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非判断题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非判断题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非判断题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非判断题题库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案(试卷号:2505)盗传必究一、是非判断题1.允许学前儿童犯错误,这是贯彻好实践性原则的要求之一。(√)2.小朋友分点心时水泼在地上了,扫地时垃圾没扫干净并且把墙壁弄脏了,对此,教师应进行严厉地批评。(×)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建立在学前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5.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教师应该经常为儿童在活动中分配角色。(×)6.当别人遇到困难或不适时,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体验他人的情绪,支持原则。(√)7.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的言语说教。这是陶冶法的要求。(√)8.区域活动应该像教学活动一样有严密的计划。(×)9.幼儿不愿与同伴接触,不会自己穿衣、吃饭等,都是行为不足的表现。(√)10.幼儿的自私行为是一种不良品德行为。(×)11.幼儿“说谎”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果挂钩。方法之一。(√)14.使用自然后果法时,幼儿必然能够体会到自身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15.当指导目的是使幼儿增加某种行为时,一般可采用正强化法。1(√)16.在幼儿园五大课程领域中,艺术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是第1阶段的特征。(×)18.社会性微笑是婴儿的情绪社会化的开端。(√)19.儿童的共情能力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20.互助行为已经比较普遍地存在于幼儿的社会行为之中。(√)21.电视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22.表现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即教育目标不是预先设计的,相反它是教育经验的自然结果。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建立在学前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25.教育内容的要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由近到远”的原则。(×)26.消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是指教师言行举止的表率作用。(√)27.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主动地、习惯性地理解和分享。这种教育方法是陶冶法。(×)28.在美术活动中乐。这种活动安排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原则。(√)29.幼儿“说谎”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30.超超在的学习过程。(×)33.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是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会感到羞愧。(√)36.儿童亲社会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必然增多。(×)37.生成性目标追求的是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反应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38.游戏是学前儿童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39.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维度主要有三种: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40.学前儿童社会32应进行严厉地批评。(×)43.运用共情训练法时,教师应与儿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为旁观者。(√)22.运用行为评价法时,行为反馈要及时出现在学前儿童好的或不良的行为之后。(√)45.幼儿不愿与同伴接触,不会自己穿衣、吃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这是替代性强化。(√)48.在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是第2阶段的特征。(×)50.导向性原则是教育评价的根本原则。(√)51.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的言语说教。这是共情训练法的要求。为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56.幼儿的不良品德行为属于行为问题,个重要观点。(√)63.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64.教师直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65.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都是学前儿童自愿自主参加的活动。(√)66.幼儿园应当把对本班学前儿童的评价结果与年终或学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挂钩。(×)67.观察法适用于活动对象较多、活动相对分散、需要收集的材料比较宽泛的活动。(×)68.幼儿容易发脾气,老是去抢别人的玩具,这是行为过度的3这种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是敌意性攻击。(√)73.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强化法关注的是行为的原因而不是行为的表现。(×)75.使用代币疗法时,当幼儿的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应继续使用代币。(×)76.当指导目的是使幼儿增加某种行为时,一般可采用正强化法。动作,这属于敌意性攻击性行为。(×)79.在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是第3阶段的特征。(√)80.婴儿的陌生人焦虑一般发生在6岁儿童的羞愧感已经与恐惧感完全分离。(×)82.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分享行为最为常见。(×)83.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律,也能帮助幼儿形成道德自律。(×)85.儿童与自我的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86.尽可能注重从当地的社会资源中挖掘和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生活性与适宜性原则。(√)87.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基础进行教育内容的组织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主要策略。(×)88.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