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ERP方法探讨不同认知风格对框架效应的影响,心理学论文_第1页
采用ERP方法探讨不同认知风格对框架效应的影响,心理学论文_第2页
采用ERP方法探讨不同认知风格对框架效应的影响,心理学论文_第3页
采用ERP方法探讨不同认知风格对框架效应的影响,心理学论文_第4页
采用ERP方法探讨不同认知风格对框架效应的影响,心理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用ERP方法探讨不同认知风格对框架效应的影响,心理学论文经济决策中的框架效应(framingeffect)是由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及其学生Tversky(1981)提出的,以亚洲疾病问题作为经典案例,被以为是风险决策理论中描绘叙述性理论(de-scriptivetheory)违犯规范理论(normativetheory)的代表性异像(anomaly)。Kahneman和Tversky(1981,1984)提出,决策的制定以两类信息为基础,即外显信息和内隐信息。详细来讲,外显信息可通过工作记忆和知识来分析和评价,内隐信息则是更多地与意识或非意识有关,具有直觉的特点,其信息加工经过被称为框定经过(framing)。由此,Kah-neman和Tversky(1981)提出框架效应,以此来描绘叙述决策问题中因情景表述的改变而导致选择偏好改变的现象,讲明了人们对期望值一样而表述不同的选项的偏好反转。框架效应被提出后,引发了研究者的大量研究。Khberger(1998)指出,框架效应对理性决策的干扰是客观存在的,会影响决策者使其戴上有色眼镜,进而对效用一样的决策方案产生不同的理解。框架效应的类型从大的范围能够分为效价框架效应和非效价框架效应,而效价框架效应根据被框架的对象、框架影响的对象和该效应的典型测量方式可分为风险框架效应(riskyframingeffect)、属性框架效应(at-tributeframingeffect)和目的框架效应(goalframingeffect)(Levin,Schneider,&Gaeth,1998)。认知风格作为个体的认知方式,已经成为决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变量。研究表示清楚,决策者的认知风格是影响框架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王惠萍(2006)指出,认知风格影响大学生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判定和决策,主要表如今概率推理中场依存型比场独立型的人更容易遭到代表性启发的影响,而在赌徒推理中,场独立型的人更少受赌徒错误的影响。十分是在风险决策中,场独立型的被试倾向选择受益大、风险也大的决策,而场依存型的人倾向选择稳妥、风险较小的决策。宋灵青,李玉环和刘瑞德(2018)的研究表示清楚,场独立者相对于场依存者,有着更多自立的特点,较少受文本情绪即外在因素的影响,能更独立自主地做出决策。然而,关于认知风格怎样影响决策的框架效应,仍缺乏相应的研究。当前仍不清楚,场依存者和场独立者在加工不同决策框架效应时表现出如何的特点。本研究将采用ERP方式方法,深切进入讨论不同认知风格被试对风险框架效应、属性框架效应、目的框架效应的影响。基于决策中框架效应的特点(Kahneman&Tversky,1981;Khberger,1998)及不同认知风格被试在决策中的认知差异(宋灵青,李玉环,刘瑞德,2018;王惠萍,2006),我们提出下面实验假设:(1)与场独立者相比,场依存者更易表现出决策的框架效应,且该特点将通过行为反响时以及N200、P300的平均波幅具体表现出出来。(2)对于不同认知风格被试,大脑两半球在决策加工中将表现出不同的作用。2研究方式方法2.1被试被试为某大学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张健,2020)挑选被试。问卷满分为18分。低分组(最高得分11分)15名被确定为场依存者,高分组15名(最低得分为13分)被确定为场独立者。被试年龄19岁~24岁,平均年龄为21.6岁,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5名被试由于伪迹太多被剔除。有效被试中场依存被试12名(5名男生,7名女生),场独立被试13名(7名男生,6名女生)。2.2实验设计采用2认知风格(场独立、场依存)3决策类型(风险决策、目的决策、属性决策)2框架属性(正性、负性)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华而不实认知风格是被试间变量,决策类型和框架属性是被试内变量。2.3实验材料实验刺激由30套决策问题组成,每一套决策问题重复呈现6次,共呈现180次。