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9_第1页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9_第2页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9_第3页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9_第4页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9第1页/共76页2005年全国文综考纲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2)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第2页/共76页一、考纲的变化

新考纲(2005全国版)(红色为新增内容,黑色为相同内容)旧考纲(2003年全国版)(兰色为删减内容)

(1)农业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1.农业概述农业生产的特点。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改革。2.世界农业发展概况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3.世界的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世界粮食生产和分布。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4.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抓紧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畜牧业和水产业。第3页/共76页(2)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1.工业概述

重工业和轻工业。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工业分布概念。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社会生产方式;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劳力与技术因素;环境因素。3.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世界工业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和布局的新趋向。4.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1949年以来工业建设的重大成就。调整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第4页/共76页二、教材的变化

新旧教材相同内容(一)农业部分:1、农业概念及农业生产的特点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二)工业部分:工业概念和生产特点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的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新教材增加内容(一)农业部分: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2、农业的分类3、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4、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5、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工业部分:1、工业的投入和产出、工业的发展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工业地域的形成4、传统工业区5、新兴工业区第5页/共76页三、04-05年高考试题考查的相关内容

(一)农业部分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如江苏卷:21题(农业投入)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分析某农业区(某种农作物)的区位因素。如2005春季高考北京卷:36题(4)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如江苏卷:33题(2):埃及和印度两国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及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2)分析某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广东、广西卷:31题(3)、根据地形剖面图的不同地形部位规划农业生产类型并加以说明第6页/共76页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布、主要农产品、形成的区位条件(1)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如广东、广西卷:20题、水稻种植业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如全国卷(四)36、(1)(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农产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特点(3)综合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如天津卷:40题(4)四个欧盟成员国发展畜牧业(含乳畜业)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气候、市场、交通、科技)第7页/共76页4、我国的农业生产分布、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1)我国农业的地域分布。如江苏卷:20、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2)根据农业生产活动特点判断地区分布和当地自然条件。如广东、广西卷:21题、根据我国两地农事活动特点分析判断农业分布地区及气候条件(3)“三农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和农业区域结构调整问题;如上海卷:(四)32、33、34、35、36、三农问题;农业生态保护问题北京卷:41。(3)读图分析1995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2003年高考试题江苏、广东卷:20-22题我国优势农产品地域分布及影响因素)第8页/共76页(4)我国的粮食问题和耕地减少问题

如全国卷(三):39、(1)说明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趋势。(2)分析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北京卷:41。(2)近年来中国耕地不断减少,用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5)根据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如天津卷:36题(4)写出适宜A、B、C(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东北平原)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6)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如天津卷:39题(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第9页/共76页(二)工业部分1、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不同工业企业(部门)工业区位的因素。如全国卷(一):7、8题工业区位选择;全国卷(三):10、广西平果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条件;全国卷(四):1、3题;北京卷:10题影响棉纺织工业布局的因素(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如广东、广西卷:33题某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布局变化、区位优势分析(3)工业城市或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如全国卷(四):41题攀枝花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地域的形成

如全国卷(三):9、广西平果铝业开采和加工工业集聚的原因第10页/共76页3、传统工业区(1)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接近原燃料产地如上海卷:5、墨西哥石油工业(2)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衰落原因、产业结构调整、治理整顿措施如上海卷(八)鲁尔区区位因素、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措施、借鉴鲁尔区经验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3)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位因素和改造:如全国卷(一):39题(3)辽宁机械、钢铁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4)近年该省工业区位的变化(资源枯竭、交通变化)4、新兴工业区

(1)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如上海卷:6、日本北九州与苏格兰中部共同的产业部门——电子工业

(2)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如江苏卷:34、某高科技园区空间结构、用地特点、集聚原因

2005春季高考北京卷:11、英国剑桥科学园的工业布局类型;

39、(6)分析新加坡电子工业布局的有利因素第11页/共76页复习目的:

