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公司HPC计算中心设备
方案建议书
目录
1.项目才既况.................................................................6
1.1模块化数据中心介绍........................................................6
2.总体设计依据................................................................7
3.总体设计原则...............................................................9
3.1灵活性与可扩展性..........................................................9
3.2标准化....................................................................9
3.3经济,国投资保护..........................................................10
3.4实用性和先进性...........................................................10
3.5安全可靠性...............................................................10
3.6可管理性.................................................................10
3.7美观性...................................................................10
4.需求建议...................................................................10
4.1微模块框架冷池:...................................................................................................................10
4.2暖通系统.................................................................13
4.2.1HVAC概览.............................................................14
422给排水系统.............................................................15
4.2.3MRC空调模块..........................................................15
4.2.4蓄冷罐后备系统........................................................16
4.2.4.1蓄冷罐技术指标表...................................................17
4.2.4.2设计标准和原则.....................................................18
4.2.43设计依据...........................................................19
4.2.4.4立式水蓄冷罐设计...................................................19
4.2.4.5水蓄冷罐蓄冷工艺设计...............................................25
4.2.5EATON自然冷却风冷螺杆机组..........................................30
EATON螺杆式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30
EATON螺杆式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夏季运行模式................................31
EATON螺杆式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春秋季运行模式..............................31
EATON螺杆式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冬季运行模式................................32
4.3UPS配电系统.............................................................32
4.4环境监控系统.............................................................38
4.4.1漏水控制器TTSIM-1A.....................................................................................................94
4.4.2漏水感应线TT1000.........................................................................................................95
2/165
4.5柴发系统(业主提供,本方案为可选项)........................................102
4.6接地系统................................................................113
4.6新风系统(业主提供,本方案为可选项)....................................114
5.项目管理目标..............................................................115
5.1工期目标................................................................115
5.2质量目标...............................................................115
5.3环境彳船户目标...........................................................115
5.4.安全生产目标...........................................................115
5.5文明施工目标...........................................................115
5.6系统设计原则及特点.....................................................115
6..施工装备及项目管理机构....................................................117
6.1场地及环境准备要求......................................................117
6.2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118
6.2.1图纸会审..............................................................118
6.2.2技术交底..............................................................119
6.2.3各方面关系的协调......................................................120
6.3施工平面总布置..........................................................120
6.4项目组织机构...........................................................121
