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术门户的准入制度及其教育社会学分析,教育社会学论文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的,而是表示这些个人相互发生的那些联络和关系的总和,相互关系的实现,在范根纳普看来,是一个仪式的经过,即进入一个村庄或一座房子,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或者通过街道与广场。这种同一性解释了为什么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的通过经常是在入口之下进行,或进入开着的门来仪式化地表示出。这个入口、开着的门就构成了一些行业的准入制度,它是确保行业规范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样,师访徒三年,徒访师十年以俗语的形式,勾画出一幅跨入武术门户所需的仪式图景。传统武术门户讲究师访徒,徒访师,相互都要看看,你值不值得我教,你有没有资格教我,你愿意跟我学,就要守我的规矩,你要是觉得不公正,能够拒绝跟我学。此处所言三年、十年虽是虚词,但却折射出武术门户的准入制度。而作为一种身体教育实践,它是怎样被社会建构的,背后具体表现出了如何的关系?其生命力何在?能否为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提供经历体验借鉴?值得讲究。1师访徒三年,徒访师十年:教育准入制度的实践师徒互访在武林界可谓习以为常,看似平常,却是各门户立足于社会的不二法门,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为提高本身门槛而构成的一种准入制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师徒互访的互动仪式,构建起了一种基于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的伦理关系。这种关系属于目的合理性行动类型,它是形式法理、义理的领域,行动的规范取向或行动志向基于普遍的规则系统:社会上占支配地位的、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和范围(韦伯,1968)。即一种维系亲属关系的伦理规范成了师生关系及其从此关系衍生出去的关系的伦理道德准则。1.1师访徒:义理与法理的规训武术门户是一种自动组合的江湖团体,虽不在当地官署立案,但它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里种关系的范围,各方都是作为一个契合的单位去行动,也都被当作这样一个单位来对待(裴迪南滕尼斯,2018)。由此看来,师徒任何一方的行动都会对门户共同体产生影响,就师父而言,尽可能地避免给社会、本身门户造成负面影响,成为了构建师访徒形式的关键。1.1.1师访徒:技艺传承的实践师父意味有着更多知识的同化和积累,令自个的经历体验和洞见能够传递给年轻一代,因而师访徒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承本门户的武技。纵观历史上各拳种门派,无一不把传人的选择当否,视为本门拳种能否能够辈嗣繁盛的曾云: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可见择师自古有之,如最基本的教师的身体不好,才练两年,教师故去了,或者教师保守等。徒访师同样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互动仪式,由于武术是身体动作,必须得有人教,练武而无师自通的人,千百年来不遇一二,因而,好武就要拜师,拜师就要择善而从,才能学绝技、做好人,由此徒访师的帷幕揭开。1.2.1徒访师:技艺的认知与追求徒访师是基于个人喜好和天赋,寻找合适自个练的功夫,这与武术门户诸多不无关系,故对门户的选择是基于他们对武技不断的认知和追求,最终发现自个的爱好。如李小龙幼年虽已跟父亲学习过太极拳,但该拳对于他的街头打斗没有什么可用之处。后来他又从多位叔伯处学太多种拳术,但对于他成为街头霸王也没有什么直接的作用。由于他在打斗中取胜多是靠自个的狠劲及拼劲,他的那些东学一招、西凑一式戏剧味颇浓的舞术,当时也只能算作花拳绣腿。直到他认识张卓庆,才逐步端正了习武的态度,由于张卓庆那看似简单却凶恶、实用的打法竟令李小龙无从下手发招。至此,他只好要求张卓庆将自个举荐给其师父一代武学宗师叶问,继而开场了李小龙的正式习武生涯。与李小龙围绕街头打斗而引发对武术的求知不同,顾留馨对武术的追求多为志趣使然:受父亲喜武熏陶,我(顾留馨)开场练拳是11岁,启蒙教师姓潘,练的是梅拳。14岁时,有个武士会成立了,有位教师名叫宫荫轩,比原来的潘教师功夫要高,所以我就跟宫教师学艺。宫教师是保定人,练的拳脚金刚腿。我的第三位武术教师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武术老师兼中华国技传习所所长刘震南教师他武艺高超,教的好套路很多有一次,看到杨澄甫的弟子陈微明举办柔拳社公开招募生源,讲太极拳不仅健身治病,而且能够技击,将信将疑去学,最终师从杨澄甫,醉心太极拳。1.2.2徒访师:超越自我的实践徒访师除了学会师傅的功夫外,还有很多是基于超越自我的期盼,如为贯穿拳理而访师。以前练武之人四处访师,就是要找名师解决这个极盛而衰的问题。武术这东西是很系统的,就算你一下悟进去的,还是要一点点练出来。