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实验2015的学习资料_第1页
力学实验2015的学习资料_第2页
力学实验2015的学习资料_第3页
力学实验2015的学习资料_第4页
力学实验2015的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力学实验2015的学习资料第1页/共77页实验报告基本栏目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步骤5.记录数据6.实验结论、测量结果知识回顾第2页/共77页初中力学学生实验用天平测质量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测定物质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识回顾第3页/共77页基本测量仪器名称用途量程最小分度值天平弹簧测力计量筒知识回顾第4页/共77页托盘天平的量程——500克。最小分度值——0.5克。知识回顾基本测量仪器第5页/共77页弹簧测力计量程——0~5牛。最小分度值——0.2牛。知识回顾基本测量仪器第6页/共77页量筒量程——0~100毫升。最小分度值——1毫升。知识回顾基本测量仪器量程——0~50毫升。最小分度值——2毫升。第7页/共77页名称用途量程最小分度值天平弹簧测力计0.2牛量筒1毫升知识回顾基本测量仪器测物体质量500克0.5克测力5牛测液体体积100毫升第8页/共77页中考链接用天平测质量

(2009年)

23.如图12(a)所示仪器的名称是

,用来测量物体的

;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该

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图12(b)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

(a)天平质量第9页/共77页(2010年)

24.在“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实验名称××××××______:用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铜块。实验步骤: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移动游码到标尺左端的______刻度处。

3.调节__________使横梁水平,指针指在刻度板中央。

4.将铜块放在天平的_________盘中。

……中考链接实验目的零平衡螺母左用天平测质量第10页/共77页(2011年)23.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

,测量时应将

放在天平的右盘内(选填“物体”或“砝码”)。中考链接质量砝码用天平测质量第11页/共77页(虹口2010.4)23.使用天平前,应首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在水平位置__________。使用天平时,被测物体应放置在________盘中,砝码应放置在__________盘中,这时____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选填“仍能”或“不能”)。平衡左用天平测质量右不能第12页/共77页(杨浦2011.4)24.“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并将________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时,天平的状态如图所示,这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被测物体放置在天平上后,应在_____盘中加减砝码或____________________,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游码移动游码用天平测质量右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第13页/共77页(长宁201304)23.图14所示的仪器称为_____;使用时,当向右盘添加砝码时,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的位置,则接下去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并移动游码。天平用天平测质量取下最小的砝码第14页/共77页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测定物质的密度不同处实验目的实验过程测定某种物质的密度测量一组数据,运用公式即可得出物质的密度对同种物质多组测量质量、体积;测量不同物质质量、体积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实验结果分析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及比值关系得出密度值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为了减小误差多次测量知识回顾相同处使用仪器:天平量筒测量物理量:质量体积第15页/共77页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指要:

本实验的关键是掌握正确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的方法。①测物体的体积时要正确选择器材:规则形状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量其体积;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和液体——可用量筒测量其体积。②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要注意测量前和测量时调节天平平衡的不同方法:测量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通过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考纲第3页第16页/共77页(崇明2011.4)28.在“测定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用________测金属块的质量,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根据公式算出密度。该实验需要多次测量,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测定物质的密度第17页/共77页(徐汇2011.4)24.为测定牛奶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牛奶的密度。……实验数据实验序号质量(千克)1(注:此栏目不用填写)23密度(千克/米3)

密度的平均值(千克/米3)

体积(米3)第18页/共77页(南汇2010.4)24、小亭做“测定石块的密度”实验,如图所示是他实验时的部分数据。小亭设计的实验报告如下(部分),请填写该实验报告中空格处的内容。

ρ=m/V

细线

163×103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定石块的密度。实验原理:____________。实验器材:天平(附砝码)、量筒、烧杯、石块、_____和水等。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克。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毫升。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厘米3。

