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_第1页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_第2页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_第3页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_第4页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千米的熟悉》数学教学反思1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根底上进展的。在此根底上,让学生熟悉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拟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教材先通过插图说明千米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然后通过学生已经把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帮忙学生建立起千米的观念,并提醒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为了让学生把握计量单位间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写出“想”的思路,使学生在计算时有所依据。例1是见解长度单位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并设计了针对例1、例2的强化练习(试一试)。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非常注意学生已有的根底,强调新、旧学问的关系,从根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头,在新旧学问的引申、进展处加以复习、强化、沟通新旧学问的联系,促成新旧学问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使课堂教学过度自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固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在平常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熟悉,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表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他们的眼光去熟悉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固然,单单靠这些要使学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观念还是相当困难的。学生的想象力有限,假如单单让学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熟悉1千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记得我第一次上这一课时时,就是让学生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熟悉1千米。结果学生对1千米观念的建立相当差。特殊是联系生活实例时,学生就错误百出。使这节课的教学教学任务没有很好完成,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克制。

在这次教学时,结合上一次教学中的缺乏,我对教学过程进展新的设计,主要围绕“怎样较好的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思索。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我在学校四周测量出1千米的长度,教学中,在学生想象1千米之后,带学生去实地目测一下1千米的长度,这样,学生想象的1千米和实际的1千米形成了肯定的比照,学生对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观念。从之后的练习中,也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对1千米有了比拟精确的熟悉。固然,用目测的方法来感知1千米的长度,还是有肯定难度的,假如有时间让学生去走一走的话,学生对1千米的熟悉肯定更加精确,为了弥补这一缺乏,我让学生课后去走一走,真实地去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观念的建立。

回忆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加是比拟积极的,参加面也是比拟广泛的。与第一次教学相比,教学任务有了更好地完成,教学难点有了更好地克制。但是,整节课各局部的连接准时间的掌控存在很多缺乏,在稳固练习时没能适当绽开,没有把这节课的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千米的熟悉》数学教学反思2

上午,县校长培训班在学校活动,上了一节讨论课“千米的熟悉”。自我感觉,总体来说还是到达了自己预想的效果,但是仍有很多需要改良的地方。几点想法,暂且登记:

1、不行低估孩子。在预习单中,设计了提问的环节,目的是培育学生的质疑力量,盼望提高学生预习时思索的深度。从两次上课来看,学生提出的问题许多还是很有价值的。比方,千米和吨有什么区分?有没有比千米更大的长度单位了?1公里等于多少里?说明我们的学生是带着思索在学习的。孩子的学问面也不行小看,两个班都有学生知道比米更大的单位是纳米,追问怎么知道的,答复是看《新闻袋袋裤》知道的。还有学生知道世界上最高的楼是800多米。这些都是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而且,对其他孩子来说,这些学问由同学口中讲出来,比教师讲给他听,留下的影响更深。所以,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2、充分建立学生的表象。今日两个闭眼想象的效果挺好,在很宁静的气氛中,随着教师的口令,走了1千米的路程、叠了1千米的大楼,又通过随后的一组图片加以强化,应当说孩子的体验是充分的,表象的建立是胜利的。

3、从学生看课堂。一节课的主要衡量标准要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其次是学生参加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仔细、情感是否投入。今日的课堂上,应当说后一点是做到了,孩子们的发言根本很完整,很自信。更让我快乐的是,这种语言的完整性表达已经不是停留在浅层面了。

4、心中有学生,眼里有小组。课堂教学中真正能做到这两点,我想,离“以学定教,先生后师”的目标就更近了一步。或许“寻根课堂”的“根”也就在此吧。

一点感慨:

高效课堂,形式在课堂,功夫在课外。无论是导学单、预习单,还是学生座位的转变,都是形式上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没有这个本质,任何教学改革都是一句空话。但是,对一般教师来说,真刚要做到这一点,谈何简单啊。

《千米的熟悉》数学教学反思3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个片断中可以作出一些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的关系如何处理?

