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业园区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工业园区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工业园区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工业园区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工业园区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工业园区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道路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图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编制背景 11.2编制依据 11.2.1任务依据 11.2.2编制依据 11.3研究范围及目的 21.3.1研究范围 21.3.2研究目的 31.4主要结论 31.4.1建设的必要性 31.4.2交通量预测结果 41.4.3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41.4.5工程环境影响 51.4.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1.4.5国民经济评价 51.4.7节能环保、土地利用及社会风险 51.4.8问题及建议 5第二章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现状及规划 72.1研究区域概况 72.2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 82.2.1地理位置 82.2.2自然条件 82.2.3资源状况 92.2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 122.2.1社会经济发展现况 122.2.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分析 142.2.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62.2.4城市发展规划 182.3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212.3.1预测基本思路与内容 212.3.2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212.4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232.5相关道路技术状况分析 242.6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262.6.1***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262.6.3项目的地位和作用 28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303.1预测方法与内容 303.2交通量预测 303.2.1预测流程 303.2.2交通小区划分和路网模型建立 313.2.3交通发生预测 333.2.4交通分布预测 343.2.5交通量分配 35第四章技术标准 374.1建设规模论证 374.1.1断面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374.1.2机动车车道数选定 384.2技术标准 38第五章建设方案 405.1建设条件 405.1.1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 405.1.2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425.1.3施工用水、用电条件 425.1.4社会环境 425.2建设方案 425.2.1设计原则 425.2.2工程方案 435.3方案问题和建议 56第六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576.1概述 576.2推荐方案对工程环境的影响 576.2.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576.2.2对水质的影响对土地利用可能的影响 586.2.3施工废水对水质的影响 586.2.4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86.2.5对声环境的影响 586.2.6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586.2.7对景观的影响 596.3减缓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596.3.1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596.3.2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606.3.3营运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60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27.1投资估算 627.1.1概述 627.1.2编制依据 627.1.3编制说明 637.2估算成果 637.3资金筹措 63第八章经济评价 648.1主要参数的确定 648.2经济费用效益指标 648.3国民经济评价 658.3.1费用构成及计算 658.3.2国民经济评价结果 658.3.3敏感性分析 658.3.4经济评价结论 66第九章节能评价 679.1道路运输节能的必要性 679.2道路运输节能的概念 679.3道路运输中燃油消耗的因素 679.3.1道路条件对燃料消耗的影响 689.3.2交通状况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699.4本项目节能计算的内容和方法 699.4.1计算内容 699.4.2节能评价方法与参数 699.4.3节能效益分析 70第十章土地利用评价 7110.1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7110.2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7210.2.1区域土地规划范围、人口 7210.2.2用地布局 7210.3项目推荐方案建设用征地及拆迁 7310.4本项目对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影响 7410.5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符合性 7410.6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措施 74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7511.1社会影响分析 7511.1.1社会影响分析方法和原则 7511.1.2社会影响分析 7611.1.3社会影响分析结论 7711.2互适性分析 7811.2.1互适性分析方法和原则 7811.2.2互适性分析 7811.2.3各部门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7911.2.4移民安置 7911.2.5互适性分析结论 7911.3社会风险分析 8011.3.1范围及内容 8011.3.2社会风险分析结论 8111.4社会评价结论 82第十二章风险分析 8412.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8412.2风险程度分析 8512.2.1组织模式 8512.2.2调查分析结果 8512.3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8712.3.1工程技术风险 8712.3.2经营风险 8712.3.3市场风险 88第十三章实施方案 8913.1实施方案 8913.1.1保通方案 8913.1.2施工管理 8913.2建设工期安排与实施计划 91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9214.1结论 9214.2建议 92第一章概述1.1编制背景项目名称:**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某某经济开发区高科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六月,**某某经济开发区高科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主持完成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同月我公司组织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地形、地物的核实和调查,以及路线方案的踏勘工作;广泛收集资料;确定本路线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路线走向。