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版)河海大学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概述 41.1论证工作来由 41.2论证依据 101.3论证工作等级与范围 131.4论证重点 14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 152.1用海项目建设内容 152.2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 172.3项目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492.4项目申请用海情况 562.5项目用海必要性 603项目所在海域概况 643.1自然环境概况 643.2海洋生态概况 813.3自然资源概况 1393.4开发利用现状 1424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1524.1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 1524.2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分析 1624.3项目用海风险分析 1625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 1645.1项目用海对于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 1645.2利益相关者界定与协调分析 1645.3项目用海对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影响分析 1676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696.1项目用海与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1696.2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747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 1897.1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 1897.2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907.3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 1917.4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 2008海域使用对策措施 2038.1项目实施对策措施 2038.2开发协调对策措施 2038.3风险防范对策措施 2038.4监督管理对策措施 2079生态用海篇章 2099.1生态用海条件分析 2099.2岸线利用与保护 2109.3用海面积管控 2119.4污染防控与生态保护 21110结论与建议 21310.1结论 21310.2建议 216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1概述1.1论证工作来由2012年11月,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南通港吕四港区通州作业区和东灶港作业区规划方案》。根据《南通港吕四港区通州作业区和东灶港作业区规划方案》,通州作业区和东灶港作业区是南通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以服务临港产业为主,重点发展钢材、建材、机械设备等货物运输,相应发展综合运输和港口物流。通州作业区规划方案设计考虑通过围垦三夹沙,使得小庙洪水道深水贴岸,并形成作业区陆域及港口岸线,进而建设码头、港池等,实现港口、工业与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发展,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为了推动通州湾港口作业区建设和临港产业起步,南通市人民政府在建港条件优越的近岸沙洲三夹沙实施围垦工程。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区域建设用海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海发[2006]14号),南通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规划用海面积982.7219公顷。2014年5月,该规划通过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于2015年10月获得了国家海洋局的批复(国海管字[2015]489号)。三夹沙围垦区目前已经完成匡围及填海造地,正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后续项目入驻。根据《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通州湾港区是南通港未来发展的重要港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定位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长三角港口群核心枢纽之一、上海航运中心北翼重要港区,长江经济带新出海口;是落实系列国家战略和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三夹沙作业区主要服务后方临港产业发展,作业区内以建设5万吨级及以下泊位为主。作业区采用港池与顺岸相结合的布置形态,规划西港池及西侧码头区和东港池及东侧码头区,并布置有港口支持系统,规划港口岸线共9.4km。三夹沙作业区东港池及东侧码头区规划5万吨级及以下各类通用及装备制造临港产业配套泊位。东港池内港口岸线长约2.2km,可规划布置8~10个5万吨级及以下各类临港产1-1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资源开发这一不断成长的新兴市场,世界5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相关装备,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国家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和支持海洋工程这一战略性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指出,国家计划发展战略重点着眼于主力海洋工程装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的递增和陆地原油开发速度的加快,海洋领域内的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新的焦点,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重中之重,发展海洋科技与高技术装备尤为重要。根据南通市的发展规划,依据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国家海洋战略开发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从而实现带动全市经济腾飞的战略目标,这已成为历史赋予南通市的重大使命和机遇。江苏蓝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海洋风电基础装备、海洋油气装备的民营企业,始终致力于引领海洋科技装备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秉持诚信共享,严谨务实,精匠图强的核心文化理念已发展成为国内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领军型企业。目前已与中广核、三峡新能源、国电龙源、华能、国家电投、国信、华电重工、龙源振华、天津港航局、中铁大桥局、保利长大等国内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合作发展。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与日本、东南亚等相关市场建立了互信的合作关系,市场前景广阔。考虑通州湾示范区三夹沙围垦区开发已经初具规模,通州作业区港口陆域和岸线均已形成,且作业区位于江浙沿海的中心,交通便利,港口条件良好,公司拟在三夹沙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并已获得江苏省通州湾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下发的的备案证(附件1)。2020年5月,南通市政府发布了《南通市打造风电产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 (2020~2022年)》,明确南通市打造风电产业之都的相关工作。目标围绕三基地三中心建设,将南通打造成为风电产业之都,形成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通州湾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总面积7.8平方公里,重点布局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船用机械、海工装备、航空装备等“重进重出”大型临港产业项目。