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课件第十章_第1页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课件第十章_第2页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课件第十章_第3页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课件第十章_第4页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课件第十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篇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想第九章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第十章汉代官方儒学的社会思想第十一章东汉时期社会批判思潮中的社会思想第十二章汉魏时期道教的社会思想第十三章魏晋玄学家的社会思想第十四章魏晋时期佛教的社会思想第十章

汉代官方儒学的社会思想第十章汉代官方儒学的社会思想第一节《礼记》的社会思想第二节董仲舒的社会思想第三节《白虎通义》的社会思想第一节《礼记》的社会思想第一节《礼记》的社会思想关于《礼记》一书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论乐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论理想社会模式一、关于《礼记》一书儒家的经典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经”,一类是“传”,一类是“记”。“记”是用来对经文进行注解、说明和补充的资料。解释《礼经》的文字便称《礼记》。《礼经》原名叫《仪礼》,又称《士礼》,共17篇,是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统治阶级冠、昏(婚)、丧、祭、朝、聘、射、乡等礼仪制度的汇篇。它保存了丰富而又有价值的社会资料。一、关于《礼记》一书西汉时,《仪礼》取得“经”的地位,成为儒家《五经》之一。于是,解释《礼经》的“记”逐渐受到时人的器重,出现了不少的传抄本,现在还存有戴德、戴圣叔侄的选辑本。后人称戴德所辑录的本子为《大戴礼记》,原本80篇,今存39篇;称戴圣所辑录的本子为《小戴礼记》,共49篇。《小戴礼记》经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注解后,摆脱了它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并且跃居“经”的地位。从此人们便看好《小戴礼记》,今日流行的《礼记》实际上是专指戴圣编的《小戴礼记》。一、关于《礼记》一书《礼记》继承、发挥和阐扬了儒家有关礼治、乐治等方面的社会思想。因此,一些学者,如孙叔平先生在撰写《中国哲学史稿》时,便将《礼记》放在先秦时期加以介绍。但我们认为,还是将其作为汉代时期的作品更为妥切一些。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一)何谓礼第一,礼是一种社会制度。“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礼记·昏义》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一)何谓礼第二,礼是针对人情而约束、节制人类行为的一系列社会规范。“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礼记·坊记》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一)何谓礼第三,礼用来规定人类社会秩序,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一)何谓礼第四,礼是衡量一切社会活动的准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上》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一)何谓礼第五,礼是君王用于治理社会的工具。“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礼记·礼运》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二)论礼产生的基础第一,礼效法于天,是天地、万物自然秩序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第二,礼的产生是出于改造人情的需要,也就是“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第三,礼起源于原始的祭祀等风俗习惯及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三)论礼的社会功能第一,表现在维护国家机器运转方面,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三)论礼的社会功能第二,表现在维护社会秩序、明确等级关系方面,“礼达而分定”,礼有别异合同之功能。“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三)论礼的社会功能第三,表现在规范人们的言行方面,“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人们的社会交往要“礼尚往来”,人们的“进退揖让”乃至一切言行皆要符合礼和受礼的约束,且“夫礼,所以制中也”。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三)论礼的社会功能第四,表现在节制人的自然性而焕发人的社会性方面,礼可节人之情、达人之情、文人之情、防民之心。“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在《礼记》的作者看来,礼,如同防水的堤坝。