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_第1页
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_第2页
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_第3页
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_第4页
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第1页/共110页

一、项目背景二、项目意义三、系统优势四、项目内容五、项目要求六、强调几个问题七、项目进展第2页/共110页

一、项目背景

——为什么要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第3页/共110页(一)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出生缺陷的概念是指婴儿出生前即已存在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是一组疾病的统称。病种繁多,目前已知有7000多种可于出生时表现可于出生后一段时间逐步显现出生缺陷产生原因

包括遗传、环境或二者共同作用遗传因素(25%):基因、染色体环境因素(10%):包括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物质、营养因素等二者交互作用(65%)第4页/共110页

我国出生缺陷发生数量庞大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每年总数高达80—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第5页/共110页中国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出生缺陷发生率:51.2‰来源:美国“MARCHOFDIMES”基金会第6页/共110页21.7‰50.3‰78.6‰

出生缺陷冰山示意图(资料来源:WHO,1999)27.6%64%100%生后7天1周岁5周岁孕早期孕中期孕28周生后7天孕晚期新生儿期第7页/共110页出生缺陷发生率(1/万)监测时间:孕28周至出生后7天100

90110120140130150•以医院为基础监测获得的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率

16087.6788.4995.56101.3109.79104.86111.17129.79 128.38138.96

147.94145.5134.94145.4380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年份

1996-2009年以医院为基础监测获得的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监测数据显示,从1996—2009年我国以医院为基础监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从87.7/万升至145.43/万第8页/共110页监测获得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小于实际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原因:监测病种少。仅23种,远远低于7000种。监测时间段短。仅监测怀孕28周至出生后7天。怀孕28周前因出生缺陷导致的流产、引产未统计;孩子生长到一定年龄才能表现出来的出生缺陷无法统计。医学诊断能力不足。漏诊出生缺陷。例:先天性心脏病——B超诊断水平低,漏诊;例:死胎死产——20%至25%由出生缺陷导致,需采用解剖手段才能发现。监测人群不足仅统计住院分娩妇女妊娠结局(全国783家医院);未住院分娩妇女妊娠结局未统计,漏掉部分出生缺陷。

第9页/共110页我国监测的23种出生缺陷1、无脑畸形16、并指2、脊柱裂并指右3、脑膨出并趾左4、先天性脑积水并趾右5、腭裂17、肢体短缩6、唇裂包括缺指(趾)、裂手(足)7、唇裂并腭裂18、先天性膈疝8、小耳(包括无耳)19、脐膨出9、外耳及其它畸形(小耳、无耳除外)20、腹裂10、食道闭锁或狭窄21、联体双胎11、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包括无肛)22、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12、尿道下裂23、先天性心脏病13、膀胱外翻14、左侧马蹄内翻足、右侧马蹄内翻足15、左手多指右手多指左脚多趾右脚多趾第10页/共110页

我国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1/万)顺位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

总唇裂(14.07)先天性心脏病(23.96)先天性心脏病(25.58)先天性心脏病(25.09)先天性心脏病(28.82)先天性心脏病(32.74)多指/趾(12.45)多指/趾(14.66)多指/趾(15.86)多指/趾(16.32)多指/趾(15.91)多指/趾(16.39)神经管缺陷(11.96)总唇裂(13.73)总唇裂(14.24)总唇裂(13.16)总唇裂(13.17)

总唇裂(12.79)先天性心脏病(11.40)神经管缺陷(8.84)神经管缺陷(8.18)神经管缺陷(7.20)神经管缺陷(6.48)神经管缺陷(6.02)脑积水(7.10)脑积水(7.52)脑积水(7.25)脑积水(6.78)脑积水(6.00)神经管缺陷(5.74)第11页/共110页(二)出生缺陷危害严重国际经验表明,当婴儿死忙率<40‰时,出生缺陷就会成为婴儿死忙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998年美国婴儿死忙率为7.2‰,其中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忙占22.0%,位居死因的第一位。201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13.1‰,出生缺陷(即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婴儿死亡的第四位原因,全国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亡比例高于11%(先天性心脏病9.7%+神经管缺陷1.3%)第12页/共110页2000~2010年全国婴儿主要死因别死亡率(1/10万)和构成比(%)