6.5项目管理架构及项目管理人员一览表.......................................122
6.6项目管理机构职责.......................................................122
6.6.1.项目经理部...........................................................122
6.6.2.项目经理职责.........................................................123
6.6.3.技术总负责...........................................................123
664.技术支持职责...........................................................123
665.技术部及专业工程师职责.................................................124
6.6.6.安全质量管理部及安全质量工程师职责...................................124
6.6.7.物资部职责...........................................................125
668.计划财务部职责.........................................................125
669.综合徵里部职责.........................................................125
6.6.10.各作业队分工........................................................125
7.机械设备、材料进场计划.....................................................126
7.1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126
7.2材料进场计划............................................................126
7.3施工动员及交底.........................................................126
3/165
8.劳动力安排计划............................................................128
8.1劳动力安排保证措施......................................................128
8.2劳动力计划..............................................................128
9.工程进度计划及对工期的保证措施............................................129
9.1工期目标................................................................129
9.2施工进度表..............................................................129
9.3保证工期相关措施.......................................................129
10.资源配置管理计划........................................................131
10.1人力资源管理..........................................................131
10.2材料管理..............................................................131
10.3工具设备管理..........................................................131
10.4项目技术驾里..........................................................131
10.5项目资金管理..........................................................132
10.6内部监理计划..........................................................132
11.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133
11.1质量保证措施..........................................................133
11.2质量控制触图........................................................134
11.3质量控制前说明......................................................136
12.确保安全施工技术组织措施................................................137
12.1安全施工条彳摊述......................................................137
12.2安全管理目标..........................................................137
12.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38
12.4安全职责..............................................................138
12.5安全保证流程图........................................................140
12.6安全管理保证措施......................................................141
12.7发生重大机械设备事故..................................................145
12.8现场消防徵野昔施.......................................................146
12.9电气设备防火措施......................................................147
12.10现场明火管王野昔施.......................................................147
12.11安全用电措施...........................................................147
12.12现场保卫措施...........................................................148
12.13中小型机具使用安全防范措施.............................................149
13.确保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150
4/165
13.1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50
13.1.1组织管王野昔施........................................................150
13.1.2.现场管理措施........................................................150
13.2现场场容管理...........................................................150
13.3环境保护措施...........................................................152
14.和谐施工与绿色施工管理策划..............................................154