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三)论礼的社会功能第五,表现在区分人与动物方面,“礼义”是根本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二、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三)论礼的社会功能第六,表现在对人的教化方面,礼有潜移默化,防微杜渐之功。“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三、论乐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一)何谓“乐”《乐记》对“乐”作了如下解释: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三、论乐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一)何谓“乐”由此可知,乐是人心触景、触情,与外物交感而成的。乐的产生与形成经历了“感于物”、“形于声”、“声生变”、“变成方”、“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的发展过程。三、论乐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一)何谓“乐”乐,是人们心声的展现和感情的流露,“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是乐的最基本的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观听一个地方的音乐,可窥见一个地方的治乱和民风。“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三、论乐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二)论乐的社会功能《礼记》一书之所以再三讲乐,首先是因为乐与礼有相似的社会功能。“知乐则几于礼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三、论乐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二)论乐的社会功能其次,乐与礼是相互配合的,“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如果要勉强将礼乐功能区别开来的话,礼的功能着重于“别异”,乐的功能则重在“合同”。“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四、论理想社会模式(一)“大同”社会模式《礼记·礼运》的作者借孔子之口对“大同”社会作了精彩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四、论理想社会模式(一)“大同”社会模式显然,“大同”社会模式,是《礼记·礼运》的作者把儒家的“仁政”、“王道”,墨家的“兼爱”等社会理想与有关原始社会的传闻有机缀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令世人心驰神往的人类生活画面。“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国历代社会思想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洪秀全采用之而作《原道醒世训》,康有为引申之而著《大同书》,孙中山发挥之而成唤起民众的醒世之言。四、论理想社会模式(二)“小康”社会模式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第二节董仲舒的社会思想第二节董仲舒的社会思想人性论与欲望论论社会规范论社会的贫富悬殊问题理想社会构想董仲舒其人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人,其生卒年月《汉书》本传语焉不详,苏兴作《董子年表》,认为他生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卒于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董仲舒的时代,政治上的统一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因此也相应地需要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在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后,“诏举贤良方正极言敢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董仲舒在所上《天人三策》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一主张和汉武帝一拍即合,得到汉武帝的赞成。从此以后,儒家思想取得了正统地位。董仲舒也因“令后学者有所统一”而“为群儒首”,因研究《公羊春秋》颇有成就,而“为儒者宗”。一、人性论与欲望论

董仲舒既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意荀子的“性恶论”。从阴阳学说出发,他主张人性由天道决定,既然天有阴晴,人性并不是全善全恶的,包含着善与恶两种成分。王充评述董仲舒的这一思想说,董仲舒的人性兼有善恶说,是在遍览孔孟之书的基础上提出的,概括其来由,不过性、情二字。天有一阳一阴;人有一性一情,人类心理的变化就是由性情二因素所驱使,性情又由阴阳所决定,得阳气而获性,表现为善;得阴气而受情,表现出恶。一、人性论与欲望论

根据性情、善恶所占比例,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圣人之性”,这些人恶的情欲很少,不用社会教化而自然能行善;一类是“斗筲之性”,这些人恶的情欲很多,情胜于性,无论怎样教化也不可救药而只能为恶;一类是“中民之性”,这些人虽有情欲,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一、人性论与欲望论

