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和下西洋对明代沿海地区移民南洋诸岛的促进
*****郑和下西洋时,曾在福建招募大批熟练水手及各种工作人员,于是许多沿海居民报名应募,且趁机随船队出国而久居不归。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瀛涯胜览》记载:“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若鹜,或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闽都记》载:“明永乐时福州商人赴麻喇国者,有阮、芮、扑、樊、郝等姓氏,往麻喇国多年,娶番妇生子,率之返国。”“到了明代中后期,在南洋各地的华侨大约在十万人以上。”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的研究指出:“郑和下西洋后而移居南洋诸岛,当不下五百四五十万人,加上与土著人杂婚者,当及七百万人。”为宣示大明王朝的国威,在海外封山、立碑、布施是郑和航海所推行的系列外交策略之一。见诸记载的主要有:(1)永乐三年(1405),在满剌加国首都之西山(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的升旗山)立“封西山镇国碑”。(2)永乐七年(1409),在满剌加首都之西山立“封王建国碑”。(3)永乐六年(1408),在渤泥国(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立“封长宁山镇国碑”。(4)永乐七年(1409),在锡兰国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此碑发现于今斯里兰卡加勒港,藏科伦坡国家博物馆)。(5)永乐十年(1412,一说永乐十五年),在印度南部柯枝国(今印度科钦Cochin)立“封大山镇国碑”。(6)永乐六年(1408),在印度西南部的古里国立“古里封王碑”。郑和下西洋后,我国东南沿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海外移民热潮,华侨发展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也和郑和下西洋达到“耀兵”“示富”目的有很大关系,由于中国的威望大振,华侨的社会地位也大大提升,有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如《瀛涯胜览》所载:“天书到处多崇敬,蛮魁酋长争相迎,南金异宝远驰贡,怀恩慕义显欢庆。”船队所到之处,不仅“耀”仁义之师的“兵威”,而且实行自愿互利、诚信互惠的贸易原则,甚至还“贵买贱卖”让利于人。《名山藏》记载,在菲律宾的华侨1517年150人,1588年就增加到1万人,1603年已达到3万多人。东南亚各国出现了许多华人聚居的“中国村”“华人街”,他们将中国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带到侨居地,如马来西亚的槟城,福州华侨很多,槟榔屿就有一座著名的极乐寺,是鼓山涌泉寺的下院,香火旺盛。黄参,长乐市首占镇黄李村人。明永乐七年(1409),郑和第三次驻长乐下西洋,黄参从征有功,授忠武尉。累迁游击定远将军及郑和总管府中军。……在其举荐下,从征者众,随师远航。每次下西洋都有相当一批人留居海外,经“举荐”的新应征者一次次补充船队,于是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多的福建人成为海外华侨。因郑和下西洋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威信,福建的海外移民潮延续了数百年,是华侨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黄参所在的黄李村,李姓占90%,黄姓占10%,这是因为自郑和下西洋后,黄姓不断移居海外,仅新加坡就有400多人,还有东南亚各国及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黄李村华侨经常回来寻根问祖,修祠堂续族谱,还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由于历史原因《黄李合谱》在“十年动乱”中散失。改革开放后由民国修谱人黄良安的儿子黄忠惠从新加坡复印二套分别送给黄、李两姓各一套。使更多的人了解黄李一家亲的历史渊源,两姓更加团结友好。近10多年来李姓也有200多人移居海外。郑和下西洋不仅打通海外通道,开辟了沟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的航线,而且留下许多宝贵的航海资料和途经各地的详细记载,对中国人移居海外有着很大帮助。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的友好交往,明政府在南京设立“四译馆”,隶属于翰林院,用于专门培养与中国有密切关系国家的外语人才。与此同时,通过解决边患,设立宣慰司,扶持旧港宣使司,敕谕暹罗国王等方式,沉重地打击了华人海盗集团和锡兰山的海寇,基本上消灭了海盗和图谋不轨者的威胁,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海外侨民的利益,有利于华人来往南洋群岛,使中国沿海地区居民的大量向外迁移成为可能。