当前,该区域用海已取得国家自然资源部的备案批复,码头、道路、管网、水系等基本完工,华川、长风等一批20亿元以上海工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依托核心商务城,生产生活功能配套已经成熟。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6近年来,江苏蓝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依托国家大力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机遇背景和实体制造做强的鼓励机制,秉持诚信共享,严谨务实,精匠图强的核心文化理念,已发展成为国内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领军型企业。江苏蓝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结合通州湾示范区现代化港口新城的功能定位,江苏沿海地区主要能源基地的产业定位,拟在通州湾建设换流站、海上浮体、智能海上装备和海上风电总装项目,主要从事海上风电风机整体安装设计及组装、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设计及建造、大型LNG储罐设计及建造、海上风电漂浮式基础设计及建造、海洋牧场平台设计及建造。为满足海上风电装备出运及后方园区件杂货等货种运输的需要,同时兼顾半潜驳船、运输甲板驳船日常停泊等功能,江苏蓝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拟在通州湾三夹沙作业区建设海工装备基地。通州湾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项目属于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中的有行政审批手续(区域建设用海批复)但并未取得不动产证(海域使用权证)的围填海项目,并纳入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清单。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已经纳入通过审查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具体处理方案的项目,属于地方审批权限的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可适当简化,重点对项目用海必要性、面积合理性、海域开发利用协调性等进行论证,明确项目的生态修复措施。已完成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的,直接引用相关报告结论。通州湾示范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于2019年3月29日完成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附件3),2019年4月4日《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 (附件4)取得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见的复函》(自然资办函[2019]530号)(附件5),原则同意将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已填成陆区域作为历史遗好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拟建项目调整后有关后续监管要求的函》 (自然资海域海岛函[2020]58号)(附件6)。2022年4月,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编制并上报了《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围填海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修订报批稿》,于2022年8月30日获得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司的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7批复(自然资海域海岛函[2022]161号)(见附件7)。本次修订报批稿内容中部分产业项目调整。其中:(6)三夹沙部分已填成陆拆除工程项目。该项目作为《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中三夹沙作业区建设东港池而先期实施的填海拆除工程,项目情况已列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报送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建设项目调整方案的函》。根据《南通港中心线长度1793m不变,因此实施退填还海面积由约53.79公顷増加至约64.86公顷,同时对填海拆除工程东侧、西侧和北侧实施护坡工程,见图1.1-2。对照调整后的处理方案,本项目位于320612-0051图斑,符合原备案的新能源制造产业功能定位,不属于房地产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及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的项目,符合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要求,可依规办理海域使用确权手续。本项目用海类型为工业用海中的其它工业用海(编号27),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用海中的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编号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需对该项目海域使用进行论证,为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海域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受江苏蓝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委托(附件2),河海大学按照《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编制了《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送审稿)》。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8图1.1-1通州湾三夹沙作业区规划图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9本本项目图1.1-2本项目在三夹沙历史遗留问题中的位置图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1.2论证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8)《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9)《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10)《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11)《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12)《海域使用权登记办法》;(13)《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14)《近岸海域环境功能管理办法》;(15)《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6)《〈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1996年议定书》;(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项目用海有关问题(18)《关于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的通知》;(19)《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20)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海规范[2016]1号)(21)《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22)《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23)《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4)《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5)《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6)《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7)《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1.2.2技术标准和规范(1)《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