在此基础上,项目组经过紧张的工作,于二〇一二年七月中旬完成了《**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充分征求沿线相关政府部门及居民的意见,按**某某经济开发区中部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市的总体规划,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最终确定了本项目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投资计划的安排。1.2编制依据1.2.1任务依据 1、与业主方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2、**某某经济开发区中部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2编制依据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03);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3、《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门2010年4月);4、建标[2010]106号《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8、《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0、《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11、《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13、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4、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5、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1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9、《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20、《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21、建设部二〇〇七年十月十八日建标[2007]240号文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桥梁等5册)》的通知;建设部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六日163号文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的通知;建设部关于印发《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的通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22、《**统计年鉴》(2006~2011年);23、工程区域地形图、地质资料;24、其它有关资料。1.3研究范围及目的1.3.11、调查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2、进行交通量和经济、交通、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等调查,综合分析所在地区的经济和交通发展趋势;3、调查道路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其特征;4、讨论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项目必要性论证,综合论证路线方案,提出推荐方案、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6、根据资金筹措及工程规模,研究建设工期安排及实施方案。7、环境影响分析。1.3.2通过上述调查研究,在交通经济预测和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对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和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的研究论证报告,以便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4主要结论1.4.1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工业园区国民经济发展,改善区域投资环境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工业园区国民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为***市的外延拓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产业区环境,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完善产业区以及与周边道路的连接,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工业园区的城市化建设,更好地形成工业园区的城市框架。同时,本项目为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加强与城区的经济往来、减轻城市内部交通压力、保障城市交通的便捷快速发挥重要作用。3、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需要***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城市地下管网许多也没形成网络,管网未连通,部分建成区雨、污水无法进入规划的排洪沟或污水处理厂。本项目的实施,将使***市的路网交通更加发达和完善。同时,**工业园区的建设将有利于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并积极推动城区、中心镇、一般镇梯度发展格局的尽快形成。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配合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并与既有的***主干道路构成***市的路网骨架。大大加快了***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作用。4、本项目的建设是推动**工业强省建设的需要**省“十二五”计划明确提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难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序发展产业园区,按照优化结构、合理承载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统筹配置土地、厂房、能源等要素资源。因此加快某某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融入**省区域经济产业格局中,同时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5、本项目的建设是落实国家增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的需要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发布以来,各地都在认真贯彻落实。而基础设施又是投资的重点之一。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落实国家增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的需要。1.4.2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的交通预测采用四阶段法,采用平衡分配法在TransCAD建立上模型,预测得×号路特征年交通量分配结果如下。