14.1和谐施工管理...........................................................154
14.2绿色施工管理............................................................154
14.3绿色施工技术措施........................................................155
14.3.1节能措施.............................................................155
14.3.2节水措施............................................................155
14.3.3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措施..............................................156
14.3.4防止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157
14.3.5防止噪声污染的技术措施...............................................158
14.3.6防止污染的技术措施...................................................158
14.3.7废弃物管3J昔施.......................................................158
15.附件1施工进度表.........................................................160
16.附件2PUE值承诺书........................................................161
17.附件3进户电缆预留长度及新风机计算说明..................................161
18.附件4蓄冷罐选型计算说明................................................161
19.附件5CoolingUPS选型计算说明.............................................162
20.附件6冷负荷计算及EATON空调选型计算说明...............................163
5/165
1.项目概况
随着公司日益发展,继续沿用在各子公司所在地建立各自相对独立的HPC集群,不适合统筹资
源,并给HPC管理较大的麻烦。因此计划建立统一的HPC计算中心。
本项目为园区HPC机房设备,位于科技园行政楼一层。总建筑面积约330平方米。该项目计划
2015年底前完成500刀的上线,一期计划上线200刀。
现场各功能间面积如下:
>刀片服务器机房125M2,放置2个微模块,单模块规划14个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2个、列
头柜1个,服务器机柜每个机柜容量12KW;
>UPS间39M2,规划2台400KVA,分为A,B路供末端IT负荷;
>电池间28M2,一期电池系统后备时间约为30分钟;
>冷水机组系统用地约160M2(室外占地),规划2台风冷式冷冻水空调机组、蓄冷罐、循环水
泵、水管管路等,并且考虑其中一台具备自然冷却,在冬季的时候利用室外温度环境制冷,以降
低全年平均PUE值;
本机房项目,根据用户方相关需求,主要统筹资源管理各子公司。本设计按TierIV机房标准来
设计、建设。末端供电按双路机柜系统,按绿色节能系统规划,考虑到公司工期要求紧,PUE的要
求高,本项目推荐采用模块化的快速部署方式,包括冷冻水的冷源,采用行级制冷方式。
1.1模块化数据中心介绍
1)模块化数据中心是以微模块为独立单位进行工厂预制、快速部署的数据中心,其中可
包含多个不同功能、功率的微模块配合使用,满足业务需求。
2)微模块中包含框架支撑组件以及配电、制冷、监控等若干个功能单元,均为工厂预制;
IT机柜分两列放置,服务器交付上架后实现微模块冷通道的封闭,所有设备可灵活放置在现场
拼装的底座上,因此微模块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型数据中心快速部署投入使用。
3)微模块内不同功能机柜单元(配电、空调等)之间的外形尺寸均为标准化设计,与机柜
结构类似,便于现场快速对接安装;与机柜结构类似,与模块内精密空调连接的管路布置在
支架下。
综上所述,微模块部署具有安装简单、快捷,建设,运营成本低,易扩展等优点。是未来现
代化数据中心建设的发展趋势,是行业先进技术的典型代表。
6/165
微模块示意图(此图仅供结构示意图)
2.总体设计依据
除了在规划设计中参考大量的国家标准(GB)外,伊顿作将把UptimeInstitute所制定的"HER
标准带入到本次项目中,使数据中心重要系统真正符合Tier3和Tier4标准。有了相关的国际标准作
为参照,就可以把高可用性的设计量化执行TIA-942相关标准,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运行实施风
险。但我们也看到,TIA-942的相关条款不是死板的教条,我们会结合园区HPC机房建设的实际情
况进行相应调整,并指出与标准的差距,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下表列出了主要参考的相关国际标
准和国家标准(GB)以供参考。
>建设方提供的原建筑平面图;
>大楼整体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和图纸;
>招标文件技术要求部分;
>参考国际Tia942标准;
>参考theuptimeinstitutedatacentertiersclassification;
>结合国内行业设计经验;
>国际数据中心容量趋势;
国内相关机房标准;
7/16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2—82,其中部分章节按90-92年的新版规范,
其中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篇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不间断电源设备》
>《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和试验要求》(现行国标电工标准)
>《建筑物电气装置》(国际电工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及其修订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商用建筑综合布线标准》(ELA/TIA-568(B)
>ISO/IEC11801200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8/16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以及相关的互联网协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产品制造商的产品手册、设计规范、施工安装指南》
数据中心工程是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的综合项目,需要丰富的工程设
计、计划、实施和管理经验。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是机房内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备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
行,以及能否保障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的关键。
3.总体设计原则
数据中心是关键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
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3.1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数据中心机房应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