死因2000年2009年2010年

增减幅度(%)死亡率构成比死亡率构成比死亡率构成比2008—2010年2000—2010年早产或低出生体重659.520.5302.021.9288.722-4.4-56.2肺炎650.620.2206.214.9195.314.9-5.3-70.0出生窒息617.519.2226.116.4223.617.1-1.1-63.8先天性心脏病160.25.0126.99.2127.49.70.4-20.5腹泻152.74.750.63.740.43.1-20.2-73.5意外窒息123.53.888.46.486.56.6-2.1-30.0神经管缺陷67.32.114.61.117.41.319.2-74.1颅内出血60.91.925.21.818.91.4-25.0-69.0败血症59.21.825.11.823.41.8-6.8-60.5新生儿硬肿症26.20.84.80.39.10.789.6-65.3其他20.022.521.4第13页/共110页出生缺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因神经管畸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先天愚型的治疗费超过20亿元,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费高达120亿元。有学者估算2003年我国所有新发生的唐氏综合征患者一生的疾病经济负担为66亿元,每个病例平均39万元。出生缺陷还给家庭带来难以摆脱的精神痛苦和心理负担。部分地区调查显示,一半左右出生缺陷患儿母亲患有抑郁症,其中1/4患有严重抑郁症,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第14页/共110页出生缺陷的发生影响出生人口质量影响到未来劳动力素质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第15页/共110页严重出生缺陷患儿:30%出生后死亡30%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生活质量40%左右成为终身残疾第16页/共110页(三)出生缺陷预防策略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在孕前和孕早期进行健康教育、优生检查和咨询指导,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在孕期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减少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对新生儿先天性疾病进行筛查,对出生缺陷儿进行治疗和康复,减少先天残疾的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在三级预防中,世界卫生组织强调重视一级预防。第17页/共110页(四)转变传统的出生缺陷预防模式国内外传统的出生缺陷预防模式采用二级预防以产前-围产保健为基础,在孕期进行干预以产前筛查和选择性终止妊娠为主要手段关于二级预防模式对于避免或减少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起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大多数出生缺陷发生在胚胎发育的第3至第8周,而通常孕妇到医院进行首次产前检查时已过了孕后第8周,已经错过了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时机,失去了一级预防的机会。孕期进行产前筛查,发现胎儿有缺陷再采取引流产手术终止妊娠,怀孕妇女要经历身心痛苦。第18页/共110页为此,亟需开展孕前预防服务,将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至孕前。孕前预防积极、主动、无痛苦。第19页/共110页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即在夫妇计划受孕之前通过询问病史和孕前医学检查,评估计划怀孕夫妇健康状况,发现影响生育的遗传及环境危险因素;通过优生咨询,指导计划怀孕夫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第20页/共110页24周12周3周孕3-8周13周产1周3周致畸因子高度敏感期大部分出生缺陷已经发生孕13周(首次孕期保健时间)6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出生缺陷发生示意图40周

一级预防孕前—围孕保健

二级预防产前—围孕保健

三级预防新生儿保健第21页/共110页(五)人口计生系统实践国家人口计生委是最早倡导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部门之一。1999年,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第22页/共110页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23页/共110页2007年:全面启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

(部门职责,工作特点和网络优势)

成都会议第24页/共110页

2007年,制定下发《国家人口计生委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六项重点任务:宣传倡导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实验室筛查均衡营养第25页/共110页2008年:启动试点工作选择河北、浙江、山东、河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8省23个县(市、区)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超过80%,受到群众欢迎。第26页/共110页2009年:启动优生促进工程在长春市召开“全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启动优生促进工程。优生促进工程六项任务宣传倡导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均衡营养第27页/共110页2010年:启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设计项目文本,协调财政部。反复论证必要性、可行性;研究确定检查内容;提出工作模式;核算经费标准;测算东中西、中央地方财政投入;确定试点县市区;论证部门优势。第28页/共110页2010年3月15日,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方案》第29页/共110页写入温家宝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第30页/共110页2010年3月30日,国务院领导批准。家宝总理、克强副总理分别批示同意《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方案》第31页/共110页

2010年4月22日,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召开会议共同启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第一批试点工作第32页/共110页2011年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第33页/共110页2011年2月24日,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共同启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第二批试点工作。第34页/共110页