表1-1目标年项目高峰小时流量表道路名称2015年流量合计(pcu/h)客车货车×号路91849414122025流量合计(pcu/h)客车货车132971520442035流量合计(pcu/h)客车货车178696227481.4.3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工业园区×号路工程总长6249m,双向四车道,路宽30m,总占地面积约281表1-2道路技术指标表路段名称项目单位**某某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号路里程长度m6249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km/h40车道数道4路基宽度m30车道宽度m15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600竖曲线最小半径m3000最大纵坡%3.085标准轴载BZZ-100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00年一遇1.4.4工程环境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免其造成的环境影响。未发现制约工程建设的重大不利环境问题。1.4.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推荐方案建筑安装工程费为21065.72万元,总投资26130.72万元。项目投资的30%为自筹,70%为贷款融资。1.4.6国民经济评价经计算得到项目的经济净现值7022万元>0;经济效益费用比1.44>1;经济内部收益率10.34%>8%;投资回收期19.2<20年(运营期)。经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且本项目的实施还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方案国民经济评价可行。1.4.7节能环保、土地利用及社会风险经分析,项目20年评价期内节油总量达到8721千升,节能效益较为明显;项目建设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要求;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维护和发展沿线地区的社会福利,得到了广大群众和政府组织机构的支持;1.4.8问题及建议1、问题(1)尽快提供规划详细设计图纸,包括平面红线图,以便道路起点的选择及和相关部门衔接。(2)需业主单位明确道路信号控制系统等要求,如有另外相关特殊要求请尽快提出。(3)拟建道路需要业主明确道路景观及绿化要求,为后续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依据。(4)拟建道路范围内的民房等建筑较多,需要尽快完成拆迁工作为后续施工提供场地条件。2、建议为保证加快园区的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议规范道路的建设和管理行为,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以确保道路的建设标准和质量。(1)体制保障1)建立项目协调机构。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管理”。2)建立目标责任制度。(2)技术保障充分利用现有的地方道路工程设计单位、地方道路质量检测室等技术资源,成立机构,落实专人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服务,保证项目实施程序规范,标准达标,质量合格。(3)投资保障1)由于项目是改善产业区环境以及区域投资环境、加快***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一,其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是项目发挥最大效益的前提。2)设立**工业园区建设专用资金,实现园区项目交通投资的稳定保障。第二章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现状及规划2.1研究区域概况项目工程位于**某某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中部,属园区主干道。某某县××产业园区为***市市级产业园区,位于××乡,包括××乡**村、**镇部分村,实行一区一园,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导产业:煤化工、铝及铝加工、装备制造等。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市。**工业园区位于某某县东部,距某某县县城12公里,距在建的***月照机场7公里。园区总规划面积36.92平方公里,按照近、中、远三期进行规划建设,近期实施为11.4平方公里,中期规划9.09平方公里,远期规划16.43平方公里。该园区规划为高精产业生产区、汽车及机械制造区、居住区、物流中心、附属产业集中生产区等区域。主要依托某某县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以发展铝及铝精深加工、汽车及零配件生产、高压电子铝箔生产、新型煤化工等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园区,将重点引进高端技术和循环经济产业,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园区内现有*********************************等企业,年产值达33亿元。目前,园区在建项目有汽车制造、热电联产、阳极碳素、高压电子铝箔、双元铝业二期、锰镁综合利用等项目,后续项目有汽车零配件生产、煤化工、高档玻璃生产、物流园区等项目。其中:热电联产动力车间为园区铝加工、汽车制造、电子铝箔生产等提供电能,为汽车装配、特种玻璃生产、锰镁加工等提供热能;阳极碳素为电解铝提供原材料;电解铝液通过加工精铝再到高压电子铝箔实现精深加工,同时直接为汽车零部件生产提供原料,一个节约能源、延长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就地转化增值的循环经济园区正逐步形成。项目的建设,必将直接加快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图2.1项目区位图2.2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地理位置***市地处东经********至******、北纬*****至******之间,**省西部,****腹地,北临*****,东面分别与**、**、**接壤,南界**、**、**、**,西靠****、***两市。***市距省会**市250公里,距**省***市390公里,距重要钢铁工业基地***市直线距离约310公里,居于*、*、*三省资源富集区的中心地带。自然条件1、气候情况***市大部分属北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整体气温变化幅度小。年平均气温13.7℃,一月均温3.0~6.3℃,七月均温19.8~22.0℃,无霜期230~***处于孟加拉湾水汽环流、西伯利亚冷气环流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环流交汇区,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尽管坐落在海拔1800m以上的高原上,但紫外线辐射却被高空1000m厚、湿度为70%的大气云层减弱,使紫外线辐射适中。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市气候凉爽,常年无夏,春秋相连。通过检索中国730多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与全国17个避暑胜地相比,***市夏天的人体感觉舒适程度占明显优势,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20℃,其中六月、七月、八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8.3℃、19.8℃和19.2℃。夏季96%的时间感觉舒适,91天白天感觉舒适,89天夜晚感觉舒适。酷热的夏季,***和其他避暑城市相比,不仅气温稳定舒适,且伴有清风,人体感觉清凉舒适。***的气候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辐射适中”2、地形地貌***市地处滇东高原向×中丘原、×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双重过渡地带,地势总体趋势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受北×江的切割、侵蚀,起伏较大。境内山体高大,峰峦叠嶂,河谷深邃。山系沿地质构造线展开,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组合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海拔多在1400~1900m之间,其中中心城区所处的某某盆地海拔在1760~1820m之间。