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_第1页
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_第2页
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_第3页
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_第4页
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成药基础知识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页上节回顾方剂与中成药概念及方剂组成与改变方剂与中成药发展简史,方剂与治法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页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要求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药品。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有效方剂精华,含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近年来伴随中医药事业发展,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青睐。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页第一节中成药处方起源及命名一、中成药处方起源1、传统古方----从历代医药文件中选录处方,如逍遥散、藿香正气水2、民间验方----未经历代医药文件收载而流传民间行之有效经验处方,如牛黄解毒片3、协定处方----医院制剂依据医疗需要,与医师协商制订处方4、新研处方----在发掘古方、搜集验方、秘方基础上,利用当代科学方法,经过药理、药化、临床等研究试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意生产成药。如复方丹参滴丸、维C银翘片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页二、中成药命名(一)传统命名1、按成方药品组成命名如香连丸“黄连(吴茱萸制)、木香”“清热化湿,行气止痛”、参苓白术丸“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健脾、益气”2、按成方功效命名如补中益气丸、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疏肝健脾,养血调经”3、按成方起源、创始人、产地命名如金匮肾气丸、王氏保赤丸、云南白药“蒲黄、白及、田七、淮山药”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5页4、按成药颜色命名如紫雪丹5、按成方服用剂量、服用方法命名如七厘散“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儿茶、冰片、人工麝香、朱砂”、川穹茶调散6、按中医术语和病症命名如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风湿骨痛酒7、按典故、传说命名如行军散、天王补心丹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6页(二)当代命名---《药品通用名称命名标准》要求:明确、简短、科学、不轻易混同、不应与已经有药品重名、中成药普通不另取商品名。1、依据实际剂型命名2、单味制剂普通采取中药材、中药饮片或中药提取物加剂型命名----如三七片、益母草膏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7页3、复方制剂命名1)由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制成复方制剂命名---如银杏叶片2)采取药味数与主要药材名或药味数与功效并结合剂型命名---如十全大补丸“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炙黄芪、肉桂。辅料为炼蜜”3)采取处方中主要药材名称缩写并结合剂型命名---如参苓白术散4)采取主要药材名和功效结合并加剂型命名---如龙胆泻肝丸“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8页5)采取主要功效加剂型命名---如补中益气丸6)采取形象比喻加剂型命名---如玉屏风颗粒7)由两味药组方者,可采取方内药品剂量百分比加剂型命名---如六一散8)源自古方品种,若不违反命名标准,可采取古方命名---如四逆汤口服液“附子、甘草、干姜”“四肢厥冷”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9页第二节中成药分类中成药分类,各有不一样目标,均是为了更加好地服务于临床,满足临床用药需要。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按功效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中医辨证临床应用。如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扶正剂等。2.按病证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对证应用。如感冒类、咳嗽类、头痛类、胃痛类、食滞类、便秘类、腹泻类、眩晕类、失眠类等。3.按剂型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经营保管。如蜜丸、水丸、糊丸、散剂、膏滋、膏药、药酒、片剂。4.按笔画、拼音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查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按管理分类(临床科属):此种分类方法便于加强临床医师用药规范性。如处方药、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品、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0页第三节中成药惯用剂型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需要而制备药品应用形式,称为药品剂型,简称剂型。中成药惯用剂型主要包含两类:①中药传统剂型,如丸剂、散剂、内服膏剂(膏滋)、酒剂、露剂、胶剂、膏药等;②中药当代剂型,如颗粒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合剂等。伴随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成药剂型日益丰富,其剂型选取常遵照三效(速效、高效、长期有效)、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便(生产、运输、储备、携带、使用方便)标准,当前主要惯用剂型以下。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1页(一)丸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黏合剂或其它辅料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因赋形剂和制作方法不一样,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不一样种类。

特点:吸收迟缓、药力持久、节约药材、体积小、便于服用、携带。用途:多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也可取峻药缓治,或药味芳香不宜入煎剂缺点:易变硬、虫蛀、霉变、有效成份质量难定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2页1.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丸剂。性质柔润、作用缓解,有补益、防腐、矫味作用,能增加药品滋补作用。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0.5g)以上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0.5g以下称小蜜丸,如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丸、牛黄清心丸等。

