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院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建设研究结论与以下为参考文献,图书馆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绪论】【1.11.2】【1.31.4】【第二章】【第三章】【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院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建设研究结论与以下为参考文献第四章结论与瞻望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当代移动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移动信息网络技术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向移动信息环境下的用户提供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正在日渐发展、普及。本文从高校用户的移动阅读服务需求角度出发,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主体,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基础理论、服务技术、服务内容以及服务形式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对高校图书馆用户进行调研,分析高校用户的移动阅读服务需求,总结我们国家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现在状况以及现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发展对策,为我们国家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第一节结论一、论文的主要结论〔一〕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无线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为技术依托,通过移动阅读终端,保证图书馆用户的移动阅读需求。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主体是图书馆,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是服务的客体,与图书馆移动阅读的内容、服务形式等组成了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要素。高校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经之路,发展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与分析高校用户的移动阅读行为及需求密不可分。高校图书馆馆藏数字信息资源、图书馆基础服务及活动通知、图书馆用户借阅信息以及网络平台交互式服务内容共同组成了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主要内容。高校图书馆以主动服务、被动服务、交互式服务等服务形式为主,通过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等移动阅读终端为用户提供移动阅读服务,对推进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促进用户阅读行为、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分享等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二〕以用户为中心是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重要工作。以用户为中心,要充分了解高校用户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包括对服务内容的需求、对服务形式的需求等。高校图书馆用户在移动阅读服务内容的需求,包括对电子阅读物的需求;对借阅情况能够即时查询、检索;对图书馆服务能够即时了解、把握;能够即时进行数字参考咨询等。高校图书馆用户对移动阅读服务形式的需求,主要包括对图书馆内进行移动阅读环境的需求〔如开设免费WiFi阅览室〕;对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借阅设备或技术的需求;对除手机以外的移动阅读设备的需求;对介入图书馆建设的需求〔如介入图书荐购平台、介入图书馆社区讨论等〕;对即时收到图书馆服务推送或提醒的需求〔如到期提醒、开馆时间、新书通知等图书馆服务〕等。除此之外,用户等待愈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三〕我们国家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当前仍处于起步时期,需要长足发展。总体看来,已经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全国高校中比例较低,数量少且起步较晚,提供移动阅读服务的时间尚短,当前仍有很多高校图书馆正处于测试、试验阶段。高校图书馆中开通网络平台的图书馆数量较少,且对网络信息平台的利用还不够充分。由高校综合实力的不平衡导致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水平出现差距,对于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建设和使用也存在着一定差距。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宣传推广,多以高校门户网站和图书馆信息门户网站宣传推广为主,加之少量的活动宣传,同时缺乏对用户进行培训,导致用户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了解度与使用率低。手机还是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首选的移动阅读终端,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的使用率还相对较低。〔四〕应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建设力度,从提高认识、完善服务技术、丰富服务内容、建设服务形式的角度出发,发展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全体高校以及图书馆界都要提高认识,将发展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部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宣传与推广,培养稳定的用户群体。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加强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建设、提供移动阅读终端设备、开设覆盖免费WiFi的阅览室等方式来完善移动阅读服务技术;通过整合网络移动阅读资源、加强馆际合作、充分结合用户移动阅读需求提供服务、提高网络平台的利用率等方式丰富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内容;通过加强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主动性、加强移动阅读服务的智能化服务建设、注重移动阅读服务的个性化服务理念、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等方式建设智能化、个性化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形式。积极顺应潮流,加强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建设。二、论文的缺乏之处本文在研究以及写作的经过中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一〕论文在对我们国家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发展现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上,主要基于对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移动阅读服务需求调研,也会辅以个案访谈、模拟体验等方式方法,由于缺乏对更多图书馆进行更深切进入的实地调查,在研究上对我们国家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认识还不够深切进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本文的调研对象为部分高校图书馆,虽已尽力平衡地区、高校综合实力等因素对调研的样本图书馆进行慎重选择,但在择校的区域上和数量上仍会遭到笔者精神、能力、时间和财力等条件的限制,使调研数据与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第二节研究瞻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愈加迅速,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再知足于原始的搜索、查询,而是怎样在浩瀚的信息宇宙中得到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计算机能够处理数据、信息,但不能有效处理知识,而图书馆作为人类发展经过中处理知识信息的专业机构,将要承当起为用户提供愈加智能化的移动阅读服务的历史责任。因而,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在发展的经过中应愈加突出智能化,要将计算机、网络信息与人的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图书馆3.0时代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方向。随着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普及,社会公众对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将不断提高。2018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公众的意见①公布全国公共图书馆将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①。随着国家对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提供公益服务工作的推进,图书馆将吸引更多的用户,图书馆服务的分享性与公益性日益凸显。加之近年来用户对开放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呼声渐高,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正面临着能否面向社会开放、怎样开放、提供如何的服务等一系列问题。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公益化将成为将来研究的关键。