地势最高点为乌蒙山脉的韭菜坪,海拔2900.3m,人称“**屋脊”;海拔1400m以上的山峰共1020座;最低点为**特区**乡****河谷,海拔全市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组合多样。在主要地貌类型中,山地占全市总面积64.93%,丘陵占16.9%,高原占4.05%,盆谷8.47%,台地1.66%。境内绝大部分为山区,岩溶地貌比较发育,岩溶面积占全市国土土地面积的63.18%,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喀斯特地貌。资源状况1、旅游资源***山奇水秀,气候宜人,融民族风情和喀斯特地貌风光为一体的旅游别具一格。喀斯特自然风貌、古文化遗址、30多个民族灿烂的民俗民风和民间文化,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乌蒙大地。在***市中心区,有“地海浮山”之誉的麒麟洞公园;在××有夜郎古国遗风、亚洲仅有的生态民俗长角苗博物馆,有北×江峡谷奇山异景;竹海风景名胜区,有记载人类起源、进化和环境演变的全国重点文大洞旧石器遗址,有以半部藏经闻名的丹霞山,有徐霞客游记记载的岩溶幽景,有提供古植物演化过程的妥乐千株古银杏、县大大洞旧石器文化遗址、高原草场、老厂万亩竹海;某某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天生桥,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县会议会址,以及南开苗族跳花节、玉舍和普古彝族火把节、坝湾布依族“郎节山”等。加之优越的地理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为展现***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天时、地利。2、土地资源全市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潮土、沼泽土等8类。黄壤是境内地带性土类,分布广,占土壤总面积的50.62%。市域总体土地质量不高,利用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并且耕地数量较少,后备耕地不多,全市人均耕地1.51亩,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2004年***市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全市土地总面积996537.01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的5.7%。其中农用地面积835508.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84%;建设用地面积37888.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0%;未利用地123140.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36%。3、水资源***市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乌蒙山东南支脉,自西北绵延进入***市境内,使市域内河流分开注入两大水系,其中三岔河注入长江,而南×江和北×江为珠江水系干流。由于高原的抬升和侵蚀基准下降,河系干流深切于深槽峡谷中,河流多属雨源性河流,嵌入河流多,河身一般狭窄而无阶地发育,水流急,落差大,山高坡陡,水低田高;加之岩溶纵向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以岩溶水为主,裂隙水次之),浅处在10~50m左右,深处可达100m以上。境内10公里以上河流43条,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水流急,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境内水资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199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61亿立万米,重复主算量22.61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转化频繁。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化学类型简单,以低矿化度重碳酸盐类淡水为主,除局部轻度污染外,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适合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过境客水主要为北×江及三岔河干流客水。北×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23.5亿立方米,三岔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13亿立力米,总量36.5亿立方米。由于河流切割深,农田灌溉难于利用。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6.65万千瓦,平均每平力公里土地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66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70.6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9.84%。4、森林植被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6.0%,植被种类繁多,分布交错,地理区域分异明显。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部植被为湿润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部植被为中亚热带半湿润阔叶林。由于地势海拔差异较大,植被的垂直分异特征也比较明显。植物种类按用途分为牧草类、药用类、果类及其他类4个类型。牧草类植物有40科192属514个种。药用植物略计700余种,主要品种195种。野生果类有刺梨、猕猴桃、棠梨、山楂、樱桃、葡萄、批把、杨梅、草莓等。其他有用野生植物有毛栗、毛脉山栎、青冈子、蕨类、火棘、野生茶树、苦酊茶、八角、花椒、棕榈等。市境乔木树种及竹种223个,分属62种、140属。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秃松,二级保护树种伞花木、香果树、银杏、杜仲、十齿花、光叶珙桐、鹅掌楸、红豆杉、野茶树,三级保护树种银雀树、黄杉、西康玉兰、三尖杉、檫木、厚朴、清香木、木荷等;有省、市珍稀树种木棉、紫树、复叶栾树、黄连木、香楠、毛黑壳楠、山桐子、黄牛奶树、火绳树、**紫薇、红花油茶、灯台树等。具观赏价值的树种有滇杨、杜鹃、大官杨、沙兰杨、水杉、垂柳、法桐、女贞、枫杨、冬青、雪松、玉兰、木槿、龙柏、凤尾柏、木芙蓉、郁李、桂花、夹竹桃、山茶、罗汉松等。粮食作物有玉米、稻、马铃薯、麦、大豆、荞等。玉米产量居全市大田作物之首,队以稻产为大宗。经济作物有油菜、烟草、花生、茶、麻类、棉、糖料、蚕桑、芝麻及其他油料作物。所产水果分属12科22属,计30余种。5、动物资源***市的动物。鱼类有35个品种,分属4目8科。其中本地鱼21个品种,分属4目7科;省外和国外引进品种14个,分属3科。两栖类动物共18种,分属有尾和无尾2目7科。其中大鲵(娃娃鱼)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疣螈、蓝尾蝾螈为稀有品种。爬行类动物分属龟鳖目、蜥蜴目、蛇目,有8科33种。野生鸟类品种繁多,数量不明,常见50余种,分属13目21科。稀有珍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鹳、白冠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三级保护动物鸢、苍鹰、鹊鹞等。哺乳类野生动物有52种,分属8目23科。其中珍稀种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野生华南虎现已绝迹)、黑叶猴、金钱豹(市内近年未发现)、云豹、斑羚、苏门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林麝;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黑熊、大灵猫、小灵猫、豹猫。6、矿产资源***市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炭、水能和煤层气,尤其是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储量居全省之首。煤种齐全,炼焦用煤比重大,享有“江南煤都”、“××煤海”之美誉。