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用:边塞诗鉴赏-分析_第1页
课堂用:边塞诗鉴赏-分析_第2页
课堂用:边塞诗鉴赏-分析_第3页
课堂用:边塞诗鉴赏-分析_第4页
课堂用:边塞诗鉴赏-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应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即把握边塞诗的时代特征: 盛唐:豪迈,英勇,勇往直前,即使是艰苦斗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例句: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中晚唐: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却夹杂着几许悲壮,几许婉伤。 例句:碛(qì,沙漠)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宋代:仍洋溢着爱国热忱,却多些凄凉,多些惆怅。 例句:报国无门的愤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归家无望的哀痛: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其次,鉴赏这类诗作还应留意,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我们应赐予具体的分析。例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效国家的激情: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和对将领腐败的揭露:迥异于中原的边塞风光:须要说明的是,很多边塞诗中反映了种种冲突,但主旋律仍旧是——爱国主义。

边塞诗主题一:斗争连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家乡亲人的凄苦。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陈陶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边塞诗主题二:对将帅腐败无能的嘲讽,表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边塞诗主题之三: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借以歌颂边塞,赞美军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边塞诗主题四:对斗争持主动向上的看法,表现建功立业的报国激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敦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问侠骨香。”王维边塞诗常用的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shā)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秀丽、奇寒、宽阔、壮阔、广袤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时间意象:秋天、黄昏

空间意象:楼兰、阴山、天山、瀚海、凉州、长城、玉门关、古道、荒城、大漠、辕门、阳关

乐器:羌笛、胡笳、琵琶、号角、鼓

战具:干、戈、战车、烽火、旗

景物:黄沙、秋月、冬雪、寒雁、风雨

行为:登高、凭栏、吹奏、饮酒

植物:杨柳、松竹、梅菊边塞诗的意象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三,在大量的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我们应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细细地品尝。边塞诗的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雄奇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豪放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

四、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比方、对比、夸张、用典、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等,如:(1)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对比:战士……歌舞////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3)烘托: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秀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4)常用手法——比方、夸张、用典。(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

夷夜郎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边塞诗歌中的用典: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顾。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

——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唐代边塞诗人凝合着浓重的汉代情结,在诗中呼喊李广、卫青、霍去病、班超、马援、窦宪等人。显出他们浓郁的历史情怀和深厚的忧患意识,由今而思古,怀古以讽今,从而体现边塞诗深邃的历史内涵,以及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呈现出昂扬奋勉的精神风貌。李广厚遇士兵,深受士兵爱戴。“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霍去病发出“匈奴不死,无以家为也”的豪迈之声。班超投笔从戎,为国戍边,立功西域,令人肃然起敬。耿恭在西域的壮举,令《后汉书》作者范晔“喟然不觉涕之无从”。马援认为:“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其言行真不愧为万世楷模。汉代将军有怎样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境界?投笔——《后汉书》: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疆,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明显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疆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斗争意象羌笛——唐边塞诗中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这首律诗干脆落笔在边塞前线,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色,将士们的生活,表现了边塞苦寒的环境,后两句表现将士昂扬的激情杀敌报国的决心,也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上曲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①道出塞复入塞,到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②,皆向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③好。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