这样,以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为主,广大的贫苦农民纷纷踏出国门,被迫到海外谋生。有人估计,自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间,中国的出国人数估计不少于1500万人。郑和下西洋除了“开招、颁赏”与进行贸易外,遵循“敷宣教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的理念,率领船队“周游南洋群岛,所至宣布大明德政,抚慰士人”,不断地向东南亚国家敷宣中国教化,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改变落后发展面貌,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至今英荷二属均有三宝井留存”。[1]当地人也乐意中国人移居其地,共同地发展生产,华侨华人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2]而华人与当地女子成婚,开始形成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和融合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海外华人集中的地区,除了形成商业意义上的“唐人街”外,华人移民还按照祖籍地习俗,修建了宗祠、寺庙,成立各种宗乡社团会馆,设立私塾学习中文,使之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唐人街”挂着的“天涯海角饮水思源,入乡随俗落地生根”楹联,就表达了海外华人以中国为荣,入乡随俗落地生根的发展意念;“唐人街”正是广大华裔诚信经商与传承中华文化的产物,它成了中国移民在海外活动的重要根据地,对增强华族的向心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时至如今,东南亚国家仍留下众多的郑和事迹,流传着许多感人的传说(法力无边,万物听命),经常举办各种盛大的纪念活动,表明郑和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共同敬仰的伟人。东南亚人民把郑和视为神明,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三宝庙”“三宝墩”“三宝洞”“三宝井”顶礼膜拜,充分展示了“郑和精神”已是深入人心。清道光《厦门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文莱岛有许多华人居住,据称有不少是福建人跟随郑和来到此地而留居不返的。从这以后,随着民间走私贸易的发展,福建居民移居海外的现象不断增多。正统元年(1438)爪哇使者来中国访问,自称福建龙溪县人,因谋生流至爪哇,才改成当地的名字。正统三年(1441)来访的爪哇使者亚烈·马用良,通事良弼、南文业四人也都是福建人,可知当时福建侨民流布爪哇的人数之多,并已赢得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这种情况在福建民间的许多族谱中也多有所反映。譬如泉州安海的《颜氏族谱》中记载,该族族人颜嗣祥、颜嗣良、颜森器、颜森礼以及颜侃五人,都是在成化、正德、嘉靖年间经商于暹罗并侨居其地而死的。《陈氏族谱》中记载该族族人陈朝汉等人于正德、嘉靖年间经商于真腊而客死未归。再如同安县汀溪的黄姓家族,明代成化年间(1465)有人去了南洋,繁衍族人甚众。永春县古山陈氏家族则于嘉靖年间经商于吕宋而定居于其地。可以说,在郑和下西洋之后,移居海外建立商业网络成为福建一地的热潮,尽管这一时期从政策层面并不支持,移居海外面对的往往是“自弃王化”的鄙视。到了明代后期,明朝政府批准福建巡抚涂泽民开放海禁的奏请,为福建沿海居民到东南亚各国贸易谋生或者定居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条件。此时,外流者的数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从1571年起至16世纪末,开往菲律宾的中国船只从每年的三四艘增至二三十艘或三四十艘不等,大批的福建劳动人民如小商贩、失地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随船到菲律宾谋生。17世纪初,中国沿海居民到吕宋经商贸易的人数达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繁衍子孙。据外文资料记载,1605年有18艘帆船载运移民5500人赴菲律宾,1606年又有帆船25艘载运6533人到菲律宾,可见其规模真是不小。福建著名的侨乡安海镇,出洋留居也大多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兴盛的。《安海志》中记载,乾隆、嘉庆年间,吕宋开洋,招引华人前往互市,有市镇商人李寓西、陈斗岩等,第一次驾船前往吕宋,便获巨利而归,于是安平人争相趋往,几乎十有九家从事海上贸易,去的人有长久客居不回的,不少人入了当地籍,定居下来,生养子孙。明张帮奇在《张文定甬川集》中描绘月港“每岁孟夏以后,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漳之人与番舶夷商贸贩番物,往往络绎于海上”。张燮《东西洋考》载:“澄民习夷,十家而七”,“以下海为生涯,以通番为常事”,被荷兰人称为东方“海上马车夫”。