全市远景煤炭储量为829.7亿吨,探明储量为137.6亿吨,占全省累计探明储量的26.9%;保有储量134.8亿吨,占全省煤炭保有储量的26.6%;炼焦用煤储量为87.0亿吨,占全省炼焦用煤储量的88.0%。全市煤层气(200-1500m深)资源储量11548.8亿立方米此外,***市其他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30余种,已发现矿种有煤、铁、铅、锌、铜、锑、镍、铀、钻、银、钻、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萤石、方解石、冰洲石、重晶石、海泡石(又称石棉)、锗、镉、镓、铟、铱、镧、砷、水晶、油页石、石膏、水泥配料黏土等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铅、锌、铀、镍、银、锗、镉、镓、铟、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石膏等,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为最多。7、旅游资源全市主要风景名胜资源有:(1)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大洞。(2)国家级森林公园:玉舍森林公园。(3)省级森林公园:××花德河森林公园。(4)省级风景名胜区五处:××牂牁江风景名胜区、×县古银杏风景名胜区、×县大洞竹海风景名胜区、×县高山草原风景名胜区、南开风景名胜区。(5)国家级地质公园:***马蒙山国家地质公园。(6)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处:某某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7)市郊旅游渡假区五处:啰咪期生态旅游渡假区、石河生态旅游区、天生湖旅游渡假区、白鹤旅游渡假区、明硐旅游渡假区。(8)独立景点二个:某某花嘎吴王山大溶斗、钟山区韭菜坪高山石林风光。(9)各县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景点和文化活动:××的梭嘠苗寨(长角苗)、新窑苗寨(四印苗)、坝湾布依寨、折溪戏;×县的滑石板苗寨(汉苗)、坪地彝族风情、鸡场坪傩舞、旧营白族风情;某某的青林苗寨(小花苗)、茨冲苗寨(歪梳苗)、湾子布依寨、南开苗族跳花节、海坪彝族火把节等。2.2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2.2.1社会经济发展现况 2011年,***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6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1.60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4.69亿元,增长20.1%,其中工业增加值353.06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7.10亿元,增长12.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9%。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5%、62.72%和32.1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68个百分点和1.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17.13亿元。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8.25万公顷(273.7万亩),增长1.1%;油料种植面积7038公顷(10.56万亩),增长1.1%;蔬菜种植面积1.89万公顷(28.29万亩),下降1.2%。年末果园面积4440.9公顷(6.66万亩),下降6.5%。主要农产品中,受凝冻和旱灾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56.46万吨,比上年下降15.2%;油料作物产量8463吨,比上年增长135.7%。林业稳步发展。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1.70亿元。生漆、油桐籽等主要林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畜牧业平稳发展。全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1.99亿元。主要牲畜存栏、出栏比上年有所下降,肉类总产量10.89万吨,比上年增长0.1%。渔业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487.9吨,比上年增长71.4%。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77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2.7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实现机耕面积30620公顷,比上年增长12.8%。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1.53亿元,增长294.3%;重工业总产值900.60亿元,增长39.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平稳,原煤产量下滑。原煤产量下降5.6%,洗煤增长13.9%,粗钢增长22.2%,钢材增长20.8%,水泥增长22.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5.17%,比上年下降1.04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城乡消费品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3%,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6%。批发业增长20.0%,零售业增长20.2%;住宿业增长22.8%;餐饮业增长16.4%。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上升。受粮食、鲜菜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有五类上升,两类下降,一类持平。其中,食品类上升幅度最大,达16.1%。财政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8.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0.84亿元,比上年增长43.7%;一般预算支出146.71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及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较大。

城镇居民收入继续增长。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0.89元,比上年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482.09元,比上年增长13.5%,分支出类别看,食品类增长13.2%,衣着类下降5.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增长43.3%,交通通信类增长0.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下降0.8%,医疗保健类增长43.2%,居住类增长39.0%。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数量有所增加。表2-1***市历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年份总人口(万人)GDP(亿元)其中:(亿元)人均GDP(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5292.1207.5518.69118.0870.78687958.062006293.2253.9220.42149.5483.96836366.582007295.6300.6222.25176.02102.35984777.592008298.2384.2723.71242.30118.261294493.812009298.2430.1626.45261.32142.3814452110.882010285.1500.6329.22303.22168.1917462131.342011298.3613.3931.60384.69197.1020562157.612.2.