决策问题的内容涵盖了三种框架类型,即风险决策框架、属性决策框架、目的决策框架。在风险框架中,被框架的对象是不同风险水平的决策方案,决策者在每次决策时都需要在两个不同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并且每个备选方案都具备或高或低的风险性。在属性框架中,被框架的对象是物体或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决策者需要通过比拟在每个框架下对客体或事件的吸引力评分,来比拟这种项目评估的效果。在目的框架中,被框架的对象是某种行为的结果或目的,决策者需要选择能否接受或拒绝某种事件或行为,信息的形式是接受该信息可能获得的收益(正性框架)或者不接受该信息可能遭受的损失(负性框架)。每种框架的表述各有正性和负性两种。正性框架下的平均概率为1/3,负性框架下的平均概率为2/3。概率的设定与Tversky和Kahneman(1981)的经典问题概率保持一致。2.4实验程序被试戴上电极帽后,坐在距离计算机屏幕约70cm的椅子上。屏幕上先呈现实验指导语。被试的任务是根据问题描绘叙述,选择自个以为是正确的答案:。实验开场的信号为屏幕出现+符号,被试准备好后按任意键进入正式实验。决策问题及备选答案:都是逐词呈现的,每个词的呈现时间是500ms,然后空屏500ms,依次进行。决策方案的呈现时间是1000ms,被试按键选择后切换到下一个实验刺激。正式实验前被试进行足够的练习。实验持续一个小时左右,中间有一次休息。2.5脑电数据和行为数据记录使用E-Prime1.0编写实验程序。脑电数据由美国EGI公司生产的C-AMP-128-2000-001型128导脑电仪记录。参考电极为中心点(vertex),在双眼外侧、上下各安置一个电极,用来记录水平眼电(HEOG)和垂直眼电(VEOG)。放大器的滤波带通为0.1~100Hz,采样频率为250Hz。电极与头皮接触的电阻小于50K。2.6数据分析分析被试决策经过的反响时及脑电数据。对连续记录的原始脑电数据进行离线处理。对数据进行30Hz低通滤波,去除眨眼等伪迹。分析时程为1200ms,包括刺激呈现前200ms。波幅超出75ms作为伪迹自动去除。根据以往研究及本实验的总波形图,能够确定两个脑电成分,一个是在刺激呈现200ms左右到达峰值的负波N200(148~260ms),另一个是在刺激呈现300ms左右到达峰值的正波P300(212~350ms)。分别计算两个脑电成分在各实验条件下的平均波幅。为了分析大脑两半球在决策中的作用,以及不同脑区的作用,分别对中线位置、脑区和两侧电极进行分析。选取的中线电极是Fz、Cz、Pz,两侧电极是F3、F4、C3、C4、P3、P4。方差分析的p值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校正。3研究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反响时数据和脑电数据进行分析处理。3.1行为数据结果各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反响时如表1所示。对正负3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数据予以删除。对反响时数据进行2(认知风格)3(决策类型)2(框架属性)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认知风格的主效应显着F(1,23)=7.02,p<.05,2=.23。场依存者的反响时显着高于场独立者。决策类型的主效应显着,F(2,46)=42.92,p<.001,2=.65。框架属性的主效应显着F(1,23)=45.67,p<.001,2=.66。负性属性的反响时显着高于正性属性。决策类型与认知风格存在显着交互作用,F(2,46)=3.67,p<.05,2=.14。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风险决策和属性决策类型上,场依存者的反响时均显着高于场独立者,F(1,23)=6.70,p<.05,F(1,23)=6.02,p<.05。决策类型与框架属性存在显着交互作用,F(2,46)=7.20,p<.01,2=.24。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风险决策和属性决策上,负性属性的反响时均显着高于正性,F(1,23)=32.42,p<.001,F(1,23)=7.26,p<.05。决策类型、框架属性、认知风格三者之间交互作用显着,F(2,46)=21.364,p<.001,2=.48。简单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场依存者在风险决策和属性决策中,均表现为负性属性的反响时显着高于正性,F(1,23)=78.17,p<.001,F(1,23)=5.29,p<.05;在目的决策中正、负属性的反响时无显着差异。