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卷三(可自主编辑word)_第1页
阶段检测卷三(可自主编辑word)_第2页
阶段检测卷三(可自主编辑word)_第3页
阶段检测卷三(可自主编辑word)_第4页
阶段检测卷三(可自主编辑wor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卷三(第六单元~第七单元)本试题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14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以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2.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褪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D.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3.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平安常识。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参加青菜灭火 B.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中C.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4.如图实验,可以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A.有可燃物B.有助燃剂C.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5.“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少碳的排放。以下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闹钟6.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8.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通过紫色石蕊溶液 D.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9.以下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二氧化碳不能供应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B.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假设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那么会引发酸雨10.以下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CO〞的反响中碳发生复原反响B.“CO→CO2〞的反响类型为置换反响C.“CO2→CaCO3〞的反响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响可用酚酞试剂验证1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枯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端进入C.实验室枯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端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1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根本科学素养。以下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选项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13.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ABCD14.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响,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响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50g B.100g C.150g D.200g第二卷(非选择题共36分)二、填空题(此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C60这种物质是由(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不同,其原因是。

16.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天然气和;燃油汽车尾气中含有二氧化氮,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电动汽车将成为逐步推广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写出一种人们正在利用的环保型能源。

17.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的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属于(填“混合物〞或“纯洁物〞);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再写出一种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18.以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装置图答复以下问题:(1)仪器名称:①。

(2)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雪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她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19.康康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B中的现象是;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答出两条即可)。

20.2019年5月23日至25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中海达、华大北斗等一批国内企业先后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产品。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方法,请答复以下问题。(1)写出反响①的化学方程。

