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_第1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_第2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_第3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_第4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课诗词三首

行路难(唐)李白简介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人称

,与杜甫并称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

诗人。

青莲居士诗仙李杜浪漫主义作者事迹简介:

李白少年时抱负宏大。以管仲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唐玄宗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债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一、朗读诗歌(注意读音和节奏)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自由朗读,把握诗意要求:同桌合作(方法二:重视注释。)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我拔出剑来,四处看着,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大雪阻拦。

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在何处?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我将挂起高高的船帆渡过茫茫大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景,以夸张的笔法写出宴会的欢乐场面,反衬诗人内心的悲愤、苦闷。1、用一个字(词)形容这个宴会奢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诗人的反映是怎样的呢?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为什么引不起是人的食欲?赏析这两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两句想象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正面写行路难,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冰塞川”、“雪满山”象征、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说明自己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之情诗人“不能食”的原因(原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溪边垂钓遇周文王后一展宏图伊尹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后被商汤重用。典故

暗用典故,用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与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和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不久受到商汤重用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1、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语气和感情上强调行路难,并且好像有很气愤的意思。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2、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强调不知道哪一条路才是我李白可以走的路。

3、标点符号,前面是强烈的感叹,感叹行路之难,后面有强烈的质问和诘责的意味。歧路甚多,出路在哪里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再一次困扰着他。直抒胸臆。句子简短有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尾句是疑问句,写出了诗人面临的困难和坎坷,表达了作者内心彷徨与苦闷之情。赏析:

用典,直抒胸臆,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作者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实现,表现了作者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展现了作者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警句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李白,一个迎风傲岸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微笑的李白。他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白,去诵读他的美丽华章,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看图背诗诗人的感情欢乐苦闷希望失望奋发复杂的心理历程情感的起伏变化宴停想实感

在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苦闷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主旨:抒写了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也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六、课堂练习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照应题目)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世路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5、收集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A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又名《刘宾客文集》)传世。

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题为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以诗相答白居易的字有感谢之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注意读音,停顿练习翻译全诗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巴山楚水是一片冷落、荒凉的地区,我二十三年被弃置在此安身。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这两句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表现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反而像传说中的烂柯人。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只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一株病树、枯树的前头已是万木欣欣,一片春色。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蕴含怎样的哲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哲理:旧事物必将消逝,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本诗的感情基调: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表现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思想感情长期遭贬遭遇坎坷归来感慨世事变迁感叹身世展望未来感谢赠言振作精神辛酸、愤懑怀恋、怅惘豁达、进取积极、昂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比喻富有哲理积极进取、乐观豁达写作手法1.采用比喻、对偶的修辞。。2.运用典故,含义丰富,耐人寻味。表现在第二句的《思旧赋》和烂柯人。3.借用景物描写,表达人生哲理,做到情、景、理(描写、抒情、议论)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有关“月”的诗词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乡怀人孤寂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安适水调歌头苏轼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理解词义、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底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拓宽积累的知识面。3、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美,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fú)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文集》等。【作者简介】——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题解及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检查课前预习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

quèqióngqǐchánjuānshēng

bǐngchén二、解释下列词语:把:朱阁:不胜寒:绮户:无眠:何似:何事:婵娟:持;端着。

朱红的楼阁。禁不住。雕花的窗户。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哪里比得上。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为什么诵读诗词的要求1、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2、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3、有感情。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翻译词意: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讨论归纳1、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二者是什么关系2、文中哪些词语流露出作者思念亲人之苦?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什么?4、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5、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蕴含了哪些情感?6、从这首词中,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从这首词中,你又学到了什么呢?7、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8、本词在写作上有何特色?朗读本词,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二者是什么关系

上片:望月写景,在“天上”“人间”徘徊矛盾。下片:对月抒怀,抒发对兄弟的美好祝愿和思念及自己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怀。2、文中哪些词语流露出作者思念亲人之苦?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问题:作者为什么把幻想乘风上天说成是“归去”?欲去却“又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

把乘风上天说成是“归去”,是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时,作者又犹豫了,通过“又恐”,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的表现了出来

高处不胜寒,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党派相争,感叹高处无志同道合朋友的孤单冷清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什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是原始自然界的规律。4、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蕴含了哪些情感?上阕:望月—问天—思归—恐寒—留人间下阕:月照—无眠—恨月—悟理—愿人久蕴含情感:对宫阙(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6、从这首词中,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这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