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时代背景,理清作者批驳的观点,把握作者提出的观点。
2.正确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文章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重点难点】1.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又见到鲁迅先生的文章。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先生的杂文是最能体现他文章的“匕首”之功的。二、文体常识1.立论和驳论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就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驳论就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2.批驳对方论点的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背景介绍此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九一八”事变已经三年了,日帝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后,加紧向关内进攻,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有些人被悲观失望主宰大脑,他们发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慨叹。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9月25日,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写下此文。四、整体感知1.字词整理(1)读音EQ\*jc0\*"Font:宋体"\*hps18\o\ad(\s\up9(chá),搽)EQ\*jc0\*"Font:宋体"\*hps18\o\ad(\s\up9(xuán),玄)虚EQ\*jc0\*"Font:宋体"\*hps18\o\ad(\s\up9(jǐ),脊)梁EQ\*jc0\*"Font:宋体"\*hps18\o\ad(\s\up9(xǐnɡ),省)悟前EQ\*jc0\*"Font:宋体"\*hps18\o\ad(\s\up9(pū),朴)后继诬EQ\*jc0\*"Font:宋体"\*hps18\o\ad(\s\up9(miè),蔑)EQ\*jc0\*"Font:宋体"\*hps18\o\ad(\s\up9(kuānɡ),诓)骗解词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怀古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文中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倒退还古的思想情绪。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舍身求法:原指佛教途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2.观点梳理(1)对方的观点是什么?对方论据是什么?【交流点拨】作者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求神拜福,是在自欺。(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交流点拨】作者主张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简单梳理文章思路(结合PPT)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第1段:对方论据——自夸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第2段: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在发展着“自欺力”。第3-4段,失去的是“他信力”。第5段:发展的是自欺力第三部分(6-8):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第6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第7-8段:举古今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第四部分(9段):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作者运用了什么批驳方式?【交流点拨】对方的论据说明他们有的是“他信力”“自欺力”,而并不是“自信力”,也就无所谓“自信力”可失,失的也就是“他信力”“自欺力”,纯属偷换概念,整个论证过程根本不成立,所以是通过驳论证过程驳倒对方的论点五、品读题目本文题为《中国人失掉信力了吗》,有什么妙处?【交流点拨】标题看似疑问实则反问。既是对错误论调的质疑,也是隐藏着的自己观点。同时也有向民众发问的意蕴。可谓一题多得,十分巧妙。这个问句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十分巧妙。第二课时内容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了解、思路梳理等环节,初步把握了这篇驳论文的内容。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自信力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中国人在”的观点,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的自信心。深度研习1.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的正确性,为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2.“他信力”是作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交流点拨】作者运用“仿拟”修辞格,从“自信力”一词翻造出“他信力”一词,既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又通过一字之差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意味。3.“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哪句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交流点拨】呼应开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等谬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第7、8段提及的中国的脊梁。这句话是说,中国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的文章,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作为,他们才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4.读第8段成语“前仆后继”的含义是什么?思考:1934年,“前仆后继”的战斗场景发生在哪里?【交流点拨】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1933年10月,蒋介石集结百万军队进攻革命根据地,发起规模最大的一次“围剿”,残暴杀害根据地军民;同时,反动派又跟日寇签订《塘沽协定》,丧权辱国。中共中央在1934年4月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并吞中国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全国民众起来保卫中国领土与独立进行民族革命。5.说出下面语句中的“中国人”的不同内涵?思考“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4)于是有人感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5)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以有过“他信力”【交流点拨】(1)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2)指富有反搞精神的中国人民;(3)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4)指所有的中国人;(5)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6.请找出下面这段话的比喻词,并体会其意思。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现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交流点拨】“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状元宰相”: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既指中国脊梁,也暗喻如地火在地下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载重卡车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数码复合机多功能操作考核试卷
- 时尚产业的消费者体验与购买需求考核试卷
- 2025年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稿
- 环保型水溶性乳胶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5年中国烧烫伤用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科技发展如何重塑商业模式
- 2025年库房温湿度测控系统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科技在优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的作用
- 2025年农药可湿性粉剂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运营趋势与前景动态预测研究报告
- 心血管医疗器械白皮书
- DB31-T 1308-2021 粉尘爆炸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验收规范
- 精神科患者首次风险评估单
- DB36T 1689-202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
- 跨学科实践活动6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医嘱处理错误应急预案
- M701F4燃气轮机交流
- 2024年高考真题-政治(福建卷) 含解析
- 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保险行业白皮书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