二、项目意义第35页/共110页意义之一:推动中国出生缺陷防御模式的战略转移传统的以以前-围产保健为基础的出生缺陷预防模式,采用产前筛查和选择性终止妊娠为主要预防手段,存在局限性:侧重二级预防,忽视了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侧重女性因素,忽视了男性因素;侧重于孕后保健,忽视了孕前健康。怀孕妇女经历身心痛苦第36页/共110页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有效推动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实现出生缺陷预防工作从产前-围产预防模式向孕前-围孕-围孕预防模式的转移。通过免费提供服务,可以有效提高计划怀孕夫妇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覆盖范围,这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尤为重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筛查体系有效衔接,将构成预防出生缺陷的社会化干预体系第37页/共110页意义之二: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了计划怀孕夫妇的整体健康水平,降低和消除了影响生育的风险因素,不仅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也可预防和减少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包括自然流产、医学性人工流产、死胎死产、早孕、低出生体重等。举例:早产或低出生体重——不良妊娠结局之一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例如,2009年全国婴儿前5种主要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占据死因之首,导致的婴儿死亡占21.9%(见表)。第38页/共110页2000~2010年全国婴儿主要死因别死亡率(1/10万)和构成比(%)

死因2000年2009年2010年

增减幅度(%)死亡率构成比死亡率构成比死亡率构成比2008—2010年2000—2010年早产或低出生体重659.520.5302.021.9288.722-4.4-56.2肺炎650.620.2206.214.9195.314.9-5.3-70.0出生窒息617.519.2226.116.4223.617.1-1.1-63.8先天性心脏病160.25.0126.99.2127.49.70.4-20.5腹泻152.74.750.63.740.43.1-20.2-73.5意外窒息123.53.888.46.486.56.6-2.1-30.0神经管缺陷67.32.114.61.117.41.319.2-74.1颅内出血60.91.925.21.818.91.4-25.0-69.0败血症59.21.825.11.823.41.8-6.8-60.5新生儿硬肿症26.20.84.80.39.10.789.6-65.3其他20.022.521.4第39页/共110页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通过病史询问和孕前医学检查,对计划怀孕夫妇进行遗传、环境、心理和行为等多方面危险因素评估有针对性的消除影响生育的危险因素,指导夫妇以健康良好的状态进入怀孕阶段降低自然流产、死胎死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第40页/共110页意义之三:体现计划生育概念的完整内涵“计划生育”:不仅是生育数量的计划,首先应体现为有计划的怀孕,提高孕育质量,生育健康的孩子。计划生育要从有计划的怀孕开始计划生育工作不仅要让群众少生孩子,还要帮助群众生个好孩子。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显示了党和政府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高度关注生育质量,关心个人健康和家庭幸福,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人口计生部门突出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群众需求的重要举措是计划生育内涵的完整体现。第41页/共110页意义之四: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发展拓展服务范围:从避孕节育到优生优育。提升服务能力临床检验项目增多风险评估涉及内、外、妇、儿多学科知识获得发展空间公共财政支付免费服务经费与不孕不育、生殖道感染防治结合第42页/共110页三、系统优势

—人口计生系统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独特优势第43页/共110页优势之一:网络健全,保障预防措施的可及性。2701个县级计生服务站覆盖全国94.5%的县(市、区)32563个乡级计生服务所覆盖全国88%的乡镇(街道)70万个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覆盖全国100%的行政村16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依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第44页/共110页优势之二:渠道畅通,保障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及时了解和发现计划怀孕夫妇,掌握相关信息,是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前提和基础。为完成人口数量控制,人口计生部门每年要对出生人口数量进行预测。人口计生管理及服务人员要经常深入乡村社区,通过县(区)、乡(街道)、村(居)、组(楼)纵向工作渠道,了解新婚和未孕夫妇生育意愿,预测当年出生人口数量。为此,能够及时掌握计划怀孕夫妇信息,将其纳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范围,保障了信息获取的及时性。第45页/共110页优势之三:功能完备,保障目标人群的参与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具有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职能,技术服务人员长期采用“主动上门、服务到家、落实到人”的服务模式,善于开展群众工作,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宣传动员和咨询指导能力。依托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进村入户宣传教育,能够扩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知晓率,有效提高育龄群众参与意识,增强计划怀孕夫妇接受孕前预防服务的主动性,提高参与率。第46页/共110页优势之四:特殊的工作职责可以“发现高危人群”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病残儿医学鉴定及其父母再生育审批”工作,每年约为几十万例。这些再生育夫妇一般都属于出生缺陷的高危人群。人口计生部门以此项工作为切入点,发现高危人群,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优生健康检查和咨询指导,预防出生缺陷。第47页/共110页关于部门职责国务院“三定规定”国家人口计生委职责:协同有关部门降低出生缺陷人口数量(国办发【2008】82号)卫生部职责:牵头组织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于与先天残疾工作(国办发【2008】81号)卫生部职责:负责妇幼保健的综合管理和监督(国办发【2008】81号)多部门参与第48页/共110页关于部门职责(续)《母婴保健法》明确母婴保健内容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保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对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城内的母婴保健工作(第十条)孕前保健新的理念和服务第49页/共110页