董仲舒说,中民之性是可以通过教化、诱导而成为善的。善恶之机在于情。情欲就是人欲,所以他说“人欲之谓情”,人能胜欲就能顺利社会化。从现代社会学角度讲,人的欲望即是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以及精神需求。儒家对情的态度,务在得情之中和,讲究理所必然,势所必然,不可滥情、肆欲。因此,董仲舒持节制的态度,认为对人的贪婪,有时候教化的手段不一定管用,必须采取强硬措施,做到有效节制。二、论社会规范社会伦理规范是人们用来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在这方面,董仲舒有两个学说是至关重要的。二、论社会规范第一,把握仁、义,建立合情合义的人际关系。在董仲舒看来,“仁”是一个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个性修养,是同情心、忠恕心、爱心。“义”是一个人所应遵循的社会正当行为规范。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要使关系顺遂满意,“我”应要求自己具“仁爱之心”,并按社会行为规范对待他人,不自私、不护短,不轻视别人,而不是片面地要求他人遵循行为规范。二、论社会规范第二,“三纲五纪”。董仲舒认为,人与人相处必定要组成社会,社会一旦成立,接着就会有各种秩序与层次,社会成员要分别被归属在相应的秩序与层次关系之中,即所谓“三纲五纪”。三、论社会的贫富悬殊问题董仲舒引用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一语,指出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必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多数人陷入贫困。富豪骄奢淫侈,而贫者穷急愁苦,这种极端贫困不得解决,人民无生之乐趣,也就不把死放在心上,以至于违法犯罪、啸聚山林那就更不在话下了。三、论社会的贫富悬殊问题我们可以把董仲舒对贫富悬殊之原因的分析概括为以下几条:第一,土地买卖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贫者失去土地;第二,国家和富人垄断了山林川泽之利,切断了人民的另一条谋生之路;第三,国家榨取及地主对农民的剥削都太重;第四,贪官污吏妄加刑戮,使农民破产流亡以至成为“盗贼”。三、论社会的贫富悬殊问题董仲舒的“善治”方案是很清楚的,就是限制地主的土地规模,制止土地兼并,取消盐铁官营,解放奴婢,轻徭薄赋,提倡农业生产。他把解决之道寄希望于制度设计,认为要解决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像限制人们的欲望一样,也要制定一个“度”。“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故易治也。”使贫富都不超越他所设计的“度”的范围,问题就算解决了。四、理想社会构想五帝三皇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什一而税,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亲亲而尊尊。不夺民时,使民不过岁三日。民家给人足。无怨望忿怒之患,强弱之难,无谗贼妒嫉之人。民修德而美好,被发御哺而游,不慕富贵,耻恶不犯,父不哭子,兄不哭弟,毒虫不螫,猛兽不搏,鸷虫不触。故天为之下甘露,朱草生,醴泉出,风雨时,嘉禾兴,凤凰麒麟游于郊。囹圄空虚,画衣裳而民不犯;四夷传译而朝,民情至朴而不文。

——《春秋繁露·王道》四、理想社会构想这是一个“王道”的社会,奉行着五帝三皇开辟的传统,爱民如子。君王不敢有高高在上的念头,向从事生产的农夫们收很少的税,推行儒家伦理教化。农业生产时间得到保障,生产发展。社区里的居民生活富足,关系和谐,没有任何社会冲突。民德淳朴,民风良好,人人都长寿,并且与自然界的各种动物和睦相处。上天眷顾,风调雨顺,水草丰美,绝迹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也出现在这人间的天堂。监狱里根本没有犯人,人们所犯错误都是很细微的过失,只要在衣服上画个标志就可以,但即便如此,人们也很少违背社会规范。文明进步至此,连很远地方的国家也慕名派来使节,修好关系。第三节《白虎通义》的社会思想第二节《白虎通义》的社会思想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治理观“太平制礼”的社会规范变革思想“三纲六纪”的社会关系模型一、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治理观《白虎通义》认为,天子之德的核心是“民本思想”。天子即位,应引进贤者,解决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所以列土封疆、张官设府等举措都是为了人民。道德建设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做好道德建设,不但国泰民安,而且自然界的各种祥瑞现象也会“应德而至”。一、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治理观《白虎通义》对天充满敬意和集体性的畏惧,认为天居高临下,有镇定、安抚的功能。与这种人格神的“天”相对应的“天人关系”就只能是人被“天”所主宰,人间一切来自于天;因为人类是由“气”构造的,不能靠自身的力量建设美好的社会,所以必须有一个上天派遣来的德可配天的领袖——天子。一、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治理观《白虎通义》中强调的“天人合一”、“内圣外王”思想,希望天子能秉承天的神性,成为道德与智慧的化身。他用高尚的道德影响人,感化人,用高超的智慧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受到天子人格特质的深刻影响。一、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治理观《白虎通义》认为,要使天下太平,社会秩序和谐,最重要的原则是天子遵循天道。伏羲画卦的传说对于汉儒来说充满了思想启迪的魅力,《白虎通义》引述了这一传说来阐明天子与天道的关系。伏羲统治天下的时候,社会还没有法度,所以他观察天象、地理、鸟兽等自然现象,总结天道,画出八卦的符号体系,用以阐明自然与社会之理。有鉴于此,天子的角色就是尽力协理天人之道,维护天地之间的和谐。