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纪王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上海纪王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上海纪王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上海纪王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上海纪王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纪王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启建立了夏朝 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 D.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2.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A.严峻刑法B.课收重税C.休养生息D.优先发展商业3.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 )度湖陶罐符号 甲骨文, 利篁金文居延汉简文字4.下图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今天我国南海的海域当时被过往的商旅命名为“涨A.汉代中央政府已经对南海进行有效管辖B.汉代丝绸之路以海上路线为主C.当时只有汉朝商人来到南海 D.这一史实是今天我们声索南海主权的历史依据5.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骨文刻写,刻在牛骨上 B.用楔形文字刻写,刻在泥版上C.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 D.用楷书书写,写在纸上6.我国神话传说中,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位部族联盟的首领,依次是尧、舜、禹,他们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7.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该史料反映的是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电影《石器时代之百万大侦探》讲述了一个人类模拟新石器时代在原始森林中挣扎生存经受饥饿和苦难的故事,那么电影主角有可能遇到以下那些居民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其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获取有效看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足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材料中“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A.保护了世袭贵族利益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干栏式房屋铜鼎14.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他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15.《三字经》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A.齐桓公魏国 B.晋文公齐国C齐桓公秦国 D.楚庄王秦朝16.奴隶社会开始了人类由野蛮向文明的转型;文明时代的第一个社会是奴隶社会。中国历史上,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结束,有剥削有压迫的奴隶社会开始标志是A.炎黄涿鹿之战B.大禹建立夏朝C刘邦建立秦朝D.炎黄阪泉之战17.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其思想对后世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A.“无为而治” B.“非攻”“节俭”C.“以法治国” D.“仁政治国”18.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19.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C.CD.DA.C.CD.D20.东汉的建立者是谁A.刘邦B.刘彻C.刘备21.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以一种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该圆形方孔钱是A.半两钱B.21.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以一种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该圆形方孔钱是A.半两钱B.五铢钱22.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A.土地私有 B.确立县制C.鼓励生产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23.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没有关联的是A.强征赋税B.修骊山陵C.严刑苛法D.统一度量衡24.“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初起,公众自发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提倡“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25.“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26.“勤政爱民则国兴,暴政腐败则国亡”,这是历史发展历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下列夏、商、西周的国君中,有一个国君与其他不一样,这个国君是A.夏桀 B.商纣 C.周武王 D.周幽王.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铸造司母戊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西周后期国王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的事件是A.武王讨伐B.国人暴动C.商汤灭夏D.涿鹿之战30.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A.北京人采集狩猎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C.半坡人制作陶器 D.炎帝教人通商交换【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建立夏朝的是禹,约公元前2070年他建立夏朝,启是夏朝第二代君主,A项符合题意;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BCD项中的叙述均正确,故选A。.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汉高祖采取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休养生息,巩固汉政权的统治,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是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排除;故选C。3.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是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故B符合题意;ACD文字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4.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涨海”的命名就说明了此点,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汉代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C说的太绝对,故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10年,秦朝已经建立,秦始皇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当时的书写材料是竹简,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D【解析】【详解】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位部族联盟的首领,依次是尧、舜、禹,他们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制,即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故选D°AB是现代民主制度,故AB不符合题意。世袭制是指国家权力由一个家族世代传承,禹建立夏朝后其子启继承王位,标志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注意识记禅让制等历史名词的内涵。7.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以“仁”释“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8.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的意思是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向上天推荐,后来舜向上天推荐与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世袭制是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国家的管理制度,不是选拔首领的制度,A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9.D解析:D【解析】根据题文信息“新石器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①元谋人、②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石器时代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但是容易和旧石器时代记混,记忆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得出答案。10.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题干材料反映了尧之子品德不好,故而尧让品行高尚的舜做了他的继承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故选B。1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保留了古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点睛】本题的限定语是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根据这一限定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2.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故D符合题意;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表述错误,故A不合题意;商鞅变法内容中建立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故B不合题意;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是解题的关键,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13.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过着定居生活。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禹吸取其父鲧堵塞之法失败的教训,“三过家门而不入”,专心治水,采用疏导方法,用13年时间成功治理黄河水泛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15.C解析: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最终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识记春秋霸主的第一位霸主和战国七雄的“一强”是解题的关键。16.B解析: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主张依法治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8.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考古发现。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故A符合题意;文献记载、神话传说、调查问卷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9.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题目的关键信息是秦朝的一位商人,秦朝的货币是方孔圆形半两钱,故答案选B。20.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注意题干“东汉的建立者”,刘邦是西汉的建立者即汉高祖,故A不符合题意。刘彻是西汉汉武帝,把西汉带入鼎盛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或者蜀汉的建立者,故C不符合题意。公元9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汉朝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故D符合题意。故选D。21.A解析: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将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的货币。B项是汉武帝时期统一的货币;C项是唐朝唐玄宗时期的货币;D项洪宪通宝是袁世凯时期流通的货币。故选A。22.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中,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这一条内容直接打击了秦国守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D符合题意;商鞅变法内容中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法令,遭到了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与土地私有无关,A不符合题意;商鞅变法内容中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法令,遭到了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与确立县制无关,B不符合题意;商鞅变法内容中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法令,遭到了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与鼓励生产无关,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23.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秦朝的统一,与秦朝速亡没有关系,因此D项符合题意。秦朝迅速灭亡是由于秦的暴政。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有: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比如修建骊山陵墓)、严刑苛法等,因此强征赋税、修骊山陵、严刑苛法等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因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D。2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提倡‘节俭’、‘节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因此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墨子,所以C项正确;老子主张人们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荀子主张礼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法治,与题干,,兼爱”,,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25.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有关知识的认识。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2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夏桀统治不得人心,被商所灭;商纣统治残暴,被西周所灭;周幽王统治昏庸,被外族所灭;周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推翻了商纣的残暴统治。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与其他不一样的国君”是解题的关键,夏桀、商纣、周幽王都是因为天子残暴灭国,周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推翻了商纣的残暴统治。27.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题干材料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