2)《海滨观测规范》(GB/T14914-2006)(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97)(4)《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5)《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17108-2006)(6)《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7)《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中国海图图式》(GB12319-1998)(10)《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11)《海籍调查规范》(HY/T124-2009)(12)《海域使用分类体系》(HY/T123-2009)(13)《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14)《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15)《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JTS145-2015)(16)《码头结构设计规范》(JTS167-2018)(17)《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18)《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147-2017)(19)《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151-2011)(20)《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146-2012)(21)《港口道路与堆场设计规范》(JTS168-2017)(22)《水运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J152-2012)1.2.3项目基础资料(1)《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2)《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见的复函》(自然资办函[2019]530号);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请进一步做好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拟建项目调整后有关后续监管要求的函》(自然资海域海岛函[2020]58(4)《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关于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拟建项目调整后有关后续监管的函》(自然资源部东海局,海东管函[2020]89号);(5)《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通州湾示范区管委,2019年1月);(6)《关于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备案区4月27日);(7)《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关于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等4个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调整有关事宜的复函》(自然资海域海岛函〔2022〕161号)(8)《通州湾示范区三夹沙片区规划研究》(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州湾示范区分局、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022年06月);(8)《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6月);(9)《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环境影响专题篇章》(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2014年6月);(10)《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南通中科睿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021年4月);(11)《海上风电场大兆瓦配套设备制造基地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12月);(12)《通州湾长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南通丰裕海洋光电科技咨询有限公司,2020年5月);(13)《南通市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项目生态评估报告》(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管理委员会,2019年3月);(14)《南通滨海园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围填海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管理委员会,2019年10月);(15)《三夹沙海洋生态及渔业资源跟踪监测报告(2020年04月-2020年12月)》(国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2021年3月);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16)《2020年春季三夹沙邻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报告》(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2020年5月);(17)《通州湾港区三夹沙港池陆域高程研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20(18)《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19)《蓝水海工装备制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海中北航务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2年10月)。1.3论证工作等级与范围1.3.1论证工作等级本项目用海类型为工业用海中的其它工业用海和交通运输用海中的港口用海,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和港池用海。本工程占用三夹沙垦区22.5910公顷,填海造地面积≥10公顷,论证工作等级为1级。本项目港池用海面积2.1905公顷,围海用海中的港池用海面积<100公顷,为三级论证。同一项目用海按不同用海方式、用海规模所判定的等级不一致时,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论证等级,因此,本项目的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为一级。表1.3-1海域使用论证等级判据一级用海方式二级用海方式用海规模所在海域特征论证等级填海造地用海冶金、石化、造纸、火电、核电等建设填海造地用海和废弃物处置填海造地所有规模所有海域一其他建设填海造地用海、农业填海造地填海造地≥10公顷所有海域一填海造地(5~10)公顷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填海造地≤5公顷所有海域二围海用海港池用海用海面积≥100公顷所有海域二﹤100公顷所有海域三1.3.2论证范围由于本项目位于已围填成陆的三夹沙围垦区,根据本项目用海情况、所在海域特征及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本项目的论证范围为:以工程外缘线为起点,向东15km至吕四港区挖入式港池前沿西北角,向北15km至东凌水库北边界,向西、向南至海陆分界线,面积约375km2的地域。表1.3-2论证范围四至坐标(CGCS2000)序号东经北纬1121°37'39.56"32°05'57.70"232°17'47.85"3121°26'1157"32°17'4144"图1.3-1论证范围图1.4论证重点依据《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鉴于本项目属于通过备案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具体落地实施项目,本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的论证重点为:(1)项目用海必要性分析;(2)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3)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4)海域开发利用协调性分析。