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徐永清_第1页
小腿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徐永清_第2页
小腿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徐永清_第3页
小腿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徐永清_第4页
小腿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徐永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腿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徐永清朱跃良范新宇李军梅良斌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当前1页,总共189页。穿支皮瓣或称皮支皮瓣,是指仅以管径细小(0.5~0.8mm)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的皮瓣,属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的新发展,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失小”的原则,但对显微外科技术要求更高。由此也提出了超级显微外科的新概念,即使用更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发挥更高超的显微操作技能,完成更细小的显微血管吻合。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可分为带蒂转移和游离移植两种形式。当前2页,总共189页。当前3页,总共189页。带蒂转移带蒂转移的穿支血管皮瓣多属于肌问隔筋膜穿支皮瓣,主要供区在肢体,临床应用较多。尤其以四肢主干动脉发出的最远侧肌间隔穿支(均在腕、踝关节上5cm左右)为血供切取的远端蒂皮瓣,包括筋膜皮瓣和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已广泛应用于肢端创伤缺损的修复。如上肢的桡动脉腕上穿支皮瓣、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骨间前动脉腕背穿支皮瓣;下肢的腓动脉外踝上前穿支皮瓣、腓动脉外踝上后穿支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当前4页,总共189页。游离移植游离移植的穿支血管皮瓣多属于肌肉皮肤穿支血管皮瓣,主要供区在躯干。6种最常用的肌皮穿支血管皮瓣包括:(1)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是临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穿支皮瓣;(2)股前外侧穿支皮瓣;(3)胸背动脉穿支皮瓣;(4)臀上动脉穿支皮瓣;(5)阔筋膜穿支皮瓣;(6)腓肠内侧穿支皮瓣。当前5页,总共189页。穿支皮瓣的优缺点穿支皮瓣的出现符合当代组织移植的发展需要,即减少供区损害,但对手术医师的技能要求更高。穿支皮瓣的优点是:

(1)不切取肌肉,不影响运动功能;

(2)有时也不切取深筋膜;

(3)供区损害少,不破坏供区外形;

(4)设计灵活,可根据受区需要包含或多或少的皮下脂肪组织。当前6页,总共189页。穿支皮瓣的主要缺点是:

(1)追踪解剖血管蒂费力耗时;

(2)对术者的显微外科技术要求更高;

(3)穿支血管的部位和口径存在变异;

(4)细小血管更容易被牵拉或扭曲,也更容易发生血管痉挛。当前7页,总共189页。当前8页,总共189页。当前9页,总共189页。当前10页,总共189页。当前11页,总共189页。当前12页,总共189页。当前13页,总共189页。小腿穿支皮瓣主要有腓动脉穿支皮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腘动脉穿支皮瓣腓浅动脉穿支皮瓣当前14页,总共189页。

动脉

穿支数

蒂长(cm)

外径(mm)总供血面(c㎡)胫后动脉63.2±1.70.7±0.2180.3±72.7

腓动脉43.5±1.90.8±0.3127.4±19.3

腘动脉27.2±4.30.9±0.2110.1±21.6

隐动脉14.6±2.30.8±0.332.0±18.5

小腿后区穿支的基本情况当前15页,总共189页。

穿支来源

单穿支供血面积(c㎡)最长处(mm)最宽处(cm)胫后动脉34.7±13.59.0±2.64.9±1.1

腓动脉30.3±15.58.7±2.74.4±1.4

腘动脉55.1±19.715.3±3.64.5±0.7

隐动脉32.0±18.59.4±2.94.3±1.6

小腿后区穿支的供血区域当前16页,总共189页。3.腓肠外侧浅动脉4.腓肠中间浅动脉5.腓动脉穿支6.胫后动脉穿支

小腿后面穿支的分布当前17页,总共189页。穿支皮瓣的设计单穿支可切取皮瓣面积11cm×5cm当前18页,总共189页。穿支皮瓣的的设计当前19页,总共189页。关于穿支血管定位问题普通多普勒3D彩超CTAMRI当前20页,总共189页。简易多普勒血流探测仪不足之处:无法准确且直观的判断穿支血管形态及走行当前21页,总共189页。飞利浦RU22彩色多普勒仪多普勒三维探头当前22页,总共189页。超声造影增强剂原理:提高血液回波率,从而提高信噪比,增强血管显影当前23页,总共189页。病例1:术前多普勒成像当前24页,总共189页。病例1:术中穿支血管术中所见:穿支血管走行及形状与术前多普勒显影完全一致当前25页,总共189页。病例2:术前多普勒成像

