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是被淡化还是被取消_第1页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是被淡化还是被取消_第2页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是被淡化还是被取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是被淡化还是被取消?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学语文新课程规范要求语法教学淡化。既然是淡化,究竟淡化到什么程度,哪些是应该掌握的?哪些又是可以忽略的?新课标并没有具体做出进一步解释。雪上加霜的是,中学语文考试大纲中,或直接或间接地表示不考语法。众所周知,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力量是很大的,于是,绝大局部教师不教,学生们也不学。我们的语文语法教学实际上是被取消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学英语教学。现行人教版教材是与美国合编而成。初中英语新课标也有淡化语法的要求,可是在语言知识二级目标中明确注明语法教学应该到达的目标:“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等五项要求。

我们的语法教学是不是可以完全抛弃呢?

中国的语法教学曾经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如火如荼,那个时代的学生多数能详细的分出一个复杂句子的主谓宾。教师们在语法教学上也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过分重视的态度无疑是应该改变的。但是目前的这种改变不是被淡化,而是几乎被取消了。甚至局部教师认为,教语法就是教学观念落后的反映。语法教学难道真的是不必要的累赘吗?

我们且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上关于语法的解释:“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短语和句子的组织。〞黄伯荣、廖序东所编的?现代汉语》是这样界定的:“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可见,语法所包含的东西是很广的。包括词是怎样组合短语,词或短语怎样构成各种句子,单句又以什么关系、什么方式构成复句,等等。就其遍及面来说,与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日常生活、口语交际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示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句:“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第一个“使〞是“差遣,动词〞,第二个“使〞是“使者,名词〞。这两个相同的字却有不同的解释,如果不学习一些关于词性的知识,学生怎能理解得透彻呢?又如,进行古诗、对联、古文的整句等内容的教学,最好的方法是建构在学生掌握词性的根底之上,这是不言而喻的。掌握词性能促进学生学会对仗。至于课文中丰盛多彩的短语,从语法角度分析它们的结构,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理性分析。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碧绿的菜畦〞、“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等,是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拍雪人〞、“塑雪罗汉〞、“寻蝉蜕〞等是动宾短语;“何首乌藤和木莲藤〞、“又酸又甜〞、“方正、质朴、博学〞是并列短语,等等。理清了短语的结构,也就理清了短语之间的内在逻辑作用关系,最终积淀成学生的语法根底,成为学生的语文根本素质,对学生的后续开展、终身开展起着不可估量的。

1932年鲁迅先生曾说“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讲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类,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数千年来“钻暗胡同〞的结果是少数几个悟性高的人钻通了,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仍在黑暗之中乱撞。

回忆我国语法开展的历史,我国的语法学是几代人对汉语言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是语法界老前辈智慧的结晶,又凝聚着许许多多语法工作者和广阔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辛勤劳动的汗水。从1898年马建忠老前辈的?马氏文通》的出版,到1924年黎锦熙老先生的?新着国语文法》的问世。从1941年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的诞生,到1943年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的发表。哪一部着作没有指导了汉语言的实践,促进了语文的教学,带动了文化的遍及呢?

任何学习都要遵守这样的学习规律:感性—理性—感性。即:先在感性材料中学习,获得感性知识,然后从感性知识去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将感性知识回升为理性知识,然后用理性知识指导学习新知识,指导理解感性材料,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指导学生掌握语法规那么、形成一定的语法思维习惯,旨在帮忙学生掌握母语中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语感比拟“玄乎〞,它带有一定的经验性,“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大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能促进语感的形成;但语感又不能光凭经验。语句数量无限内容无限而形式有限,因此可从形式入手,让学生通过掌握根底的语法规那么。当学生站在掌握语法的高度去审视汉语中无比丰盛的语言现象,许多复杂的问题往往能迎刃而解,此时,学生的语感已到达了更高的层次。否那么,我们真的不知道,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

考纲上规定不考语法,是否就意味不波及到语法方面的试题呢?当然不是。我们随便打开一套中考或高考试卷,其中修改病句的题目就会关系到语法的知识,尤其是句子成分的残缺。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倒装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