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分析 1、发展优势(1)优越的区位优势依托××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发展,***的区位优势得到凸现和提升。2002年,***市铁路“三线一站”(株六复线、内昆铁路、水柏铁路、***南编组站)建成后,***处于华南、××铁路交通的交汇点,形成了北上四川、南下广西入海、东出湖南到华东、西进云南的铁路大“十”字,***已构筑成为我国西部的铁路枢纽城市之一。随着六沾复线、南昆复线及镇胜高速、××高速、水盘高速等公路的建成投入使用,***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将更为快捷,区位优势将更为凸现。图2.2***市经济区位(2)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家继续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及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给***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西电东送”工程。***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工程主要地区之一,是**省“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主战场。西电东送工程为***进行大规模的煤电开发和综合利用煤炭、水能资源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批重点能源项目落户***,极大地促进了***的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加大。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家制定大量的优惠政策并进行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国家把西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接替区,加快了***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3)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泛珠三角12省市区的经济合作,为加快***资源优势的转换提供了市场需求,***与东部发达区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合作空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为西部邻近省区的物资流通和产品贸易提供了机遇,***作为××地区交通枢纽地位日益重要。(4)**省新战略的提出在《**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建设成为省域次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把***建设成为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对***市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西部(毕水兴)循环经济带的建设,提出把以***为重点的**西部建设成为重化工基地,一批重大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或陆续开工建设,将为***市快速发展提供强大支撑。(5)***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包括***在内的**西部建设成为以煤炭综合开发为主的重化工基地,走“煤-电-化”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对***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加快把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高载能等产业,已经成为现实可能。***市已经形成较强的工业生产能力,并步入了重化工阶段。大力发展煤化工等产业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煤化工确定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近几年,***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等三项重要指标增幅连续保持**省第一。2、存在问题(1)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2)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二元结构突出;(3)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4)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劳动者素质亟待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面临很大压力;(5)安全生产的基础仍不稳固,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6)制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难度加大;(7)作为资源型城市,如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面临严峻考验。2.2.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根据***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区县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如下。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将***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等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以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把***建成产业集聚的现代工业城市、交通便捷的枢纽城市、宜业宜居的生态人文城市,使“十二五”成为***建市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为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努力把***建成××地区重要的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基地;建成××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建成*、*、×、*四省(区)结合部的**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事业明显改善;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体目标是:1、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其中第一产业50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第二产业80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7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第三产业35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五年累计达4000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财政总收入达270亿元,年均增长20%,一般预算收入达11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调整为4.2:66.7:29.1;以资源为优势,重化工为龙头的重点优势产业继续发展壮大;轻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35%左右。3、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以内,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40%以上,瓦斯综合利用率达50%以上,重点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逐步提高,煤炭回采率达60%以上。