否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抬脚不迈步,是不行的。拜教师,就是找个人能帮助自个由练拳过渡到炼拳,就不会盛极而衰了,孙禄堂先生实现了由练拳到炼拳的过渡:幼随李奎元读书兼修形意拳,继从郭云深深造,历时8载,期间又得白西园、宋世荣、刘奇兰、车毅斋等前辈指导,尽得形意拳真义。为阐(易〕之义蕴,形之于拳术,又访程庭华学八卦拳年余,绝受其术而后徒步翱翔南北十一省,访少林、朝武当、上峨嵋,闻有艺者,必访至,历时三年余,期间孙禄堂遇文始派隐真得其教授修道心法,又在容城从某公研修(易经〕。后机缘偶合,又得郝为真太极拳之妙,经其数十年深修研悟,终于1918年将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门拳术融会贯穿,说明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及理论技术体系,并创始了创孙氏太极拳流派。薛颠访师则是期许在技术上突破自我:薛颠本是北方武林大豪李存义弟子,天赋极高,与师兄傅昌荣私下比武失败,薛颠深以为耻,便去五台山做了十年和尚,跟灵空上人,又名虚无长老学习象形术,终于有了特殊的领悟,象形拳术上溯道家,中通禅宗,薛颠将其定为道艺,不是武艺。将拳术划分武艺道艺,是薛颠的惊世之举。可见,徒访师无论是基于对技艺的认知与追求,还是超越自我的实践,都是为了通过武术规训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了由群众向宗师、名家等社会角色的转变。1.2.3徒访师:社会流动的发生徒访师,多为徒弟踏出乡关,在社会水平流动经过中实现的,详细实现途径可概括为如下三种:一是比试。如郭云深曾于光绪二年徒步走到山西省与车永宏比试,结果被打败,后留在车家学了形意拳的五拳及十二形的一部分又回到河北,并从此发奋练拳,遂名扬天下。二是介绍。如李洛能做生意太谷,性喜拳,闻县内有戴龙邦者,善形意拳,遂往访焉。龙邦温文儒雅,谈吐不平凡,颇异乎其为人,心羡异之。他日经友介绍,执弟子礼,几经周折,历经十余载,乃集形意拳之大成,直隶之有形意,洛能其造端也。三是偶遇。如神枪吴钟园中学圃,一南方游客见其习练,遂向之走来,称腹饥口渴难忍,吴招待茶饭。饭间谈及武艺,游客之讲,吴闻所未闻。饭后二人比试,吴屡试屡败,游客之招式,吴见所未见。吴知其为武林高手,毕恭毕敬侍奉之,拜为师。再如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太极拳名家郝维桢(为真)。时郝已年过花甲,病困交加。孙闻之,将郝接至家中,请医喂药,遂将自个所习太极拳之心得窍奥告之孙禄堂。综上可见,师徒互访作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并不是随意生成的,而是在国家意识形态下,循着一定的社会规则,在相互互动的经过中建构起来的。互动不仅仅仅是师徒间的传艺与习艺,而且还牵涉社会关系网络。2师徒互访:门户教育的等待与实践师徒制在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明确了一种类似于父与子的亲缘关系,即所谓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或父不但自个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与高超的武技水平,而且还要对徒或子负有一种特有的教育等待,这种期许不仅具体表现出在身心发展的构建,更重要的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表现如下:2.1伦理观/道德感:人性的塑造在师访徒仪式中,德是一个先验指标,也是师父对将来门户弟子教育的期许。清乾隆时河南汜水苌乃周(苌氏武技书初学条目〕中记有:学拳宜以德行为先,但凡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之讲。德为艺先成为了各门户的准绳,如:李仲轩曾想找国术馆馆长薛颠比试,唐师、尚师不仅制止,而且唐师还跟李仲轩讲:别比了,你跟他学吧。见薛颠之前,唐师担忧薛颠不收,讲:见了薛颠,你就给他磕一个头。在武林规矩里磕三个头已经是大礼了,而磕一个头比磕三个头还大,由于三个头是用脑门磕的,这一个头用脑顶磕的,杀人不过头点地的头点地指的就是这个,要磕带响的,是武林里最重的礼节。我见了薛颠,一个头磕下去,薛颠就教我了。磕头作为一种跪拜礼,是一种伦理观的参照,磕头学艺无形中演绎了这种伦理教化。除此之外,德作为一种伦理认知,实现了与武技的融合,使武德教育常态化。唐维禄给李仲轩讲:练劈拳的时候,不准在人多的地方练,不准占别人的地方。碰到有人生事,不准动手比武,要学会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要留着时间习武,不要卷入是非中,虚耗了光阴。水处卑下,往下流,所以练成钻拳后,人的性格会变得沉稳谦虚,皮肤质地都会改善,声音非常悦耳,心思也会变得很缜密。以前老辈拳师不识字,可气质高雅,很有内涵修养,由于形意拳是内家拳,不但改造人体还改造心志。拳法里出功夫的都是基本功,要吃苦。做人最基本的是诚信,谦虚,要忍受。老要颠狂,少要稳,老年人死盯着规矩,小辈人就很难做了,所以老人要豁达点、随意点,小辈人可一定要守礼仪,如此才能和睦,传承才能延续。人品与拳法是相辅相成的。以上文字情真意切的透露出以武育德,以德立人的教育等待,通过武德生活化、武德与武技的融合,使得伦理观和道德感在徒弟身上得以耕作。