2.水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按适当百分比混匀为黏合剂制成丸剂。水蜜丸特点与蜜丸相同,作用迟缓、持久,故多用补益类药品。因制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留和服用,如补中益气丸。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3页3.水丸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黄酒、醋、药汁等为黏合剂制成丸剂。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普通较蜜丸崩解快,便于吸收。如逍遥丸、牛黄上清丸、防风通圣丸等。4.糊丸系指药材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丸剂。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降低一些毒性成份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份对胃肠刺激。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品宜制成糊丸。如犀黄丸、小金丸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4页5.蜡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丸剂。蜡丸是中成药长期有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迟缓,可延长药效,预防药品中毒或对胃起强烈刺激作用。处方中含较多剧毒或强刺激性药品,都可制成蜡丸。如三黄宝蜡丸、黍米寸金丹等。6.浓缩丸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浓缩后,与适宜辅料或其余药材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丸剂。依据所用黏合剂不一样,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浓缩丸体积小,有效成份含量大,易于服用,贮运方便。如六味地黄丸、安神补心丸等7.滴丸系指固体或液体药品与适当基质,加热溶化均匀后,滴入不相混溶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小丸状制剂。吸收快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质量易控制,便于服用、运输。能够含化或吞服。如复方丹参滴丸、清咽滴丸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5页

(二)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治疗范围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快速,且含有制作方便、携带方便等优点。缺点是挥发性成份易散失,易潮解。如碧玉散、七厘散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6页(三)膏剂系指将药材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剂型。内服:流浸剂、浸膏、煎膏外用:软膏、硬膏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7页1.煎膏剂(膏滋)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半流体制剂,又称膏滋。

含有作用持久,便于服用特点,并有滋养补虚、润肺止咳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病和久病体虚者,如琼玉膏、八珍益母膏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8页2.流浸膏、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溶剂提取,蒸取部分或全部溶液,调整浓度至要求标准而制成制剂。多为配置原料,少用于临床3.软膏是指将药品细粉与适宜基质制成含有适当稠度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乳剂型基质称乳膏剂。使药品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等优点,但易污染衣物。适合用于外科烧烫伤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19页4.硬膏(膏药、黑膏药)是指用植物油将药品煎至一定程度后去渣,再煎至滴水成珠,加放红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硬膏。有药效释放持久,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易污染衣物等。用于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疾病,如狗皮膏、暖脐膏。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0页

5.贴膏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化学药品与适宜基质和基材制成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病和外科疾病。贴膏剂包含橡胶膏剂、凝胶膏剂和贴剂等。如伤湿止痛膏、祛风骨痛巴布膏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1页(四)丹剂系指用汞及一些矿物类药材,经高温炼制而成不一样结晶形状无机化合物。多含水银(Hg),惯用配置丸散供外用。特点易发生化学反应,避光保留。但其毒性强,故不常作内服,以免中毒。

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2页(五)酒剂(药酒)是指将药品用蒸馏酒提取制成澄清液体制剂。多供内用。有活血通络、易于吸收、长于发散、助长药效特点,多用于祛风通络、补益、止痛消肿,如风湿药酒,参茸药酒。但孕妇、高血压等患者不宜。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3页

(六)片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成片状制剂,有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是惯用当代剂型之一。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咀嚼片、口服泡腾片、阴道泡腾片等。中药片剂含有体积小,用量准确,易崩解,起效快,且含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服用及储运方便优点。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银黄含片、清开灵泡腾片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4页(七)栓剂是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基质混合制成供腔道给药固体制剂。特点:无刺激,生物利用度高,可避开肝肠循环,胃酸破坏药性等。但因给药路径是直肠或阴道给药,用药上略有不便。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5页(八)颗粒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颗粒状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起效快速特点,又含有携带、运输、贮存方便优势。按形状分为颗粒状和块状两种;按溶解性分为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按辅料不一样分为有糖型、无糖型等不一样类型。如感冒清热颗粒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6页(九)合剂(含口服液)系指要采取水或其它溶剂,采取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液体制剂。特点:用量小,易吸收,口感好,作用快速,质量稳定,携带方便,以保留,但成本比较高。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7页