4、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形成较为完善的快捷、便捷、现代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机场建成通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7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农村人口人均达到0.5亩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城乡用电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数字***”建设力度逐步加大。5、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十一五”末的4.3:1缩小为4:1;民族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以上;城乡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6、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市中心区及县城所在地城区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基本杜绝辍学现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5%以上;中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达35%左右,未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基本能够获得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左右;全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以上;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左右;就业转失业率控制在1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0%以上,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75%、70%、75%、90%、80%;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7、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达45%;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50%以上;省级以上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达85%以上,工业烟(粉)尘排放达标率达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之内;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8、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形成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引进市外资金年均增长30%以上。9、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总人口控制在330万人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实现全市统筹培训劳动者45.15万人,城乡就业48.5万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1岁以上。10、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全社会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50%以上,控制在0.205以内;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26.3%以上,控制在9.353以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30.1%以上,控制在2.663以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47.5%以上,控制在0.815以内。职业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l0%以上,较大以上事故起数下降20%以上。“十二五”期间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如表2-2所示。表2-2项目影响区域“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区域GDP(亿元)人口(万人)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市342.56120016.0285.1330<6注:数据来源于***市“十二五”规划(**某某经济开发区中部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2.4城市发展规划根据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政府修编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的主要内容有:1、规划原则(1)合理定位,从区域分析入手,分析***市所处的区域关系和发展条件,合理确定***市的区域定位和发展战略。(2)配合把***市建设成为**西部大城市的发展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构和配套,提升***市的城市建设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3)根据***市实际情况和未来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求,制定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有关措施和要求,促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4)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5)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关系,立足以人为本,创造优美人居环境,逐步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6)充分吸收上版规划中的合理内容,注重规划的延续性。(7)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市人多耕地少、山多平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十分珍惜爱护土地资源,坚决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走具有山区特色的城镇建设道路。2、发展目标六盘某某市规划的近期目标是:(1)基本建成重要的新型能源、原材料、煤化工基地;基本实现小康,步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建成和谐文明、现代开放的**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区市。(2)全市生产总值达5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调整为5:63:3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900美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以上。(3)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以上;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以上。(4)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25平方米以上。远期目标是:(1)建成**西部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建成和谐文明、现代开放的中心城区市,建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