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
新的灵活性。不仅能支持现有的系统,还应在空间(机柜)布局、系统电网容量、网络设备端口等方面留有
充分的扩展余地,便于系统进一步开发以及适应未来系统更新换代。
3.2标准化
在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
9/165
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
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3.3经济性/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数据中心'机房,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
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
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3.4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
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
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3.5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
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
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
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3.6可管理性
由于数据中心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数
据中心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
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电脑
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的运行性能、可靠
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其数据中心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3.7美观性
本数据中心必须注意整体的美观性和协调性,建设好后将成为美观性和数据中心建设规范结合的一个
典型现代数据中心。
4.需求建议
4.1微模块框架冷池:
为了提高机房的制冷效率,减少今后运营成本。本次改造考虑增加冷通道封闭。冷通道封闭
后把机房内精密空调的制冷全部压缩到"封闭冷池"内,最大限度的利用精密空调的制冷。同时实
现节能降耗,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10/165
EATON冷池系统整体效果示意图
"冷池":采用两排机柜组合,将冷通道的顶面和侧面全部封闭,通道的下面是静电地板,
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构建冷池后,精密空调所送出的冷风将被限制在冷通道中,完全和热风隔
离,被更直接地送到IT设备正面的进风口处,使得冷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不浪费。据空调较远
处的风口也会有足够的风压。
冷通道封闭:为了减少精密空调的冷量散失,从而对不需要制冷的环境进行制冷,本设计将
冷通道的上部和两端采用透明玻璃封闭,在两端安装门,以便人员进出(见附图示意).冷通道封
闭后,更是杜绝了位于机柜顶端经常出现的热风回流到机柜正面设备进风口的现象。结合上述“冷
池”方案,将最大限度地将冷量集中到设备进风口,从而满足每机柜12KW的设计冷负荷要求。
该系统介绍如下:
机柜面对面或背对背采用通道封闭方式布置,通道两端入口采用专用封闭门,隔离了冷热气
流,最大限度的提高冷空气利用率,解决机房散热难题。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挑战,如何确即节能
又具安全性?本次密闭通道监控管理系统是一种旨在防止由于设备运行故障,或设备工作环境及人
为因素导致异常事件的主动式监测系统方案。在出现火警等紧急情况时,可按消防中心信号控制自
11/165
动翻开,自以保证消防气体喷入,打开声光报警器通知现场工作人员,解除门禁控制,争取宝贵时
间以确保人员安全、有序地撤离。
该系统通过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的监测,保护IT资产免受环境威胁和人为错误影响,为IT环
境提供安全的保护层。通过实时的数据,可提前知晓空调故障、火灾、冒烟、结露、高温、高湿等
多种潜在的环境隐患,使问题变为事件之前作出快速反应。对于人为错误引起的问题,视频的监控
可提供监控详情。它是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改动和定制,以满足不同应用
的需求。这一可扩展的智能监控方案组合,包括监控主机、信息采集单元、各类微环境信息传感
器、门禁访问控制、网络PDU和IP摄像头等,此系统可自成一体,也可联网统一管理.方便机房对
于基础设施的管理分析和数据统计,是为从通道密闭环境所量身定制的环境安保监测管理方案。
a)各系统的设计须满足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中的强制性
条件。b)工业化;大部分组件可在工厂预制。
c)标准化;微模块各部件的制造符合通用的工业标准。
d)微模块底部框架分为设备支架及通道支架两类,均单元式框架在现场进行拼装,每个支
架与机架、空调、配电电源及地板一一对应,负担设备及人员的全部重量。底座的高度和静电地
板的高度相等,不会产生台阶,方便设备进出。
EATON微模块支架组装后示意图
E)支架现场组装完毕后需与空调、配电柜之间进行决速连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螺钉位
置便于维护及后期拆装;连接牢固、稳定,且满足微模块顶部平齐的要求。
F)微模块为封闭冷通道结构,冷通道宽度为1200mm,封闭通道组件包含通道两侧移门、
12/165
顶板框架及毛刷、翻转天窗、照明等部分。封闭通道顶板采用金属框架带白色透明透光材料,透光
材料满足防火阻燃等级A级要求。透光板固定在封闭通道金属框架上,在接到烟感、火感等消防
告警信号后开关动作,同时具有手动开启功能,天窗靠重力绕转动轴翻转,将冷通道打开。顶板的
连接方式要便于现场拆卸、维护,可从通道内部进行操作、更换。翻转天窗布局原则为:通道两
端及空调位对应的天窗为固定式天窗或金属顶板,用于安装烟感、火感、监控、照明及消防孔,
其余为翻转式天窗。
EATON微模块整体效果示意图
4.2暖通系统
微模块采用冷冻水型列间冷却设备进行供冷,列间冷却设备水平出风,背面回风;冷冻水来自
室外的冷冻水系统。冷冻水系统由两台冷冻机组提供(一主一备2N结构),为了降低全年PUE,采
用一台带自然冷却,秋冬季室外温度低的时候可以关闭压缩机,依靠室外温度进行自然冷却。
根据标书要求刀片服务器机房IT负载328KW,两个模块,每个模块164KW,因此本项目配置
机柜式MRC水冷精密空调采用N+1架构:单台制冷量34.2KW,显冷量:28.9KW,EC风机,额
定风量:4350m3/h,最大风量:5450m3/h,G4过滤网;每个模块8套空调,7用1备,共计16
13/165
套。室外冷冻机组配备两台风冷螺杆冷水机组,单台总冷量为379.8KW,为保证节能降耗,带自然
冷却功能,确保IT负载制冷系统的双备份。同时配备18立方的蓄冷池,在市电停电的情况下可以保
证IT负载正常15分钟的运行,确保在备用柴发启动和冷机启动时间内,IT设备的制冷系统短时间
内不间断。室外和室内采用双路环管,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4.2.1HVAC概览
本工程刀片服务器机房暖通系统、平面图如下:
JE
ua
1
1r_L.
f1CNliij
14/165
刀片机房内采用In-Row空调,七用一备,配电间,电池间采用水冷型精密空调,经计算每个房