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2.1用海项目建设内容(1)项目名称: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投资主体:江苏蓝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4)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南通港通州湾港区三夹沙作业区东港池的西侧(见图2.1-1)。(5)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的生产工艺需求,占用三夹沙垦区面积22.5910公顷。其中规划建筑、车间面积共约6.85万m2,包括联合车间、流转车间、管加工车间、配件车间、涂装车间、喷涂车间等工业建筑,以及办公楼、食堂、宿舍楼、开闭所、门卫等附属建筑。厂区东侧布置堆场一座,同时兼作分段拼装场地及总装场地,面积约6万m2,主要用于原材堆放、产品分段组装、总装及产品堆放。陆域场区布置有15~20m左右宽的厂区大道,连接车间、仓库及堆场等地。厂区主路正对厂区大门,方便车辆通行。厂区东侧紧临三夹沙东港池,新建2个1万吨级杂货泊位和1个5000吨级杂货泊位,码头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码头平台长466m,作业区宽25米,码基地现状基本平坦,早期已经做好土地平整,现状标高3.8-5.0米间,场地设计标高为+5.5m,需回填土方18万方,本工程码头前沿挖方量约27.4万方。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总装海上风电风机120套、导管架80座、海上升压站8座、海上制氢站6座、海工钢结构10座,按重量计算约为40.5万吨。另本项目需要钢材及原辅材料共约49.5万吨/年。项目施工期24个月。(6)项目投资:200003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为185003万元。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图2.1-1本工程地理位置图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2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本节涉及高程数据除特殊说明外基面均为国家85高程。2.2.1本工程与相关规划、相邻工程关系本工程与《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的关系根据《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南通港沿海港区整合为通州湾港区,该港区是南通港未来发展的重点,近期以服务临港产业为主,兼顾为腹地提供中转运输服务;未来逐步发展成为临港工业和中转运输服务并重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港区。通州湾港区包括洋口作业区、通州湾作业区、三夹沙作业区、海门作业区和吕四作业区。《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在第二十三条通州湾港区中对三夹沙作业区的表述原文如下:三夹沙作业区和海门作业区均位于小庙洪水道尾端,两作业区共同利用小庙洪水道作为进港航道。三夹沙作业区位于海门作业区北侧,两作业区互为掩护,共同形成外围填筑、内挖港池的整体格局。三夹沙作业区主要服务后方临港产业发展,作业区内以建设5万吨级及以下泊位为主。作业区采用港池与顺岸相结合的布置形态,规划西港池及西侧码头区和东港池及东侧码头区,并布置有港口支持系统,规划港口岸线共9.4km。具体布置如下:(1)西港池及西侧码头区规划5万吨级及以下各类通用及装备制造临港产业配套泊位。西港池港口岸线长度约2.3km,可规划布置9~11个各类临港产业配套泊位。西港池口门西侧规划港口支持系统岸线约1.0km。(2)东港池及东侧码头区规划5万吨级及以下各类通用及装备制造临港产业配套泊位。东港池内港口岸线长约2.2km,可规划布置8~10个5万吨级及以下各类临港产业配套泊位;东港池口门两侧顺岸岸线及外侧栈桥码头岸线长度共约3.9km,可规划布置17个5万吨级及以下各类临港产业配套泊位,部分通用泊位可兼顾滚装、集装箱运输功能,为临港产业货物运输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本项目位于三夹沙东港池西侧口门处,利用东港池进入三夹沙南航道。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本工程与三夹沙围垦工程的关系三夹沙围垦工程位于小庙洪水道南岸,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围垦东堤、西堤、北堤、施工隔堤和围区内的吹填成陆,目前已完工。三夹沙围垦工程的建设,将为发展高端装备、船舶海工、粮油加工、滨海旅游、仓储物流、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提供承载条件,并为远期发展石化、能源、冶金、建材等基础产业奠定基础。本项目位于三夹沙围垦区中部,是建设高端装备、船舶海工等制造基地,是规划的前厂后港池的产业基地。本工程与航道规划的关系本项目所依托的进港航道由吕四港区进港航道、进港航道上延工程和三夹沙南航道组成,三段航道现状通航等级分别为5万吨级(乘潮、单向)、2万吨级(乘潮、双向)、2万吨级(乘潮、单向)。目前,进港航道上延工程和三夹沙南航道均已完成5万吨级航道(乘潮、单向)和2万吨级(全潮、双向)的疏浚工程,具备通航条件。航道的依托位置关系见图2.2-1(1)南通港小庙洪上延航道工程2008年,吕四港区利用天然水深条件,实施了“南通港吕四港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建成了自小庙洪水道口外18m等深线至大唐电厂码头的长约54.3km的双向航道,满足3.5万吨浅吃水肥大型运煤船双向乘潮通航要求。东灶港作业区两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结构按5万吨级预留)已建成;通州作业区通用码头也已建成;通州湾港区规划方案获批。为满足通州作业区、东灶港作业区、通州湾港区发展需要,发挥进港航道的综合效益,南通港吕四港区进港航道一期上延工程于2019年获批并建设。吕四港区进港航道一期上延工程的建设规模为:按2万吨级杂货船乘潮双向通航标准建设,工程范围从现有吕四港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终点至东灶港作业区拟建2万吨级码头港池与航道交汇处,航道全长22.96km。设计宽度300m,航道底标高-8.0m。目前该航道拟升级扩建为南通港小庙洪上延航道工程,按5万吨级杂货船乘潮单向通航和按2万吨级杂货船全潮双向通航标准建设,航道总长25.5km,航道外段通航宽度为246m,口门段通航宽度为263m,航道内段通航宽度为228m,设计底标高-11.7m,边坡1:10~1:7,转弯半径1150~2300m。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南通港吕四港区东灶港作业区支线航道工程南通港吕四港区东灶港作业区支线航道在考虑港池净宽较窄,内部航道、回旋水域相互重叠,因此除码头水工结构、船舶靠泊区排他性占用海域外,其他支线航道均作为东灶港作业区公益性的港口基础设施。根据《南通港吕四港区通州作业区和东灶港作业区规划方案》,已建大堤轴线港池侧120m为规划码头前沿线;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规划码头前沿线港池侧65m(2倍5万吨级设计船型宽度)范围内为停泊水域;停泊水域之间为支线航道水域,由此一港池航道挖槽宽度415m,疏浚边坡为1:6,疏浚底标高为-11.7m。二港池航道挖槽宽度549m,疏浚底标高为-8.0m。三港池航道宽度250m(满足2万吨级散杂货船回旋要求),疏浚底标高为-8.0m。二突堤北侧区域疏浚底标高为-8.0m。支线航道工程在现状水深条件下疏浚达到设计底标高,疏浚土方量2007万方,形成满足设计船舶通行的作业区支线航道,项目面积为350.1023公顷。工程总投资70988.68万元。2020年5月8日获得了海门市自然资源局的用海批复(海自然资函[2020]23号),由海门港新区管委会统一登记用海。(3)南通港三夹沙南航道工程南通港三夹沙南航道是在吕四港区进港航道西南水道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按5万吨级杂货船乘潮单向通航和按2万吨级杂货船全潮双向通航标准建设。航道全长6.5公里,工程用海面积217.2099公顷,设计航道有效宽度为246m~327m,设计底标高为-11.7米。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0本项目图2.2-1本项目依托的航道工程位置关系图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12.2.2总平面布置水域平面布置(1)平面布置本项目拟布置2个1万吨级杂货泊位和1个5000吨级杂货泊位,码头长度466m,码头宽度25m,主要用于货物、产成品及原材料的进出口。设计船型如表2.2-1设计船型表船型备注10000吨级杂货船22.08.7设计代表船型10000吨级江海直达货船20.06.0兼顾船型8000吨级平板驳81.628.35.3兼顾船型7000吨级平板驳23.84.3兼顾船型5000吨级杂货船7.4兼顾船型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5.2兼顾船型3000吨级江海直达船4.2兼顾船型2000吨级杂货船4.3兼顾船型本项目码头采用顺岸式布置,具体布置方案如下:①码头前沿线和方位角本项目位于三夹沙作业区东港池西侧,码头前沿线与东港池护岸堤顶前沿线一致,方位角为140.1°~320.1°。②码头作业区布置本项目码头前沿共布置2个1万吨级杂货泊位和1个5000吨级杂货泊位,货船或者2艘1万吨级杂货船与1艘1万吨级江海直达货船同时靠泊。