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2021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河北省2020-2021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河北省2020-2021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河北省2020-2021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河北省2020-2021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精大选试卷可修改欢迎下载 -#-7现她个性独特的一面,结尾的描写则体现她的精神风貌.D.小说主要记叙了三件小事,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写出了宛大妈的做人原则,刻画她的性格、展现她的品行.5、结合全文,分析宛大妈的性格特点.(5分)6、小说以宛大妈唱《穆桂英挂帅》结尾,有什么作用?(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材料一: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他们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得到验证.由爆4嘲勺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也因此有64%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患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杨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 (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浅阅读»)材料三:此外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有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36%的同学认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学用生.其实,阅.读危机应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今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平“阅读危机”本身,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要知道,在均浮网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每天望络、对学问的崇拜.被欲望的洪流裹挟,作为理应引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亦上无媒法全身而退.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网体(摘编自204年9月《中国教育报》的《聚焦大学生阅读缺乏症:浅阅读盛行,兴的趣至上»)时冲2材料四: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数据还显示、 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但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无暇体会深阅读带给人类心灵的滋养.静水流深,现在我们有理由担心,阅读之浅,或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涸辙之鲋,会让我们当下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摘编自刘瑾《亚马逊中国201全民阅读调查报告»)7、下列分别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则材料:浅阅读的定义一浅阅读产生的背景及特点一浅阅读的常见内容B第二则材料: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一专业人士的担忧一中学生阅读主流及困惑C第三则材料: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一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一阅读危机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D第四则材料:浅阅读常态化的社会现实一大众阅读的现状调查一对浅阅读社会化的反思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快感和心灵怡悦,有可能来自于阅读介质的新鲜感,以及阅读过程的主动参与.一些青春小说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迎合了中学生不敢读大部头作品的心理,致使浅阅读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中学里已经流行浅阅读,所以大学里也已经很难遏止浅阅读的发展趋势,使“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浅阅读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心灵的滋养,或许会对当下的文化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一些思想深刻的读本不受欢迎也是可以理解的,深阅读的兴趣需要引导.9、据上述几则材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浅阅读”流行的主要原因.(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②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本文有删节)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D.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久之,转中书舍人/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生长明妃尚有村亦能顺适所遇/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n.下列对文中加口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弱冠,即不到二十岁.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浮屠,亦作浮图或佛图.是古代印度语的音译,本意是佛或者佛教徒.本文中指的是佛教.致仕,交还官职,指古代官员的正常退休.古人还用致政、休致等指官员辞职归家.巳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白居易年少时就才华横溢.文中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正是侧面表现了这一点.白居易性格耿直.他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以致被谗受贬,仕途坎坷.白居易的诗歌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白居易心系朝廷.他居庙堂之高,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也一样心忧国事,顾念百姓.13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2)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5题.麻平晚行

王勃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H.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5分)“百年”和“千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时空进行交织,使诗人的愁绪变得更加浓重.颔联写出了诗人 “寻道”而不得,只能靠辨听泉声而聊以自慰,排遣内心的苦闷.颈联通过“涧叶”“山花”等意象,写出作者陶醉于仙境般的景色,无须分色,不必辨名.高一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风急暮猿清”描写了暮色中风的呼啸声、猿的哀鸣声不时传来的凄清景象,暗示了心情.E.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清新,质朴无华.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在山谷间发出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两句写急流和瀑布(2)杜甫《咏怀古迹》中表达诗人对昭君只能魂归故里的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也表达对昏庸的统治者揭露讽刺的两句是:“ ,.”(3)“ ,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的一项是分)①歌唱类选秀节目曾经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但近年却是风光不再,«超级女声»偃旗息鼓,«我型我秀»虽逆市而上,但效果显然差强人意.②参加了寓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③一批批海洋科考的“神工巧匠”前赴后继,勠力同心,驾驭着各式国产“神器”,将一幕幕深海“神奇”呈现在世人而前.④针对韩国记者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与其总是在这里捕风捉影,不如切实倾听民众的呼声,采取有效措施.⑤2⑥。