而场独立者在三个决策类型上的正负属性反响时均无显着差异。3.2脑电数据结果3.2.1N200平均波幅两组被试在三种决策框架下的总平均波形如此图1~图4所示。对中线位置进行2(认知风格)3(决策类型)2(框架属性)3(中线位置)四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决策类型的主效应显着,F(2,46)=7.87,p<.01,2=.26。中线位置的主效应显着,F(2,46)=50.34,p<.001,2=.67,Fz、Cz位置上的N200平均波幅显着高于Pz。认知风格的主效应不显着,F(1,23)=.17,p>.05。框架属性的主效应不显着,F(1,23)=.18,p>.05,2=.008。决策类型与中线位置交互作用显着,F(4,92)=5.41,p<.01,2=.19。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Fz和Cz上,不同决策类型的N200平均波幅均存在显着差异,F(2,46)=3.48,p<.05,F(2,46)=15.34,p<.001。在Pz点无显着差异。对N200平均波幅进行2(认知风格)3(决策类型)2(框架属性)3(脑区)2(半球)五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认知风格的主效应显着,F(1,23)=7.90,p<.05,2=.26。场依存者的N200平均波幅显着低于场独立者。决策类型的主效应边缘显着,F(2,46)=3.03,p=.058,2=.12。脑区的主效应显着,F(2,46)=18.92,p<.001,2=.45,中部脑区的N200平均波幅显着低于前部脑区和后部脑区。半球的主效应显着,F(1,23)=32.06,p<.001,2=.58,左半球的N200平均波幅显着低于右半球。框架属性的主效应显着,F(1,23)=9.91,p<.01,2=.30,负性属性的N200平均波幅显着低于正性属性。半球与认知风格交互作用显着,F(1,23)=20.40,p<.001,2=.47。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场独立者诱发的N200平均波幅的左半球显着低于右半球。决策类型与认知风格交互作用显着,F(2,46)=4.78,p<.05,2=.17。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场依存者诱发的N200平均波幅在三个决策类型中差异不显着,场独立者诱发的N200平均波幅在三个决策类型中存在显着差异,F(2,46)=5.98,p<.01。3.2.2P300平均波幅对中线位置进行2(认知风格)3(决策类型)2(框架属性)3(中线位置)四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决策类型的主效应显着,F(2,46)=4.51,p<.05,2=.16,属性决策的P300平均波幅显着低于风险决策和目的决策,风险决策与目的决策之间差异不显着。中线位置的主效应显着,F(2,46)=53.27,p<.001,2=.69,Pz电极的P300平均波幅显着低于Cz、Fz电极。认知风格主效应不显着,F(1,23)=.01,p>.05。框架属性主效应不显着,F(1,23)=.54,p>.05。决策类型与框架属性交互作用显着,F(2,46)=4.91,p<.05,2=.17。简单效应分析发现,风险决策的正、负框架属性差异显着,F(1,23)=4.79,p<.05,负性属性的P300平均波幅显着高于正性属性。其他两个决策类型的正负框架属性之间差异不显着。决策类型与中线位置交互作用显着,F(4,92)=2.62,p<.05,2=.10。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决策类型在Cz上差异显着,F(2,46)=10.90,p<.001。对P300平均波幅的前、中、后脑区及左右半球进行了2(认知风格)3(决策类型)2(框架属性)3(脑区)2(半球)的五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认知风格的主效应显着,F(1,23)=19.48,p<.001,2=.46,场依存者的P300平均波幅显着低于场独立者。决策类型的主效应显着,F(2,46)=3.68,p<.05,2=.14。框架属性的主效应显着,F(1,23)=22.59,p<.001,2=.49。脑区的主效应显着,F(2,46)=39.14,p<.001,2=.63。半球的主效应显着,F(1,23)=105.34,p<.001,2=.82,右半球的P300平均波幅显着高于左半球。决策类型与认知风格交互作用显着,F(2,46)=6.53,p<.01,2=.22。