四、项目内容第50页/共110页2010年4月,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启动后,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服务规范和经费管理规定。第51页/共110页2010年4月28日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试点区域、免费对象、服务机构、工作内容、职责分工第52页/共110页2010年5月14日制定印发《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明确基本服务内容包括健康监狱、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及追踪随访等19项第53页/共110页制定了格式统一的《技术服务家庭档案》第54页/共110页2010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专项资金支出范围经费结算标准和流程第55页/共110页2010年7月16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文件建立了月报告制度建立了信息协调员制度第56页/共110页2010年7月,编制5类孕前优生服务指南

《孕前优生—健康教育指南》《孕前优生—体格检查指南》《孕前优生—临床检验操作指南》《孕前优生—妇科超声检查指南》《孕前优生—优生咨询指南》第57页/共110页(一)试点工作目标让每一对计划怀孕夫妇都能享受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科学知识知晓率达到80%;人群覆盖率逐步达到80%;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支撑、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出生缺陷发生风险逐步降低,出生人口素质逐步提高。第58页/共110页(二)试点范围2010年第一批试点18个省100个县

河北、吉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2011年第二批试点全国31个省120个县两年共220个试点县

第59页/共110页(三)目标人群试点地区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夫妇,包括流动人口计划怀孕夫妇免费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符合生育政策并准备怀孕夫妇夫妇至少一方为农业人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夫妇至少一方具有本地户籍或夫妇双方非本地户籍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在定点服务机构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第60页/共110页(四)基本服务内容为农村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疾病史、孕育史、家族史、用药史、饮食营养、生活习惯、环境毒害物质接触、社会心理因素(规范P24女30项、P29男20项)孕前医学检查: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13项、妇科B超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等。基本服务内容共19项,见表。(规范P19)第61页/共110页第62页/共110页13项临床检验项目序号项目女性男性目的意义4实验室检查9项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检查√筛查有无阴道炎症减少宫内感染淋球菌检测√筛查有无感染减少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沙眼衣原体检测√5血液常规检验(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分类、血小板)√筛查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减少因重症贫血造成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减少因血小板减少造成的新生儿出血性疾病6尿液常规检验√√筛查泌尿系统及代谢性疾患减少生殖道感染、宫内感染、胎儿死亡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7血型(包括ABO血型和Rh阳/阴性)√√预防血型不合溶血减少胎儿溶血导致的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黄疸等8血清葡萄糖测定√糖尿病筛查减少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风险9肝功能检测(谷丙转氨酶)√√评估是否感染及肝脏损伤情况指导生育时机选择;减少母婴传播10乙型肝炎血清学五项检测√√11肾功能检测(肌酐)√√评价肾脏功能指导生育时机选择;减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2甲状腺功能检测(促甲状腺激素)√评价甲状腺功能指导生育时机选择;减少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死产、子代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等第63页/共110页序号项目女性男性目的意义13病毒筛查4项梅毒螺旋体筛查√√筛查有无梅毒感染减少流产、死胎死产、母婴传播14风疹病毒IgG抗体测定√发现风疹病毒易感个体减少子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耳聋、白内障、先天性脑积水等15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IgG抗体测定√筛查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减少新生儿耳聋、智力低下、视力损害、小头畸形等16弓形体IgM和IgG抗体测定√筛查弓形体感染状况减少流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

13项临床检验项目第64页/共110页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设备明细第65页/共110页

