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学语文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学语文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学语文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学语文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学语文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第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fèngxiàn

lǎnduò

diǎnlǐ

dǎnqiè

jùjué

(

)

(

)

(

)

(

)(

)

guànjūn

fǔchōng

pēnqì

yìméi

huǒjiàn

(

)

(

)

(

)

(

)(

)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榜文(bǎnɡ)

徘徊(huái)

耕耘(yún)

摩天(mó)B.崭新(zhǎn)

擂鼓(léi)

镌着(juàn)

奔赴(fù)C.旖旎(yī)

明晃晃(huǎnɡ)

忌讳(huì)

矜持(jīng)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读书,使我认识了冯骥才、普希金、马克·吐温……等众多作家。B.相声对我很感兴趣,一有空就听。C.曹小三学徒第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D.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马上退后了两步。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采排

风景名胜B.联结

玲珑剔透C.幸酸

心旷神怡D.迅期

爱慕之心5、下列句子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B.“吃什么?”将军白了他一眼:“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C.民兵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D.庙会里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6、课堂上,同学们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让你用成语来形容一下当时的情景,你想用的成语是(

)A.滔滔不绝B.三言两语C.异口同声D.各抒己见7、读一读,下列属于动态描写的是()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B.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C.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D.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8、依次填入文段空缺中,正确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

①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②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A、③②①B、①③②C、③①②D、①②③三、填空题9、根据课文内容以及提示要求填空。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________________。当微风拂过,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________________,整座森林都________________,合奏出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皆____________,光____________击瓮____________,水迸,____________。”这句话中的“光”指的是____________(填人名),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一景一物在诗人的笔下皆具情趣。苏轼看到西湖美景时,想到了西施,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刘禹锡看到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牧在秋天看到满山的红枫,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美丽的村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对我说:“天要下雨了,你出门记得带上雨伞。”(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学生从小就要养成爱读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根据“骄傲”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自豪,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11、阅读与理解。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又誉其矛曰:“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___________

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

2.请将楚人夸自己的矛和盾的句子在文中补充完整,然后写一写楚人为什么“弗能应也”。

3.请写出文中画“

”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12、课外阅读。故乡我爱你月如风,轻轻飘过记忆的海洋,勾起那潮水般的回忆。也许你拥有漓江的清澈见底,也许你拥有长江的汹涌澎湃,也许你也拥有青藏高原的风情万种,但我拥有的却是一个小小的村落——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啊,是我童年快乐的场所,是哺育我成长的摇蓝,那儿有我勤劳、善良的长辈。古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乡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一块世外桃源。但故乡的人却没有沉浸在美丽的环境中。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创新的面貌,靠的是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那灵活的头脑,把故乡建设得格外美丽。故乡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没有闪烁的街灯,有的是双手开垦的梯田,有的是整齐的砖瓦房,有的是长势茂盛的庄稼,有的是一颗颗朴实的心。他们自己兴学办校,他们修建自己的发电站,他们用真诚的心去善待每一个人……他们把一生的热情和青春融入了故乡那一颗颗大树的根系,沐浴在故乡的风雨中,他们留下了一片永不褪色的记忆。故乡的人啊,我爱你们!最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的栗子,满山遍野的栗子树,绿油油的叶子衬托出一团一团的小毛球,球内就装着栗子。那小毛球浑身是刺,形如刺猬一般,为了致富,故乡人绞尽脑汁,请专家,办夜校,搞实验,终于研制出新的品种,那又大又香的栗子哟,闪烁着故乡人智慧的笑脸,体现着时代的风采。故乡的人啊,我为你们骄傲。如今,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在变,生活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我们小孩也在变,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是人们快乐的笑声,故乡美,故乡的人更美。故乡的一切一切早已在我幼小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那儿有祖国进步的真实写照,那儿有祖国强大的见证。我爱我的故乡,一个小小的村落!1.按原文补充词语。

()()的炊烟

()()的烙印

()()的笑脸

()()的头脑

()()的风采

()()的笑声

2.文章开头第一段中作者列举的漓江特点是_____,长江的特点是_____,青藏高原的特点是_____,这些特点与故乡村落的_____形成了鲜明的_____。

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一句谚语,意思是_____,在这里表达了对家乡的无比_____之情。

4.在文中赞美家乡的词语是___。用曲线画出描写家乡美景的排比句子。

5.作者重点介绍了家乡的什么特产?简略写了家乡哪些变化?表达了什么感情?

___六、仿写句子13、按要求写句子。

(1)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中撺将下来。(请你仿照本句的写法,用至少三个动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

(3)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用“理会”的其他意思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