1、对相关知识的融合、渗透、提炼、浓缩;2、对高考重点、热点的关注和把握3、试题分析和解答能力的提升复习策略:1、将考点知识系统化、网络化2、地理学科内知识的全面整合3、文综学科间共同关注知识的综合4、试题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提升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1、熟练掌握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2、全面把握相关知识体系与内在联系3、培养提取试题信息和理解试题题意的能力4、训练准确全面、条理清析、逻辑严密的解题思路5、形成严谨、准确、科学、规范的表述能力四、二轮复习中关注的要点第12页/共76页(一)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从考纲和教材知识体系构建入手,构建起不同层次的知识网络,理解和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1)章节知识体系(2)重点内容知识体系(3)相关知识联系的知识体系从区域综合分析入手,把握区域地理特征、成因的描述方法(学生综合分析解题能力的提高)(1)区域地理位置与环境特征(2)区域农业(工业)发展的条件(3)区域农业(工业)生产特点(4)重要农业(工业)部门的主要区位因素(5)区域农业(工业)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6)区域农业(工业)发展方向和措施第13页/共76页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水源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农业技术资金饮食习惯农业的区位选择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重点知识结构影响农业类型产量品种质量分布第14页/共76页1、气候: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几方面说明

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变化大小、温度带等热量特征对农作物品种、分布、复种制度的影响l

降水特点——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气温与降水配合状况、干湿状况等对农业生产类型、品种的影响、l

光照状况——是否充足,(对谷物生长、水果、棉花生长的影响)2、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耕地面积多少,土地数量和价格;地表形态平坦或崎岖;海拔高度、坡度对农业的影响3、土壤:土壤种类、肥沃程度(有机质含量、矿物质含量)、盐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几方面对农业的影响4、水资源:河湖数量、密度、水量、季节变化、洪涝等对农业的影响5、生物资源:森林、草场、生物等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对农业林、牧业的影响6、限制性因素:气候因素、地形因素、

土壤因素、水源因素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第15页/共76页1、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2、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3、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4、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5、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第16页/共76页主要方法:(1)系统归纳(2)综合对比1、农业部分知识归纳与整合

①世界主要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分布地区②某一地理环境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③某一农产品生产和分布的区位优势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特点、区位因素比较

⑤不同国家和地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类型的对比

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和农业特点的对比(二)地理学科内知识的全面整合第17页/共76页

主要的农作物生长、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农作物生长条件种植周期地理分布冬小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秋种夏收我国华北平原是主产区,其次是江淮地区。美国小麦区(南部)、澳大利亚南部、阿根廷春小麦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春种秋收我国华北平原、西北灌溉农业区、青藏河谷农业区美国小麦区(北部)、加拿大、俄罗斯、水稻夏季高温多雨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及热带雨林气候区早稻春种夏收,晚稻夏种秋收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亚(中、日、韩)、东南亚、南亚(印度、孟加拉)沿海平原和冲积平原地带第18页/共76页【例题】(2004广东、广西卷)21题、(双项选择题)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据此回答21~22题。21.符合甲、乙两地的气候条件分别是

A.无霜期分别约为150天、180天

B.≥10℃积温分别在3400℃、4500℃以上

C.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毫米

D.年降水量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22.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B.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

C.鄱阳湖平原,河套平原D.渭河平原,江汉平原答案:BCAD考查重点:不同地区农事活动特点与农业分布地区及气候条件的关系第19页/共76页自然因素中对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气候热量低温、霜冻、雪灾、冻雨降水常年干旱、春旱、伏旱、雨热不同期、暴雨、冰雹光照光照不足气象灾害寒潮、台风、干旱、暴雨和洪涝地形海拔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能满足农作物需要坡度坡度大,土层薄;陡坡进行耕作易造成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坡度大于18°不宜发展种植业,我国政府要求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土壤肥力、酸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低(淋溶作用强烈的土壤)肥力差;过酸性和过碱性土壤、土层薄、过砂性或粘重土壤均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第20页/共76页读图3,完成6-7题。

图3东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6.对图中①、③处气温特点的正确说法是

A.①处气温最低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B.①处气温最低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

C.③处闭合区域内气温低于-20℃

D.③处闭合区域内气温高于-20℃第21页/共76页7.对图中②、④处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A.②地处松嫩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B.④地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C.②地处辽河平原,是我国春小麦、棉花主要产区D.④地处长白山地,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图3东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第22页/共76页(天津卷)36.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3分)