(五)免费服务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试点地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每对夫妇:240元(基本服务项目)东部地区:中央财政20%,地方财政80%。中部地区:中央财政50%,地方财政50%。西部地区:中央财政80%,地方财政20%。当地结算标准超出240元部分,由地方财政负担。第66页/共110页各地自定检查项目:在国家确定的基本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省级人口计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有针对性增加检查项目,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按例结算:按服务机构实际检查人数和检查项目据实结算。第67页/共110页(六)免费原则为试点地区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每孩次提供一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需要再次接受检查的,应在医生指导下自费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流动人口中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原则上在现居住地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第68页/共110页五、项目要求第69页/共110页(一)服务机构要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各项服务由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同期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参与。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如承担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必须具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可委托同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免费检查、按同等标准结算费用。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配合开展相关工作县级人口计生部门负责确定当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定点服务机构第70页/共110页(二)服务人员要求1、从事健康教育的人员,须接受过相关业务培训的医护人员。2、从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B超和咨询指导的人员;须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质并经培训合格。3、从事风险评估、高风险人群优生咨询指导人员:必须取得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4、临床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和资质,并须接受省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合格。

根据实际需要,服务机构应配备足够数量、符合要求上述人员。第71页/共110页(三)服务机构职责

县级: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各项服务必须由县级承担的任务出具评估建议告知书(三联:县、乡、服务对象各存一份);对高风险人群直接送达、面对面咨询指导;指导培训乡级、村级相关人员;保存全部档案。包括乡级填写部分。第72页/共110页乡级: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配合指定的县级服务机构开展相关服务主要承担健康教育、采集基本信息、病史询问、一般人群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随访等任务。有条件的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可以承担部分临床检查项目。第73页/共110页村级: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收集辖区内计划怀孕夫妇信息,协助县乡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组织符合条件的计划怀孕夫妇自愿到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服务机构接受检查。收集报告早孕及妊娠结局线索。第74页/共110页(四)工作流程1、确定目标人群村级计划生育专干收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计划怀孕夫妇信息,提出名单,报乡级计生办。乡级计生办收集、汇总各村上报的符合条件的计划怀孕夫妇名单,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核。可积极协调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认相关信息。县级人口计生部门核实确定辖区内免费服务对象,发放免费优生服务凭证。

村摸底——乡汇总——县审核第75页/共110页(四)工作流程2、提供免费服务两种服务模式县乡共同服务模式: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利用计生流动服务车,派出服务人员在乡(镇)提供服务,乡级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和村级计划生育专干配合实施。县级直接服务模式:计划怀孕夫妇直接到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第76页/共110页第77页/共110页第78页/共110页服务的时间和内容时间初诊(孕前3-6个月)7-10天后

停经后12周结束妊娠6周内

内容健康教育知情同意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筛查妇科B超检查其他风险评估均衡营养咨询指导确定宫内妊娠及孕周健康教育咨询妊娠结局随访记录不良妊娠结局出生缺陷监测第79页/共110页(四)工作流程3、技术服务信息报送试点县按月统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数、检查结果、早孕及妊娠结局随访等数据信息,填写《国家优生项目技术服务工作月统计报表》、《国家优生项目妊娠结局月统计报表》试点县将报表报送省级人口计生委,省级人口计生委审核汇总后,按月报送国家人口计生委科技司,同时报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第80页/共110页(四)工作流程4、经费据实按例结算定点服务机构每月向县级人口计生部门报送检查人数和检查项目等情况,并提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经费单。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复核、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县级财政部门五个工作日内将专项资金拨至定点服务机构;县级人口计生部门留存独有原始材料和单据,以备核查。第81页/共110页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流程图目标人群确认及审定

村计生专干收集辖区内计划怀孕夫妇信息,提出名单,报乡计生办乡级计生办收集汇总各村上报的符合条件的计划怀孕夫妇名单,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核。可积极协调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认相关信息。县级人口计生部门核实确定辖区内免费服务对象,发放免费优生服务凭证。凭卡提供免费服务定点服务机构依据《免费优生服务卡》核实服务对象资格,建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家庭档案,按规定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项目。据实按例结算定点服务机构每月向县级人口计生部门报送检查人数和检查项目等情况,并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相关凭证,县级人口计生审核批准后,按月将专项资金拨至定点服务机构,病留存所有原始材料和凭证以备核查。第82页/共110页六、强调几个问题第83页/共110页(一)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必须遵循的原则1、科学规范原则。各地要在实际工作中科学普及预防知识,规范开展优生检查,正确进行咨询指导,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第84页/共110页2、知情自愿原则。要按照尊重、自愿、知情的原则,指导群众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自愿积极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签定知情同意书:既维护群众利益,又规避相关风险。3、严格保密原则。增强保密意识,注意保护服务对象隐私,特别是高风险人群的各项信息要严格保密。妥善保存相关医学文书及资料。第85页/共110页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情同意书