(2)上述反响中,碳元素被氧化,那么焦炭在该反响中做(填“氧化〞或“复原〞)剂。

(3)尾气氯化氢必须收集处理,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请简要说明原因:。

三、简答题(此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2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根底。(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能够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的现象是什么?(2)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哪些因素?(写出一条即可)22.(2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1)假设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那么挤压胶头滴管后会发现U形管液面左高右低。试解释其原因。(2)假设使产生的现象与上述观察到的现象相反,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分别是什么?(写出一种方案即可)23.(3分)明明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气球内气体Z为单质(气球质量忽略不计)。翻开分液漏斗活塞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实验过程中没有产生有毒气体。请答复:(1)写出制取Z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X与Y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X与Y反响产生的气体具有哪些用途?(写出两条)24.(3分)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以下图所示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中是否含有CO2和CO。请答复有关问题:(1)假设A装置中盛放澄清石灰水,那么B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2)假设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写出探究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响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以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一些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图示答复以下问题:(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假设用此法来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的装置是。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4)在实验室中制取88g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碳酸钙与盐酸反响?假设改用含杂质质量分数为20%的石灰石与盐酸反响(杂质不与盐酸反响),需这种石灰石多少克?答案精解精析(第六单元~第七单元)1.B①由结构模型图可看出,石墨烯是一种单质,错误;②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正确;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正确;④导电性和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错误。应选B。2.A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长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碳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响,故A说法错误。3.B油锅着火时参加青菜可降低温度到油的着火点以下,故可灭火;白磷的着火点较低(40℃),容易自燃,一般保存在水中,丢进垃圾筐很容易发生失火事故,故B做法不正确;液化气、煤气泄漏时先关闭阀门再轻轻开窗通风,不能翻开排气扇等,否那么容易引爆煤气;高楼着火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蹲下靠近地面撤离可防止吸入过多的有害气体。4.C物质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题图装置中火柴头燃烧,是因为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并到达了火柴头的着火点;火柴梗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到达其着火点,所以题图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应选C。5.C一次性餐具在制作过程中会消耗能源和资源,一次性餐具消耗越多,消耗能源和资源越多,故C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6.B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响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O2+H2OH2CO3,H2CO3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生成C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H2CO3CO2↑+H2O,因此溶液颜色的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应选B。7.A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煤中含有碳、氢、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故C错误;“西气东输〞的“气〞是指天然气,故D错误。8.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A项错误;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响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B项正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响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能,此方法会把原物质除去,故C项错误;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不符合除杂原那么,故D项错误。9.C二氧化碳不能供应呼吸,但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故A错误;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因为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响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外表,阻碍反响进行,故B错误;干冰升华可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引发酸雨,故D错误。10.CA项,碳和氧气反响生成一氧化碳,碳发生的是氧化反响,错误;B项,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响属于化合反响,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响不属于四大根本反响类型,错误;C项,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可用此反响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存在,正确;D项,酚酞在酸性、中性溶液中均无色,“CO2H2CO3〞的反响无法用酚酞试剂验证,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验证,错误。11.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③收集,但气体必须从导管a端进入,空气从导管b端排出,故B错误。12.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A正确;电烤炉着火时,用水灭火,容易造成电器短路,引发平安事故,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B错误;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C正确;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可以用湿抹布盖灭,D正确。13.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响便可发生,固体和液体别离,反响便可停止,因此只需控制固体和液体的接触与别离,便可控制反响的发生与停止。A装置错误,气体无法排出;B装置通过控制弹簧夹的开关,便可控制反响的发生与停止,故符合要求;C装置可以控制反响速率,但无法控制反响的停止;D装置试管内没有多孔塑料板,无法控制反响的停止。应选B。14.D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20%=24g,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与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响转化成了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与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均与石灰水反响生成碳酸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混合气体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碳酸钙的质量为24g÷12%=200g,应选D。15.答案分子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解析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C60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故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16.答案石油太阳能(或风能等)17.答案混合物CH4+2O2CO2+2H2O太阳能、风能等(合理即可)解析可燃冰中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构成),是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因此属于混合物;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18.答案(1)长颈漏斗(2)BCCaCO3+2HClCaCl2+H2O+CO2↑解析(2)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能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装置C;反响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19.答案CO2+H2OH2CO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答出两条即可)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与B中澄清石灰水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CO2通入C中使下面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0.答案(1)SiO2+2CSi+2CO↑(2)复原(3)氯化氢会污染环境(合理即可)解析(1)反响①是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下反响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2)在上述反响中,碳元素得到氧被氧化,做复原剂;二氧化硅失去氧被复原,做氧化剂。(3)氯化氢会污染环境,所以必须收集处理,不能排放到空气中。21.答案(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2)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氧气。(或燃料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22.答案(1)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小。(2)稀盐酸与Zn、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或稀盐酸与石灰石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此题考查锥形瓶内气体的吸收与产生对U形管内红墨水的影响,需结合物理中的压强知识进行解答。实验原理是:锥形瓶内气体被液体吸收,压强减小,引起U形管内液面变化。(1)CO2被NaOH溶液吸收后,锥形瓶内压强减小,U形管内的液面左高右低;(2)要使产生的现象与上述现象相反,那么应增大锥形瓶内的压强,可利用物质间相互反响产生气体或溶解时放热的方法到达目的,故胶头滴管和锥形瓶内的物质可以分别是:稀硫酸(或稀盐酸)和活泼金属、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稀盐酸和石灰石、水和生石灰、水和固体氢氧化钠等组合。23.答案(1)2H2O22H2O+O2↑(答案合理均可)(2)2HCl+CaCO3CaCl2+H2O+CO2↑(3)灭火、制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云雾、气体肥料等任写两条即可)解析气球开始时沉于烧杯底部,说明气球中的Z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翻开分液漏斗活塞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说明甲中产生的气体密度比Z气体的密度大,因此Z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而小于甲中产生气体的密度,因此Z可能是氧气(相对分子质量是32),甲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是44);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作温室肥料,干冰可以用来贮藏食物、制造舞台云雾、人工降雨等。24.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2)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CO+CuOCu+CO2[或2NaOH+CO2Na2CO3+H2O或Ca(OH)2+CO2CaCO3↓+H2O]解析此题的总体思路:先验证二氧化碳,再验证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验证要使用澄清石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