答案;(4)A地——畜牧业,B地——种植业,C地——林业。考查重点:不同地区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特点与农业类型与分布的关系第23页/共76页特点原因今后发展措施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家庭为单位集约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农民人口多,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③机械化水平低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④水利工程量大夏季风不稳定,水旱频繁大力投资水利工程⑤科技水平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及成因第24页/共76页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与评价区位优势评价(一)优越的自然条件:①平原地形广阔②黑钙土和冲积土肥沃③温带草原气候,夏季温和湿润④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为实现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利于作物生长、稳产(二)便利的交通运输:①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②公路、铁路与水运构成发达交通网集散便利、降低运费、提高效益(三)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可大规模经营竞争力比欧洲强(四)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现代农业所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但增加能耗和成本(五)先进的科技:国家建立科技研究中心和推广系统,免费提供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实现第25页/共76页季风水稻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亚洲季风区主要作物:水稻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主要特点: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水利工程量大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区位条件: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美、加、澳、俄等国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等生产规模大主要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自然条件优越区位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第26页/共76页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主要分布:美、澳、阿根廷、新西兰等国主要产品:牛肉、羊毛生产规模大主要特点: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区位条件: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距海港近)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新主要作物:牛奶及其制品等商品率高主要特点: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成长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区位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先进的科技第27页/共76页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农业类型密集、商品农业密集、自给农业农业技术农业科学技术传统经验机械化水平高低部门结构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主经营方式大规模、集约化的大农牧场经营方式小规模的小农户经营方式农业人口比重小大劳动生产率高低商品率高低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高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差异第28页/共76页例题、(全国卷4)36.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中)()A.广东B.吉林C.新疆D.陕西(3)说明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1)玉米小麦(2)B(3)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考查重点:不同国家和地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地域类型第29页/共76页国家农业发展条件异同地处热带、光热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干旱面积广大、水源不足热带雨林、草原面积广大,水源充足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农业特点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出口多商品率高、生产和销售受国外资本控制农畜产品小麦、羊毛咖啡、大豆、香蕉、蔗糖不同国家和地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类型的对比第30页/共76页图4斜线部分表示世界著名棉花生产区。据此回答8—9题。

8.影响斜线区域棉花生产共同的区位因素是A.河流众多,灌溉农业发达B.地处热带,光照和热量充足C.种植历史悠久,农业技术水平高D.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

9.关于斜线区域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有较大差异

B.两国主要气候类型的降水季节变化都很明显

C.两国都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

D.两国电子工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主要工业部门第31页/共76页我国不同地域农业类型对比

北方地区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中温带、半湿润与湿润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高温较高,降水较多。平原广阔、土层深厚,有大面积肥沃的黑土。人均耕地较多,耕地后备资源较丰富。水量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暖温带、半湿润区。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降水集中,雨热同期。华北平原广阔,土层深厚,黄土含氮、磷、钾矿物养分,比较肥沃;土壤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发展农业限制性因素*无霜期短,易出现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倒春寒。*东北平原西部土地沙化面积扩大*春旱和风沙危害(沙尘暴)*夏季暴雨和洪涝*黄土高原: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华北平原中低产田和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过度开采严重;黄河断流频繁发生农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交通便利,接近东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临近俄罗斯、日本、韩国消费市场铁路和海运交通便利,接近京津唐工业基地和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劳动力资源丰富,临近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市场第32页/共76页农业类型东北平原——种植业大、小兴安岭——林业华北平原—种植业黄土高原——种植业、林业、牧业耕作方式旱地为主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主要农产品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亚麻苹果(辽宁)

冬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苹果、梨、桃、葡萄、板栗、枣、柿子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第33页/共76页商品性农业基地