本项目产成品主要通过模块车进行滚装上船作业,其他货物及原材料均采用门座式起重机方式进行装卸船作业。考虑土方平衡,码头面高程取5.5m。③码头停泊水域、回旋水域布置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取44m,设计底标高为-12.0m。回旋圆布置在停泊水域的前方,采用圆形布置,直径按1.5倍1万吨级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杂货船船长考虑,为219m,设计底标高-9.8m。(2)设计主尺度①码头泊位长度本项目拟建设1座万吨级码头。泊位长度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J165-2013)规定计算如下:端部泊位:Lb=L+1.5d单个泊位:Lb=L+2d式中:Lb--码头泊位长度(m)L-设计船长(m)d-富裕长度(m)本项目产成品主要为大型风电海工装备,产成品进出口主要依托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钢材、配件等原材料进出口主要依托5千吨级以下小型船舶。因此本项目泊位长度按照可同时靠泊2艘1万吨级杂货船与1艘1万吨级江海直达货船万吨级杂货船与1艘5000吨级杂货船计算。表2.22泊位长度计算表船型组合计算码头泊位长度(m)备注2艘1万吨级杂货船+1艘5000吨级杂货船(12~15)+146+(12~15)+146+(12~15)+124+(12~15)=464~476万吨级江海直达货船(12~15)+146+(12~15)+146+(12~15)+114+(12~15)=454~466考虑到项目总平面红线共占用466m,因此泊位长度取466m。②停泊水域宽度虑,经计算,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取44m。③回旋水域尺度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规定,掩护条件较好、水流不考虑船舶调头时尽量不占用对岸码头停泊水域(按2万吨级泊位50.4m计算),本码头前方回旋圆直径应满足≤300-50.4-B。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表2.2-3回旋圆尺度计算表(单位:m)船型船长回旋圆直径300-50.4-B备注1万吨级杂货船22.0219227.6满足1万吨级江海直达船20.0229.6满足8000吨平板驳81.628.3满足经计算,1万吨级船舶回旋圆可布置在码头前方水域,呈圆形布置,直径按1.5倍1万吨级杂货船船长计算,为219m。④高程设计1)码头前沿设计水深(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1万吨级杂货船吃水8.7m计算。码头前沿设计水深按《海港总体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计算如下:D=T+Z1+Z2+Z3+Z4式中:D-码头前沿设计水深(m);T-设计代表船型吃水(m);Z1-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m),按含粘土砂取Z1=0.3m;Z2―波浪富裕深度(m),Z2=KH4%-Z1,经计算取0m;Z3-船舶因配载不均匀而增加的船尾吃水值(m),取Om;Z4-备淤深度(m),规范规定根据回淤强度、维护挖泥间隔期及挖泥设备的性能确定,取0.4m。表2.2-4码头前沿设计水深计算表船型TZ1Z2Z3Z4DLWL底高程1万吨级杂货船(满载)8.70.3000.49.4-2.561万吨级江海直达货船(满载)6.00.3000.46.7-2.56-9.26取-9.3经计算:码头前沿设计泥面高程取-12.0m,东港池维护底高程为-9.8m,本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工程码头前沿水域泥面高程需采取疏浚措施。2)回旋水域设计水深回旋水域为进港航道与码头前沿停泊水域的过渡水域,因此,设计水深拟考虑与航道及码头前沿停泊水域相匹配。东港池水域维护泥面高程为-9.8m。因此,回旋水域设计标高与东港池水域维护泥面高程一致,取-9.8m,满足本项目设计船型进港靠泊需求。3)码头前沿设计顶高程码头面高程根据设计水位、波高、建筑物结构型式、船型、工艺布置以及使用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的规定,本码头以上水标准控制,按基本标准和复核标准分别计算。按基本标准计算,码头前沿顶面高程:E=DWL+△W式中:E——码头前沿顶高程DWL——设计高水位,取3.07m;△W——富裕高度,取1.0~2.0m。所以:E=3.07+(1.0~2.0)=4.07~5.07m按复核标准计算,即极端高水位加0.0m~0.5m富裕高度计算,码头前沿高程:E=5.15m+(0~0.5)m=5.15~5.65m。综合以上计算结果,参考周边工程的使用情况,同时由于厂区陆域高程为5.50m,为保证码头与陆域场地道路的顺利衔接,码头面设计高程取5.50m。4)挡浪板高程本工程陆域位于三夹沙海堤的临海侧。防止因台风天大浪进入厂区,码头与陆域厂区之间应增设防浪结构。由于工艺所限,港池不宜和后方厂区分隔开,因此考虑增设活动钢结构防浪板。防浪板顶高程根据《防波堤与护岸设计规范》(JTS154-2018)初步计算,考虑极端高水位时基本不越浪,顶高程取7.0m。泊位通过能力码头年可作业天数按320天计,可以满足进出口作业天数需求。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5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泊位通过能力Pt按下式计算:式中:Pt——泊位设计通过能力(t/a);T——年日历天数;ρ——泊位利用率;G——船舶的实际载货量(t);tz——装卸一艘设计船型所需的时间(h);td——昼夜小时数(h);tf——船舶的装卸辅助作业、技术作业时间以及船舶靠离泊时间之和(h),船舶的装卸辅助作业、技术作业时间指在泊位上不能同装卸作业同时进行的各项作业时间;p——设计船时效率(t/h),按年运量、货舱、船舶性能、设备能力、作业线数和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公式中各系数取值详见表2.2-5。表2.2-5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参数表泊位单位1万吨级泊位5000吨级泊位货种/海上风电风机机组、导管架海上升压站、制氢钢材码头吞吐量40.549.5货种吞吐量27.249.5天365365365设计船型实际载货量Gt850085004500泊位利用率/0.600.600.60昼夜小时数tdh2424246h444船舶辅助作业时间tfh666装卸一艘设计船型所需h63.081.031.03效率pt/h36.854.7经计算,泊位设计通过能力为97.1万吨,可以满足吞吐量90.0万吨需求。陆域平面布置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位于通州湾港区三夹沙作业区,拟建设联合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油漆库、办公楼、仓库、辅助车间、门卫、绿地、道路等设施。在现状环境的基础上,结合规划要求,地块主入口设在地块的南侧中部,与海堤路连接,入口空间开敞,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形象,建筑退界按规划要求确定。地块内建筑物与周边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均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厂区主要道路分别为20m、12m,形成环通道,满足生产及消防要求。新建建筑均按规划要求退界,用地内建筑红线退让情况:南退用地红线约内沿道路布置机动车停车泊位,布局合理,方便畅通。地块均设置镂空式铁艺围墙,内外通透。绿化沿道路两侧布置,地块内的景点绿化分布除了集中布设外,亦做到了点、线、面相结合,形成整个地块的总体覆盖。联合车间位于场地中部西侧,涂装车间、喷涂车间位于场地西北侧,与联合车间“丁”字型布置,在西北侧边界区各设置甲类仓库、配件车间、加工车间。结合临路景观带,在用地四周均布置了绿化。整个厂区被绿树环绕,单体又被绿带包围着,美化了厂区环境,形成一个绿色环保厂区。办公生活区位于场地西南侧,办公楼在设计中严格遵循适用、经济、节能、美观的原则,并在南侧及西侧布置有机动车停车场。装卸及堆场区:主要位于场区的东部区域,设置1座跨距126m、起重量(2*100t+200t)的龙门吊及1座跨距62m、起重量(2*100t+200t)的龙门吊。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7以风机塔筒为例,总组场地及堆场可供同时放置20座风机塔筒,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2.2-3。表2.2-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数值备注总用地面积(m2)225910总建筑面积(m2)133398.2计容建筑面积(m2)181514总占地建筑面积(m2)68492.2建筑密度(%)30.32容积率0.8不计总组场地及堆场绿地率(%)0.0机动车停车位(辆)405非机动车停车位(辆)500码头泊位数量(个)3码头作业区尺度(m)466m×25m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万97.1项目总投资200003其中:建设投资18500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008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图2.2-5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92.2.3主要建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本扩建项目产品主要为风电及海工装备,主要包括海上风电风机、海上升压站、海上制氢站及海工钢结构等产品,其中海上风电风机高约90米,塔筒直径约10米;海上升压站主尺度约为25米*28米*25米;海上制氢站主尺度约为40米*40米*30米;海工钢结构主尺度约为30米*35米*28米。