑合吧。

盯着电视屏幕,我们一家人都对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不感兴趣,只关注中国队。一个中国队员出场了,他起跑,加速,然后在一块踏板上奋力一跃,双手在马鞍上一撑,接着整个身体在空中翻滚,最后“啪”地一声,他稳稳地站在软垫上!老爸大叫一声“好”把我们都吓了一大跳。另外,因为南京大屠杀的缘故吧,我们对日本运动员也很关注。每每日本队员出场,我真担心他会得冠军。那个日本人出场了,一会儿拍拍自己的大腿,一会儿又拍拍自己的胳膊,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他开始起跑了,好快;他轻轻一跃,整个身体就弹向高空。哎呀!他的动作难度系数很大。爸爸两眼紧盯着那名日本参赛队员,眉头皱得紧紧的。就在那队员快要落地的时候,爸爸又大吼“倒”,奇迹啊,一刹那的奇迹,那个日本人身子一歪,盘着腿就坐在了软垫上。我们三个人盯着那场面沉默了三秒钟,之后,捧腹大笑,看着那名队员灰头土脸地离开的样子,我们笑得更厉害了:妈妈前俯后仰,爸爸直跺脚,我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肚皮又酸又疼。这次以后,我和妈妈都夸爸爸是“半仙”,但是从那以后,老爸的预言就再也没灵验过了。

你瞧我们一家子,快乐和睦温馨的一家子。

餐桌前的一家子

“开饭啦!”随着妈妈的叫声响起,我和爸爸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餐桌,迅速落座,准备开饭。妈妈把最后一道菜端上餐桌,我们一家人的晚饭时间开始了。吃饭的时侯,我发现我,爸爸妈妈吃的一样多,但是,我从具体上来看,爸爸比我和妈妈吃的多一些。爸爸和妈妈用的碗一样大,只有我用的碗最小。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和我吃的一样多,有时候爸爸的饭满满一大碗,有时侯浅浅一小碗。我和妈妈可跟爸爸不一样,我和妈妈差不多是一样的。

吃饭时,我有时候闻一闻饭的香味,有时候不闻。饭已经上桌,吃饭还没开始的时候,爸爸会夹上几下子‘啊呜啊呜’吃起来,我和妈妈偷偷的笑着。吃饭了,我会把桌子上的菜看一遍,如果看到了我最爱吃的我会迫不及待的夹上一筷子塞到嘴里,嘴里的菜还没吃完,另一筷子又会塞到我嘴里。

吃饭时,我爸爸是我们三个人中吃的最香的人了,等我爸爸饿的最厉害的时候,就埋头猛吃。我和妈妈吃的速度一样快,像赛跑一样。吃饭时,都是我妈妈吃的一干二净像刷的碗一样,我爸爸吃的一点都不干净。有时候,我们全家吃完了饭还有喝汤,有时候也不这样。

吃饭时,我爸爸发出“吧嗒,吧嗒”的声,也像“呼噜,呼噜”的声音。我们吃饭的时候谈一些学校,家里的事情等等。

我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不下饭,如果我在性情不好的时候吃饭,我会有一种想吐得感觉。我看到一些好吃的菜就大口大口的吃,我见到剩菜没胃口。我们家的菜经常变花样,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经常变化。

瞧瞧我们这餐桌前的一家子,各自有各自吃饭的特点,但是一样的是,我们的心情都是愉快的,多么美好的吃饭时间啊!

我的书包我有一个小巧玲珑的书包,但很精致、漂亮。书包的表面是鲜红色的,中间画着一只活泼可爱的米奇老鼠,它戴着一副大大的太阳镜,胸前高高地飘扬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穿着一件土黄色的衬衫,背着个小书包,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米奇老鼠总爱扬起手,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好像在向我炫耀它的美丽,神气十足的,可爱极了!米奇老鼠下面还写着一句天蓝色的英文:Hello!书包一共有四个宽阔的袋子,旁边还带着两个狭小的兜兜。第一个袋子里住满了说不尽的智慧——书本;第二个袋子里住着我心爱的文具盒;第三个袋子里则住着一对形影不离的“亲戚”——试卷和本子;至于那两个狭小的兜兜嘛,住着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不过有时候,一些文具变成了一只只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