全国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全国甜菜生产基地—黑龙江、吉林全国大豆生产基地在粮食主产区河北、河南、山东建设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全国性商品棉基地一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提高农业区域产业化水平,建设玉米大豆带,改良品质(2)利用粮食优势发展畜牧业,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3)建立优质甜菜、优质大米为主要特色的农业基地(4)保护森林、沼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1)建设黄淮海优质产业小麦带、在河北、河南、山东等粮食主产区建立优质、稳定、:高效的大型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基地(2)根据棉花市场供求状况,调整棉花生产面积(3)建设渤海湾和陕西的优质苹果带,发展山东的蔬菜生产基地、山西的小杂粮等:(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第34页/共76页西北区青藏区发展条件温带草原广阔、光热充足气候干旱、水源缺乏高寒草原广阔、光照充足、热量不足农业类型山地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高寒牧业、河谷农业耕作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一熟主要农业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河套、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青海、西藏牧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农产品马、牛、羊等小麦、棉花、甜菜、瓜果牦牛、藏绵羊青稞、小麦商品性农业基地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棉花—南疆甜菜—内蒙古、新疆牧区—青海、西藏牧区限制因素水资源地形(海拔高度)生态环境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发展方向退耕还草还牧,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场保护草场资源,合理放牧第35页/共76页(2004年春季高考题)图3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4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3、4,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形区的名称。(4分)黄土高原(2)指出导致图3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5分)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水、湿度)因素造成的。第36页/共76页(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6分)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12分)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灾,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生春旱。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发展节水灌溉);防霜冻(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9分)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考查重点:从区域定位入手综合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37页/共76页工业生产部分知识归纳与整合①主要工业部门的区位因素比较②城市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③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对比④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类型、分布、发展条件对比⑤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的特点与发展条件对比第38页/共76页主要工业部门特点、区位因素、环境因素工业部门类型、特点布局主导因素环境因素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对原料燃料需要量大,废气、废渣污染严重接近铁矿或煤炭产地,(钢铁厂也可布局在海运交通便利的消费市场)布局在主导风向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化工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印染厂水污染严重主要考虑环境因素布局在远离水源地的河流下游,炼油厂运输原油较运输产品更便利;对大气和水污染严重接近消费市场布局在郊外,远离水源地的河流下游、下风向地区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加工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接近原料产地

第39页/共76页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食品厂产品不宜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高接近消费市场

炼铝厂耗费能源多接近廉价水电基地大气污染严重,布局在下风向地区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玩具需要大量劳动力接近廉价劳动力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要求环境洁净优美第40页/共76页(2004,北京卷)读图4,回答10-11题。10.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

A.①B.②C.③D.④

11.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一②一③一④排列的是

A.山东一四川一西藏一江苏B.河北一新疆一青海一广东

C.浙江一辽宁一湖北一北京D.安徽一重庆一湖南一河南图4人口密度与棉花产量关系组合示意图答案:A答案:B第41页/共76页城市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工业用地一般建在城市的外围和郊区,并考虑风向和水源①有严重污染的企业(钢铁、石化)等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②对城市轻度污染、用地大、货运量大的工业企业布置应布置在城市边缘。污染较小的企业布置在河段的上游及风频最小方向的上方;污染较大的布置在河段的下游或风频最大方向的下方。③污染小、用地少、运量不太大,需要接近消费市场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区及居住区内。如小型食品工业(牛奶、糕点厂)等。④高科技园建在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文化教育发达、环境清洁优美、交通便捷的地区第42页/共76页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类型、分布、发展条件