4、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

……

第19页/共77页(闵行2010.4)23.在“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雯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托盘天平所处的状态如图(a)所示,测量前她应先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选填“左”或“右”)。测量时,当她把金属块和砝码分别放入天平盘后,天平所处的状态如图(b)所示,这时她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天平重新平衡。实验所用的托盘天平是属于________杠杆。如图所示,测得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厘米3。左等臂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测定物质的密度10第20页/共77页(杨浦2010.4)2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测定不规则石块的密度”实验,在用托盘天平测质量前,发现如图(a)的现象,应该怎样调节才能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过程中,发现如图(b)的现象,当该小组的同学加减砝码仍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应该怎样调节才能使天平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_______。(请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实验中,还需要用________测量石块的体积。向右移动平衡螺母量筒向右移动游码测定物质的密度第21页/共77页(杨浦2012.4)23.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在实验中出现如图14所示的现象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眼睛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指针是否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测定物质的密度第22页/共77页(杨浦201304)30.甲、乙两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对营养餐中牛奶的密度进行测量,他们各自设计了实验方案。①甲组测出的牛奶密度表达式是:

(用实验中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②你认为

组(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好。甲ρ=(m1-m2)/V测定物质的密度第23页/共77页(浦东201304)24.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宝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零螺母体积ρ=m/V测定物质的密度第24页/共77页(黄浦201304)23.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时应将

放在它的左盘内(选填“物体”或“砝码”)。若某次测量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14(a)所示,则物块的质量为

克;将物块放入盛有40厘米3水的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14(b)所示,则物块的体积为

厘米3。天平物体53.420测定物质的密度第25页/共77页(宝山2011.4)24.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天平质量量筒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铁钉或玻璃弹子第26页/共77页(长宁2013.01)28.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小明和小王两位同学各自设计了实验的方案:

①请判断:小明的方案_________,小王的方案_________。(均选填“正确”或“错误”)②请写出两位同学方案最主要的差异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位同学方案最主要的差异在盐水体积的测量上,小明的方案测出的结果误差小。正确第27页/共77页(2012年)2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_牛,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牛。中考链接0~53.4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第28页/共77页(徐汇2010.4)24.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验中,小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

2、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悬挂一个合适的钩码。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牛。

……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调零2.2第29页/共77页(静安2011.4)24.图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测量前应该按______方向进行零点校正,图中所用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牛,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测力计是常用的测量工具,在以下四个实验中,需要使用测力计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实验: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②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③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④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竖直0.2用弹簧测力计测力3.4牛①②④第30页/共77页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普陀201404)23.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的工具,用它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

。力的大小零刻度线第31页/共77页实验指要:

(1)实验前,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横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在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它对杠杆施加力的方向必须竖直向上。(3)实验中应先确定杠杆所受的作用力中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4)为得出实验结论,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仍保持平衡,测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5)实验时必须尊重实验数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考纲第45页第32页/共77页(2010年)

23.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

的数值,应使杠杆在

位置保持平衡。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实验时,应保持

的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找像。中考链接力臂水平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第33页/共77页(2011年)

23.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得出实验结论,需多次改变杠杆受到作用力_________、方向和作用点,使杠杆始终在_________位置保持平衡。中考链接大小水平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第34页/共77页实验序号动力(牛)动力臂(厘米)阻力(牛)阻力臂(厘米)125522353534224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同学分别多次在杠杆两边挂等量的钩码,使杠杆水平平衡,并将数据记录如下表。该同学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后得出结论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该同学所得出的结论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不同物理量不能相加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第35页/共77页实验序号动力(牛)动力臂(厘米)阻力(牛)阻力臂(厘米)125252353534242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同学分别多次在杠杆两边挂等量的钩码,使杠杆水平平衡,并将数据记录如下表。该同学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后得出结论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该同学所得出的结论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合理没有研究杠杆两边挂不等量的钩码的情况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第36页/共77页(虹口2011.4)24.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红同学观察到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分别施加动力、阻力,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同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小红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请判断,小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平衡右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不合理动力(牛)动力臂(厘米)阻力(牛)阻力臂(厘米)21054第37页/共77页(闵行2011.4)2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_牛;所测物体的重力为______牛。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开始所处的状态如图(a)所示,实验前应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挂上钩码后,杠杆所处的状态如图(b)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______端的钩码向右移一格(选填“左”或“右”)。0~52.6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右右(a)(b)第38页/共77页(卢湾2011.4)24.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名称XXXXXX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杠杆(带刻度)、支架、______________、钩码若干和细线(或弹簧夹)等。实验步骤:1、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