本项目产品皆为重大件,因此主要生产建筑及场地堆场均应在考虑本项目产品尺度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设计。生产厂区主要由联合车间、流转车间、管加工车间、组装车间、涂装车间、喷涂车间、甲类仓库等工业建筑,以及办公楼、食堂、宿舍楼、开闭所、门卫等附属建筑组成。联合车间本项目联合车间布置于厂区西侧中部,紧临原材料堆场,方便原材进入车间。联合车间按各区域的功能主要划分为2个区域,分别为生产准备区及结构加工区组成,具体如下:(1)生产准备区生产准备区布置于联合车间南侧,主要承担钢材的进料存放、预处理、切割、分类配送等工位,主要布置钢板、型钢堆放区,1条钢板、型材预处理线,数控零件切割区,冷加工区,其中配置20t电磁吊1台、16t行车1台、5t半门吊2台、电动平板车1台,用于生产准备区的钢材吊装及数控零件的配送转运工作,根据年加工50万吨钢材量计算,通过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钢材进入材料堆场即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钢板和型钢在钢材堆场卸货时按预处理线平行方向堆放,并根据品种、尺寸、厚度等分类叠放,保证总体流程顺畅。生产准备区配置有(4m*50m)预处理线、数控火焰双割炬切割机、等离子+火焰数控切割机、相贯线切割机、刨边机及其它相关设备,拟规划建设规格为163m*36m,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布置合理。(2)结构加工区结构加工区布置于联合车间北侧,主要进行钢结构板单元拼板、装配、加工、校正、打磨及检验等工作。结构加工车间同生产准备区相连,可保证材料运转顺畅。主要配置50t行车4台、(2*50)t行车4台,用于结构加工区的钢材吊装及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0数控零件的配送转运工作。结构加工区长170米,宽163米,拟分为4跨,每跨36~48米,布置有卷板机、碳刨机、数控钻床、车床、铣床、锯床、磁力钻等设备,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布置合理。流转车间流转车间主要承担钢材加工后零件以及其他管件、配件的流转、检测及初步组装作业,主要配置16t行车3台、电动平板车2台以及其它辅助设备。经过加工的钢材零件及其他管件、配件进入流转车间进行初步组装,考虑到本项目产品均为尺度较大的重大件,流转车间尺度为182.4*36m,可能稍有不足,应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提高装焊组装效率。管加工车间、配件车间管加工车间与配件车间位于厂区西北角位置,由于本项目产品升压站、换流站及钢结构等产品需要大量钢管及配件装焊组装而成,因此专门设置一座管加工车间与一座配件车间进行管段加工及配件制作等机加工作业。考虑到升压站、换流站及钢结构等产品主尺度较大,管加工车间规划规格为长99.4m,宽28m,面积略有不足,应节约用地使用。涂装车间、喷涂车间涂装车间、喷涂车间位于厂区北侧中部位置,主要用于对初步装焊组装后产品零部件进行冲砂、喷涂的工艺操作。按照工作计划安排,根据年产海上风电风机80套、海上升压站4座、海上制氢站6座、海工钢结构5座来计算,规划布置为一喷砂房三涂漆房,车间内配置1套冲砂处理设备及3套喷涂处理设备。涂装车间、喷涂车间总面积为5177㎡。甲类仓库甲类仓库位于厂区北侧中部位置,紧临冲砂喷涂车间,长、宽及面积为54m×13.5m=729m2,主要用于油漆及危废品等的存放。仓库火灾危险性类别均为甲类1、2、5、6项,为单层框架结构,地面与裙脚采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设置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配件车间、小件装配车间配件车间位于厂区北侧东部位置,小件装配车间位于厂区南侧东倍,主要用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1于小型配件的制作与安装。配件车间规划规格为长154m、宽33m的6层框架结构,小件装配车间规划规格同样为长154m、宽33m的6层框架结构,可以满足本项目配件制造与安装的使用。辅助车间辅助车间位于厂区南侧西部位置,主要用于产品实验研发、仪器存放、人员培训等辅助功能。辅助车间分为1#及2#辅助车间,其中1#辅助车间为长42m、m的5层框架结构,2#辅助车间为长48m、宽18m的6层框架结构,以本项目劳动全员为400人计,1#及2#辅助车间可以满足本项目需求。总组场地及堆场本项目总组场地及堆场布置于厂区东侧,其除了主要用于原材料及产成品堆存外,还作为本基地产成品的拼装总组场地。总组场地及堆场规划布置面积约6起重量(2*100t+200t)的龙门吊。以风机塔筒为例,总组场地及堆场可供同时放置20座风机塔筒,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本工程新建4条龙门吊轨道,由于PHC桩具有制桩速度快、抗弯能力较高、施工工艺成熟等优点,本次轨道梁桩基拟选用PHC桩。附属建筑附属建筑包括门卫室、开闭所、办公楼、研发楼、食堂、宿舍等。本项目厂区主出入口位于厂区南侧中部,设置门卫室(兼消防控制室)1座,开闭所布置于厂区西南角。进入厂区出入口后即为办公生活区,规划建设办公楼1座、食堂1座以及宿舍楼2座。紧临办公生活区布置为机动车及非机动车位,满足人员的停车需求,又充分利用了厂区空间,节约用地资源。本项目建、构筑物一览表详见表2.2-7。表2.2-7建、构物一览表项目建筑面积(m2)计容建筑面积(m2)(m2)层数备注1办公楼455075062食堂4150331#辅助车间3800756542#辅助车间520086465联合车间36415364151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26流转车间656646566417管加工车间278322783218组装车间278322783219涂装车间242824281喷涂车间27492749274917297297291配件车间305503055050826小件装配车间305503055050826开闭所112.5112.51门卫(消防控制室)31.9931.91133398.268492.2/2.2.4配套工程(1)道路道路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主、次干道:30年。道路面层结构方案为,本工程道路行驶车辆轴载较大,可考虑采用水泥混凝土铺面或联锁块铺面。水泥混凝土铺面因其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以及较强的抗磨耗能力;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其材料不易老化衰变等特点,适用于重载交通、港口集装箱和大件运输,是长寿命路面的最佳选择。本工程场地情况较好,地基处理后沉降较小,水泥混凝土铺面在该场地适用性较好。联锁块铺面属于柔性面层。目前国内港区联锁块主要作为堆箱区铺面使用,作为道路尤其是重载道路铺面的应用案例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联锁块铺面为大量块体嵌锁形成,在频繁流动荷载或不均匀沉降作用下,块与块之间的嵌锁作用因嵌缝砂流失或粒径变化会逐步减弱,导致其无法像混凝土板那样靠板体的挠曲来扩散荷载,也无法象沥青混凝土路面那样靠自身的整体性扩散荷载。因此极易出现嵌锁部位错台、凹陷等情况,进而影响行车的安全度及舒适度。因此,推荐道路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铺面,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弯拉强度MPacm,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cm,级配碎石15cm。(2)堆场针对本工程陆域形成与地基处理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堆场铺面设计考虑高强连锁块铺面,由上至下依次为50MPa砼连锁小块面层厚10cm、中粗砂厚5cm、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3水泥稳定碎石层厚25cm、级配碎石垫层厚15cm。(3)门机基础针对轨道吊对地基要求高的特点,可选用弹性地基梁和桩基轨道梁两种基础方案。弹性地基梁:弹性地基梁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梁,断面可采用矩形和倒T型等形式。其受力原理是将作用在它上面的轮压荷载,通过梁体分布到较大面积的地基上,既使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基,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其优点是结构整体刚度较大,轨道吊运行的平稳度好。但弹性地基梁方案钢筋及混凝土用量相对大,而且对地基的沉降、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因此其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更高,造成地基处理的费用偏高。图2.2-6弹性地基梁结构断面图桩基轨道梁:该方案利用桩基础适应轨道吊荷载,基桩穿透软土层,进入硬土层中,使用期沉降小,轨道吊使用效果好。