2001年,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向布什总统提交了名为数字图书馆:人类知识的普遍获取〔DigitalLibraries:UniversalAccesstoHumanKnowledge〕的报告;2003年,美国NSF召开后数字图书馆的将来的研究会议,提出了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KnowledgeEnvironment,UKE〕的理念②。将来将是泛在知识信息的时代,在泛在信息环境中,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服务形式、特征等的研究也将层出不穷。也有学者基于泛在信息理论,提出了泛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理念。或基于泛在理念研究新的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并将其引入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实践。在将来的研究中,图书馆将愈加注重泛在理念的发挥与运用,愈加完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建设。以上所有研究瞻望,将在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进一步研究经过中,逐步丰富图书馆学理论,促进图书馆学事业的大繁荣。以下为参考文献[1]沈迪飞。图书馆信息技术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2]邱玲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3]张树华等。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4]朱海峰。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无线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6〕。[5]黄群庆。崭露头角的移动图书馆服务[J].图书情报知识,2004,〔5〕。[6]胡振华,蔡新。移动图书信息服务系统[J].当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4〕。[7]茆意宏。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8]鄢小燕,张苏闽,谢黎。基于移动阅读特征分析的图书馆移动服务考虑[J].图书馆论坛,2020,〔5〕。[9]杨晋升。图书馆怎样利用手机短信息增值业务开展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4,〔1〕。[10]冯英华,刘磊。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信息服务形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8〕。[11]陈亚珊。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3.0的构建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20,〔1〕。[12]吴汉华,王子舟。从Web3.0到图书馆3.0[J].图书馆建设,2008,〔4〕。[13]田樱。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D].上海2020.[14]王茜,张成昱:清华大学无线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体验调研[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5〕。[15]刘译阳,蒋丽艳。基于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0,〔4〕。[16]卢颖:985工程院校手机图书馆服务比拟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8,〔9〕。[17]傅荣贤,马海群。从文献的本质看图书馆的责任和图书馆学的学科取向[J].情报资料工作,2018,〔6〕。[18]梁欣。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分享将来的发展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20,〔2〕。[19]宋艳秋。移动图书馆-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新途径[J].中国科技投资,2020,〔21〕。[20]胡昌平。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1]吴慰慈,董炎。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2]崔莎。手机图书馆在高校的应用-以北京211工程院校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8,〔12〕。[23]吴志攀。移动阅读与图书馆的将来-移动用户的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1〕。[24]李秀娟,邓小昭。数字图书馆的SNS扩展[J].图书馆杂志,2018,〔8〕。[25]颜志军.无线短信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6〕。[26]德鹏,周立柱,邢春晓。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服务[J].计算机科学,2005,〔4〕。[27]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28]胡昌平,李阳晖。面向用户的交互式信息服务组织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6,〔6〕。[29]赵阳。图书馆RSS应用探寻求索[J].图书馆建设,2007,〔1〕[30]孙一钢,王安生。移动数字图书馆集成服务的体系构造与表现形式[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3〕。[31]肖学斌。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瞻望[J].图书馆杂志,2018,〔4〕。[32]陈路明。国外移动图书馆实践进展[J].情报科学,2018,〔11〕。[33]唐勇等。手持阅读器-拓展图书馆的服务[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7〕。[34]李秀娟,邓小超。数字图书馆的SNS拓展[J].图书馆杂志,2018,〔8〕。[35]解晓毅,李春明,王燕荣。手持阅读器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以国家图书馆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6〕。[36]张文秀,朱庆华。泛在网络下的信息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08,〔3〕。[37]曹树金等。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几个基本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6〕。[38]施晓军。论移动/无线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4〕。[39]张凌云.公共图书馆手机服务现在状况分析与应对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0〕。[40]张平。移动泛在融合的通信业务发展趋势[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8,〔1〕。[41]GillNeedham,MohamedAlly.M-libraries:Librariesonthemovetoprovidevirtualaccess[M].London:FacetPublishing,2008.[42]Barnes.S.J.TheMobileCommercevaluechain:analysisandfuture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Management,2002,〔4〕。[43]Irma.P.AroundtheWorldtoHelsinkiUniversityofTechnology:NewlibraryServicesforMobileUsers[J].LibraryHiTechNews,2002,〔5〕。[44]Masamitsu.N.MobileAccesstoLibraries:LibrariansandUsersExperienceforI-ModeApplicationinLibraries[J].Librariesforlife:Democracy,Diversity,Delivery,2002.[45]West.M.A,Hafner.A.W.Expandingaccesstolibrarycollectionsandservicesusingsmall-screendevices[J].Informationtechnologyandlibraries,2006,〔6〕。[46]CoombsKaren.lastbyte:themobilerevolution[J].Netconnect〔supplementtolibraryjournal〕,2008.致谢作家冯唐有诗云,人生最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行文于此,思绪万千。我正在相遇我的二十多岁,每一场经历都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春季湖南融通资源循环产业(湖南)有限公司技能岗位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软管固定支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中国氮化镓工业设备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中国滑雪鞋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5年中国养蚕及深加工市场规模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企业人员法律培训课件
- 中国胸苷酸合酶抗体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降三高保健品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 火锅丸子供货合同范本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24解析
-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招商佣金提成专项方案
- 卵圆孔未闭封堵查房
- 老年高血压病例
- 采购协议与合作框架构建
- 注塑上下模培训-
-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课件
- 二升三数学暑假作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