(十)胶囊剂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用。中药胶囊剂品种很多,其中以硬胶囊为大多数,临床惯用有牛黄解毒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等。惯用软胶囊有藿香正气软胶囊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8页(十一)胶剂系指动物皮骨甲用水煎去胶质,浓缩成愁胶状,经干燥后制成固体块状内服制剂。富含动物水解蛋白等营养成份,生物利用度高,作补益剂。如东阿阿胶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29页(十二)气雾剂、喷雾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含有特制阀门装置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它形态制剂。

其中以泡沫形态喷出可称泡沫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压力或其它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制剂称为喷雾剂。气雾剂和喷雾剂按内容物组成份为溶液型、乳状液型或混悬型。可用于呼吸道吸入,皮肤、黏膜或腔道给药等。气雾剂含有抛射剂,罐内压力恒定,每喷(揿)剂量较准确。喷雾剂每喷(揿)剂量不太准确,普通外用较多。如复方丹参气雾剂、心痛舒喷雾剂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0页(十三)糖浆剂系指含有药品、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浓缩蔗糖水溶液。(十四)酊剂系指药材用要求浓度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分内服和外用两种。酊剂制备无需加热,杂质少,有效成份含量高,剂量准确,吸收快速。如藿香正气水“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乙醇”、灵芝酊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1页(十五)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供注入体内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粉末或浓溶液无菌制剂。注射剂药效快速,适合用于抢救。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注射液包含溶液型或乳状液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如参麦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2页(十六)搽剂、洗剂和涂膜剂1.搽剂系指药材用乙醇、油或其它适宜溶剂制成供无破损患处揉擦用液体制剂。其中以油为溶剂又称油剂。搽剂溶媒有水、乙醇和油。含乙醇制剂有一定刺激性,普通不用于破损皮肤或创伤。如妇洁搽剂、骨质宁搽剂等。2.洗剂系指药材经适宜方法提取制成供皮肤或腔道涂抹或清洗用液体制剂。洗剂普通以水为溶媒,用于创伤和腔道清洗洗剂应注意无菌。用于阴道冲洗洗剂易改变阴道正常菌群和pH值,临床上应慎用。如复方苦参洗剂等。3.涂膜剂系指药材经适宜溶剂和方法提取或溶解,与成膜材料制成供外用涂抹,能形成薄膜液体制剂。其优点是作用时间长,且能够在创口形成一层保护膜,对创口含有保护作用。可经口腔、眼结膜、阴道、皮肤等路径局部给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眼科疾病、鼻腔疾病、妇科疾病、烧烫伤、皮肤炎症等。如痤疮涂膜剂、疏痛安涂膜剂等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3页剂型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4页第四节影响中成药功效原因一、

原料材对中成药功效影响1.药材品种差异如:正品大黄---非正品大黄(蒽醌)2.药材产地不一样如:吉林葛根---贵州葛根(黄酮)3.采收季节影响

如:人参、甘草4.药用部位影响如:紫苏、麻黄5.药材贮存与保留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5页二、中药炮制对中成药功效影响1.除去非用药部位与杂质2.提升中成药疗效3.改变中成药主治4.提升中成药安全性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6页三、剂型对中成药功效影响1.利用度影响2.稳定性影响四、剂量对中成药疗效影响“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中医治病巧处于量上”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7页第五节中成药贮存保管与外观质量检验一、影响中成药变质原因1.温度---阴凉处保留(20℃)2.湿度---相对湿度60%~70%3.光线---避光保留4.空气---密闭或密封保留5.时间---使用期使用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8页二、各种剂型中成药贮藏保管方法1.口服固体剂型(蜜丸、水泛丸、散剂、片剂、颗粒剂等)---置于阴凉、避光、干燥通风处2.口服液体制剂(药酒、糖浆、露剂、口服液等)---宜密封,置阴凉干燥处3.膏剂(膏滋、膏药、橡皮膏等)---宜密闭于阴凉干燥处4.其它制剂(注射剂、胶剂、栓剂)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39页三、中成药外观质量检测(一)、中成药包装检验1.中成药包装检验2.中成药标签检验(二)、中成药剂型外观检验主要从外观形状、色泽、味道、气味等方面检验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0页第六节中成药使用方法、用量因为中成药剂型多样,药性各异,主治病证各不相同,故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亦不相同,所以正确地掌握中成药使用方法及使用剂量,采取合理给药路径,对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中成药,含有十分主要意义。