二、“太平制礼”的社会规范变革思想《白虎通义》遵循“太平而制礼”的思想。在儒家理想里,制礼作乐应该以施行者(帝王)本身的德行和太平盛世的社会环境为前提,绝不能沦为帝王粉饰太平的手段。二、“太平制礼”的社会规范变革思想《白虎通义》有关礼制的内容涉及社会、礼仪、风习、国家制度和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基本贯彻周礼“尊尊”、“亲亲”、“贤贤”的原则。汉儒主张,按照贵贱、亲疏、长幼划分人群,根据礼制的类别,在朝廷和社区分别实行不同的原则。政治生活实行“朝廷之礼”,按照政治地位的高低设计礼的内容,“贵不让贱”,尊卑有序。二、“太平制礼”的社会规范变革思想《白虎通义》指出,中国人设立宗,主要目的在敦促父系社会集团内部的和睦,增强群体的团结。这一集团道德原则是“亲亲”之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族人有听命于宗子的义务;二是大宗应照顾小宗,互通有无。“族”是另外一种社会制度。《白虎通义》采用今文经学对于“族”的定义,主张“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等“九族”,而不是古文经学“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本宗亲属说,表明族是一个小宗的社会交往范围,一个亲戚集团。三、“三纲六纪”式社会关系模型所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前文在介绍董仲舒的社会思想时已有论述。所谓“六纪”,是对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等六种重要社会关系的总结。最早清晰排列“三纲六纪”主要内容的并不是《白虎通义》,而是《礼纬·含文嘉》。三、“三纲六纪”式社会关系模型“三纲”只是总结了君臣关系和家庭内部纵轴上的关系模式,把社区与天下进行有效的联结。“六纪”一方面总结了宗族社区内部及其与其他亲缘社区之间的社会关系模式,显示了汉代社会中社会网络日趋扩大,社会互动日趋紧密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尊敬师长的问题,对师徒关系模式进行界定,这是汉代儒家师徒关系极为紧密的写照。三、“三纲六纪”式社会关系模型《白虎通义》从天人关系角度指出,三纲中君臣、父子、夫妇六种角色的关系符合阴阳之道。阴阳之道讲究事物的两方面既有尊有卑,又互相支持与配合,恰好是君臣、父子、夫妇关系中双方行为规则的重要原则。三纲六纪也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三纲取法于天、地、人,六纪取法于六合。君臣关系取法于天,以日行月随,服务于天为情怀,君尊臣卑,臣下配合君上,共同为天下百姓造福。父子关系取法于地,以五行循环相生为象征,父代养育子代,保持社会延续。夫妇取法于人,以阴阳和合为象征,互相帮助完成家庭生活,这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三、“三纲六纪”式社会关系模型在儒家秩序情结里,分类的目的是寻求社会秩序的治理。君臣、父子、夫妻等概念的构成,与阴阳、天人、远近、大小、详略、彼此等概念一样,是先行对自然和社会的现象进行二元分类,然后从二元互补的相互对应而非矛盾对立的关系出发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而在同一层次上概括整体的特征,表达秩序构建的目的。三、“三纲六纪”式社会关系模型《白虎通义》之三纲六纪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思维层面建构起理论体系的,有着丰富的辩证关系。同时,由于白虎观会议是由皇帝亲自裁决经学疑义,必然为强化君权寻找理论依据,所以君权、父权和夫权都得到强化,为后世所诟病,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平等、民主观念相背离。【本章要点】1.《礼记》继承、发挥和阐扬了儒家有关礼治、乐治等方面的社会思想。从《礼记》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儒家的“礼”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制度;是针对人情而约束、节制人类行为的一系列社会规范;是衡量一切社会活动的准则;同时也是社会统治者治理社会的工具。【本章要点】2.《礼记》中认为“礼”是人类对天地自然和社会之运行规范的合理总结。是天地、万物自然秩序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它源于原始风俗习惯及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是最能符合人情这一需要的。【本章要点】3.《礼记》中对礼的社会功能有充分论述。认为礼具有社会控制功能、具有让人们遵守角色规范、调适人情与人际关系、缓和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等多种社会功能。总之,《礼记》认为礼对于社会治理是万能的。【本章要点】4.《礼记》认为“乐”与“礼”有同等重要的社会功能。礼的功能着重于“别异”,而乐的功能则重在“合同”。两者相辅相成,可以收到“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的效果。总之,“乐”具有与礼、刑、政同等的社会治理功能。【本章要点】5.《礼记·礼运》所描述的“大同”、“小康”社会,成为其后两千多年大多数中国人共同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至今犹存。【本章要点】6.关于人性问题,董仲舒既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意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资质,并不是全善全恶的。人类“两有贪仁之性”就像天有阴有阳一样。由此他提出了“性三品”之说。这是他对中国人性理论的重要贡献。【本章要点】7.董仲舒认为,人们除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