«A中①③⑥1&下列各句中年国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月梁A庄旅游服务品质有没有保障、市场是否规范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日»否牢固,也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瓶颈.r以回归20年以来,香港已然成为成功践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在实寨现祖国统一等方面彰显出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寨真沟实唯有在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传承文化基因,筑牢精神家园,就能县而在深刻变革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0辛黄级大地年震同.志处秉于持震科源技中报心国的理比想芒,村把瓦为釜祖雷国鸣富,被强誉、为人民“童幸话福世界贡”献的力九量寨辣作沟为也毕变生得追伤求痕,累为累我.国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B.下列的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笔面对有些人的不情之请,庞教授常常会说自己才疏学浅,不能如人所愿,以此委婉谢触绝.B自上一篇论文发表以后,你并未停止相关研究,勉力续貂,又见一.,篇论文发表,实在可喜可贺.展某医生治好不少患者的顽疾,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相赠,上写道:示“杏林高手,医者仁心.”出市场扶贫是惠民工程,是国家战略,扶贫工作队员要经常惠顾每一个贫经济潮冲困家庭,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一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红楼梦»的作者是我国清代作家曹雪芹.该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和宝、黛的爱情悲剧.我国古典诗歌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李白的«蜀道难»属于古体诗,杜甫的«咏怀古迹»、白居易的«琵琶行»属于近体诗.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是«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祝福»选自于小说集«彷徨».杜甫,字子美,诗风沉郁顿挫,诗歌内容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2、下列对诗歌、诗句苦生活,被称为"诗史".下列对诗歌、诗句«蜀道难»中多处运用夸张手法,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极言蜀道之艰险,“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写出蜀道环境之凄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尽写蜀山之高危.“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中“催”与“急”富于表现力,“催”的一项写是家:(家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急(3”分写)捣洗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两字形象写出诗人寄寓他乡的飘零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琵琶行»中多处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琵琶女的演奏,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再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还有“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2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 ,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频发的雾霾永久地离开所居住的城市而且这些人中间很多还是城市的精英.可见,要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根除雾霾之害.若不能彻底控制雾霾,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不能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①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未必就是根除雾霾.②③四、写作(60分)、作文:不要刻意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会有一群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讨好一个人,用讨好别人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会有一大批的朋友与你同行.要求:①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高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C【解析】“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并非作者的观点,而是曹雪芹的观点。2、D【解析】“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不符合原文意思,应是其先人。3、A【解析】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是证明“大荒山、无稽崖”是“无可稽考”之处;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大荒山”就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4、B【解析】“多事”似贬实褒。5、①坚持原则,讲求实效;她拒绝去向不明的捐款。②古道热肠,助危济困;帮助在医院遇到的病困人家而不留姓名。③正气凛然,敢于担当;自己出钱买纸送给顺(搂)走公厕厕纸纸的人。(其他言之成理也可。每点2分,3点5分)6、①结构上,以唱京剧开头又以唱京剧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体现出宛大妈的独特风采。②形象上,以唱词明志,寓意为宛大妈虽年老但仍要“多事”,敢于和不良现象作斗争,体现了她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精神;③主旨上,通过唱词侧面赞扬了宛大妈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感,凸显了小说的主题。④表达效果上,小说以高亢的唱腔戛然而止,余韵耐人寻味,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一点2分,三点6分)7、C【解析】“阅读危机引发人文、精神危机”有误,人文、精神危机并不是阅读危机引发的。8、A.D【解析】B项,青春小说不是浅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的真正原因,而是因为中学生缺少阅读时间;C项,“使‘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有误;E项,“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有误。9、①新媒体的发展、普及和信息量的增加;②缺少阅读时间;③浮躁的社会情绪: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对知识、学问的轻视等;④学习生活压力大;⑤读者有参与的乐趣(每点1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可满分)10、A【解析】A项,商人。B项,助词,无实义/代词,她;C项,推崇/尚且,还;D项,适应/旧时指女子出嫁。11、A【解析】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12、D【解析】白居易仕途不得意时,选择的是独善其身,信奉佛教。13、(1)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没有收效,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被授予杭州太守。(“言事”“见听”“除”各1分,句意2分。)(2)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累”“摈”“既”“仕情”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在他二十岁,还没有声名远扬时,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依托佛教的生死之说,如同超脱形体痛苦的人。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没有收效,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在家中去世。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年纪大却不肯做官,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14、AD【解析】B项,诗人凭借视觉、听觉来辨别道路,突出天色之晚。C项,“作者陶醉仙境般的景色”错,应为反衬诗人急于返乡的心情。E项,本诗中间两联重在写景,且尾联中“风急暮猿清”以景结情。(5分。答对一处得2分,两处得5分)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返乡的羁旅愁苦之情。(2分)首联直接抒写思乡之情,“怀土”与“倦游”都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二三两联则是对“倦游”的具体阐释,心中的渴望还是自然的美景都无法吸引诗人;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更增愁苦。(4分)(分析合理,意思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