使用方法包含给药路径、用药时间、用药方法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1页一、给药路径二、用药时间1.无特殊要求口服药---2~3次/次,2.补益药---宜饭前服3.安神药---宜睡前1~2h4.消食药---宜饭后服5.驱虫药---宜清晨空腹服6.调经药---宜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7.急性病---须遵医嘱,视病情及药品特点决定使用方法8.呕吐者---应少许屡次服用9.外用剂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2页三、用药方法主要包含有内服法、外使用方法、注射法等各种不一样使用方法(一)内服法中成药中内服剂占绝大多数,但因为剂型、药性、功效、主治不一样,详细服药路径也各异。惯用服药路径1.直接服用,如口服液、合剂等液体药品;2.液体送服,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固体药品;3.含化法,如草珊瑚含片等;4.吸入法,如气雾剂;5.鼻饲法,惯用于神智昏迷,牙关紧闭者,不能正常服药时可将中成药用温开水调成稀糊状,鼻饲服用。

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3页(二)外使用方法中成药外用药中除少数疗伤止痛,息风止痉药品,如七厘散、玉真散可内服外用外,绝大多数外用药均不能内服,尤其含有汞、铅、砷等有毒成份外用药,切忌入口。1.将药粉或药膏直接均匀地置于患处,如生肌散、珍珠散、紫草膏、生肌玉红膏等;2.需用适当液体制成糊状外敷,利用辅料作用来加强药品疗效,如意金黄散、七厘散、青蛤散等;3.吹入,锡类散、冰硼散、红棉散等五官科散剂类药品采取吹入治疗方法;4.点入,眼、耳、鼻科外用药则多用点入法;5.直接贴敷患处,膏药或中成药膜剂,直接贴敷患处,可使药品在局部或全身发挥治疗作用,如狗皮膏、养阴生肌散膜等。另外,洗擦剂煎汤薰洗患处,如骨伤科洗药;栓剂、坐药将药品置于肛门或阴道中,如苦参栓、野菊花栓等;线剂结扎痔核漏管;条剂用于痈疽化脓引流;钉剂插入痔核枯痔等均属于外使用方法给药形式。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4页(三)注射法中药注射法主要分为皮下、肌内、静脉、穴位及患处局部等不一样给药方法。其中静脉注射又分推注和点滴两种,利用注射法无菌操作要求和西药注射剂完全相同。至于中药注射剂用于病灶局部注射给药,系指枯痔注射液消痔灵用于痔核内注射枯痔疗法,及莪术注射液用于宫颈癌或皮肤癌肿局部注射疗法。黄芪穴位注射疗法。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5页四、中成药用量上市中成药说明书中已明确要求使用剂量,所标剂量是按照国家研发要求严格制订,有科学可信试验数据支撑,不论医生临床用药或患者自行购用都应按照说明书要求剂量用药。然而因为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病人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一样,医生要因病、因药、因人、因时而宜,合理确定中成药使用剂量,才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到达安全有效用药目标。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6页

即使中成药大多数由原生药材中饮片制成,毒性低,安全系数大,但临床报道因为医生用量过大,或长久连续用药而引发中成药中毒病例屡见不鲜。所以,临床医师必须结合病人个体特点,确定最正确用量,预防用量过小,药力不足或用量过大,克伐正气现象;尤其对含有砷、汞、铅及斑蝥、蟾酥、马钱子、乌头、巴豆等有毒成份中成药更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免引发过量或蓄积中毒事故发生;对于作用猛烈,易伤正气品种,也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如破血消癥鳖甲煎丸,破气导滞开胸顺气丸,峻下逐水舟车丸、十枣散等。另外,小儿用药剂量要适当降低,除经临床试验确定小儿用药剂量应严格按其要求服用外,普通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可服1/3成人量,5~10岁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7页五、中成药使用注意禁忌:1、饮食禁忌2、妊娠禁忌3、配伍禁忌不良反应:1、毒副作用2、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原因:1、剂量过大2、用药时间过长3、炮制或工艺不妥4、剂型不妥5、配伍不妥6、辨证不妥7、误用成药8、过敏体质不良反应防治:1、辨证论治2、重视炮制3、配伍合理4、考究工艺5、加强监管6、注意过敏史7、严密观察用药反应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8页第七节中成药发展方向一、提升中成药质量1.中成药生产经营规范化、标准化2.提取中药有效物质二、优化中成药剂型1.完善现有剂型2.开发新剂型三、开发中成药新药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49页中成药新药研究开发1选题标准:继承是基础,当代科学是伎俩,发扬是目标,临床是后盾,当代化是目标2处方起源:传统古方,法定处方,协定处方,民间处方,3组成方式:以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辨治用药经验,组成中成药新药复方制剂;结合当代病因病理认识及中药药学研究结果,组成中成药新制剂;以中药材、天然药品中提取有效成份、有效部位,组成中成药新制剂;依据中西医理论与试验研究结果,组成中西药结合复方制剂4中试工艺研究:

中试研究是对试验室工艺合理性研究验证与完善,是确保制剂制法到达生产可操作性必经步骤。中式规模应为制剂处方量10倍以上,。中式过程中应考擦工艺、设备及其性能适应性,加强制备工艺关键技术参数考评,修订、完善适合生产制备工艺。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50页中成药新药研究临床设计分几期每期需要多少病例一期临床试验20-30例二期临床试验

试验组例数不少于100例,主要病症不少于60例三期临床试验

不少于300例四期临床试验

不少于例各中成药分类,概念,及重点中药功效与主治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51页拓展(一)证候禁忌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只有对证治疗才能到达最正确疗效。每种中成药都有其特定功效和适用范围,对于临床证候都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

如窍闭神昏之证,按证候有热闭、寒闭不一样,开窍剂也有凉开与温开之分,如安宫牛黄丸,功效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属于凉开宣窍醒神救急之品,主治中风、热厥、小儿急惊风证,用于心肝有热,风痰阻窍所致高热烦燥,面赤气粗,舌绛脉数,两拳固握,牙关紧闭热闭神昏证。若见面青身凉,苔白脉迟,寒闭神昏者,则当禁用本药,应选取温开宣窍之苏合香丸。而且不论凉开温开,只适合用于邪盛气实闭证,对于大汗肢冷、气微遗尿、口开目闭脱证,即使神志昏迷,也不能使用。另外,若表证未解,热盛神昏,或阳明腑实,热邪重蒸而见神昏也不可误用。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52页再如二陈丸、二冬膏、清气化痰丸、三子养亲丸都是治疗咳嗽有痰中成药,因为功效不一样,主治各异,其中二陈丸以燥湿化痰为功,主治色白成块,湿疾咳嗽;二冬膏养阴润肺,主治干咳痰粘,燥痰咳嗽;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主治痰黄粘稠,热痰咳嗽;三子养亲丸温肺化痰,主治吐痰清稀,寒痰停饮咳嗽,各有专攻,不能混同。所以,不但临床医生要严守病机,审因论治,充分了解药品组成、功效主治,辨证用药;患者自行购用时,也必须搞清药品功效,主治病证及禁忌病证,必要时须在医生指导下购药。由此可见,使用中成药时坚持辨证用药,注意证候禁忌,至关主要。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53页(二)配伍禁忌

临床证候是复杂多变,所以中成药在临床详细应用中,需与其它药品联合使用,以提升疗效。惯用配伍形式有:中成药之间配伍、中成药与汤药配伍、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中成药配伍使用通常是为了增加疗效,但需要注意中成药也是由单味中药组成,其配伍受中药配伍禁忌影响。如两个含有相同功效中成药配伍,可能出现某种成份重复使用,假如是毒性药材或药性猛烈之品,很轻易发生毒副作用,如附子理中丸与金匮肾气丸均含有附子(主要成份为乌头碱),二者配合应用,相当于增加了附子用量,可能引发毒副作用;如与含有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等反乌头中成药同用,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对于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有认为属绝对配伍禁忌,也有认为适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有增效作用,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所以在没有充分科学依据情况下,应持审慎态度,遵从古训,药典至今还明确要求防止含相畏、相反成份中成药适用,仍把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对于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因为中成药成份复杂,二者适用方法、规律等方面研究当前尚不充分,普通应尽可能防止配伍使用,若必须适用,提议间隔使用,同时注意药品相互作用,防止发生不良反应。方剂和中成药专家讲座第54页十八反谚语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解释第一句:本草明确指出了十八种药品配伍禁忌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及(白及)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第四句:诸参(人参、丹参、沙参、玄参等全部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