工业类型

区位因素布局格局主要工业区工业中心和部门问题与整治措施传统工业区原料、燃料、交通、市场、劳力、农业基础、工业基础、技术接近原料或燃料产地鲁尔区五大湖区英国中部辽中南利用便利海运条件,接近消费市场日本太平洋沿岸上海宝钢新兴工业区知识技术现代交通优美环境接近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利用廉价劳动力意大利北部中国浙江第43页/共76页工业基地和工业区发展条件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发展方向辽中南工业区有利:1.接近原料、燃料(铁、煤、石油)2.交通便利(铁路、海运、航空、公路等)3.接近消费市场4.农业基础雄厚5.工业基础(工业发展历史早)不利:能源、水源不足;传统工业占比重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产品缺乏竞争力以沈阳、大连为中心;鞍山、本溪(钢铁)、抚顺、阜新(煤炭)、沈阳(机械)、大连(化工、造船)1.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2.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3.治理污染,美化环境京津唐工业区1.接近原料、燃料(铁、煤、石油、海盐等)2.接近消费市场3.交通便利(铁路、海运、航空、公路等)4.农业基础(粮食、棉花基地)5.技术力量雄厚(技术人才与科研机构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钢铁、化工、机械、轻纺等)1、重点发展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精细化工方面2、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的特点与发展条件对比第44页/共76页沪宁杭工业区有利:1.国内外消费市场广阔2.交通便利(海运、河湖运、铁路、航空、公路等)3.农业发达(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出口农业基地)4.技术力量雄厚(技术人才与科研机构。5.工业历史悠久不利: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上海为中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南京(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制开发,开拓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有利:1、优越的地理位置、临近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地处侨乡,便于吸引外资和华侨投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管理方法、发展出口加工工业2.水陆交通便利3.接近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消费市场4.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不利: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等)继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第45页/共76页(三)文综学科间知识的综合1、“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各地区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和农业地域差异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地域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主要农业区耕地保护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村人口与城市化问题第46页/共76页一般自然因素相对不变,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城市的发展使城郊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农产品经营规模随之扩大或减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如美国东南部向东北部供应蔬菜;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调运大量蔬菜;云南、广州成为大城市鲜花生产和供应地农业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农业实现高度机械化、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实现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农业专业化地域。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第47页/共76页美、加、澳、法等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荷兰每年出口鲜花占世界鲜花贸易总额的1/2;非洲、东南亚、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咖啡巴西金鸡纳印度尼西亚可可加纳香蕉中美各国、巴西茶叶印度、斯里兰卡蔗糖古巴、巴西橡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黄麻印度、孟加拉国油棕马来西亚剑麻巴西、坦桑尼亚第48页/共76页32.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今后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应提高

业的比重,降低

业的比重。在种植业发展中,应保证

的种植面积和产量。33.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多项选择)A.将劳动力从种植业向林、牧、渔业转移B.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第二、第三产业C.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以非农就业促进农民增收D.将东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西部牧区迁移(2004,上海卷)(四)当前,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特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主要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就业结构和农业区域结构,读图回答:第49页/共76页34.在不同规模城市中,

城市是联结广大乡村的桥梁。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35.根据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图中①所在地区为

业;②所在地区为

农业;③所在地区为

农业;④所在地区为

农业。这表明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

性,因此不同地区应当依据

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第50页/共76页36.下列措施中,属于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多项选择)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B.华北平原推广水稻种植C.建设长江中上游和沿海防护林D.依靠科技优势,在上海积极发展现代农业E.在黄土高原上全面建造梯田,发展粮食生产F.在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的绿洲上建设粮棉生产基地参考答案:32.林、牧、渔种植业粮食33.ABC34.小补充劳动力活跃经济(市场)35.粗放经营传统旱作水田热带种植园地域自然36.ACDF第51页/共76页20.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A.大豆、甘蔗、油莱、棉花B棉花、大豆、油莱、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D.大豆、油莱、棉花、甘蔗21.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A.自然条件B.交通条件C.劳动力因素D.产业化基础22.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B.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C.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D.缩小地区差距第52页/共76页(2004,北京卷)41.(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中国耕地不断减少,如2003年耕地净减少253.74万公顷。用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8分)

答案:自然原因:灾毁耕地。社会经济原因:①生态退耕②建设占用③农业结构调整(3)读图9,分析1995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4分)答案:人均纯收入增加人均纯收入结构发生变化(第二、三产业收入占比重增加)第53页/共76页(2005春季高考北京卷)9.当前,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B.兴建开发区,进口粮食