穿支在皮下的分支当前26页,总共189页。病例2:术中穿支血管术中发现:穿支血管走行与术前探测一致,进入皮下的分叉也与术前影像完全吻合。当前27页,总共189页。病例3:术前多普勒成像术前探测:肌层较厚,穿支血管行程迂曲。考虑:血管穿过肌肉后再进入皮肤,属肌皮穿支。判断:穿支血管显露及分离较难。当前28页,总共189页。病例3:术中穿支血管术中发现:穿支未从肌间隔穿出,而是穿过肌肉进入皮肤,与术前探测结果一致当前29页,总共189页。病例4:术前多普勒成像术前探测:穿支血管近乎垂直走行进入皮肤,形态明显。考虑:1.穿支属肌间隔型;2.穿支较粗。判断:血管易于显露,且切取皮瓣供养范围可较大当前30页,总共189页。病例4:术中穿支血管术中所见:分离深筋膜浅层即清晰暴露穿支血管当前31页,总共189页。病例5:术前多普勒成像术前探测:穿支血管呈“Y”形进入皮肤当前32页,总共189页。病例5:术中穿支血管术中所见:穿支一分为二,分别进入皮瓣的两端当前33页,总共189页。病例6:术前多普勒成像术前探测:穿支血管向远近端近似水平走向各分出一分支,且行程较长考虑:可切取血管长度长,无需带源动脉当前34页,总共189页。病例6:术前多普勒成像术前探测:剔除软组织影的穿支血管成像当前35页,总共189页。病例6:术中穿支血管术中所见:1.穿支近似水平走行约2cm后进入皮肤,可切取血管充分;2.切取远端分支供养皮肤作为皮瓣当前36页,总共189页。病例7:术前多普勒成像当前37页,总共189页。病例7:根据多普勒探测术前设计当前38页,总共189页。病例7:皮瓣切取术中所见:自源动脉断蒂,可清楚看到见两支分支,均包含在皮瓣内。当前39页,总共189页。临床应用