2、用线系着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___________,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仍保持平衡。

3、记下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数值。

……

弹簧测力计螺母水平位置或个数第39页/共77页(青浦2011.4)24.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螺母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名称XXXXXX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支架。实验步骤:1、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_______,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__________,将它作为动力并记录。

3、将钩码挂在杠杆的一侧,用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方向上拉住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在杠杆上分别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

……

动力臂、阻力臂重力竖直第40页/共77页(普陀2012.4)24.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实验前将杠杆的______支在支架上,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当在支点两侧分别挂上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后,出现了如图16所示的情况,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将支点右侧的钩码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____格。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两端的平衡螺母中点右2第41页/共77页(静安青浦201304)23.使用天平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移到

,并调节

使天平平衡。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可利用加减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杠杆所受的

,当杠杆处于

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平衡螺母零刻度力的大小水平第42页/共77页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水平(黄浦201404)23.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得出实验结论需始终使杠杆在

位置保持平衡;在图12中,若测力计示数为2牛,将一个重为1牛的钩码挂在杠杆的

刻度处时(选填“A”、“B”、“C”、或“D”),杠杆能保持平衡。D第43页/共77页(黄浦2011.4)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名称XXXXXX________: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木板、白纸、重物、细线。实验步骤:1、探究当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

……2、探究当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

……

实验目的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第44页/共77页(长宁2010.4)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进行研究。图中(a)、(b)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____________上,物体才能平衡。图(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_________。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第45页/共77页(虹口2012.4)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拉一个轻质木板C,如图所示,这是为了探究当物体________只受两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时(选填“A”、“B”或“C”),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的关系(选填“作用点”或“作用线”)。当物体最终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相反,作用在________上。C作用线相等同一直线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第46页/共77页(奉贤2012.4)24.如图14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边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反钩码个数不能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第47页/共77页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虹口201404)2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用

测量力的大小,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时,物体________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弹簧测力计不可能第48页/共77页实验指要:(1)U形管压强计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仪器,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2)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3)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考纲第62页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第49页/共77页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量筒甲、乙两种液体(ρ甲<ρ乙)实验步骤:1、调节金属盒朝向、深度,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研究(1)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变化情况;(2)同种液体不同深度,压强与液体深度关系。2、将金属盒放入另一种液体,研究不同液体,相同深度,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第50页/共77页记录数据:

液体甲

液体乙实验序号金属盒深度(厘米)金属盒朝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厘米)实验序号金属盒深度(厘米)金属盒朝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厘米)110向上610向上210向下710向下310向右810向右420向右920向右530向右1030向右实验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相同深度,液体密度大,液体压强也大。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第51页/共77页(杨浦2013.1)28.图(a)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

,可用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图(b)、(c)和(d)为实验中的一个情景,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应该添加的实验材料是

。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U形管压强计(或液体压强计)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密度不同的其它液体

(a)(b)(c)(d)第52页/共77页(虹口2013.01)24.如图所示,将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浸入水中,橡皮膜向上凹进,说明水内部有_______的压强(选填“向上”或“向下”)。若增大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橡皮膜向上凹进的程度将_______(“变小”、“不变”或“变大”)。若在管内注入煤油至A位置处(ρ煤油<ρ水),最终橡皮薄膜___________;若在管内注入盐水至B位置处(ρ盐>ρ水),最终橡皮薄膜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向上凹进”、“保持平整”或“向下凸出”)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向上变大向上凹进向下凸出第53页/共77页(闵行201304)25.用如图17(a)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该装置叫做