C.加快城市化进程D.发展科技,保护耕地答案: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①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③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④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⑥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第54页/共76页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问题(2)黄土高原和我国南方丘陵、低山水土流失问题(3)黄海海平原旱涝、风沙、盐碱的治理问题(4)南方红壤土地的治理和改造、东北黑土的合理利用保护(5)东北森林、沼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6)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第55页/共76页2、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的热点问题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我国传统工业的改造与发展我国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第56页/共76页科学技术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的提高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对原料动力的依赖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扩大生产规模,工业集聚对劳动力知识、素质要求提高对信息通讯网络的发达性、完备性、通达性要求提高原料的来源扩大,可替代原料增多工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工业的区位选择更为灵活,地域分布更为广泛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型传统工业衰落,新兴工业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市场交通信息技术人才成为影响工业发展主要因素第57页/共76页上海宝山钢铁厂(图4)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建成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辽宁鞍山钢铁厂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这两大钢铁基地区位因素的变化体现了科学技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据此回答10-11题。

10.宝钢在区位选择上与鞍钢最大的不同是A.接近原料和动力产地B.接近劳动力和商品粮基地C.接近消费市场、海运便利D.地势平坦、水源充足11.宝钢的区位选择主要体现了科技的发展

A.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降低了部分原料指向型工业对原料、动力的依赖

C.提高了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D.提高了工业生产对优质原料的依赖程度

第58页/共76页

(高考地理广东卷)33.(23分)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指向型。(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答案:(1)市场(或消费地)(2)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较便宜。(3)C地所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可为家具生产求得比较有利的社会协作条件;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家具的市场潜力较大,而且其(腹地)联系的范围较广。第59页/共76页

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比较传统工业新兴工业主要工业部门钢铁、纺织、化学、机械、食品等工业微电子、通信、高分子、生物技术、核工业、航天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地域分布相对集中相对分散产品特点厚重长大,产品增加值低,更新慢轻薄短小,产品增加值高,更新快科技人员比例低高投入的研发费用低高区位因素原料、动力、交通、市场、劳动力数量技术力量、交通便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政策扶持第60页/共76页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矿产、能源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发达工业历史早、基础好形成相对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工业联系密切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集中、市场广阔有一定的科技和教育基础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工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工业面临资源枯竭传统工业和国有企业比重大,改造难度大工业技术、设备、产品、管理落后,改造和发展的资金缺乏环境污染严重下岗工人数量大,安置和再就业难度大第61页/共76页鲁尔区的综合整治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中小型企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植树造林调整工业结构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优化美化环境第62页/共76页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主要途径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由资源主导型向科技主导型转变,由单一经济结构向多样化结构转变加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引进资金、技术、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调整工业布局,使工业布局趋向更加合理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我国老工业基地(企业)改造案例阜新案例——产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大庆案例——综合发展——大力发展多种产业部门大连案例——改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技术鞍钢案例——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首钢案例——调整布局——搬迁污染企业,提高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第63页/共76页(高考地理上海卷)(八)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16分)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上的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高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第64页/共76页49.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

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50.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

取代

。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

工业迅速衰退。51.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

(多项选择)

A.废气污染B.水体污染C.固体废物污染D.辐射污染

5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

(多项选择)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答案:49.煤田、水源、交通、市场50.石油煤炭煤炭

51.ABC52.CD第65页/共76页53.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

等措施。

54.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答案:49.煤田、水源、交通、市场50.石油煤炭煤炭51.ABC52.CD53.植树造林建立治污设施改组污染严重的企业54.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任答4点)第66页/共76页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对比对比项目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共同点①形成于二战后②交通便利③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④中小型企业为主不同点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生产特点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特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定货政府的大力支持第67页/共76页中关村科技园区与美国硅谷对比1、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与硅谷的异同点相同点:①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③交通便捷不同点: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2、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发展优势:北京全国著名高等院校和中科院科研机构云集,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众多的人才,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②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第68页/共76页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对比1.相同之处: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2.不同之处:

意大利新工业区:①工业小区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②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③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④政府的大力支持⑤有自己的品牌、产品质量好,有创造性等。

温州乡镇企业:①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有经营理念;②国内消费市场广阔;④生产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⑤缺乏自主品牌,产品自主设计创造少,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⑥山区多,平原少,用地紧张等。3、如何解决温州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与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第69页/共76页(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文综试题)读图3,回答10-11题。10.剑桥科学园位于A.英国的西南、伦敦的西北B.英国的西南、伦敦的东北C.英国的东南、伦敦的东北D.英国的东南、伦敦的西北11.剑桥科学园的工业布局属于A.临空型B.劳动密集型C.临海型D.煤铁复合体型第70页/共76页(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文综试题)39、(6)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分析其电子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答案: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发达的科技力量和人才;洁净优美的环境第71页/共76页40.(1)分析影响当地农业经济呈现明显垂直带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1)山区热量和水分条件随海拔高度有明显的垂直变化;(2分)不同的农作物品种对热量水分的需求不同而适合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生长(2分)