间采用制冷量为12KW,显冷量10.8kW的水冷型精密空调两台(一用一备)。
4.2.2给排水系统
经过现场勘察,电池间和配电房,采用冷冻水型精密空调制冷,冷水主管道经过走道,到配电
间、电池间进行支管分配,供回水管不经过房内,所以在配电间、电池间无需再设计给排水系统,只
需在走道内做好防水处理即可。
4.2.3MRC空调模块
本次采用的是EATON的机柜级的MRC空调模块,可以像服务器一样插入到任何42英寸标准
机柜,
15/165
MRC空调模块
空哨模块,数据中心除了
服务器的能耗,空调是数据中心
是最大的靛耗,要想做到节能降
耗,和空调模块有着很大的关系,
机柜式空
首先我们需要做冷通道封闭,防
调.可以
止冷量未经过机柜设备从上方流
放置于任
失,粮据服务器散热的特点,前
何标准机
地幅出风,传统下送风数据中
柜
心只能满足低密度机柜,中高空
度机柜采用下送风方式,会产生
很多热点,对于中高空度数据中
心我公司采用水平送风的方式来
消除热点
水平送风
EATON的机柜级的MRC空调模块效果图1
>MRC是一种裳凑式冷却设备,适于各种高中低空
度的
>安装时象服务器一样,滑到任何标准机柜里面去
》方便升级现有设备或者对于同样机房空间增加制
冷能力,而不需要申请停机时间或毁坏现有的机房
》提高目前空间的利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您只
需告知您需要什么结果,您什么时候需要
》采用了机柜式空调提高了微模块机房的整体性
EATON的机柜级的MRC空调模块效果图2
4.2.4蓄冷罐后备系统
数据中心机房是一个对电力、制冷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如果因突发事件引起的停电事故,
16/165
会造成服务器的宕机,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数据中心机房内的IT设备有UPS系统提供了电
力保障。但停电以后油机的启动时间和冷机的启动时间往往会超过5分钟,对于高密度机房,
短短5分钟时间,机房内的升温是快速的,往往造成由于服务器过热而引起的宕机事故。所以
对于后备冷源的规划十分重要。
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显热实现冷量的储存。根据HPC机房水蓄冷工程技术要求,同时根据
在钢制蓄冷罐行业多年的制作实施经验及项目实施经验和HVAC领域的专业技术,建立钢制
蓄冷水罐及相应的应急制冷系统。HPC机房采用应急水蓄冷系统后,确保系统在断电或异常
情况下,能安全可靠运行。
水蓄冷系统作为备用的冷源,可以将冷量蓄存在应急蓄冷水槽当中,在HPC机房常规冷
源出现故障时,进行系统快速切换并瞬间应急放冷,以保证HPC机房的持续供冷,是HPC机
房备用冷源的最佳选择的安全系统解决方案。
此设计的水蓄冷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扩展灵活等优点,
能满足项目运营、管理的各种需要。根据HPC机房的控制要求和现场实际设备工况,提供针
对满足该数据中心系统15分钟的后备冷源的解决方案。蓄冷罐的应急放冷水泵的电力保障采用
一套单独的2N架构的UPS系统,一用一备,系统后备蓄电池时间为30分钟。能满足蓄冷罐
应急放冷时间,给后备油机启动及冷机启动预留和保障了充分时间。
蓄冷罐主要技术参数
HPC蓄冷罐按照蓄冷罐技术指标表和使用需求,进行规划设计。现按照如下蓄冷罐的技
术参数规格进行设计实施。
4.2.4.1蓄冷罐技术指标表
有效容积(m3)>18
(℃)12℃
罐体高度(m)>4.5m
罐体直径(m)<2.4
需求:
数量:1(保障IT负载15min供冷需求)
1、完整产品,由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的厂家完成;其技术
备注:性能指标须考虑整体设计、制作及安装2、罐体设计制
造参照GB150-2011
序号指标单位技术要求备注
1型号
2有效容积(m3)18
3液位高度(m)>4.5
4蓄冷罐直径(mm)2400
5进水管径(mm)200
6出水管径(mm)200
17/165
7补水管径(mm)-
8承压(Mpa)1.6
9蓄冷罐容量(m3)17.5
10夏季充冷阀门控制Y/NY受蓄冷罐控制填Y
11冬季防冻循环Y/NY受蓄冷罐控制填Y
阀门控制
12布水器形式与特点弧形均布多孔自
然分层布水器
13蓄冷罐罐体压降<0.03Mpa
14罐内温度梯度(℃/m)<0.07
1524小时温升(℃)0.5室外假定24h均为
35℃
测温系统有
液位控制有
15控制系统液位告警有
群控接口有
16抗风压KN/nf0.35
17抗震烈度(度)设防烈度8度
18使用寿命(年)20年
19斜温层厚度(m)0.3M
20保温材料名称高品质闭泡橡塑
绝热材料
21保温材料厚度mm80保温层外裹0.7mm
厚镀锌铁板保护层
22保温材料传热系数w/(℃.m)0.037
23长(mm)(mm)2400
24宽(mm)(mm)2400
25高(mm)(mm)5000
26备品备传感器
27质保期三年
28供货期45天
29安装调测服务有
30工程界面满足招标要求满足
4.2.4.2设计标准和原则
>快速应急切换:短时的断电或系统故障后,蓄冷罐系统可提供应急15min供冷冷量,为
常规制冷系统重启运行争取缓冲时间。切换时间短,对制冷系统扰动小。
>智能控制,方便快捷:蓄冷罐切换阀门操作极为简便,没有复杂的切换过程,操作人员也
可手动切换,可最大程度简化操作,实现了智能控制,方便快捷,在短暂的断电时段做出精确动
作。
18/165
>稳定运行,安全可靠:水蓄冷采用闭式带压运行,最大程度的降低的风险,实现了稳定运
行,保证设备安全。
4.2.4.3设计依据
根据HPC蓄冷罐安装工程技术文件、图纸的相关要求编制此方案。
>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蓄冷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B/T74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J04106-2004《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现场发泡施工工艺标准》
>JGJ158-2008《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JG149-2003)《保温技术规程》
>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4.2.4.4立式水蓄冷罐设计
>立式蓄冷罐的结构
根据水蓄冷特点,据水蓄冷项目特点,采用球冠状拱顶,圆柱形罐体的钢制耐压容器,无集中应
力点,占地较小。
令【蓄冷罐主要参数】
1)蓄冷罐罐体直径200mm;
2)蓄冷罐全高5000mm;
3)蓄冷罐蓄水容积18m3,数量1个;
4)蓄冷罐筒体壁厚14mm,封头16mm;
5)蓄冷罐设计压力1.6MPa;
令【蓄冷罐体结构】
19/165
1)罐底:罐底由16mm钢板压制而成,罐底中部的钢板为中幅板,周边的钢板为边缘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果场清洗合同范本
- 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 矿山维修合同范本
- 班组年度工作总结范本2022
- 12 早睡早起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教材招标合同范本
- 2025年非电力家用器具项目合作计划书
- 5《琥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摊位水果销售合同范本
- 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
-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英语
- 《儿童心理健康课件》
-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知识
- 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NDC抢救流程图
- 装载机驾驶员理论考试复习题库(500题)
- Web前端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复产复工安全生产六个一
- 隐框玻璃幕墙施工方案
- 第一章 通风供氧式生物反应器-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