“熙熙水国,夸艅艎,分布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大量西班牙和墨西哥银币经月港流入我国,成为当时市场流通的主要货币。除菲律宾之外,这一时期移居爪哇、暹罗、苏门答腊等地的人数也有较大的增长,如印尼的巴达维亚城,1619年前华侨人数不足400人,不到10年间,即1627年,该城的华侨人数已达3500人,而其中大多数是福建漳泉二府的移民。另有日本,也是明代后期福建海商的另一个重要据点。前往日本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福建人移居日本的一个高潮。据史载:“闻闽、越、三吴之人,往于倭岛者,不知几千百家,与倭婚媾长子孙,名曰唐市。”按日本学者岩生成一的估计,1610~1633年每年去日本的华船在30~60艘之间。1639年增加到93艘。1641年则达97艘,前往日本的众多商人中,其中不少人定居下来。在1623年就有江西富商欧阳云台捐地兴建兴福寺,作为三江同乡(江西、浙江、江苏三省)祭祀与宴集的地方,接着当时在日本最多的福建商人也分别于1628年和1629年建立了泉漳帮的福济寺(俗称泉州寺)和福州帮的崇福寺(俗称福州寺),而人数较少的广东商人则一直到1678年才以铁心和尚开基的圣福寺(俗称广州寺)为本帮聚会与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四帮寺庙被称作“四福寺”。“四福寺”内各有设置,如兴福寺设妈祖堂,内祀天后圣母(两旁有千里眼、顺风耳二婢)、关圣帝君(旁立关平和周仓)以及大道公(又称三官大帝),福济寺则有青莲堂,内祀天后圣母、关帝和观音菩萨。崇福寺更有妈祖堂和关帝堂(即护法堂)。前者内祀天后圣母和大道公,后者祀关帝和韦驮、观世音。圣福寺有观音堂,同祀关帝、天后圣母和观音等。在佛庙中奉祀天后适应了当时日本崇佛教抑别教的国策,却又保持了乡土神的至尊地位,可以看作会馆的早期形态。人们每年都举行天后圣母和关帝诞辰的活动,以增进同乡间的友谊。遇灾则对同乡实行收管、提供食宿。又为死者提供墓地或负责送回故里归葬,还对纷争进行调解、仲裁。后来三江帮在兴福寺创建了“和衷堂三江公所”,福州帮成立的“三山公所”也与崇福寺的运营相关,泉漳帮在原来的“八闽会馆”基础上改建为“星聚堂福建会馆”,广东帮于1874年创立荣远堂岭南会所,光绪十年(1884)甲申改称广东会所。因此,至17世纪前后,沿海各地移民南洋诸国及日本的华人人数,据称当在10万以上。万历三十一年(1603)西班牙殖民者在吕宋屠杀华侨2.5万多人,其中仅福建海澄籍的华侨就占了8/10,约2万人,显然当时福建人民移居海外的人数已相当地多。当“内地贱菲无足轻重之物,载至番境,皆同珍贝”时,沿海居民便竭力“造作小巧技艺以及女工针黹,皆于洋船行销,岁敛诸岛银钱货物百余万入我中土”。有人说:“海上操舟者,初不过取捷径往来贸易耳,久成渐习,遂之夷国,东则朝鲜,东南则琉球、吕宋,南则安南、占城,西南则满剌加、暹罗,彼此互市若比邻,然又久之,遂至日本矣。夏去秋来,率以为常,所得不赀,什九起家,于是射利愚民,辐辏竞趋,以为奇货。”[3]当时“饶心计者视波涛为阡陌,倚帆樯为耒耜……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4]。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赋予了福建海商的生命意义,他们在探索中不断扩宽商路。对海外贸易由畏惧到习惯乃至逐渐形成传统。设于道光二十年(1840)的新加坡福建会馆、兴安会馆,嘉庆六年(1801)设于马六甲的福建会馆,光绪三年(1900)设的兴安会馆等都是福建海商发展壮大的实物证据。傅衣凌先生于1970年在海沧石塘发现的《谢氏族谱》记载了该姓族人大量迁居海外且定居下来的事例。如:侍銮,生万历二十二年甲午,卒崇祯十五年壬午,葬在吕宋。侍袍,葬在吕宋。侍风,葬在吕宋。谢诚中,生女名三娘,许配杨应钧,钧往吕宋,万历癸卯,值吕宋之变,身殒异域,时三娘自计志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猪场建设施工合同
- 办公室管理革命:6S管理技巧
- 融资市场动态分析报告
- 健身房财务部长聘用合同
- 2024年设计合同标的和服务内容
- 2025年度消防安全设施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3篇
- 集市客户服务集贸市场管理办法
- 信息技术主管聘用合同
- 娱乐设施屋面防水工程合同
- 医疗行业风险控制手册
- 某医院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 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6 Lesson22︱北京课改版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_金匮要略卷上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2021国标建筑专业图集资料》96S821钢筋混凝土清水池附属构配件图集
- CHEETAH高压制备色谱操作手册
-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 公司劳动工资结构图(doc 1页)
- 《AFM简介实验》ppt课件
- 客运公司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中学学生评教实施方案
- 公司员工食堂管理制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