桩基轨道梁使用期沉降很小,正常使用条件下,使用期不需进行维护和调整。该结构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2.2-7钢架混凝土梁+PHC桩方案桩基轨道梁方案前期造价较高,但后期维护少,不影响场区的生产运营。考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4虑到本工程堆场使用期作业频繁,频繁维护将影响堆场作业,因此推荐采用桩基轨道梁结构方案。轨道式门机基础考虑采用C30钢筋砼轨道梁桩基础结构,轨道梁顶宽0.85m,底宽1.2m,梁高1.5m,下设C15砼垫层。下部桩基型式采用φ800PHC管桩。(4)给排水①给水给水管网按最高日最大时流量计算管径,按最高日最大时流量加消防用水量校核管径。厂区主要道路上规划DN300给水干管,其他厂区内道路上布置DN150~DN200给水管,并相互连接成环状,管顶覆土不小于0.7米。②排水(1)地上建筑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生产、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后送至基地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污水管网系统。(2)污水系统污水量约30t/d,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3)雨水系统屋面及场地集水有组织的汇集后排入市政管网。雨水量按南通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重现期P=5年,地面集流时间T=10min。(5)消防①依托条件厂区发生火灾时需请当地临近消防部门协助灭火。临近市政消防站保护范围能有效覆盖本厂区,本厂区不单独考虑设置消防站。②火灾危险性分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基地各车间火灾危险性类别见下表:表2.2-8厂区各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类别序号建筑物名称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备注其中主要建、构筑物办公楼二级6食堂二级1#宿舍楼二级5352#宿舍楼二级6联合车间二级丁类流转车间二级丁类管加工车间二级丁类配件车间二级丁类涂装车间二级喷涂车间二级类仓库一级开闭所二级门卫(消防控制室)二级本工程堆场装卸货种主要为电缆制品等,火灾危险性按戊类计。③消防设计1)消防水量本工程消火栓水量为35L/s,一次消防水量为378m3,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2)管网布置厂区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临时高压供水系统,平时由稳压泵和压力罐提供供水及维持压力,消防时由消防泵供水,消防管网呈枝状形式布置。在港厂内沿道路及堆场边布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60m。3)灭火器配置设计采用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放于消火栓组合柜下部或设专用灭火器箱,具体布置由消防专业公司实施。④防火措施1)总平面布置的防火措施本工程陆域堆场区、厂区各建筑物相互之间的距离、构筑物相互之间的距离均能满足防火规范要求,建、构筑物边均设有消防通道,其宽度满足消防通道宽度要求,保证人员疏散和车辆通行安全。2)装卸工艺的防火措施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6本工程装卸工艺系统设备采用的消防设施概述如下:在装卸设备上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在司机室、电气室、机房、现场操作室等处设置火灾探测器,在电缆层应设置感温电缆,探测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信息,并将信号传送到厂区火灾报警控制器。同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在上述各位置设置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消防产品采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经当地消防主管部门认可的产品。本工程堆场装卸货种主要为钢材、件杂配件及风电海工产成品,物料不易发生自燃和爆炸。装卸机械设备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小,堆场布设的消火栓及装卸机械设备本身携带的灭火装置可保证消防需要。装卸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满负荷工作,流动机械设备定期进行保养,库场货物堆存有序,严格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3)供电照明的防火措施在建筑物配电室、疏散走道等场所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及疏散指示灯具,应急照明回路供电电缆或导线采用阻燃耐火型电缆或导线。装卸设防直击雷设施,其他生产辅助建筑将根据计算和规范要求设置不同的防雷设施。设有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筑物均进行等电位联结,各级配电装置均配置浪涌保护器(SPD),以防止雷电波入侵和雷击电磁脉冲干扰。4)控制、通信的防火措施本工程采用防水型手动报警按钮,感温电缆等设备,采集各建筑物内的火灾报警信息,并通过传输总线传至火灾报警控制器。同时,设置在各建筑物内的雨淋装置控制盘自动启动灭火系统并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6)供电①供电电源本工程需从附近市政总变电站,引1路10kV电源以电缆直埋方式进入至本基地。10kV电源经10kV/0.4kV变压器降压后以0.4kV电压等级放射式给厂区及码头各低压用电设备供电。供电电压等级为380V/220V,供电频率为50Hz。②供电方案根据总平面布置及用电负荷分布情况,考虑进线电源电压等级等多种因素,本工程新建一座10kV中心变电所以及一座分变电所(码头变电所)。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7中心变电所位于厂区陆域西南侧,由一路10kV外线引入,电源经10kV/0.4kV变压器后给厂区及码头各低压用电设备供电,供电范围包括厂区内生产用电(各类电缆生产设施设备)、办公生活设施、生活水处理设施以及辅助用电设备及各建筑周边道路、堆场照明,并提供消防用电设备和所内用电的备用电源。③用电负荷1)主要用电设备本工程除消防用电设备、部分重要设施为二级负荷外,其它均为三级负荷,外部电源按二级负荷供电。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并在二级负荷的末端处设置二路电源切换装置,为重要用电设备提供可靠电源。工程区采用10kV侧高压计量,电能计量装置设于变电所内。本工程变电所内设低压电容器集中补偿装置,使低压侧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2)供电设备选择10kV变压器采用树脂绝缘干式变压器,10kV配电装置采用铠装式金属封闭式,0.4kV低压配电柜采用金属铠装抽屉柜,电缆设备选用低烟、无卤、阻燃型电缆。④供电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供电回路采用阻燃型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电缆截面根据按温升要求选择,按电压损失、机械强度校核截面。陆域电缆均沿电缆排管敷设,电缆排管采用玻璃钢管,进户管采用水煤气钢管;码头区域电缆主要沿电缆桥架敷设,部分穿钢管在码头面层内暗敷。(7)照明方案建筑室内照明光源采用LED及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光源,室外厂区道路照明采用LED光源的路灯作为照明灯具,并采用风光互补作为辅助电源,以降低整体能耗。重要设备用房设置备用照明,照度值均满足现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相关要求。(8)防雷及防静电措施10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0.4kV系统采用TN-C-S系统。变电所、辅助区内建筑、照明等均设防直击雷设施。变配电所高低压侧均配置避雷器和过电压保护装置。设有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筑物均进行等电位联结,各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8级配电装置均配置浪涌保护器(SPD),以防止雷电波入侵和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照明、各种电气箱体外壳等均作接地处理,单体建筑物电源进线处设重复接地。变电所工作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防雷接地引下线及防雷电波侵入的冲击接地电阻按建筑物防雷类别确定。陆域接地装置除利用单体建筑物自然接地体外,在变电所等重要场所设置人工接地体;水域接地装置均利用水工结构的桩基作为接地体。(9)通信本工程拟从基地的程控调度总机引10对电话电缆至码头的电话分线箱,以便于生产调度人员及时了解现场作业情况,并对作业现场实行统一的调度管理。