目前,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放得很开”,目的是想培育学生的制造、创新力量,然而,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放得很开,收得匆忙;时间难控,拖堂屡屡;看似喧闹,效果平平。这位教师让学生猜测1千米有多长,这个环节应当是放得很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充分领悟、熟悉1千米毕竟有多长,因此,教师应当在这里着力引导学生从“乱猜”过渡到“有详细长度的可比事物”上来,如:学校操场的跑道长200米,1千米是在跑道上跑5圈的长度。校园的长度大约是120米,1千米是校园长度的8倍多一点。学生家里的承包田长度大约是80米,1千米是承包田长度的12倍多。等第。条件许可,还可以带学生实地去“体念”一下。惋惜的是,教师在这里“匆忙而收”,学生在这里没有真正感受到“计量较长长度时应使用‘千米’”,以下还影响到“进率的熟悉”,因此,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消失了“哈尔滨——北京——昆明”的路程计算中使用“米”的错误,并且不是个别学生。

2、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方案实施的关系如何处理?

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经常发觉,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得相当抱负,但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事与愿违,设计中的“活”演化成授课时的“死”,甚至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思索:一是备课时考虑不全,没有充分估量到课堂教学时师生交互过程中可能会消失的种种状况;二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应变力量”偏弱,即“教育机灵”欠缺。如这位教师在一学生对尝试题的说理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按教师设计的要求答复(教师要求学生答复尝试题1,学生却答复尝试题2,可能是教师交代不明,也可能是学生领悟不清),教师急急打断学生答复,强制学生答复尝试题1,不能不说是课堂教学的“败笔”。假如教师不存在上述两点“思索”中的问题,那么他就会顺着学生的思路,允许学生任选一题说理,把课上“活”。

《千米的熟悉》数学教学反思4

胜利的地方:

本节课所要接触的千米,是学生生活中一个常用的长度单位,相比拟前面所学的毫米来说千米在学生的生活中应当是常常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比方在课前了解,发觉有的学生就了解了千米的熟悉,在路程很远的时候用,有的学生说在高速大路上见到过等,应当说学生对于千米的熟悉比拟早,更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固然相比拟与其它几个长度单位来说,离学生的“可视性”的体悟和自身感受的阅历比拟远,再加上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单位,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拟抽象,学生不好去想象,也就意味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拟困难,这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所以本节课在学习时,首先利用学生手中的工具复习前面学过的几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之后,带着学生进入操场,由于学生知道操场一圈是400米,先让学生走一圈感受400米的距离,然后让学生走两圈后,再加半圈即200米,进展感受1000米的距离,同时引出千米的感念,此时学生能立刻意会到比拟远的距离要用到千米,同时也能很快的使学生联系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千米,比方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与运动会等等,这样较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很简单和自己的生活阅历结合起来,学生对于千米的熟悉通过之间的亲身体验印象会更加深刻。然后再接着教学与米的关系,以及单位间的换算训练就水到渠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缺乏之处及对策:

千米是个比拟抽象的概念,局部学生理解起来比拟困难,需要在一段时间的练习中渐渐把握,还需渐渐等待。

《千米的熟悉》数学教学反思5

《千米的熟悉》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熟悉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学问阅历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需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动身,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加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前我布置学生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时间,大约几步,和爸爸或妈妈一起测一测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长。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让学生比划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然后从测量铅笔的长度到测量教室的长度再到测量从杭州到上海的路程等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白: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拟自然地引入千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由于平常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固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公路边、大路穿插口、高速大路等地见过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熟悉。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吗?在哪里看到过?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让学生估量: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熟悉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为了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在课前我选了几个学生比拟熟识的地方进展测量,利用摩托车的里程数记录下了每个地方到学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先让学生估量从学校动身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考虑到学生对三毛乐园、秦山大厦、一号桥、百货大楼、新华书店等地方比拟熟识,所以我向学生出示这几个地方的图片,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个地方到学校大约是1千米?有一个小朋友说:秦山大厦差不多吧。我准时引导:从学校到秦山大厦大约是700米。通过学生的猜想、比拟,得到:从学校到三毛乐园大约是1千米。