,实验时通过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容器中,其实验现象如图17中的(b)、(c)和(d)所示。则(b)、(c)所探究的因素是

;比较(c)和(d)可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即ρ甲

ρ乙。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U形管内液体高度差深度U形管压强计大于第54页/共77页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长宁201501)26.如图所示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该仪器可以用来探究

;按压金属盒橡皮膜的力增大时,液面的高度差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U形管压强计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变大第55页/共77页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奉贤201501)24.U形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

可表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利用如图的器材进行实验,可以研究水内部压强的大小与

的关系;若要继续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方向的关系,则应使两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

,橡皮膜所对的方向

(后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高度差深度(或“方向”)相同不相同第56页/共77页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普陀201501)24.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在塑料管上离管底等高的不同位置A、B、C处扎了三个小孔,并将其放入水槽中,如图所示。①水通过三个小孔流入塑料管中,说明水内部向各个_______都有压强。②若小明改变塑料管在水中的深度,他想探究水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③若小明还想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还需要用液体种类_______,且深度_______的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均选填“相同”或“不同”)方向深度不同相同第57页/共77页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松江201501)24.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a)所示实验器材的名称是

。若实验中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将金属盒分别浸入到图(b)中的

两位置进行比较。当金属盒分别处于A、B两位置时,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LA<LB,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U形管压强计A、D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第58页/共77页(崇明2011.4)29.如图所示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此实验目的是定量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的关系。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F1-F2)表明了

;量筒中液面的两次示数差(V2-V1)表明了

。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第59页/共77页(闵行2012.4)24.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由图中所标的示数可知F浮=_________,若阿基米德原理成立,则F浮与(V2-V1)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F浮=ρ水(V2-V1)g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1-F2第60页/共77页(闸北2013.01)24.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某同学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定量弹簧测力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第61页/共77页(浦东2013.01)24.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需定量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

所受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量筒、细线、金属块和液体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数据记录如图所示,图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并把浮力大小与

(需用到图中相关字母)进行比较。除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下沉的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部分浸入液体中的情况外,还需验证物体

时,阿基米德原理也同样适用。F1-F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排开的液体ρ液(V2-V1)g浮在液面上第62页/共77页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长宁201501)28.根据图中的甲、丙两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牛,甲、乙或甲、丙两图探究的物理问题是

,甲、乙和甲、丙两组图可以探究的物理问题是_______

1.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的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第63页/共77页验证阿基米德原理A.测出被测物块的重力B.测出……C.测出空桶的重力D.测出桶和物块排开水的重力F1F2F3F4图13(黄浦201501)24.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可验证

原理。其中“步骤B”的目的是:测出

。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示数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

时,则可以验证该原理。阿基米德物块浸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拉力F1-F2=F4-F3

第64页/共77页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徐汇201501)26.小徐同学在缺少量筒和溢水杯的情况下,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实验器材和步骤如图所示。①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

之间的关系。②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

,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E,则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写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重力测量小桶和排开液体的总重力A、B、D、C、E第65页/共77页(杨浦201304)

29.在图19所示的各种实验装置中,按照要求回答:(1)图(a)是测量

的仪器,测量时应将

放在天平的右盘内。(2)图(b)是测量

的仪器,此时的示数是

牛。(3)图(c)是探究

_____的装置,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这两个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质量二力平衡条件砝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力综合2.6第66页/共77页(闵行201304)23.如图15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装置是

,测量大气压的装置是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是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装置是

。(均选填字母)。ABDC综合第67页/共77页(奉贤201304)23.在“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中,应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

盘中(选填“左”或“右”);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12所示,物体的质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