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在临床上应用超生多普勒定位穿支皮瓣血管,吻合血管的小腿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51例,其中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皮瓣24例(其中4例含腓动脉穿支骨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3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7例,腓肠外侧穿支皮瓣2例;腓浅动脉穿支皮瓣5例;皮瓣面积最大15*8cm,皮瓣最小1*1.5cm,穿支皮瓣的口径最细0.2mm,最大1.8mm;修复部位:手指及虎口创面31例,前臂创面10例,小腿及足部创面10例。结果:吻合血管的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供区创面小的直接缝合愈合,供区创面部分较大的植皮修复愈合。结论在超生多普勒的定位小腿穿支皮瓣血管定位准确、可靠,切取皮瓣方便,创伤小,皮瓣成活率高。当前40页,总共189页。腓动脉穿支皮瓣皮支浅出点的体表投影:皮支血管多自小腿外侧肌间隔即腓骨长、短肌与比目鱼肌间隙浅出,相当于腓骨小头后缘与外踝后缘的连线,当小腿肌肉收缩时,这一间隙多清晰可见。当前41页,总共189页。皮支浅出点的位置:皮支多(76%)自腓骨头最突出点下方7~21cm范围内浅出,而主皮支几乎均在这一范围内。腓骨头与外踝距离为(33.5±0.5)cm。因此,选择小腿外侧肌间隔中点上方2cm(相当于腓骨头下方14.5cm)为中心点设计皮瓣容易包含主皮支血管。术前多普勒探测皮支浅出点,可预知皮支分布,便于手术设计。当前42页,总共189页。皮瓣切取范围:各皮支在深筋膜层的上行支与下行支相互串联吻合,众多分支相互吻合成网,因此,可以切取比单一皮支分布范围大的皮瓣,相当于超常皮瓣或跨血管供区皮瓣。临床上皮支皮瓣的切取范围依皮支大小、分布的形式和相互吻合的情况而有所不同。掀起皮瓣后,观察深筋膜层皮支血管的走行及分布,就基本上可以判断皮瓣可切取的范围。当前43页,总共189页。当前44页,总共189页。当前45页,总共189页。当前46页,总共189页。小腿穿支血管转位皮瓣当前47页,总共189页。当前48页,总共189页。当前49页,总共189页。当前50页,总共189页。当前51页,总共189页。当前52页,总共189页。当前53页,总共189页。当前54页,总共189页。术中:找到穿支血管当前55页,总共189页。当前56页,总共189页。当前57页,总共189页。当前58页,总共189页。当前59页,总共189页。当前60页,总共189页。当前61页,总共189页。当前62页,总共189页。当前63页,总共189页。当前64页,总共189页。当前65页,总共189页。当前66页,总共189页。当前67页,总共189页。当前68页,总共189页。当前69页,总共189页。当前70页,总共189页。当前71页,总共189页。当前72页,总共189页。当前73页,总共189页。当前74页,总共189页。当前75页,总共189页。当前76页,总共189页。当前77页,总共189页。当前78页,总共189页。当前79页,总共189页。当前80页,总共189页。当前81页,总共189页。当前82页,总共189页。当前83页,总共189页。当前84页,总共189页。当前85页,总共189页。当前86页,总共189页。当前87页,总共189页。当前88页,总共189页。当前89页,总共189页。当前90页,总共189页。当前91页,总共189页。当前92页,总共189页。当前93页,总共189页。当前94页,总共189页。当前95页,总共189页。当前96页,总共189页。当前97页,总共189页。当前98页,总共189页。当前99页,总共189页。当前100页,总共189页。当前101页,总共189页。当前102页,总共189页。当前103页,总共189页。当前104页,总共189页。当前105页,总共189页。当前106页,总共189页。当前107页,总共189页。当前108页,总共189页。当前109页,总共189页。当前110页,总共189页。当前111页,总共189页。当前112页,总共189页。当前113页,总共189页。当前114页,总共189页。当前115页,总共189页。当前116页,总共189页。当前117页,总共189页。当前118页,总共189页。当前119页,总共189页。当前120页,总共189页。当前121页,总共189页。当前122页,总共189页。当前123页,总共189页。当前124页,总共189页。当前125页,总共189页。当前126页,总共189页。当前127页,总共189页。当前128页,总共189页。当前129页,总共189页。当前130页,总共189页。当前131页,总共189页。当前132页,总共189页。当前133页,总共189页。当前134页,总共189页。当前135页,总共189页。当前136页,总共189页。当前137页,总共189页。当前138页,总共189页。当前139页,总共189页。胫后动脉上半部位于比目鱼肌深面,下半部位于腓肠肌内侧缘与趾长屈肌间隙内,位置不深,容易显露。胫后动脉发出5~7支肌间隙穿支,其中2~4支占多数(70%),其发出部位以小腿中1/3段占55%,下1/3占45%;穿支穿深筋膜后通常分为粗长的降支、短细的升支和水平支,穿支直径0.5~2.0mm,蒂长0.5~2.0cm,是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皮瓣的血供基础。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当前140页,总共189页。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手术方法:术前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沿胫后动脉逐一标记出各个穿支穿出点位置,根据创面位置选择合适的1根穿支为营养血管,该穿出点即为皮瓣旋转点,并用标记笔标识。术中先切开一侧皮肤,在浅筋膜层小心分离,将皮肤牵开,找出术前定位的穿支血管,观察其行走方向,确定其进入皮肤。然后切开另一侧皮肤,将皮瓣由远至近紧贴深筋膜层向穿支血管游离,如果患者皮下脂肪不厚时可以看到明确的1根血管在皮肤浅筋膜内行走。当游离至距离穿支血管1cm处切开深筋膜,保证穿支血管穿深筋膜周围能有一定深筋膜与浅筋膜相连续,然后牵开穿出点周围深筋膜,于腓肠肌内侧缘与趾长屈肌间隙内追踪并游离出所需长度的穿支血管蒂,将皮瓣游离仅带穿支血管与肢体相连,以该穿支为轴,将皮瓣旋转,覆盖创面,供区植皮打包。当前141页,总共189页。主要优点:

(1)皮瓣不切取深筋膜,对供区损伤小;(2)皮瓣相对较薄,修复外形较满意;(3)皮瓣蒂部仅带穿支血管,使皮瓣旋转更加方便灵活;(4)皮瓣蒂部组织含量少,无因皮肤及深筋膜折叠而形成凸起及皮肤褶皱,相对不容易卡压,术后不容易发生血管危象,更加安全可靠当前142页,总共189页。主要缺点:(1)穿支变异较多,要求术前要做好穿支定位及更加充分的准备;(2)术中必须找到穿支才能最终决定皮瓣的设计,随时可能改变设计方案,对术者的临床应变能力要求更高;(3)对术者的显微外科技术要求更高,手术操作要求更加精细,一旦穿支损伤就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4)追踪解剖血管蒂费力,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尚待解决的问题是,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还停留在术者个人的经验上,即不同直径穿支能供养多大面积的皮瓣目前尚无定量研究当前143页,总共189页。当前144页,总共189页。当前145页,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