2.2奉献自我/打造精英:服务国家师徒互访的终极目的不是安居乐业的武技传承,而是一种精英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奉献精神的社会精英。如唐维禄对李仲轩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他的教育等待:我们的形意拳是李存义传下的,宗旨是要保家卫国,不是招摇生事。唐师讲:你凶,我悚(害怕,窝囊),你悚,我比你还悚这才是我的徒弟。勇气和本领要报效国家,对于私人恩怨,摆出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最好了。打造精英、服务国家在武术界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如南宋抗金英雄岳飞,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近代武术家霍元甲,现代武术大师蔡龙云等等,他们不但武艺卓绝,而且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责任感。正是基于武术门户对奉献自我的教育等待,使得弟子们在实践中构成了一种自我奉献的文化自觉,如: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列子讲符〕)关尹子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射箭,历时三年,使列子通晓了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的要诀。而近代门惠丰教师入门时的第一堂课,教师对他服务社会的厚望毫无掩饰,直接言明:当教师问及年幼的门惠丰习武为了什么时?门惠丰愣了一下,讲:为了锻炼身体!为了不受人家欺负!对!还有吗?师父又追问了一句。门惠丰憋得脸红脖子粗地答不上来。师父讲:光有这两条还是很不够的!做为咱们习武之人,要做个好公民。领导咱们翻身做了主人,咱应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咱学好本领后,要好好地为人民、为做事情。另外,门户家国同构的教育等待,我们通过门户辈序亦能窥探一二,如刘奇兰派系形意拳的辈分字号很严格,有了下一代传入,要按规定求字号取名字,其字号分别为心存剑侠,志在建国李存义经与同门师兄商讨,决定从李洛能第二代传人起,以华邦惟武尚社会统强宁十字,作为各流派统一的辈序;六合门辈序诗曰:仁厚尊家法,忠良报国恩,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真。建国、报国、守儒等辈序无不显露出师父对弟子服务社会的等待,而且这种等待衍化为弟子的名字,鞭策终生。3小结人性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实在,它非常富有弹性和潜力,人性化问题一直是人类的中心问题,如今它更是具有难逃世人关注的性质。传徒武术门户的师徒互访就是一种旨在唤醒人性、培养社会精英的理想教育形式。换言之,武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传递知识、技能的场域,还是关注人、培养人、推进人性内在的实践经过。师徒互访不是一种封建思想的残存余留,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互动仪式经过,该经过强化了主体的终身目的意识和学习动机,具体表现出了互动双方的价值认同和担当意识,最终使得社会关系被亲属化或讲是公众关系被家户化了。以下为参考文献:[1].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草稿)[M].恩格斯全集(第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下土地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个人间借款合同(2篇)
- 2025年代理服装合同(2篇)
- 专题01 利用导函数研究函数的切线问题(典型题型归类训练) 解析版
- 2025年产业基金战略合作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五年级数学老师工作总结模版(二篇)
- 2025年二手车转让协议不过户(2篇)
- 2025年临时工安全生产协议(三篇)
- 快递驿站装修合同协议书
- 儿童乐园石膏吊顶装修协议
- 机械加工生产计划排程表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生殖系统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 江苏省2023年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
-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填写规范(特种设备安全法)参考范本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长方形的面积》-完整版课件
- 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
- 工业企业现场监测工况核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