为了您将来的宝宝更加健康、您的家庭更加幸福,政府为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免费提供一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建议在计划受孕前4-6个月内进行,内容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服务,主要目的是查找可能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有助于夫妇了解双方的健康状况,得到较为全面的健康指导,使计划怀孕夫妇在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下受孕,积极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帮助夫妇实现生育一个健康宝宝的美好愿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针对众多孕前风险因素中较重要或较常见的因素进行检查,各项检查结果反映的是夫妇双方现阶段身体状况。由于怀孕、胎儿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还会存在其他不确定因素,因此尽管此次检查结果正常,或者发现风险因素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后,仍有生育出生缺陷儿及发生其他不良妊娠结局(自然流产、死胎、死产等)的可能,怀孕后仍需定期接受孕期检查和保健。如果您愿意参加本次检查,请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您的个人信息将会得到严格保密。对上述情况,本人完全理解。经认真考虑,本人同意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并愿意和能够按要求接受随访服务。夫妇签名:丈夫

日期

日妻子

日期

服务人员签名:

日期

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针对众多孕前风险因素中较重要或较常见的因素进行检查,各项检查结果反映的是夫妇双方现阶段身体状况由于怀孕、胎儿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还会存在其他不确定因素,因此尽管此次检查结果正常,或者发现风险因素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后,仍有生育出生缺陷儿及发生其他不良妊娠结局(自然流产、死胎、死产等)的可能怀孕后仍需定期接受孕期检查和保健第86页/共110页(二)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几个关键点关键点之一:要能够找到计划怀孕夫妇只有及时准确发现计划怀孕夫妇,才能有针对开展孕前服务。计划怀孕夫妇可能是:新婚夫妇结婚一段时期后准备怀孕的夫妇准备生育第二或第三个子女的夫妇“结婚一段时期后准备怀孕的夫妇”是最难找到和发现的,不能简单处理第87页/共110页关键点之二:要通过健康教育使计划怀孕夫妇做到有计划的妊娠意外妊娠往往伴随孕前高危因素。只有做到有计划的妊娠,才能开展孕前检查并做好相应孕前准备,这是预防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前提。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计划妊娠率极为重要提高计划妊娠率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重要目的(规范P2)第88页/共110页关键点之三:要努力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人群覆盖率预防出生缺陷必须群体预防出生缺陷病种多,单病种发病率低,要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必须开展群体预防,筛查及预防措施要覆盖全部计划怀孕夫妇,才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健康教育对于提高人群覆盖率极为重要树立意识,接受知识,转变态度,改变行为,接受检查。第89页/共110页关键点之三:要努力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人群覆盖(续)需要医学服务与群众工作并重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不仅需要良好的医学技术,更需要具备组织发动、宣传教育、咨询沟通的能力,需要医学服务与群众工作并重。第90页/共110页(三)提高临床检验能力和质量1、检验质量亟待提高实验室检验是孕前检查的关键环节,是判定风险因素的重要依据。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基本服务内容共19项,其中实验室检验占13项检验是计生服务机构的普遍弱项缺设备、缺人员、操作不规范、未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等对50个县分三批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第91页/共110页2、提高检验质量措施国家人口计生委建立全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检验质量检测指导中心(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国家人口计生委印发《关于建立省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检验质量监测指导中心的通知》已有12个省建立省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检验质量监测指导中心,指导服务机构开展质量控制第92页/共110页2、提高检验质量措施(续)国家中心每年进行室间质评,要求省级中心每年开展室间质评不少于2次,每个实验室每天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试剂、耗材必须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包括样本采集、存储、运送、接受和检验等环节继续加大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

第93页/共110页(四)规范开展风险评估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必须由县级服务机构中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临床医生从事这项工作。二是建议每个县级服务机构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由高级职称及中级职称技术骨干组成,包括优生咨询师、临床医师、检验医师、影像医师等。对计划怀孕夫妇个案情况进行集体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