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场独立者在不同决策类型上的P300平均波幅差异显着,F(2,46)=9.54,p<.001;场依存者在不同决策类型上的P300平均波幅差异不显着。决策类型与半球交互作用显着,F(2,46)=6.49,p<.01,2=.22。简单效应分析发现,不同决策类型的P300平均波幅在右半球差异显着,F(2,46)=19.13,p<.001;不同类型在左半球差异不显着。决策类型、半球、认知风格交互作用显着,F(2,46)=4.19,p<.05,2=.15。简单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场依存者在左半球不同决策类型上的P300平均波幅差异不显着,在右半球上决策类型间的P300平均波幅差异到达了边缘显着水平,F(2,46)=2.53,p=.091;场独立者在左右半球决策类型之间均差异显着,F(2,46)=3.96,p<.05,F(2,46)=22.86,p<.001。4讨论4.1以反响时为指标的分析由反响时数据可知,在进行决策选择时,场依存者的反响时显着高于场独立者。不同决策类型中正、负框架属性之间的反响时存在不同特点,风险决策与属性决策的负性属性反响时显着高于正性属性。由决策类型、框架属性和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能够看出,场依存者存在风险框架效应和属性框架效应,而场独立者在每个决策类型上都没有表现出框架效应。该结果与以往关于认知风格特点的研究结果是吻合的。宋灵青等人(2018)的研究表示清楚,与场依存者相比,场独立者具有更多自立的特点,较少受文本情绪即外在因素的影响,能独立自主地做出决策;与此相反,场依存者则更被动并愈加缺乏主见,较容易随决策情境中的信息而做出不同的决策。本研究还发现,被试对负性框架属性的反响时显着高于正性属性,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中对风险框架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Gonzale等人(2005)关于风险框架效应的研究发现,负性框架下被试的反响时显着高于正性框架下的反响时。王凯(2018)的研究也表示清楚,与正性框架相比,负性框架的反响时更长,表示清楚负性风险框架延长了被试对风险方案的选择时间。4.2对各条件下N200成分的分析N200成分是主要分布在脑区前部的负波,出如今刺激呈现后的200毫秒左右。在牵涉决策问题的研究中,N200成分一般被以为能够具体表现出决策者在决策经过中对冲突进行检测的经过,以及对刺激信息所进行的识别加工经过(何飞,2018;Yangetal.,2007)。对于N200的平均波幅,本研究发现,场依存者的N200平均波幅显着低于场独立者。场依存者诱发的N200平均波幅在三个决策类型中差异不显着,场独立者诱发的N200平均波幅在三个决策类型中存在显着差异。该结果具体表现出了N200能够反映被试对刺激信息的识别加工这一特性。何飞(2018)对风险决策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收益情境下,风险躲避N200波幅显着高于风险寻求的N200波幅。该结果被解释为:在决策者做出风险躲避的决策时,对收益刺激信息的自动加工和识别加工更为细致。该结果具体表现出了决策者典型的损失厌恶效应。与本研究结果类似,该研究具体表现出了N200能够用以反映被试加工新异刺激的认知努力程度。除此之外,在本研究中,场独立者诱发的N200平均波幅的左半球显着低于右半球,而场依存者在N200平均波幅上没有表现出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该结果表示清楚,在决策经过的早期,被试对刺激信息所进行的精细识别加工主要发生在大脑的右半球。在Cz上,风险决策类型的正、负属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负性属性的N200平均波幅显着高于正性属性的N200平均波幅(-9.56uVvs.-7.87uV),而目的决策和属性决策在正、负属性之间差异不显着。而N200波幅在脑区不同中线位置对框架属性的反响,可能表示清楚N200成分对框架属性较为敏感。以往关于框架属性的研究(Carretietal.,2001)发现,负性信息会比正性信息引起更大的P200成分。而Yuan等人(2007)的研究则表示清楚,当刺激信息为负性时,决策者产生的P200波幅小于正性信息所产生的波幅。4.3对各条件下P300成分的分析P300成分被以为是与个体认知加工能力、任务难度、以及注意资源投入相联络的一个内源性成分,与个体认知活动关系密切,主要牵涉对刺激信息进行认知评价、做出决策及记忆更新等认知经过(Polezzietal.,2018)。本研究发现,场依存者的P300平均波幅显着低于场独立者。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