然后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学生还能通过从学校到三毛乐园大约是1千米联想到从学校到南门广场也是1千米等等,真是很了不起。由于课前布置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出学校到家的路程,所以课堂上请几位同学说说家在哪里,再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家离学校有多远。先猜一猜比1千米多还是少或差不多,再进一步猜出大约是多少米。再请已经测量好的这位小朋友当小教师进展评判,比一比谁猜得最准。小朋友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全班同学一起猜,被请到的同学人数有限,学生的参加面不够,无法满意大家,所以我再让小朋友分小小组活动,让每个小朋友有猜和被猜的时机。通过猜一猜、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长。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对于1千米和1米之间的进率,估量学生能说出来,就直接让学生说一说。然后通过争论、汇报,使学生了解:测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测量,还可以步测、看摩托车上的里程数等等。再出示三个实例:小明走100米需要210步,那他需要走多少步大约是1千米?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长?(200米)几圈才是1千米?体育馆的环形跑道长400米,跑几圈是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这三个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千米和米的简洁化聚,放手让学生独立思索,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最终是课堂小结。这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参加对1千米或几千米的体验和感悟,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并将生活阅历转化为认知构造。课前布置学生走一走、量一量是特别重要的活动。假如没有这些活动,而只靠学生想象1千米有多长是无法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

《千米的熟悉》数学教学反思6

上《千米(公里)的熟悉》一课有感:今日这节课上得很快乐,孩子们都不愿下课了。首先我让孩子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同学们答得很快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然后我再让他们用手势表示这些长度,几乎全部同学都能有手势表示这些长度;再来一个抢答有关毫米、分米的换算练习,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

这时候进入新课,让孩子们仔细认真观看第七页的主题图,在图上了解了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1千米的长度对刚上三年级的孩子而言还是很生疏的,于是我就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体验一千米,课前我已经向体育教师了解了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大约有200米。我就告知他们操场一圈大约是200米,然后让孩子们自己争论得出:一圈是200米,两圈就是四百米,三圈…..五圈就是一千米。接着就让孩子们依据自己体质选择跑步或者走行,体验一下一千米有多长。

然后让孩子们观看书上介绍的标准的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百米,思索1千米运发动要在运动场上跑几圈呢?孩子很快算出(1圈是400米,2圈是800米,加上半圈200米就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板书:

1千米(公里)=1000米

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了解1千米和1000米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它们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整节课下来,大家都很轻松,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我的一点体会就是:把快乐给孩子,你会更快乐!上好每一节课,你会有意外的收获!这就是幸福!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千米的熟悉》数学教学反思7

《千米的熟悉》这一课的学问目标是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展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单位换算和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千米的熟悉时,考虑到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就比拟困难。教学中,学生的确最不简单理解的是从哪到哪也许有1千米。因此,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上课的前一天晚饭后随家人实际走一千米的路,这样从实践中感知1千米有多长,就比拟简单建立千米的观念。这样学生就能跟实际操场的状况联系起来理解和把握。这对于一局部学生有了很好的帮忙。在课堂教学时我带学生到操场上课,实际测量和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学生显得特殊兴奋。大局部学生能在能详细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教学效果较为抱负。有个别留意力比拟简单分散的学生,对于在室外上数学课感觉很新奇,对于该课的内容的关注度就削减了,所以对于这一小局部学生来说,到达的效果就并不是那么的抱负。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假如要在课外进展实际方面的操作,我会事先讲清目的和要求,以到达预期的效果。

《千米的熟悉》数学教学反思8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分米、厘米和毫米,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根底上进展的。在此根底上,让学生熟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拟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教材先通过主题图说明“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然后通过学生已经把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帮忙学生建立起千米的观念,并提醒千米与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