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上语文园地六教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一上语文园地六教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一上语文园地六教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一上语文园地六教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一上语文园地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知道汉字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类,学习把字按结构进行归类。2.能借助拼音读通儿歌,巩固方位词“前、后、左、右”,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3.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4.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古朗月行(节选)》,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背诵古诗。5.尝试用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小兔子的头饰。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汉字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类,学习把字按结构进行归类。2.能借助拼音读通儿歌,巩固方位词“前、后、左、右”,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3.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教学过程板块一字词句运用活动(一)秋天到,采果子。(连一连)1.创设游戏情境,引出活动一。小朋友们看,我们来到了一片果园里。(课件出示果园的情境,逐渐放大呈现出活动一插图中的带有生字的苹果。)咦,地上掉了好多苹果,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语文乐园中的管理员根据苹果上的生字来分一分苹果吗?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想怎么分。学生观察“篮子”上的这两个字,分别说说它们的结构。提示:“花”是上下结构,“清”是左右结构。3.连线游戏,结构分类。教师出示两个“篮子”,提示学生:一个放“上下结构”的生字,另一个放“左右结构”的生字,引导学生将书上给出的“星、明、叶、只、色、把、尘、地”,按要求分别与“篮子”进行连线。4.调动已知,拓展举例。学生交流,说说自己认识的汉字中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活动(二)读一读,背一背。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将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情境中,学生边玩边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先请学生自己确定分类标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的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扩大了学生识字的空间。1.过渡:分完了苹果我们继续游玩,小朋友们,我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呀,坏了,我们迷路了,我只知道我们要向东走,你知道哪面是东吗?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哪儿是东,哪儿是西,哪儿是南,哪儿是北。3.出示儿歌:这首儿歌就能告诉我们怎样去辨别方向。4.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一读儿歌。5.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听清自己不认识的生字。6.指名分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字音。7.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8.请男女同学合作朗读,读出韵味。9.请同学们再读这首儿歌,一边读一边圈出表示方位的字词。10.引导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相对的方位词。前——后左——右东——西南——北1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认一认,找一找方向相反的字。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儿歌读得正确、流利。同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了丰富的情境,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读文识字,辨别方向。12.情境表演。(1)请全班同学面向东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现在我的正前方就是东方,我的后面是——(西),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南)。(2)在小组里一边做动作,一边读一读儿歌。(3)请一名同学做导航员,一边读儿歌,一边帮助大家做动作来辨别方向。13.游戏巩固。(1)结合教室中的座位说一说“前后左右”。我的前面是__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__,我的左面是___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__。(2)老师说口令,同学们按照口令要求做动作。例如:举起你的左手,摸一摸你的右耳朵,向右转等。(3)创设情境:现在你知道我们该往哪儿走了吗?学生结合儿歌内容,根据课件中太阳的位置介绍“东南西北”。14.齐声诵读儿歌,整体回顾。板块二展示台1.活动一:火眼金睛。认识生活中商铺的牌匾。(1)课件出示商铺的牌匾。(2)学生认一认,聊一聊。提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认识汉字“电影院、报刊亭、小卖部”,了解电影院、报刊亭、小卖部的不同功能。2.活动二:生活秀,秀识字。(1)学生交流生活中收集到的“字卡”。(2)学生展示“字卡”,读读、认认。提示:这个“字卡”可以是学生零食的包装袋,可以是超市购物小票等,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都可以成为识字的资源。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感受识字带来的快乐。课时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古朗月行(节选)》,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背诵古诗。2.尝试用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教学过程板块一日积月累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表象是理解古诗的桥梁。此环节借助多媒体,创设了丰富、生动的图像,既引起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又把图文结合起来,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活动一:我能读古诗。通过听老师范读、跟读、自己读等方式,将《古朗月行(节选)》读正确、读通顺。提示:把后鼻音的字“镜、青”读准。活动二:我会读古诗。老师范读,学生倾听,一同寻找读好古诗的窍门。小结:朗读时注意节奏和停顿,前后鼻音读到位。活动三:欣赏美丽的月景图。1.出示《新解新教材》中不同地方的月景图。如海边的月亮,山上的月亮等。2.引导想象,说一说:你觉得月亮像什么?预设:月饼、镜子、圆盘、小船、香蕉、壁灯……(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例如:我觉得月亮像________。)活动四:练习背诵古诗。1.同桌合作背一背。2.指名背诵。3.出示画面进行引导,全班齐背。板块二和大人一起读设计意图: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把儿歌读正确,并对儿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回去再和家人一起读,他(她)就能做小老师,不仅能复习儿歌,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动一:朗读儿歌,注意读正确。1.自由读儿歌,注意把音读正确,特别关注“扇扇、尾巴、摆摆”中轻声的读法,关注“怎样、谁”的平翘舌音。2.指名读,教师随机纠正读音,关注停顿是否合适。3.同桌互相读,听听字音和停顿是否正确。活动二:发现儿歌特点,用多种形式读。1.提问:你发现这首儿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师生合作读,教师读问句,学生读答句。3.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问句,男生读答句。4.师生合作,带着动作读。(师)鸟儿怎样飞?(生)扇扇翅膀去又回。(师)马儿怎样跑?(生)四脚腾空仰天叫。(师)鱼儿怎样游?(生)摇摇尾巴摆摆头。活动三:回家和大人一起再读。1.引导:今天的这首儿歌写到了会飞的鸟、会跑的马和会游的鱼,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