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要在服务中求发展_第1页
中医要在服务中求发展_第2页
中医要在服务中求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中医要在服务中求发展个人简介

李佃贵,男,1950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毕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批国家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现任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河北省中医院院长。

在这个冬日的下午,笔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采访了前来出席河北省人大十届五次会议的河北省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河北省中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佃贵教授。

采访从老百姓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入手。

为百姓看病更方便进言

李佃贵直言,所谓看病贵,主要是指吃药贵。这些年西药价格十几倍、几十倍地往上涨,这个涨势不是医院造成的,根源不在医院,而在流通领域。生产者(药业)和消费者(医院)都没有赚多少钱,钱大部分让中间商赚去了。因为医院是消费端口,是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患者)服务的,这就在群众心目中造成了医院收费过高的印象,使患者对医院不满,认为医院乱收费、乱涨价,所以,解决看病贵问题的直接办法是砍掉中间商,让医院直接从药厂进药。

老百姓看病难,主要表现在挂号难、请专家看病难。这主要是因为群众缺乏医疗信息和基本的医学知识,有病就盲目地上大医院找专家,其实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一定要跑大医院找专家诊治,大病才进医院,小病应该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样,病人分流,让不同的医疗机构发挥不同的作用,就可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但遗憾的是,现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尚待完善,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信任,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所以,解决看病难问题要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入手,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让百姓看病更方便、更安全。

同时,各级政府要真正把医院当作国有事业单位来对待,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引导,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与基层去,为最广大的农村和基层群众服务。

中医要在服务中求发展

解放初期,中医药工作者占绝大部分,现在全国有西医药工作者1000多万人,而中医只有28万人。在综合性医院、在医学院校学科设置上偏重西医,在卫生部门领导岗位上也是西医出身的人居多,这导致他们在政策制定上、经费使用上、人才调配上、职称评定上都有一定的倾向性,这都严重制约着中医事业的发展。

现在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医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西医看病先要化验检查,先让你花掉一笔钱;而中医靠望、闻、问、切,切切脉就知病情,中医再靠一把草药、一根银针治病,这样会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中医大有可为。

但是当前中医药自身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其优势的发挥,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中医药理论“现代化”普及度小、缺少现代化药效评价标准、尚无系统的诊疗技术规范等问题,都大大制约了中医药优势的发挥,导致社会对中医药产生怀疑。“中医药不与时俱进,就会大大缩小自己的影响范围。”李佃贵不无担忧地说。

在谈到建设现代化的中医院时,李佃贵毫不掩饰地说,当然西医的许多长处,中医也要学习,中西医结合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医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中医特色是中医院生存的基础。河北省中医院的特色是中医内科杂病,尤其是中医治疗消化病、肛肠病、骨伤病及针灸等。该院的目标是培养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的“铁杆中医”,把河北省中医院建成全国一流的中医院。

据了解,2006年河北省中医院的业务总收入已经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