(2)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地发展立体农业和特色农业对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何积极意义?(6分)

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解决人多耕地资源少的矛盾;(2分)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资源,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分)当地在高山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发展生态经济林,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2分)第72页/共76页(三)对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预测①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发挥地区优势,建设优势农产品的商品性农业基地②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环境建设③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地方性特色农业、反季节性农产品生产、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④对自然灾害和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的防御和改造:对当地

主要的自然灾害以及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进行防御和改造的具体措施第73页/共76页影响区域工业生产的自然条件l

①矿产资源:发展钢铁工业的矿产——铁矿、锰矿;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钨、锑、锡等;化学工业原料——海盐、钾盐、煤、石油、天然气、磷矿等l

②能源资源: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非矿物能源——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③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土地数量、价格;水资源数量

④交通运输:沿海、沿江有便利的水运条件、海岸线曲折有天然良港;平原便于发展稠密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

⑤环境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的影响;对环境污染企业区位的影响第74页/共76页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QfNG4D1A-w*t!qYnVjSgP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Q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F4C1z)w&t!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e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fOcL9H6E3B+y(u%r#oWlTi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y(u%rZoWlThQeNbJ8G4D1A-w*t$qYnVjSgPdLaI7F3C0y)v&s#pXm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7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8H5E2A+x(u$rZnWkThPeMbJ7G4C1z-w&t!q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bK8H5D2A+x*u$rZnWkShPeMaJ7G4C1z)w&t!pYmVjRgOcL9I6E3B0y(v%r#oXlTiQf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gOcL9H6E3B+y(v%r#oWlTiQeNbK8G5D1A-x*t$qZnVkSgPdMaI7F4C0z)v&s!pXmUjRfOcK9H6E2B+y(u%rZoWlThQeNbJ8G5D1A-w*t$qYnVkSgPdLaI7F3C0z)v&s#pXmUiRfO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PeMbJ7G4D1z-w&t!qYmVjS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5D2A+x*u$rZnWkShPeMaJ7G4C1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PeMbJ7G4D1z-w&t!qYmVjS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5D2A+x*u$rZnWkT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E3B0y(v%s#oXlTiQfNbK8H5D2A-x*u$qZnW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eNbK8G5D2A-x*t$qZnVkShPdMaI7F4C0z)w&s!pXmUjRfOcL9H6E2B+y(u%r#oWlTh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x(u%rZoWl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7G4D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aJ7G4C1z-w&t!q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F4C1z)w&t!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e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fOcL9H6E3B+y(u%r#oWlTi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jRfOcK9H6E2B+y(u%rZoWlThQeNbJ8G4D1A-w*t$qYnVjSgPdLaI7F3C0y)v&s#pXm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8H5E2A+x(u$rZnWkTLaI7F3C0y)v&s#pXm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8H5E2A+x(u$rZnWkThPeMbJ7G4C1z-w&t!qYmVjS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5D2A+x*u$rZnWkShPeMaJ7G4C1z)w&t!pYmVjRgOcL9I6E3B0y(v%r#oXlTiQfNbK8G5D2A-x*u$qZnWkShPdMaJ7F4C1z)w&s!pYmUjRgOcL9H6E3B+y(v%r#oWlTiQeNbK8G5D1A-x*t$qZnVkSgPdMaI7F4C0z)v&s!pXmUjRfOcL9H6E2B+y(u%r#oWlThQeNbJ8G5D1A-w*t$qYnVkSgPdLaI7F3C0z)v&s#pXmUiRfO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A-w*t!qYnVjSgPdLaI6F3C0y)v&s#pXlUiRfNcK9H5E2A+x(u$rZoWkThPeMbJ7G4D1z-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