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_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_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_第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_第4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平均分》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表内除法”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而且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它是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中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认识“平均分”,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了基础。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认真观察、个体思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教具、学具准备:书中主题图课件、水果、水果图片、小猴子分香蕉等课件。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师:春天就要到了,二年级的小朋友准备去春游,看,他们正在忙什么呢?课件出示书中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小组同学听。学情预设:(1)看到了有的小朋友在分汽水,还有分面包的。(2)有2个小朋友分橘子。(3)还有分糖的,每堆都是5个。2.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1)问题:同学们要把10个面包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2)学生独立操作学具完成。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操作的不同情况。3.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1)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你能不能根据分的结果,把它们分分类?(2)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一种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一种是每份分得不一样多。)(3)根据“每份分得同样多”的情况,让学生说说每份是多少,有几份。(4)突出“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逐步出示含义)4.在渗透份数,每份数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课件出示:小红拿来了8块糖,它有三种分法,你能判断出哪组是平均分的吗?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想法。指名汇报并说出理由。(第(2)种是平均分的。因为每堆都是2块糖;第(3)种也是平均分的,因为每份都是同样多的,是4个块糖。)师:观察平均分的两组,数一数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块糖。学生一边数师一边课件演示用集合圈圈起来。渗透每份的含义。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1.教学例2,课件出示书中主题图。(1)小明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正在给同学分橘子呢,你知道有几个橘子?他想怎样分吗?(2)问题:每个盘子平均分到几个橘子?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让学生动手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我们想的对不对。(每人摆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动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方法。根据学生分的情况,小结: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有的几个几个地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师:大家拿出15个水果图片和5个盘子,动手分一分,边分边说自己是怎样分的。3.再次操作,强化平均分。师:如果把这15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你还会分吗?学生动手操作分,展示分法,学生评价。三、联系生活,应用平均

1.联系实际,练习体验。(1)小明非常喜欢小动物,他买了12个香蕉,想平均分给3只小猴(课件出示:桌面上小明放有12个香蕉,下面蹲着3只小猴)你知道每个小猴分几个吗?知道的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不知道的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学生汇报教师演示,每只小猴4个,可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2)唉呀,又来了一只小猴,咱们要重新分这12个香蕉了。(把12个香蕉平均分给4只小猴)(3)那每只小猴分几个?(学生讨论,汇报:每只小猴3个)(4)课件演示又来了2只小猴(5)小猴越来越多,这次要把12个香蕉要平均分给几只小猴?(6只)每只小猴分几个?(是2个)(6)通过刚才给小猴分香蕉,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小组说一说。(猴子多了,每只小猴得到的水果个数就少啦!)2.师:小猴高兴的吃到了自己喜欢的香蕉!我们也很高兴,但这位小朋友却愁眉苦脸,他一定遇到了问题。(课件出示题目)每个盘子里放同样多的苹果,应该放几个?请你帮帮他!(1)师:想一想,也可以动手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每盘放几个?(2)如果有4个盘子呢?(课件出示增加盘子数)(3)这12个苹果你还能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分一分。3.课件出示题目:有6个桃子,每盘放2个,需要()个盘子。4、有12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兔?每只小兔还可以分几个萝卜?5、同学们你能设计一个18人的排队方案吗?动手试一试吧?[分层设计练习,重视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开放性问题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不同的分法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创造才能,体现了“人人都能学习数学,不同的人能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数学思想。]四、全课总结,深化平均分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的。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把你发现是平均分的现象汇报给同学、老师和你的父母、朋友都可以。

《平均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把学生实际生活中听说过的见到的平均分现象展示给学生看,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在学生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这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低年级学生具体思维为主,本教学设计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富有浓郁气息的练习,既巩固除法的认识又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以摆一摆、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等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主要体现以下三点: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习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创设了二年级的小朋友准备去春游,分汽水、分面包、分橘子、苹果、桃子、为小猴子份香蕉、为小兔分萝卜等情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分橘子时应该返回头来让学生回到不是平均分的分法,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二、联系生活,操作实践数学来源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从新课导入到最后练习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觉得数学有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我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并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经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并在交流、展示、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教材先从观察饼干盒的主题情境入手,结合上一课时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的过程,然后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观察探索的过程中感悟新知识并形成知识表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三)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观察物体的经验,但是抽象思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辨认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的能力。.按课程标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具体到英语学科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学习策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及文化意识目标;教学重点:能准确辨认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判断观察的方位,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五)教学策略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在本课采取了“情境引导——合作探索——自主发现”这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六)教学用具教师准备:同样的饼干盒两个,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的模型各一个。

学生准备:学生四人一组坐好,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和一个球。.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部分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及方案要求。(二)新课导入部分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及导入方案,要着力于起到“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三)师生互动部分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包括板书)。2.写出每个教学步骤(含设计目的和意图)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原则: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以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四)课堂总结部分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五)课后作业部分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教学案例格式1.应包括上面的各个环节2.应包括课堂实录3.应加上点评与反思1、通过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2、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主动与他人交流分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难点: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学具准备】:小棒、圆片等【教学设计过程】:一、铺垫孕伏.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