为了便于监视港区的装卸作业,合理调度,强化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安全,基地内设有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并在基地综合办公楼内设监控室。本工程区域内的工业电视摄像机由基地统一配置。进、出港船舶与码头区之间的通信联系依托当地通信导航单位的现有船、岸通信设施。码头的现场操作人员采用无线对讲机进行通信联系。2.2.5场区地基(1)场区整平本工程区域先期已吹填成陆,现状场地平均高程约3.8-5.0m,场区设计高程为5.5m,扣除面层结构平均厚度50cm,经地基处理密实后的陆域控制高程为5.0m。考虑地基处理的预估沉降30cm,场区整平标高为5.30m。本项目陆域平(2)土方来源根据通州湾示范区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关于通州湾示范区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土方资源化利用的说明》(2021年9月16日),新落户的海工装备制造企业陆域基地回填土方主要来源于三夹沙临港工业区东部区域实施三夹沙部分已回填成陆拆除工程,退围还海形成三夹沙东部港池。同时为实现土方资源化合理利用,保护海洋环境,明确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内入住项目土方可来源于三夹沙部分填海成陆拆除工程。(见附件9)(3)地基处理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39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内表层冲填土以母土以粉砂为主,近期堆积,土质极不均质,不可直接利用。结合设计荷载及堆场性质,需对场区进行大面积地基处理,大面积地基处理方案可选择强夯或振冲密实。强夯法是将一定重量的重锤提升至一定高度,让其自由落下冲击需加固地面,在地表形成硬壳层,提高表层承载力,具有施工工艺成熟简单,工期短,投资较省等特点。强夯地基处理方案具体为:采用200t.m的夯能进行点夯,夯点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3m,每点10击,后采用100t.m的夯能进行普夯,搭接夯,每点2击;最后进行振动碾压整平,振动碾压机械采用重型压路机,激振力振冲密实法是利用专门的振冲器械产生的重复水平振动和侧向挤压作用,使土体的结构逐步破坏,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由于结构破坏,土粒有可能向低势能位置转移,这样土体由松变密,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振冲地基处理方案具体为:振冲点平面布置采用等边三角形,间距2m,振点为双点振。最后进行振动个来回为一遍)。对比上述两种方案,本阶段推荐采用振冲密实法进行大面积地基处理。此外,场区吹填砂层中局部夹淤泥质土,部分场区振冲密实时需添加砂料振冲,下阶段设计时需进一步探明夹淤泥质土的范围。2.2.6环保工程本项目环保工程包括废水处理设施(生产废水、冲洗废水、机修油污水、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金属下脚料、焊渣、切削泥渣等)。(1)废水处理本项目建设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200t/d。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2.2-9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序号项目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16.0-9.02色/度≤3嗅无不快感4浊度/NTU≤55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05(mg/L)≤1500150010001000-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7≤8mgL≤0.59铁/(mg/L)≤0.3--0.3-≤0.1--0.1-≥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总大肠菌群/(个/L)≤3(2)固体废弃物处理在场区、建筑物内设置若干垃圾桶收集港区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统一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垃圾处理厂处理。生产工艺中产生一定的金属下脚料、焊渣,生产单位在车间内设置堆放区域,集中收集,定点存放,定期处置给金属回收单位。2.2.7原辅材料与工艺流程(1)货种及产量根据经营规划,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全部为进口;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总装海上风电风机120套、导管架80座、海上升压站8座、海上制氢站6座、海工钢结构10座,按重量计算约为40.5万吨。另本项目需要钢材及原辅材料共约49.5万吨/年。表2.2-10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名称形态主要成分及规格年用量来源及运输方式1钢材钢铁45万吨船舶运送2组装配件钢铁5万吨船舶运送3钢丸S39020吨采购/陆路运输4钢砂80吨采购/陆路运输5乳化液液态矿物油、脂肪酸0.7吨采购/陆路运输6焊条、焊丝、焊剂无铅焊条、焊丝,铝酸盐700吨采购/陆路运输7环氧树脂漆(底漆)液态环氧树脂、色料、二甲苯250吨采购/陆路运输417环氧厚浆漆(中漆)液态固性丙烯酸树脂、脂肪族固化剂、颜料、助剂、溶剂100吨采购/陆路运输8聚氨酯树脂漆(面漆)液态聚氨酯树脂、色料、二甲苯80吨采购/陆路运输9固化剂液态二聚体不饱和脂肪酸与妥尔油脂肪酸、三亚乙基四胺的聚合物、二甲苯35吨采购/陆路运输稀释剂液态乙醇、正丁醇10吨采购/陆路运输机油液石油类1吨采购/陆路运输氧气气氧气350吨采购/陆路运输二氧化碳气二氧化碳800吨采购/陆路运输天然气气50000m3燃气管道(2)生产工艺方案其根据具体的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又可细分为原材料入场、材料复验、数控切割、坡口加工、滚圆、纵缝焊接、回圆、超声检测、法兰与基础段焊接、超声检测+磁粉检测、防腐处理、包装发运等流程,具体流程图见图2.2-8。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2图2.2-8主要工艺流程图。(3)工艺流程①生产流程钢板到货检验→钢板按套料图下料→划线、坡口切割→钢板加工卷圆、拼接圆筒→组对焊接→胎架制作→分段预合拢→分段交验→分段涂装→分段大合拢、安装其它舾装件→交验→涂装→装船②装卸流程常规构件水平运输采用100t平板车运输,重大件水平运输采用500t自升式液压平板车或SPMT模块车运输车。通州湾蓝水港务海工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43③重大件采用模块车滚装上船工艺流程产品建造时,其搁置于墩木上建造,建造完成后,液压模块运输车通过轮组上的升降系统降低运输车自身高度后,自行驶入产品下方,然后通过升降系统升高车架顶升起货物,最后利用轮组动力转向系统将产品转运至运输船相应的墩木上。运输船有足够的调载能力,可随时调整船体的高度,保证船岸衔接可靠,确保液压模块运输车滚装上船过程中的安全。(4)主要生产及装卸设备主要生产及装卸机械设备按工艺流程和作业线进行配置,详见表2.2-11。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烧烫伤用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库房温湿度测控系统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农药可湿性粉剂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合肥长租公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生产物流中的质量控制与追溯体系
- 茶楼装修合同管理费标准
- 2025年中国瓷壳封装水泥电阻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现场氡气浓度测试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水泥胶砂耐磨性试验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木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解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 2024-2030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运营趋势与前景动态预测研究报告
- 心血管医疗器械白皮书
- DB31-T 1308-2021 粉尘爆炸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验收规范
- 精神科患者首次风险评估单
- DB36T 1689-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
- 跨学科实践活动6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医嘱处理错误应急预案
- M701F4燃气轮机交流
- 2024年高考真题-政治(福建卷)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